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冰片对奥硝唑透膜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室透皮扩散装置,以离体青蛙皮肤为透皮屏障,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计算累积透过量。释放液分为四组:A组为0.01%奥硝唑、B组为0.01%奥硝唑+0.1%氮酮、C组为0.01%奥硝唑+0.1%冰片、D组为0.01%奥硝唑+0.1%氮酮+0.1%冰片的磷酸盐缓冲液。结果氮酮、冰片及二者联用对奥硝唑的透膜吸收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冰片的贮库效应较显著(P<0.01)。结论冰片可作为粘膜吸收促进剂应用于药物制剂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薄荷醇、冰片、氮酮及其复配体系对柴胡解热方水提液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机制。方法以昆明种(KM)小鼠在体皮肤为研究材料,将实验组动物随机分为七组:空白对照组、薄荷醇组、冰片组、氮酮组、冰片薄荷醇组、冰片氮酮组、混合组。分别涂药8h,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皮肤超微结构变化,探讨各种透皮吸收促进剂对柴胡解热方水提液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机制。结果薄荷醇、冰片、氮酮及其复配体系均可导致小鼠皮肤超微结构的改变,表现为角质细胞疏松,细胞间隙增大,毛囊口孔径加宽,其中氮酮对小鼠皮肤的超微结构影响明显优于薄荷醇或冰片组,将以上三种促进剂混合使用时,小鼠皮肤的超微结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对药物的透皮吸收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伊曲康唑醇质体的制备及体外经皮渗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醇质体凝胶作为伊曲康唑透皮给药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伊曲康唑醇质体进而用卡波姆制备成凝胶,采用透皮扩散试验仪对大鼠皮肤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以HPLC测定药物含量求算积累渗透量及稳态透皮速率,并测定药物在皮肤表皮和真皮中的滞留量。结果伊曲康唑醇质体凝胶的经皮渗透率是其水溶液的9.20倍,是体积分数为30%乙醇环糊精溶液的1.97倍。结论醇质体凝胶能提高伊曲康唑的透皮速率,增加药物在皮肤内的滞留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醇质体凝胶作为伊曲康唑透皮给药蔽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伊曲康唑醇质体进而用卡波姆制备成凝胶,采用透皮扩散试验仪对大鼠皮肤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以HPLC测定药物含量求算积累渗透量及稳态透皮速率,并测定药物在皮肤表皮和真皮中的滞留量。结果伊曲康唑醇质体凝胶的经皮渗透率是其水溶液的9.20倍,是体积分数为30%乙醇环糊精溶液的1.97倍。结论醇质体凝胶能提高伊曲康唑的透皮速率,增加药物在皮肤内的滞留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态渗透室装置,测定异丁香酚皮片涂药后不同时间对小鼠离体皮肤透皮吸收率,异丁香酚采用GC法测定。结果:异丁香酚经离体小鼠皮肤的渗透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4h后,异丁香酚的渗透率为1.00%,结论:异丁香酚通能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桂醛,羟基香茅醛对小鼠离体皮肤透皮吸收率。方法 采用静态渗透室装置,皮片涂药后不同时间采样,样品中桂醛、羟基香茅醛采用GC法测定。结果 桂醛、羟基香茅经离体小鼠皮的渗透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4h后,桂醛、羟在香茅醛的渗透率分别为8.72%和3.82%。结论 桂醛和羟基香茅醛都能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7.
