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可以造成肢体残废,甚至继发致命性的肺栓塞(PE),因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的发生意义重大.目前一般认为DVT的形成主要在围手术期,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其发生率.笔者对2005年4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7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综合预防,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Clarke等报道,若全膝置换术后未行任何预防措施,DVT的发生率为66%。DVT可以导致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或造成血栓后综合症,长期影响生活质量。本研究对3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了手术后DVT的预防,仅1例出现DVT,发生率约为3%。现将一个典型案例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骨科大手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患者血栓发生的高危性以及如何预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2011年3月,我们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1](简称"指南"),对骨科大手术患者[特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1-2]  相似文献   

5.
全髋置换术后并发症观察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措施。方法:总结178例181个髋的术前髋病分布情况。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结果:本组关节脱位6例。占4.5%,下肢静脉血栓16例,占12.1%,感染1例,占0.7%。结论:全髋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关节脱位,感染及患肢静脉血栓,术后就重点观察及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6.
《中华骨科杂志》2004,24(7):413-41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拟定于2004年10月22~26日举办人工髋关节小切口微创置换技术(项目编号:20040407035)暨第三届膝关节重建外科新进展学习班(项目编号:200407110)。主要内容包括:(1)单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路);(2)双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及关节镜下前、后十字韧带重建;(4)导航系统支持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及膝十字韧带重建术;(5)膝关节周围截骨与术后康复。学习班将邀请国内及新加坡、日本、美国等著名专家进行有关膝关节置换、十字韧带重建的导航技术、膝关节微创单髁置换与微创人工…  相似文献   

7.
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reverse total shoulder arthroplasty, RTSA)的并发症发生率四倍于传统的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本文通过回顾文献,总结归纳了RTSA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目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06—2016-01间永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全髋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双极组实施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依据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Harris评分)评价2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双极组手术时间短于全髋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全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 a,其间全髋组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双极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高于双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案,以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和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则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好。但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更短、创伤小,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
经皮闭合内固定治疗骨盆环损伤;全髋置换术患肢过长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髂骨空心螺钉治疗骶骨纵形骨折;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有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系统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严重髋关节疾患中的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96例确诊为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人工全髋置换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每组各48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及随访2年后Harris评分。结果①与人工全髋置换术组患者相比,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以缩短手术治疗时间(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失血量少于人工全髋置换术,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人工全髋置换术优良率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9.6%vs.75%,P=0.04)。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Harris评分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按<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简称<指南>)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有效性和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对402例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男119例,女283例;平均年龄63.2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7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8例,骨关节炎46例,没有按<指南>进行规范预防(A组);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对120例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男36例,女84例;平均年龄62.9岁;其中股骨颈骨折8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3例,骨关节炎14例,按<指南>实施基本预防措施和物理预防措施,药物预防于术后12 h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至术后10 d,之后改用口服利伐沙班至术后21 d(B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症状性VTE和出血并发症的比例. 结果 A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83例,发生率为20.6%(83/402);出血并发症28例(7.0%,28/402).B组15例出现DVT,发生率为12.5%(15/120);出血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6.7%(8/120).B组DVT的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2,P=0.045).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0). 结论按照<指南>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VTE进行预防,提高了预防效果,同时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双极与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17例移位股骨颈骨折随机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全髋组)、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单极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双极组),各39例,分别行全髋关节和单、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单极组与双极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6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术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深静脉血流情况,并指导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预防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16例病人患者术后的血流指标与术前相比,深静脉血栓预防有效率达78.9%。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1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人工关节脱位病例分析,探讨预防方法。方法:收集本院1989~2001年完成的26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经随访有12例术后发生人工关节脱位。结果:发现人工关节脱位的原因既有患者自身因素,亦有术中技术操作和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不当的原因。结论: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全面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和术后护理质量是预防人工关节脱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的发展,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和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RTKA)治疗膝关节疾病日益增多。人工全膝关节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复习国外近年文献,对TKA、RTKA的新观点作一综述。1 如何预防TKA的失败 Sharkey等回顾3年行RTKA的203例患者,TKA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67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进行疼痛、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膝关节屈膝活动活动范围较术前明显提升,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95.52%(64/67)。结论有效疼痛护理可以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有效率和人工全膝关节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01-2018-05间收治的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双极组(30例)实施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组(3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极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少(短)于全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依全髋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双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良好效果。但前者手术风险少,而后者远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临床可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选择。  相似文献   

20.
无菌性松动是指人工关节假体在无感染或外部创伤的情况下与骨骼之间发生松动,是初次人工全关节置换术后失败和翻修手术最常见的原因,充分了解无菌性松动的发生机制对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研究表明,磨损颗粒在无菌性松动发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重点探讨磨损颗粒在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机制,阐述磨损颗粒产生的影响因素,介绍目前抑制或预防磨损颗粒生物学反应的药物疗法,以期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