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DM发病率的提高,DPN的发病率亦明显增高.据文献报道DPN的发病率可达90%以上[1].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DPN 2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超过11%的患者在DM确诊时就已经存在明显的DPN,90%的DM患者随病程的延长可最终发展为DPN[1]。DPN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尿病并发症统一  相似文献   

3.
弥可保穴位注射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也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采用弥可保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DPN32例,并与单纯口服弥可保治疗24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血糖未能很好控制或病程较长的DM患者,发病率高达6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致残.自2005年来,本院对98例DM患者采取了中西医防治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延缓了DPN的发生与发展,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 Nearopathy,DPN)是1型、2犁DM的主要并发症,临床致残率高,难以治愈,病因复杂.复制具有人类DPN典型特征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就近年来国外建立DPN动物模型的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最主要的并发症,现代医学治疗效果局限,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获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中药与针刺治疗。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中药内服与针刺疗法治疗DPN的现状,以期为今后DPN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DM)现已居世界发病率前5位,全球每年患DM的人数以几何数字的形式增长,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炎(DPN)在DM早期即可发生,随着DM病情的发展,其发病率可达60%~90%.  相似文献   

8.
曹锐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0):24-25
糖尿病(DM)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目前已居世界发病率前5位,我国每年患糖尿病人数以几何数字的形式增长,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炎(DPN)在糖尿病早期即可发生,随着糖尿病病情的发展,其发病率可达60%~90%.祖国医学利用其独特的针刺疗法,治疗DPN,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iabetie mellitus,DM)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DPN的发病率亦在不断增长(60%~90%),是造成糖尿病患者下肢、足部慢性难治性溃疡、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截肢(趾)的主要原因[1].本文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0.
补肝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以后者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诊断标准和检测方法的不同,DPN的发生率报道不一,据报道,60%的DM患者有周围神经病变的证据[1],且其发病率随病程的延长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DM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其发病率随病程的延长可达90%以上[1]。关于DPN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高血糖、山梨醇旁路、肌醇耗竭、蛋白  相似文献   

12.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作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伴随DM发病率的升高,DPN患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由于检测方法及诊断标准不一,DPN的患病率在10%~96%[1],且随病程延长进一步增高。目前较为公认的DPN的发病机制为代谢学说和血管学  相似文献   

13.
黎永富 《山西中医》2006,22(1):53-55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DM的发展,各种慢性并发症逐渐增多,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25%~90%,是主要致残因素之一。近年来对DPN的发病机理、临床及实验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新的进展,而针灸在治疗DPN方面也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对于DPN的研究及针灸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DPN的发病机理DPN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1.1血管因素:DPN患者普遍存在微…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晚期的主要并发症,死亡率高,预后差。文章检索近五年中医药诊疗DPN的文献,从DPN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方面进行探讨,总结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DPN是糖尿病(DM)主要慢性并发症,发病率变异较大0%~93%,主要是由于诊断标准、检查技术和方法、病例选择和DM类型不同导致.据报道[1] IDDM与NIDDM在DPN症状和体征上相似.DPN进展缓慢,随病程延长可达90%~100%,目前认为主要由于血管病变和代谢障碍所致.临床症状复杂,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和感觉异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90年代以来,国内外针灸治疗DPN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卫平 《河北中医》2008,30(3):328-33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e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diabetie mellitus, DM)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其发病趋势亦在不断增长.据统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高达60%~90%[1].  相似文献   

17.
吕翠岩  刘铜华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179-118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血管损害、氧化应激、神经营养因子等因素有关.血管损害包括血管形态结构、功能障碍、活性因子改变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氧化应激不仅可以通过活性氧自由基(ROS)介导,刺激细胞内一系列应激信号通路,亦可以直接损伤神经细胞;而神经营养因子的减少则是导致DPN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以周围对称性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病变最为常见,其患病率大约在28%~90%,新诊断的Ⅱ型DM和Ⅰ型DM患者中,DPN的发病率分别为10%和1%~2%,目前西医治疗尚无明显疗效,针灸综合治疗显示了一定的优势,故搜集了国内近3年CNKI和VIP核心期刊及国外近5年PUBMED和MEDLINE上关于针刺(灸)治疗DPN的报道,对针灸治疗DPN的现状作一总结,并提出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赵胜  杨传经 《中医杂志》2011,22(21):1860-186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报道,有9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损害,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用中药外用、穴位贴敷治疗DPN患者2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前糖尿病(DM)在全球发病率升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DPN在临床上最严重的类型是糖尿病外周神经痛,患者通常会经历四肢对称疼痛伴各种感觉异常,特别是在远端。目前用于治疗DPN的药物效果不佳,一方面是因为对DPN的发病机制和非传统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另一方面现有药物缺乏疗效以及副作用也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需要深入对DPN的发病机制和新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制定靶向的干预措施阻止DP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