薄荷化学成分及促进透皮吸收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健 《中国校医》2006,20(1):109-110
<正>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地上干燥部分。本草纲目载:“薄荷,人多载莳,二月宿根生苗,清明前后分之。方茎赤色,其叶对生,初莳形长而头圆,及长则尖,吴、越、川、湖人多以代茶。苏州所莳者,茎小而气芳,江西者稍粗,川蜀者更粗,入药以苏产为胜。野生者,茎叶气味都相似”。中国药典2000版对其性状作了更加详细的叙述:“本品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右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7cm;宽1-3cm;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有凹点状腺鳞。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薄荷的用途很广,可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香料、烟草工业等。作为中药,其味辛凉,归肺、肝经。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透皮治疗系统(TSS)是指在皮肤表面给药后药物以一定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循环而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具有可避免首过效应、不受体内pH值等复杂因素影响、减少给药次数、可持续控释给药速度避免口服给药引起血药浓度峰谷现象等优点,因此已成为国内外药物研究的重点。但是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以及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等因素,许多药物穿过皮肤的渗透速率很低,很难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近年来透皮吸收促进剂已成为增加药物透皮吸收的首选方法,是许多药物透皮治疗系统的重要环节。研究证实,薄菏可增加药物的吸收率,对药物的透皮吸收有促进作用。现就国内外对薄荷所含成分及其促进透皮吸收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吡虫啉体外经皮渗透吸收的效果,分析样品浓度和皮肤蓄积作用等对农药风险评估的影响.方法 采用Franz垂直扩散池,以雄性Wistar大鼠离体腹部新鲜皮肤或冷冻皮肤为渗透屏障,C/MS/MS法测定接受液和皮肤中的吡虫啉含量,分别比较高低两种吡虫啉溶液和两类皮肤的透皮效果.结果 在使用新鲜皮肤的体外试验中,高、低两种浓度的接受液中吡虫啉含量占总受试物的比例均数分别为6.8%,6.6%,皮肤残留中吡虫啉含量占总受试物的比例均数分别为10.7%,1.3%,经皮渗透吸收率为分别17.5%和7.9%.在使用同种(低浓度)浓度新鲜和冷冻皮肤的体外试验中,新鲜皮肤和冷冻皮肤的接受液中吡虫啉含量占总受试物的比例均数分别为6.6%,0.7%,皮肤残留中吡虫啉含量占总受试物的比例均数分别为1.3%,10.7%,经皮渗透吸收率分别为7.9%和11.4%.结论 高浓度吡虫啉在新鲜皮肤上的经皮渗透吸收率最大,是本实验吡虫啉暴露“最坏情况”的估计值,也是可用于风险评估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一种创新性的高效无创透皮给药系统--吸杯无针注射器透皮给药系统,并验证其药物释放效力.方法 该系统同时利用两种物理方法,一是改变皮肤表面积,拉大皮肤各组织细胞间隙;二是使皮肤内部的压强小于外部注射药筒内药物的压强,从而使液体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内.以未调节压强的吸杯无针注射器透皮给药系统为对照,观察正常使用时该系统的透皮给药效力.结果 在同一实验动物左右相对位置,正常使用给药系统的试验部位皮下间隙及所对应的肌肉处都有药液进入,皮肤完整无损;未调节压强使用给药系统的对照部位则没有观察到药液透过皮肤.结论 吸杯无针注射器透皮给药系统可使原来不能透过皮肤的药物进入皮下及肌肉,且不损坏皮肤,是一种透皮给药的新方法,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主药成分及处方量相同的两种不同剂型的中药烫伤制剂透皮吸收效果。方法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试验,取离体大鼠鼠皮作为透皮屏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接收液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并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种剂型的透皮吸收能力。结果同一时间段内,凝胶贴膏的累积透皮量和累积透皮率均明显高于软膏剂,而且随着时间的增加,二者差值逐渐增大,尤其在12 h时,凝胶贴膏的累积透皮率约为软膏剂的1.6倍。结论凝胶贴膏在透皮性能上明显优于软膏剂,其透皮吸收迅速、载药量大、使用更方便,可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使其用于治疗烧烫伤。  相似文献   

11.
<正> 自近年来研究证实,皮肤途径给药通过皮肤的吸收转运而达到全身性的治疗作用,透皮给药体系发展很快。分子量在800~1000以下,具有一定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均能较顺利的透皮吸收。由于皮肤途径给药,药物直接入血,从而避免了药物在肠道、肝脏内  相似文献   

12.
