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忠武  陈志雄 《中医药学刊》2004,22(8):1529-1530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概述了肿瘤化疗过程中呕吐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并从中医学的观点,探讨了中医对化疗过程中呕吐病机的认识,呕吐的中医辨证治疗及中医治疗呕吐可能的机制。肿瘤化疗过程中,总是产生一系列的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纳差、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这些症状的产生,现代医学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对于呕吐的机制,可概括为中枢的机制和外周的机制。中医药对肿瘤化疗过程中呕吐的治疗,主要采用辨证的方法,从整体的角度去治疗。  相似文献   

2.
复方半夏口服液抗化疗所致呕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在当今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有毒副反应.寻求高效、价廉、无副作用中药,用以降低化疗毒副反应,使患者能够接受系统、足量、全程化疗,是中医药抗恶性肿瘤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消化道副反应,而且出现最早,病人最痛苦.  相似文献   

3.
吐宁治疗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1994-10~1998-11进行了临床试验。按照卫生部药物审评委员会《抗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有关规定制定了《吐宁治疗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实验方案》,共观察病例120例,其中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吐宁对化疗呕吐的临床疗效和对人体的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 临床研究1.1 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多数为住院病例以及少数门诊病例,共120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53±16.2岁。男59例,女61例。 观察病种为食管癌与贲门癌、胃癌、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4.
杨婷  钱亚云 《江苏中医药》2016,48(10):84-85,89
刘延庆教授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对胃癌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胃癌化疗药物所致免疫功能下降、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临床收效良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抗化疗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后呕吐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方法对恶性肿瘤化疗后呕吐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药物护理、情志护理和化疗后期护理。结果本组恶性肿瘤化疗后呕吐的患者103例经过适当的护理后,显效61例,有效3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0.29%。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后呕吐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加速了化疗后呕吐的治疗进程,减少了患者化疗后的痛苦,有效地提高了化疗的疗效。实践证明,护理措施可行,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增进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连苏止呕胶囊抗化疗呕吐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连苏止呕胶囊 (川连、苏叶 )抗化疗呕吐的机制加以研究。方法 :采用左旋多巴导致家犬呕吐和硫酸铜导致家鸽呕吐模型 ,观察动物呕吐次数和潜伏期、胃运动频率和幅度、胃排空率的变化。结果 :该药可明显减少左旋多巴所致狗和硫酸铜所致家鸽呕吐次数 (P <0 .0 1 ,P <0 .0 5) ,延长呕吐潜伏期 (P <0 .0 1 ) ;使家兔在体胃运动频率明显增加 (P <0 .0 5 ,P <0 .0 1 ) ,胃运动幅度明显增高 (P <0 .0 5 ,P <0 .0 1 ) ;可使大鼠胃排空率明显提高 (P <0 .0 5 ,P <0 .0 1 )。结论 :连苏止呕胶囊抗化疗呕吐作用是通过外周和中枢两条途径发挥作用的 ,将会弥补五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对迟发性呕吐疗效不佳和价格昂贵的不足 ,具有重要的开发和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峰  邹宏志 《中医研究》2003,16(4):51-51
我们在临床上常遇到肿瘤病人化疗中发生一种罕见的毒副反应——咳吐大量涎沫。出现这种毒副作用的病人化疗疗程多在4个周期以上。临床表现为:持续咳吐大量涎沫。轻轻一咳,即可吐出一大口。无恶心,涎沫呈白色,不含食物残渣,不含血,不胶粘,极易咳出,不咳时无口涎流出。泡沫多而色白,较唾液气泡小,与左心衰早期不含血的泡沫痰极为相似。病人连续不停的咳出,1日可达500~1000ml,放置后呈水样,无胶胨形成。无呼吸困难,心脏听诊无异常,肺部无干湿罗音。患者自诉涎沫如从喉中涌出。由于不停地、大量地咳吐,不能进食,病人及家属异常紧张,要求尽快控制。  相似文献   

