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胆道镜与放射介入联用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 1994年至今我们联合应用胆道镜和放射介入方法治疗 33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33例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均于 8周~ 7年前做过胆肠Roux en Y吻合术。男 18例 ,女 15例 ,年龄 2 3~ 72岁。临床表现 :胆管炎 (2 5 /33)、梗阻性黄疸 (30 / 33)、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6 / 33)。经B超、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或胆道镜证实有吻合口狭窄 ,其中良性膜性狭窄 19例、良性瘢痕性狭窄 5例、恶性狭窄 9例。 15例合并有胆管结石。33例患者皮下盲袢与T管窦道具体情况见表 1。全部…  相似文献   

2.
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常引起胆道梗阻、胆管炎、再生结石,反复发作可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再次手术处理较困难、术后可能再发狭窄,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吻合口内留置的T管,常是为支撑吻合口、治疗残余结石所用;皮下留置空肠盲襻常是为治疗再生结石。通过T管窦道、皮下盲襻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残余及再生结石已广泛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放射介入治疗对恶性病变引起的狭窄,可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途径置金属支架治疗,但不能同时处理合并的结石;对良性瘢痕性狭窄,PTCD途径不能提供足够粗的窦道来置放内径0.5-0.8cm的硬塑管支撑狭窄。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管状吻合器联合胆道镜治疗2例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重度环状狭窄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病例1,女,65岁.2007年5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病理类型为高分化腺癌,T1N0M0,术后5个月患者出现进行性排便困难,表现为排便时间延长、便条变细、每次排出粪量少、有排便未尽感、伴腹胀及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查未发现有肿瘤转移迹象,电子结肠镜检查距肛缘5cm处直肠有一环形狭窄,镜身无法通过,钡剂灌肠检查显示狭窄环直径约0.8cm,长度1.3cm.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胰肠吻合方式与术后胰漏及吻合口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行PD的5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526例PD患者行胰肠吻合的方式: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对黏膜吻合(简称黏膜对黏膜吻合)359例,其中149例硅胶引流管内置(简称引流管内置),130例硅胶引流管引流至体外(简称引流至体外),80例硅胶引流管未放置(简称引流管未置);胰腺空肠端侧套入式吻合165例(简称套入式吻合),均未放置硅胶引流管;胰肠侧侧吻合2例(简称侧侧吻合),均未放置硅胶引流管。结果526例PD患者术后共发生胰漏34例(6.46%),胰肠吻合口出血8例(1.52%),死亡32例(6.08%)。①黏膜对黏膜吻合的胰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套入式吻合〔4.18%(15/359)比11.52%(19/165),χ2=10.029,P=0.002〕;黏膜对黏膜吻合与套入式吻合的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6/359)比1.21%(2/165),χ2=0.159,P=0.691〕。②黏膜对黏膜吻合术式中,引流管内置者和引流至体外者的胰漏发生率均分别明显低于引流管未置者〔2.68%(4/149)比11.25%(9/80),χ2=7.132,P=0.008;1.54%(2/130)比11.25%(9/80),χ2=9.410,P=0.002〕;引流管内置者与引流至体外者的胰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8%(4/149)比1.54%(2/130),χ2=0.433,P=0.510〕。引流管内置者与引流至体外者的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8%(4/149)比1.54%(2/130),χ2=0.433,P=0.510〕。结论黏膜对黏膜吻合方式胰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套入式吻合方式,但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胰管内硅胶引流管内置或引流至体外均能降低术后胰漏的发生率,但是对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胆肠吻合术后胆道出血的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肝)总管一空肠吻合术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在解除梗阻、切除病灶后的手术引流方式,但因肝胆管结石疾病的复杂性,造成胆肠吻合术后肝内胆管、胆肠吻合口出血的并发症,病情重。本文分析我科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10年间诊治胆肠吻合术后胆道出血16例,无1例死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纤维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胆道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经纤维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213例各种术后胆道残留结石的病人,其中胆总管结石19例,左肝管结石28例,右肝管结石22例,左右肝管结石124例,左右肝管、胆总管结石20例。全部病人均被取净结石,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无死亡。其中一次胆道镜取净结石151例,二次胆道镜取净结石48例,三次胆道镜取净结石14例。经纤维胆道镜液电碎石术为胆道结石的治疗,尤其是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胰管空肠黏膜吻合预防Whipple术后胰瘘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开始我们对 6 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方式 ,无 1例发生胰瘘和消化道出血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共 6 3例 ,其中男 4 1例 ,女 2 2例 ;年龄2 8~ 89岁 ,平均 5 3岁。胰头癌 34例 ,壶腹周围癌 17例 ,胃窦癌 4例 ,十二指肠癌 2例 ,慢性胰腺炎 5例 ,十二指肠异位胰腺伴炎性假瘤形成 1例。2 .手术方式 :(1)离断胰腺 :在预定胰腺切线的上、下缘常规各缝扎 1针 ,用尖刀边切边缝扎止血 ,缝合时不宜大块组织结扎。仔细观察胰腺断面 ,无论胰管有无扩张 ,在胰腺断面中部近后缘处均可见清亮…  相似文献   

8.
