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达换血标准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比较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血糖的变化。结果换血后总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的换出率分别为52.6%、52.0%,换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换血前后血钾、血钠、血氯及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换血后血红蛋白水平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下降,血糖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内环境较稳定,虽造成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下降,血糖升高,但无临床意义,可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以及换血对机体内环境影响.方法 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2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并观察患儿换血前后胆红素、血常规、电解质、血糖等变化.结果 换血前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换出率分别为53.76%,5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红蛋白及血钾、钠、钙、血糖无明显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血小板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具有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方法:对42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了经外周同步换血疗法,即外周静脉输血、输液泵控制速度为300~400ml/h,外周动脉抽血,速度参照输入速度,出入速度均衡,换血前后行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血气、血糖等检查,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情况。在新生儿辐射抢救台上保暖环境中进行。结果:42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在换血前为(460.75±148.52)μmol/L,换血后为(162.52±37.57)μmol/L,换血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总胆红素换出率为67176%,血清钾、游离钙略有下降。经及时处理后恢复正常,血糖应激性增高均于12h后恢复正常。结论: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好、快捷、安全、并发症少,是抢救、预防新生儿核黄疸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安全性、疗效及内环境的变化.方法 对32例新牛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换血前后行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血糖等检查,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换血前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缸素的平均换出率分别为52.5%、51.7%,换血后血红蛋...  相似文献   

5.
不同途径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途径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安全性。 方法 实验组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桡动脉抽血 ,外周静脉输血 ,同步进出速度 90~ 15 0ml/h ;对照组患儿采用经脐静脉插管单通道换血。换血前后检测血总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血培养 ,术中进行T、P、R、BP监护。 结果 1外周动静脉换血组胆红素下降程度高于脐静脉换血组 (P <0 0 5 ) ,2外周动静脉组换血前后血电解质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血红蛋白较换血前明显升高 (P <0 0 1)。 结论 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优于经脐静脉换血 ,且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安全性、适用性及对血液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股动脉、头皮静脉做换出、换入途径对15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同步换血,并对换血前后及换血后24h的多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P<0.001),内环境影响小,多数变化指标换血24h内恢复或有不同程度回升。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疗效肯定,无明显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周动静脉换血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换血疗法,外周静脉输血,外周动脉抽血,均用输液泵控制,速度200~240ml/h。置辐射台上保暖,在换血的过程同时给予光疗。结果 35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在换血前为(552±101.2)μmol/L,换血后为(250.3±75.4)μ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54.7%。结论输液泵控制的外周动静脉换血法简单、实用、安全,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优良的护理对提高换血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比较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血常规、血糖、血气分析及血电解质等,分析换血相关并发症。结果 30例患儿经换血后,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显著(P<0.001);血常规中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较换血前均有显著下降(均P<0.00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较前升高;血电解质中血钾、血钙和血钠与换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部分换血不良反应是无症状、可治愈的。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护理方法.方法 监测患儿换血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血生化结果、生命体征,总结我院9例新生儿患者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9例新生儿患者换血后黄疸消退时间平均2.44天,换血前平均胆红素浓度482μmol/L,换血后平均胆红素浓度为206μmol/L,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安全、有效.其中换血治疗前物品、人员、环境的充分准备,顺利建立动、静脉通道,治疗中患儿情况的密切观察是保证换血疗法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闫洁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160-1161
目的探讨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方法采用套管针留置术对78例新生儿溶血病进行动静脉同步换血。结果 78例患儿换血过程顺利,换血前平均总胆红素(458.75±131.19)μmol/L,换血后平均总胆红素(177.38±53.23)μmol/L,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一次换血成功。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一种简单、安全又高效的换血方法。换血前的充分准备、换血过程中的医护密切配合以及换血后的细致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