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官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剖官产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吗啡组(M组):镇痛液0.2%罗哌卡因+O.004%吗啡;布托啡诺组(B组):02%罗哌卡因+0.004%布托啡诺。采用负荷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持续剂量背景流速2ml/h。结果布托啡诺组除8h点VAs评分明显高于吗啡组,Bcs评分明显低于吗啡组外p〈0.OI),其余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术后各时间点Ramesay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吗啡组恶心呕吐和皮肤搔痒发生率明显高于布托啡诺瓴。分别为4800和8.533)(p〈005和p〈0.01)结论02%罗哌卡因+0.004%布托啡诺能取得与0.2%罗哌卡因+0.004%吗啡相似的镇痛效果,但能显著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盐酸丁丙诺啡在妇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50人,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50例。Ⅰ、Ⅱ、Ⅲ三组分别于术毕硬膜外腔连接PCA泵持续给0.125%左旋布比+芬太尼2ug.ml-1+0.008%昂丹斯琼、0.125%罗哌卡因+芬太尼2ug.ml-1+0.008%昂丹斯琼、0.0006%丁丙诺啡+0.008%昂丹斯琼。观察并记录镇痛开始后4,6、8、16、24、48h的VAS评分,4、8h的改良BROMAGE评分,总药消耗量与镇痛满意率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的镇痛效果相当,但Ⅲ组几乎无运动阻滞和肢体麻木。明显优于Ⅰ、Ⅱ组。结论丁丙诺啡用于妇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有较好的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曲马多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罗哌卡因吗啡自控镇痛(PCEA)用于下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病人64例,均行下肢手术,随机分为静脉曲马多组(PCIA组)和硬膜外罗哌卡因吗啡组(PCEA组),每组32例。PCIA组:术毕外周静脉单次给予曲马多负荷量1 mg/kg,继之接镇痛泵,PCIA药物配方为:曲马多800 mg+氟哌利多5 mg+0.9%生理盐水至100 ml。PCEA组:术毕经硬膜外导管单次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l,继之接镇痛泵。PCEA药物配方:1%罗哌卡因20 ml+吗啡10 mg+氟哌利多5 mg+0.9%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持续给药速度均为2 ml/h,单次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术后定时进行镇痛镇静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嗜睡、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镇静评分(Ramsay评分)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发生率PCIA组明显低于PCEA组。头晕嗜睡发生率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结论:下肢术后镇痛,采用吗啡PCEA镇痛优于曲马多PCI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适合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理想方案。方法360例孕妇需剖宫产者分为静脉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吗啡组、芬太尼组),每组120例。静脉镇痛组(I组):芬太尼0.8mg+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NS)至100ml,2ml/h;硬膜外镇痛组(芬太尼组)(Ⅱ组):芬太尼0.8mg+0.75%左旋布比卡因10ml+NS至100ml,2ml/h;硬膜外镇痛组(吗啡组)(Ⅲ组):吗啡6mg+0.75%左旋布比卡因10ml+盐酸异丙嗪12、5mg+NS至60ml,1ml/h,手术结束前10min硬膜外腔给饱和量(吗啡1,5mg+盐酸异丙嗪5mg+NS至10ml,根据产妇情况一次注入7~10ml)。结果各组镇痛效果差异明显,硬膜外镇痛吗啡组〉硬膜外镇痛芬太尼组〉静脉镇痛组,副作用发生率Ⅰ组稍高于Ⅱ组,Ⅱ组稍高于Ⅲ组(P〈0.05),皮肤瘙痒发生率Ⅲ组稍大于Ⅰ、Ⅱ组(P〉0.05),锥体外系发生率Ⅰ组大于Ⅱ、Ⅲ组(P〈0.05)。结论硬膜外吗啡镇痛组效果优良,吾4作用发生率低,易被产妇接受,适宜剖宫产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相同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行剖宫产病人60例22-34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0.15%罗哌卡因+芬太尼+利多卡因组和0.15%布比卡因+芬太尼+利多卡因组,采用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和术后活动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均满意,无显著性差异(P>0.05)。罗哌卡因组在术后活动能力方面比布比卡因组明显增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相对同浓度布比卡因对于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较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单次小剂量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剖宫产的产妇120例,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依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3组。