9.
恶心、呕吐(CINV)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自20世纪90年代5-HT3受体阻滞剂和地塞米松的联合应用使得70%的急性 CINV 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迟发性 CINV 的缓解率仍待进一步提高.近些年我国医务工作者在中医药治疗迟发性呕吐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文在全面检索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述,以了解中医药在治疗迟发性呕吐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胃肠道副反应,严重的恶心呕吐会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大约有6%的患者因无法耐受而拒绝继续治疗.因此,如何防治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医药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衰老是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气虚血瘀是衰老的重要病机,益气活血是延缓衰老的重要途径。基于益气活血抗衰老的立论,现代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本文主要从益气活血法抗衰老的立论、源流,以及相关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益气活血中药抗衰老研究及进一步揭示衰老的机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腰椎失稳症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10年来腰椎失稳症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从治疗原则、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3方面做一系统性综述,指出非手术与手术治疗均有临床疗效,各有优缺点。在临床上,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具体症状、体征等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广泛应用于风湿性疾病、慢性炎性关节炎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发热、痛性疾病,还可预防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发生。随着此类药物抗炎机制和不良反应的研究深入以及前列腺素(PGs)合成酶异构体的发现,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因其胃肠道、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 ( 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它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胃粘膜腺体萎缩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癌前状态或癌前疾病。本文就近两年来国内中医界对CAG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病因病机张文尧 [1 ]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 ,脾胃阳虚 ,脾胃阴虚 ,脾胃湿热。单兆伟[2 ] 提出“脾虚为本 ,胃热血瘀为标”。阚士宁 [3 ]认为本病初期实多虚少 ,以实证为主 ,由郁思恼怒 ,饮食不节 ,外邪犯胃 ,致肝郁不畅 ,胃气壅滞所致 ;后期以虚为主 ,虚实夹杂。气滞瘀生 ,肝郁化火 ,伤阴或脾失健运 ,水湿内停 ,湿热内结 ,均可导致胃阴不足或肝…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以来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1288-128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方法与疗效。方法:以六味地黄丸加味,配合西药纠酸、补钙、降磷、降血压等综合治疗CRF32例,观察治疗4个月前后临床症状及肾功能的变化,并与包醛氧化淀粉治疗对照组27例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较好,优于单纯西药或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设治疗组30例,采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4周)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强的松、潘生丁)1的,对照组26例常规西药治疗1年。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86.7%,对照组为57.6%(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LB、血TG、TCH、BUN、Cr及24小时尿蛋白的定量检测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1年后观察复发率,治疗组为6.7%,对照组为19.2%(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降血脂、改善肾功能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张莹 《河南中医》2016,(1):99-1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生大黄水,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有效率为60.7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呕吐停止时间与鼻饲停止时间分别为(51.67±30.02)h、(63.32±31.30)h,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的(74.35±30.22)h、(85.32±31.28)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呕吐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近5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概况。文献表明:基础治疗非常重要,它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前提,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排尿训练等;西医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但应当合理规范,大致有控制血糖和修复神经2个方面;中医治疗方法较多,主要是中药内服和针灸治疗2大类别,但都离不开辨证施治这一特色精髓,临床多从肾、脾、肺三脏进行治疗,其中肾脏是关键,还应考虑气、阴、阳虚以及血瘀等因素。结合的模式是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同时采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其具体方案虽然繁多各异,但其效果优于单纯的西医或单纯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旋覆代赭汤防治化疗诱发呕吐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观察旋复代赭汤加味防治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效果.应用旋复代赭汤加味对58例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设西药枢复宁为对照,对化疗药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防治效果以及副作用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对化疗所致呕吐显效率86.2%,高于对照组64.8%(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与对照组83.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副作用为15.5%,与对照组68.5%比较差异显著(P<0.01).该方具有防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呕吐反应的作用,且毒副作用较枢复宁低.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科研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重要研究内容,其研究思路和方法更有利于阐明中医药理论的基本特点。目前中医药蛋白质组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医证候和中药药理分析等方面,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研究结果大多为表象描述。今后应重视持续深入研究,整合蛋白质组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以深刻阐明中医药理论,推动中医药研究之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