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守邦 《养生月刊》2008,29(1):52-55
苏东坡不仅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文豪;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承前启后的伟人和全才.在他留给后人的数量空前、堪称"苏海"的文字作品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宝藏,是一笔价值难以估量的精神遗产.而值得热爱养生者庆幸的是,在"苏海"中有许多东坡关于养生的内容和论著,值得后人研究、发掘和继承.据苏氏后裔、上海百岁名人苏局仙之孙苏永祁先生介绍:古往今来,介绍、研究东坡养生之道的学者、论著,林林总总,多不胜数,尤其是到了明末江苏人王如锡,从浩繁的东坡诗文论著之中,专门摘拣有关养生方面的内容,汇编成<东坡养生集>,总计达12卷24册细目凡1141条之多.真可谓集东坡养生之大成也.其对东坡养生追求执着程度之甚、所下功夫之深,令人赞绝.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1037~1101)不但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而且对医道、养生、烹饪和食疗也颇有研究。除著有《苏沈良方》(与北宋科学家沈括合编)外,还著有《东坡养生集》、《东坡志林》等医养书籍。含芡实与咽津术芡实是一种可充饥饱腹、营养丰富的杂粮,又是一味能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的良药。据  相似文献   

3.
宋代大文豪苏轼(东坡)不但诗文书画等方面有杰出的建树,而且对养生之道及习炼气功也深有研究,他撰写了不少气功养生论著,如《论修养寄子由》、《养生说》、《书养生后论》、《苏沈良方》等。  相似文献   

4.
苏东坡与芡实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老年仍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他对养生很有研究,著有《东坡养生集》等书。他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就是吃芡实,吃法颇为奇异:时不时取刚煮熟的芡实1粒,放入口中,缓缓含嚼,直至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他每  相似文献   

5.
唐振宇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785-1786
在壮医学"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的基本理论指导下,阐述了壮医养生保健方法典型代表的广西巴马长寿老人的养生之道。从环境养生法、调神养生法、饮食养生法、劳动养生法、房事养生法对巴马长寿老人养生进行解读,对于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丰富壮医养生保健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健康长寿是人类美好的夙愿,目前认为导致人类早衰的主要原因有先天不足论、阴阳失调论、气血虚衰论、后天失调论、精耗神损论、气数衰老论。中医保健防衰的方法有四时养生法、锻炼养生法、怡神养生法、起居养生法、饮食养生法、气功养生法、固精养生法、药饵养生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马王堆医书中《治八益》确切译文。方法:通过研读《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中对《治八益》注释入手,整理、归纳、分析其中与《治八益》相关的译文。结果:《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中对古代房室养生法做了较为系统地介绍,但该书对马王堆医书《治八益》一文有些地方的注释欠妥。结论:马王堆医书治八益是为修炼真气服务的气功导引法,是延年益寿的经典。  相似文献   

8.
1、我国古代各人的“数字”养生法 “一德:养生法: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者可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提出要把道德修养、品德仁爱作为养生之最高准则。“二字”养生法: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就是说。一个人对世界万物要有“安”、“和”心态,以达到物我两相宜之养生境界。“三戒”养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有年;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指养生非一朝一夕,乃贯穿于人的一生,要行为检点,了解得失。  相似文献   

9.
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对养生防病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地理环境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可靠保证,而且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黄帝内经》最早对地理环境与养生防病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历代养生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择地养生法,由此总结归纳出适宜养生的几种地理环境。现代研究则从不同地理环境的气候、地质地形及生物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等方面对揭示了择地养生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东坡留给后人数量空前、堪称“苏海”的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养生的精华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和发扬光大.东坡养生的论著和经验极为丰富,重视修身养性,是他养生之道的一大特色.“思无邪”乃是东坡十分喜爱的养心诀和座右铭.“思无邪”三字为后世所注目,源于孔子评价《诗经》的名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古今学者对孔子这句话的解释和评价甚多,且不尽相同.而东坡则对此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相关的论著有:论思之“思无邪”(《思堂记》)、养生之“思无邪”(《续养生论》)、心斋之“思无邪”(《思无邪斋铭并叙》)、内丹之“思无邪”(《思无邪丹赞》)等等.  相似文献   

11.
正苏轼用芡实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虽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身体健壮,六十高龄后依然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才思敏捷,写出了多篇脍炙人口的传世名著,这与他坚持学习中医药,研究养生之道密切相关。他除同沈括合编了《苏沈良方》一书外,还自著了一本《东坡养生集》。他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是吃芡实。即每天不限时间  相似文献   

12.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其中的养生法主张保养真气的原则,重视精神情志的调摄,以全面摄养形与神。《内经》的养生法对人们的健康长寿,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简帛医药养生文献数量众多、内容繁盛,蕴含了丰富的养生文化,影响深刻久远.通过全面与系统地梳理简帛医药养生文化法则,并对其进行溯源,可以管窥我国早期养生文化的具体形态.其渊源包括天地自然、诸子思想、房中文化三方面,养生法则包括三因制宜、形神兼养、惜本养精、寒头暖足、睡卧延寿五方面.  相似文献   

14.
于树自  李净 《光明中医》2010,25(11):1965-1966
结合《内经》原文,整理归纳了《内经》中有关养生的内容,提出了能够体现《内经》养生精髓的御神全真养生法。学习并认真体行这一养生法,对保持健康,延年益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大宁教授养生思想,首先强调治未病,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防止复发,而未病先防尤为重要。未病先防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两方面加以理解。其在对中国古代医家对于养生研究的论述基础上,开创了心肾轴系统养生思想以及补肾活血养生法,认为心肾同属少阴,一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一为先天之本,精气之所充,只有君主心以及先天之本肾的功能正常才能真正做到健康;针对性地提出补肾活血养生法,举例洋参三七虫草汤以实现食疗养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苏轼诗文中有关养生的语句 ,概述其养生观及养生法。  相似文献   

17.
邓小英 《四川中医》2007,25(8):32-33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1]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一万多首,集明以前医药学之大成。该书有许多条文记载了养生内容,本文拟从食疗养生思想、药物养生思想两方面研讨《本草纲目》的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18.
苏轼是我国古代文学名家,文学造诣极高。明末清初学者王如锡以养生为视角,将苏轼有关养生的信札、论著及旁人对东坡的相关记载收录其中,编纂而成《东坡养生集》一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苏轼的养生理论。宋代推崇儒释道三教思想的融合,各门派思想的交融发展奠定了宋代独特的文化底蕴。"儒而知医"成为了一种时尚,宋代的文人墨客呈现出群体养生的局面,形成了宋儒养生流派,在养生研究中也颇有建树。儒释道三教思想的融合以及中医理论成为苏轼养生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9.
荣西是中世日本的著名僧人,著有《吃茶养生记》。中国饮茶习俗传入日本后发展为茶道。荣西将禅理融于饮茶,又将饮茶养生与中国医学理论结合起来。因此,荣西的《吃茶养生记》是一本集禅理、医理、养生于一体的著作。  相似文献   

20.
正徐春甫(1520—1596),字汝元,号东皋,安徽祁门东皋人,明代医家。著有《古今医统大全》100卷,为综合性医书,《古今医统大全》对养生的论述,主要见于《老老余编》(载于第86~87卷)和《养生余录》(载于第99~100卷)。徐春甫集春秋战国诸子养生理论及孙思邈、朱丹溪等历代医家养生精华,参以己见,论述食疗养生颇有特色,分述如下。1先以食治,然后命药徐春甫在《老老余编·饮食编》开首便道:"凡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