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1 金匮肾气丸的组成、主治功效 金匮肾气丸由附子、桂枝、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八味药物组成;各药物剂量比例为1:1:8:4:4:3:3:3。以熟地黄补肾阴,泽泻泻肾浊,山茱萸补肝阴,丹皮泻肝火,山药补脾阴,茯苓渗脾湿,三阴并补并泻;再以少量桂、附温补肾中之阳,意在微微生长少火以生肾气。  相似文献   

2.
“妇人之脉以血为本,血旺益胎气旺难孕”,是治疗妇科疾病的总纲,血旺气平是女子受精成胎的关键。现将笔者近20年总结的几点经验写出。1肾亏不足型症见月经不调,量少色淡无块,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耳鸣,性欲淡漠,下肢冷感,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细或沉细。妇科检查子宫小、阴毛稀,基础体温呈单项或黄体上升不良。本型属于现代医学的内分泌失调及子宫发育不良的患者。治宜补肾温阳调经,方用五子衍宗汤合桂附地黄汤加减:菟丝子15g、五味子10g、枸杞子12g、炙附子6g、肉桂6g、熟地15g、山药10g、山芋肉10g、茯苓8g、泽泻10g、焦杜仲15…  相似文献   

3.
新济生肾气丸来源于宋代的《济生方》.现代剂型有大蜜丸和水泛丸.该药由熟地黄、炒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肉桂、附子、牛膝、车前子等组成.功能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传统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痰饮喘咳等症.近年来,经过临床实践,发现济生肾气丸的许多新用途.  相似文献   

4.
金匮肾气丸又名"八味地黄丸",源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桂枝、泽泻、茯苓、附子组成.后世将干地黄改用熟地黄,桂枝改用肉桂.方剂中的熟地黄能滋肾填精,山茱萸养阴涩精,山药补脾固精.以上三药配伍能滋肾阳、养肝血、益脾阴而涩精止遗.泽泻能清泄肾火,并能防治熟地黄之滋腻作用;牡丹皮能清泻肝火,并能制止山茱萸的温燥性;茯苓淡渗脾湿,能助山药健脾之功效;附子和肉桂均是入心、肾、脾经的热性药物,能祛风通络,温补肾阳.此方主治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频数、少腹拘急、阳萎或痰饮咳喘、消渴、脚气等症,舌淡胖、脉虚弱、尺脉沉微.  相似文献   

5.
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篇,由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肉桂、附子组成,具有温补肾阳之功效。笔者临床应用该方治疗多种老年病收到良好效果,兹举两则于后,以供参考。 一、肺心病水肿 李某,男,68岁,退休干部,1990年2月20日就诊。素有咳喘病史30年,近6年来咳喘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浮肢肿,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诊见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质淡紫,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证属阳虚水泛,  相似文献   

6.
辨证分型及分期 辨证分型。詹氏等分为:①气阴两虚(相当于早期DN,即持续性微量蛋白尿期)。治法:益气养阴。方药:参芪地黄汤合生脉饮加减,药用:太子参、黄芪、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麦冬、五味子、金樱子、覆盆子、玄参。②肝肾阴虚(相当于早期DN)。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潜阳。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药用:枸杞子、菊花、山茱萸、泽泻、丹皮、生地、山药、茯苓、玄参、五味子、麦冬。③脾肾气虚(相当于早期DN或临床期DN较轻者)。治法:补益脾肾。  相似文献   

7.
温补脾肾法 该法适用于体质性、体位性及内分泌功能性低血压,多因禀赋不足、房事不节、精气神亏损而致脾肾两虚.症见头晕目眩,乏力肢倦,少气懒言,健忘神疲,腹胀便泻,肢冷,巅顶凉,畏寒喜暖,面色清淡,腰膝酸软,夜尿频数,妇女月经不调,带下清稀量多,舌淡苔薄白,脉细.治以健脾益气、温肾壮阳.方药:桂附地黄丸与异功散加减,药如肉桂、附子、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人参、黄芪、白术、陈皮、炙甘草.  相似文献   

8.
一、神经性尿频王某,女,79岁,居民。1972年10月5日初诊:病起一周,尿频量多但不痛,每日尿量可达5000毫升,经检尿糖阴性,尿常规无明显异常。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尿频。刻诊舌淡脉软,形体肥胖而憔翠,腰膝酸软,步履不稳,渴喜热饮,四肢欠温,尿多,小腹下坠感,语低气短。此乃中气不足,肾气不固所致,以补肾益气固涩为治。别直参另煎代茶3克,附子先煎5克,肉桂后下3克,生地15克,萸肉15克,山药12克,茯苓12克,丹皮5克,泽泻10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升麻3克,柴胡3克  相似文献   

9.
王豪 《求医问药》2012,(11):48-49
金匮肾气丸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由炮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肉桂、丹皮、山药、茯苓组成。长期以来,此药主要用于治疗因肾阳不足而导致的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等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金匮肾气丸还有以下8种新用途:  相似文献   

10.
肾气丸配伍特点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气丸是《金匮要略》温补肾阳方,却反重用干地黄、山茱萸、山药以养肾阴益精血,仅用少量桂枝、附子温补肾阳,并配淡渗利水之泽泻、茯苓,以及活血通脉的丹皮,其理何在?文章就此配伍奥义进行了探讨,提出该方补少火以生肾气;养肾阴以助肾阳;利水湿以通阳气;活血脉以助阳行,集通补开合于一方的观点。切勿将肾气丸简单理解为温补填塞之剂。  相似文献   

11.
于翔  包能  孔薇 《中医学报》2020,35(1):109-112
孔薇教授诊治IgA肾病,善于中西合参,病证结合,将固护脾肾贯穿治疗始终。强调阴阳平调,固护肾气,常以杜仲、续断、桑寄生、菟丝子等药调补阴阳以培补肾元。偏肾气虚者,方选无比山药丸加减,常用药有生地黄、山萸肉、山药、菟丝子、牛膝、女贞子、墨旱莲等;气阴两虚者,方选参芪地黄汤加减,常用药有太子参、黄芪、生地黄、山萸肉、山药、牛膝、墨旱莲等。重视防护脾胃,常选用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常用药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等。同时注重治咽,祛邪治标,治疗上采用清热利咽、凉血止血法,方以银翘散加减,常用药有金银花、连翘、桔梗、牛蒡子、玄参、蝉衣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