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慢性鼻窦炎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慢性鼻窦炎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耳鼻喉科治疗及护理经验。结果患者恢复良好率达93.9%。结论积极的治疗与有效的护理十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在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手术已成为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的主要手段。开展鼻内镜手术,应了解鼻内镜手术发展及术后并发症,采取相应临床、护理干预对策,减轻病人术后痛苦,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3.
影像导航下鼻内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使用影像导航下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计防止并发症方法。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身心评估;术后注意出血的观察厦护理;重视术腔处理的重要性;做好详细周密的出院指导。结果53例影像导航手术系统下的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进行术腔清理及随访6~18个月,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在影像导航下鼻内窥镜行鼻窦手术,同时配合以积极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可以极大地促进鼻窦手术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导航系统辅助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导航系统辅助鼻内镜手术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熟练掌握导航仪及鼻内镜的操作方法,备齐手术所需器械。熟悉手术配合过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结果 62例患者顺利通过导航鼻内镜手术治疗,无一例出现术中导航误差。无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出院。随访效果较常规效果良好。结论 导航鼻内镜下处理复杂鼻窦病变。具有定位准确、病变清理彻底、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已越来越多地受到患者和医生的欢迎。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霍梅梅  张兰娥 《护理研究》2005,19(7):1372-1373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新方法,具有痛苦小、操作精细、观察准确等特点,在清除发病原因的基础上重建和恢复鼻腔、鼻窦通气和黏膜纤毛的功能,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现象的手术方法。其基本治愈率为38%~90%,有效率为70%~80%,并发症发生率不大于14%,常见的并发症有脑脊液鼻漏、眶内血肿、视神经损伤、鼻出血。因此,除重视医疗技术外,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手术是在鼻内镜直视下,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结构和功能,消除病变,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为目的的鼻外科手术。2005—2007年,本院对26例鼻息肉、鼻窦炎患儿进行鼻内镜手术,并经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窦真菌球的诊断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总结分析31例经病理诊断为鼻窦真菌球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鼻窦CT、窦腔内病变的特点和鼻内镜手术后的疗效。结果31例经鼻内镜手术患者治愈28例,好转3例,无复发。结论鼻窦真菌球并非少见,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最终确诊还需病理学检查,鼻内镜下病灶清除术及充分引流是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使用影像导航下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防止并发症方法.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身心评估;术后注意出血的观察及护理;重视术腔处理的重要性;做好详细周密的出院指导.结果 53例影像导航手术系统下的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进行术腔清理及随访6~18个月,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 在影像导航下鼻内窥镜行鼻窦手术,同时配合以积极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可以极大地促进鼻窦手术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导航系统辅助鼻内镜手术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熟练掌握导航仪及鼻内镜的操作方法,备齐手术所需器械,熟悉手术配合过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结果62例患者顺利通过导航鼻内镜手术治疗,无一例出现术中导航误差,无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出院,随访效果较常规效果良好。结论导航鼻内镜下处理复杂鼻窦病变,具有定位准确、病变清理彻底、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已越来越多地受到患者和医生的欢迎。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鼻源性眼眶并发症的鼻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下经鼻腔手术治疗鼻源性眼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16例(17眼)鼻源性眼眶并发症患者在全麻或局麻下分别用鼻内镜经鼻腔行鼻窦内镜手术以及眼眶手术治疗,手术开放了病变的鼻窦,清除了鼻腔、鼻窦内不可逆的病变,对眼眶脓肿彻底引流,行眶内容物减压。术后鼻内镜下鼻腔鼻窦随访、眼科随访0.5a。结果全部患者的病变鼻腔鼻窦以及其所累及眼眶的感染均治愈,术后坚持随访0.5a共15例(1例失访),该15例患者(16眼)术后2~6个月的鼻窦术腔均完全上皮化。视力恢复情况:手术0.5a后6眼视力恢复到正常水平,4眼视力状况不同程度改善,3眼无改善,无视力恶化的病例;术后眼部其他症状:13例患者的眼睑肿胀、突眼等症状基本消失,2例患者术后突眼得到改善。结论在鼻内镜下经鼻对鼻源性眼眶并发症的手术治疗是安全性高、疗效显著、不影响面容、具有明显优点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是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概念的引入是鼻科疾病治疗的一次质的飞跃和革新。该手术避免了传统术式视觉效果差,病变清除不彻底易复发的缺点,特别是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是近年来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最有效方法。虽然鼻内镜外科应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但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为一种小创伤高风险的手术,术后护理有其特殊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术腔的护理。方法术后注意术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注重疼痛不适的护理,重视术腔处理的重要性,做好鼻腔用药、鼻腔冲洗、鼻腔换药的护理,防止术腔粘连。结果 104例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进行术腔清理及随访6~18个月以上,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鼻内镜下行鼻窦手术,同时术后配合以积极而完善的术腔护理及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内镜鼻窦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内镜外科手术是在鼻内镜直视下,以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结构和功能为前提,以清除病变、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为目的的鼻外科手术。通过对233例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观察和娴熟的操作技术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25例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并对术后并发症给予积极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发生率为7.2%,经及时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62例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患者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 2 6 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经鼻内镜鼻窦手术 ,术后注重疼痛、出血、用药的观察及护理 ,及时处理并发症 ,加强术腔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治愈 15 5例 ,好转 75例 ,无效 32例 ,总有效率 87 8% ,其中 15例出现颅内、眼部及鼻内并发症 ,占 5 7%。结论 :重视和加强术后一般护理及术腔护理与手术本身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鼻窦外科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鼻腔,鼻窦手术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创伤小,视野清晰而且保护鼻窦的功能,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由于解剖的复杂和变异,仍时有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以眶并发症常见,尤以眶纸样板损伤最常见,如果不及时处置易引起眶血肿、皮下气肿等,严重时导致失明,对无外伤史的患者要特别注意是否有解剖变异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4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刚 《华西医学》2006,21(1):100-100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点。方法:对45例鼻息肉、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均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观察对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偏曲的鼻中隔均一次获得彻底矫正,未出现鼻腔粘连、塌鼻、鼻中隔穿孔、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鼻内镜广泛用于耳鼻咽喉科的检查、手术。尤其是现代功能性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开展更是一个新的鼻窦炎外科手术方式,它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留鼻腔和鼻窦正常组织和结构,克服了传统鼻窦手术的诸多缺点。我们自2001年4月至2004年7月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50例病人进行治疗,经随访1~12月后收效满意。现将其方法、治疗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舒适护理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远芳  陶艳玲 《护理研究》2006,20(6):1557-155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6例慢性鼻窭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包括心理疏导、改良鼻部冰敷、气道湿化、疼痛管理等,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第1日厦术后拔除鼻腔填塞物后第1日的不适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第1日不适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拔除鼻腔填塞物后第1日不适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人围手术期不适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探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人术后舒适改变的原因,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80例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病人进行了舒适改变原因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了解影响病人术后舒适的相关因素和影响程度。结果:80例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人术后舒适改变程度最严度的前4位因素依次是:鼻、前额胀痛,口干、咽痛,鼻腔渗血不适,失眠;不同年龄病人术后不适程度有明显差异,年龄越小,舒适改变的程度越大。结论:了解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术后病人舒适改变的各种原因及其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