Whipple手术中胰空肠吻合口漏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4月至1998年10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作者在胰管内放置一根长约33cm的细硅胶管,远端送入空肠拌内,引流胰液同时引流胆汁,术后无一例发生胰空肠吻合口漏,收到了满意的疗效.1 材料和方法1.l一般资料 本组共54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55.3岁(32~75岁).临床诊断:壶腹癌18例;胆管癌13例,其中4例为肝外胆管全程癌,4例中2例合并肝左叶转移癌,其余9例为胆管下端癌;胰头癌16例;胰头部囊腺瘤2例;十二指肠癌5例,其中1例为巨大十二指肠癌,肿块达11cm.施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35例,施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19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的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14例,记录手术成功率、引流管拔除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并随访胆肠吻合口长期开通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实施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手术成功率100%(14/14),行胆道球囊扩张术1~6次,平均(3.0±1.8)次,胆道球囊直径8~10mm,单次球囊扩张时间1~3min。引流管拔除率85.71%(12/14),可夹闭引流管、但需间断开放引流管者占14.29%(2/14)。14例患者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肽酶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所有患者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1例患者因术中疼痛需静脉麻醉处理。随访6~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5个月,吻合口开放良好。结论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处理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临床效果好,患者耐受性良好,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行内镜下切开术后疗效和在短期内关闭临时性造口的手术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结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并接受内镜下狭窄切开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7例在术后早期(2周内)行临时性造口关闭术的患者,分析内镜下吻合口狭窄切开术的近期及远期效果,以及早期行造口关闭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例患者接受内镜下吻合口狭窄切开术后内镜通过率为100%,所有患者在2周内(6.6±2.9天)行临时性造口关闭术,术后均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腹腔脓肿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7例患者接受了平均30.2±10.8月的随访,2例患者再次出现吻合口狭窄,内镜狭窄切开术的长期有效率为71.4%。吻合口狭窄复发的2例患者中,1例再次接受了内镜下狭窄切开术,另1例接受了内镜下狭窄切开术和球囊扩张术。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行内镜下狭窄切开术效果良好,切开后早期行临时性造口关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行内镜下切开术后疗效和在短期内关闭临时性造口的手术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结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并接受内镜下狭窄切开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7例在术后早期(2周内)行临时性造口关闭术的患者,分析内镜下吻合口狭窄切开术的近期及远期效果,以及早期行造口关闭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例患者接受内镜下吻合口狭窄切开术后内镜通过率为100%,所有患者在2周内(6.6±2.9天)行临时性造口关闭术,术后均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腹腔脓肿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7例患者接受了平均30.2±10.8月的随访,2例患者再次出现吻合口狭窄,内镜狭窄切开术的长期有效率为71.4%。吻合口狭窄复发的2例患者中,1例再次接受了内镜下狭窄切开术,另1例接受了内镜下狭窄切开术和球囊扩张术。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行内镜下狭窄切开术效果良好,切开后早期行临时性造口关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与传统Kessler缝合法比较,分析吻合口无结Kessler缝合法修复指屈肌腱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2010年2月采用吻合口无结Kessler缝合法治疗的122例163指243根指屈肌腱断裂患者临床资料(试验组),术中一期显微缝合指屈肌腱,修复腱外膜、腱鞘及腱周组织,应用透明质酸钠充填治疗。并与2001年2月-2005年2月采用传统Kessler缝合法治疗的96例130指186根指屈肌腱断裂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原因、损伤部位、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3周内采用Kleinert橡皮筋牵引疗法(动态支具保护),并于24 h后开始手指功能锻炼。