I组为舒芬太尼150μg、0.375%罗哌卡因5ml持续静脉自控镇痛;Ⅱ组为吗啡40μg/kg、0.375%罗哌卡因5ml;Ⅲ组为吗啡80μg/kg、0.375%罗哌卡因5ml。后两组采用单次硬膜外给药法。记录术后VAS和舒适评分(BCS),以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产妇术后2、36、48hVAS和B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4hⅡ、Ⅲ组的VAS和BCS评分分别低于和高于I组(P〈0.05),Ⅱ、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不良反应明显较Ⅰ、Ⅱ组多(P〈0.05);Ⅱ组皮肤瘙痒发生率较I组高(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吗啡40ug/kg单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完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布托啡诺联合吗啡对肛肠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发生情况。方法选择56例ASAⅠ一Ⅱ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肛瘘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2组,每组28例,Ⅰ组手术结束前采用布托啡诺1mg作为负荷量经硬膜外腔注入,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行PCEA,镇痛液为:0.002%布托啡诺+0.002%吗啡+0.15%盐酸罗哌卡因+0.9%生理盐水共计100ml;Ⅱ组手术结束前采用吗啡1mg作为负荷量经硬膜外腔注入,术后PECA镇痛液:0.004%吗啡+0.15%盐酸罗哌卡因+0.9%生理盐水共计100ml。参数设定都是背景剂量2ml/h,PCA剂量1ml/次,锁定时间15min。观察术后镇痛效果以及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方法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但Ⅰ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发生情况明显少于Ⅱ组,病人满意度高,值得推广。结论PECA联合使用吗啡和布托啡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刘森  秦树国  赵明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9):762-763,767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后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运动阻滞和副作用的异同。【方法】将80例足月行剖腹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0.2%罗哌卡因100ml+吗啡3.0mg+氟哌利多5.0mg)和B组(0.2%布比卡因100ml+吗啡3.0mg+氟哌利多5.0mg)。手术后分别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术后4、12、24、48h的生命体征,并记录镇痛效果、镇静评分、运动阻滞评分、不良反应及48h总用药量。【结果】A组下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评分在12、24及48h分别显著低于B组评分(P〈0.01),A组和B组镇静、镇痛评分及副作用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剖腹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时下肢运动阻滞反应较弱,应用效果优于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膜外给予不同剂量及容量麻醉药对骨科踝关节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踝关节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术后均予以硬膜外镇痛,方案分别为:I组:甲磺酸罗哌卡因0.149%+芬太尼2μg/mL+氟哌利多25μg/mL,给药速度为2mL/h;l/组:甲磺酸罗哌卡因0.298%+芬太尼2阻g/mL+氟哌利多25μg/mL,给药速度为2ml/h;Ⅲ组:甲磺酸罗哌卡因0.149%+芬太尼1μg/mL+氟哌利多12.5μg/mL,给药速度为4mL/h。采用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对患者术后4h、8h、12h、24h、48h进行疼痛和镇静评分并记录患者恶心、呕吐、头晕、瘙痒、尿潴留、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副作用。结果Ⅲ组与I、Ⅱ组相比,术后8h、12h、24h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Ⅱ组VAS评分较I组低,但无统计学意义。Ⅱ组出现尿潴留4例、运动障碍1例、感觉障碍2例,与I、Ⅲ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踝关节手术后硬膜镇痛,局麻药剂量相同、容量不同时,高容量较低容量镇痛效果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的不同配伍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寻找比较理想的镇痛方式。方法 16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的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I组:用0.25%罗哌卡因,Ⅱ组:用0.2e%罗哌卡因 1μg/mL芬太尼,Ⅲ组:用0.15%罗哌卡因 2μg/mL尼,IV组:用吗啡4mg 生理盐水至200mL术后镇痛。均采用美国迈捷(microject)光达公司电子镇痛泵,观察术后24h各组病人的镇痛效果,尿潴留及其它副作用。结果 1.VAS评分Ⅲ组最高;2.尿潴留发生率IV组最高;3.其它副作用IV组明显高于其它组。结论 0.20%罗哌卡因 1μg/mL芬太尼配伍用于术后镇痛最理想。  相似文献   

11.