颐养文萃     
透皮短肽治疗糖尿病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经过不懈努力,发现了一种可有效通过皮肤传送大分子药物的透皮短肽,将该短肽与胰岛素在生理盐水中简单混合  相似文献   

13.
透皮贴剂给药方式透皮贴剂给药方式就是运用各种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使药物以恒定的速度透过皮肤进入血循环,从而产生持久的最佳治疗作用。透皮贴剂是药理学、药剂学、应用药学、药物分析学与新型医药高分子材料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使用透皮贴剂极为方便,除去外面的保护层将透皮贴剂贴在皮肤上即可。一般贴于胸部、上臂或耳后等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甲磺酸帕珠沙星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透皮吸收的效果。方法以卡波姆2020为基质,以离体小鼠皮肤作为透皮屏障,用改良Franz扩散池,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凝胶为白色半透明细腻胶状,甲磺酸帕珠沙星在3μg/ml~1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4%(n=9)。药物8h的累积透过量为130μg/cm2。结论工艺方法简单可行,制剂具有体外透皮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关节、肌腱、筋膜及软组织的炎性改变等症,仅靠药物的体表作用显然是不够的。药物必须有效进入体内才能发挥进一步的治疗作用。本文试图从临床观察和研究分析中总结出中药熏蒸中透皮吸收的机理以及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苯胺对完整小鼠腹皮的透过性和2种实验室常用手套对苯胺的防护作用.方法 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0.102mg/ml和0.010 mg/ml的苯胺乙醇溶液体外经皮肤吸收试验和手套透过试验,以完整小鼠腹皮、手套为渗透屏障,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测定苯胺的透过率.结果 2种浓度苯胺12h内透皮过程呈零级动力学规律,24 h累积透过率分别为51.71%和48.31%;吸收液中苯胺浓度至少为18 μg/L,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无法阻止0.010 mg/ml的苯胺渗透,天然乳胶工业手套可阻止渗透.结论 0.102和0.010 mg/ml的苯胺乙醇溶液12h内透过小鼠腹皮呈零级动力学规律;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不能完全阻止0.010 mg/ml的苯胺渗透,而天然乳胶工业手套可以阻止苯胺渗透.  相似文献   

17.
ECA透皮剂涂肤防护血吸虫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ECA透皮剂防护血吸虫感染的效果。 方法 以 10 % DMSO作溶剂配置不同浓度的 ECA透皮剂 ,涂于小鼠腹部 ,待干、泥浆摩擦后感染血吸虫尾蚴 ,观察防护作用。 结果  3% ECA透皮剂涂肤 ,10 0 %抵抗血吸虫感染 ;1%、0 .5 % ECA透皮剂防护率分别达 96 .91%、93.6 2 %。药物对皮肤无明显刺激。 结论 ECA透皮剂涂肤有防护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脂质体包裹的5-氟尿嘧啶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透皮吸收能力。方法在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上进行透皮扩散,比较5-氟尿嘧啶脂质体及其普通凝胶剂对瘢痕皮肤的渗透能力。结果在体瘢痕透皮试验12h后,脂质体组瘢痕组织中的5-氟尿嘧啶单位面积透皮药量显著高于普通凝胶剂组(234.57±56.25)μg.cm-2和(45.24±9.38)μg.cm-2,P〈0.01。结论在体瘢痕组织透皮试验中,脂质体剂型优于普通凝胶剂型促进5-氟尿嘧啶透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药剂学的发展经历了格林药剂时代(Pharmacy)、物理学药剂时代(Pharmacy&、phar—maceutics)、生物药剂学时代(Biopharmace ceutics)、临床药剂学时代(Clinical pharmacy),目前进入药物传递系统(DDS)时代。透皮控释剂正是药剂学发展进程中的产物.透皮给药已成为当今临床重要的给药方式.本文就药物透皮吸收以及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透皮贴剂给药方式就是运用各种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使药物以恒定的速度透过皮肤进入血循环。从而产生持久的最佳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