结果术后试验组2例、对照组5例切口发生感染,经换药后2周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6个月手指功能采用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法评定,试验组TAM为(192.0±13.1)°;其中获优54例,良58例,中8例,差2例,优良率为92%。对照组TAM为(170.0±15.2)°;其中获优23例,良30例,中22例,差21例,优良率为55%。两组TA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吻合口无结Kessler缝合法治疗指屈肌腱断裂,辅以腱外膜、腱鞘及腱周组织修复后,手指功能恢复优于传统Kessler缝合法,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肠吻合口瘘(均为C级胰瘘)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外科治疗效果。结果 8例均救治成功,术后均未再出现B级或C级胰瘘,腹部症状和体征逐渐消失,平均住院时间31.9 d。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严重胰肠吻合口瘘应当早期发现,及时进行手术处理;术中腹膜腔彻底的清洗、恰当的缝合、充分的减压与引流,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穿刺孔出血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对自1992年5月至2006年8月间腹腔镜穿刺孔出血2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穿刺孔出血均发生在1.1cm穿刺孔,其中腹膜层出血5例,肌层出血7例,皮下层出血9例;术中发现并处理8例,术后发现并处理13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准备不充分,穿刺部位选择不当,穿刺操作不规范及标本取出时盲目扩张等是穿刺孔出血的根本原因;术中应对各穿刺孔仔细观察从而及时发现穿刺孔出血;术中应对穿刺孔出血彻底止血;术后出现穿刺孔出血,应根据不同原因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颈-后尿道吻合口狭窄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颈-后尿道吻合口狭窄患者22例,平均年龄66.9岁,均无压力性尿失禁。均予尿道镜下行吻合口狭窄段球囊扩张术(F24),放置F22导尿管2~3周后拔除,定期监测其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量、尿垫数量及尿控恢复时间。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明显高于术前[(16.59±2.13)ml/s vs.(7.13±1.28)ml/s,(8.32±1.81)ml/s vs.(4.05±1.09)ml/s,P<0.05],残余尿量明显低于术前[(25.18±5.28)ml vs.(105.91±26.33)ml,P<0.05]。随访12个月,患者术后均需使用尿垫,行提肛锻炼后尿控均恢复,无尿道或膀胱损伤、尿瘘、反复血尿、反复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无吻合口狭窄复发。结论:球囊扩张是治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颈-后尿道吻合口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盆腔器官肿瘤浸润或术后放疗致输尿管梗阻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肿瘤浸润或术后放疗致输尿管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6月至2000年5月经临床处理的15例本病的临床资料,其中双J管内引流或输尿管导管引流术6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4例。行开放性肾造瘘术3例,输尿管皮肤造瘘术2例。结果本组15例经尿流改道或内引流后全身状况及尿毒症症状很快好转,其中7例肾功能恢复正常,8例肾功能改善。结论B超、输尿管逆行插管和/或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检查是较好的诊断手段。输尿管插管引流或双J管内引流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具有损伤小、对患影响轻的优点,是解除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评估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以间断或连续缝合等2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尿道膀胱吻合口后,远期尿道狭窄发生率的情况。方法:在2006~2010年间,国内3个临床中心共进行了549例开放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其中388例以问断缝合的方法处理膀胱尿道吻合口,161例以连续缝合的方法处理尿道膀胱吻合口,并评估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的情况。结果:45例(8.2%)患者m现术后尿道吻合口狭窄,发生的平均时间为术后4.1个月。在以间断缝合法处理吻合口的388例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10.1%(39例)的患者出现尿道狭窄;而在以连续吻合法处理的161例患者中,尿道狭窄发生率为3.7%(6例),其中75例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发生率为2.7%(2例),86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率为4.7%(4例)。结论:无论是以开放的或腹腔镜途径,用连续缝合法处理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尿道膀胱吻合口,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低于间断缝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