正抽动障碍(TD)是一组主要发病于儿童期,原因未明,以多种运动和发声抽动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强迫、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的疾病,随着家长对儿童成长的倍加关注,其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多数学者认为TD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系统异常有关,治疗多选用选择性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滞药,如氟哌啶醇等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等,但西药多有较明显的副反应,且疾病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女性海水浸泡严重创伤特点,选择一种好的处理方法。方法 120例女性海水浸泡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现场急救、手术和纠正高渗、高钠、高氯血症、纠正酸中毒和抗感染;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地塞米松、甲状腺素片、心理干预、鲁米那(Luminal)和帕罗西汀(Paroxetine)。观察伤口感染情况和临床治疗结果,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伤口感染率为35.0%,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优良率为51.6%;治疗组伤口感染率为12.0%,优良率为81.7%,治疗组伤口感染率和格拉斯哥评分优良率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海水浸泡女性严重创伤具有伤因多、部位多、伤情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高而严重、救护与救治难度大、死、残率高的特点,救治时应进行针对性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综合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5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78例绝经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老年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39例和观察组(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组)39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正常骨量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血脂及血清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正常骨量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血脂及血清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疗效较佳,可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各项疾病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强心药早期干预婴幼儿肺炎并发心功能不全表现的疗效。方法32例心功能不全代偿期给强心药为观察组,24例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给强心药为对照组,观察其血气分析结果及强心药使用次数、心功能不全纠正时间。结果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患儿血液PH值、PaO2及SaO2均低于心功能不全代偿期患儿,强心药使用次数多,心功能不全纠正慢。结论重症肺炎在心功能不全代偿期,予以强心药干预,发挥其正性肌力作用,其效果优于发生明显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患儿。  相似文献   

15.
对广西百色市2166名儿童进行眼病调查结果表明,近视发病率为8.03%,弱视发病率为1.38%,斜视发病率为1.20%,说明近视是百色市儿童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白介素16(IL-16)和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60例确诊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根据病情将患儿分为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初次就诊收集所有患儿及A组患儿治疗结束后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A组患儿治疗前后和B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16和IL-18水平。结果  A组患儿血清IL-16为(140.04±28.26)ng/L,高于B组患儿为(75.41±17.56)ng/L(t =10.928,P =0.000);A组患儿血清IL-18为(274.18±36.29)ng/L,高于B组患儿(145.54±33.56)ng/L(t =13.764,P =0.000)。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患儿血清IL-16和IL-18水平低于治疗前(P <0.05)。结论  IL-16和IL-18可能参与紫癜性肾炎的发展,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可能通过抑制IL-16和IL-18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联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血压、血脂、临床疗效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DBP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HDL—C、LDL—C均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不仅有协同降压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高血压治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7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5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获得较佳疗效,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酸枣仁汤对心脏介入患者心理应激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立志  杨思进  白雪 《西部医学》2010,22(9):1691-1692,1695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患者的心理应激特点及酸枣仁汤对焦虑评分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26例有心脏介入指征的患者采用改进的焦虑量表(SAS)进行术前评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心理干预+酸枣仁汤组和心理干预+坦度螺酮组3组,对照组只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各组患者术后SAS评分情况。结果有心脏介入适应证的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抑郁等状况。经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酸枣仁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明显改善情况与坦度螺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汤能明显缓解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一个十分常见的临床问题,根据WHO的评估,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0%-40%,美国的统计为40%,加拿大为50%,北京为42%,60岁以上患者为100%。糖尿病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等危症,合并高血压将会大大增加死亡率。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收缩压〈160mmHg时死亡率增加1.5倍;〉160mmHg时,死亡率增加4倍。其中60%死于心血管疾病,40%死于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