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 目的 总结我院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治疗经验,评价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15年l0月进行二尖瓣成形术的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305例, 男167例,女138例,年龄43-78 (50.28±10.50)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反流量中度136例,中-重度108例,重度61 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根据二尖瓣病变Carpentier功能分型行二尖瓣成形术,术中改行二尖瓣置换术4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8例,三尖瓣成形术156例;Ⅲ型迷宫术18例。出院后进行随访,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功能及二尖瓣返流程度。 结果 全组围术期无死亡。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5例(4.92%),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9.84%),延迟性心脏压塞1例(0.03%),永久起搏器置入1例(0.03%)。术后随访272例,随访率89.2%(272/305),随访时间3个月-10年。随访期间,1 例于术后13 个月死于脑梗塞,1例死于交通事故,余270例均存活。1例患者因二尖瓣关闭不全复发于术后36个月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患者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于术后45个月行二尖瓣置换术。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心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45.68±7.24 vs 37.21±8.65)、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62.30±6.56 vs 48.08±6.25)、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40.24±5.12 vs 35.16±6.37),与术前相比明显缩小(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 (0.52±0.07 vs 0.64±0.05,P <0.05)明显提高。结论 根据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Carpentier分型,合理应用相应的成形方法,并熟练掌握相应的手术技巧,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保留整个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手术 (MVR)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4年 6月我科完成的 4 3例保留整个二尖瓣和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2 9例 ,平均年龄 (49± 13)岁 ;风湿性心脏病 36例 ,瓣膜退行性病变 4例 ,二尖瓣前瓣腱索断裂 3例 ;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 11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伴狭窄 2 3例 ,二尖瓣狭窄为主伴关闭不全 9例 ;NYHA心功能Ⅱ级 7例 ,Ⅲ级 2 7例 ,Ⅳ级 9例 ;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平均 (5 5± 5. 5 )mm ,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平均 0 .4 6± 0 . 0 6 ;5例有脑栓塞史 ,4例有糖尿病史 ;手术均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 ;采用Miller法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改良的Miki法保留前瓣及瓣下结构 ;均置换机械瓣 ,其中 19例用国产C L短柱倾碟瓣 ,2 4例用CarboMedics双叶瓣 ;17例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其中 2例行窄小主动脉瓣环拓宽术 ;1例同时行主动脉瓣、三尖瓣置换术 ;35例合并三尖瓣返流者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 ;1例同时行COX迷宫术 ;5例同时行左心房血栓清除术 ;4例巨大左心房同时行左心房折叠术 ;心肌阻断时间平均 (10. 9± 36 )min ,体外循环时间平均 (16 7± 4 2 )min。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行手术矫治后的远期疗效及左心室重构情况, 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17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的住院资料及门诊、电话随访结果,男性71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54.2±17.1)岁,术前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为(76.2±7.4)mm,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为(41.5±8.2)%。 结果 行二尖瓣置换术48例,二尖瓣成形术11例,主动脉瓣成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1例,主动脉瓣二尖瓣联合瓣膜置换术25例。围手术期死亡率6.8% (8/117),室性心律失常19例(16.2%),多器官功能不全11例(9.4%),低心排血量综合征46例(39.3%)。随访时间9年-17年(中位数11年),失去随访6例,死亡12例,存活的91例中,临床心功能I-II级85例,III级6例。术后一月时平均LVEDD为(68.4±5.4)mm,术后一年时为(60.7±8.4)mm,最近一次随访为(62.3±9.4)mm,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LVEF在术后早期为(36.5±4.7)%,较术前降低(t=3.02, P=0.005),术后一年时恢复至术前水平(43.2±7.9)%。 结论 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手术风险高,但远期预后可,术后左心室功能基本能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4.
【】 目的 探讨“缘对缘”联合人工瓣环修复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42例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缘对缘”联合人工瓣环修复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17例;年龄12~69岁(36.42±14.28岁),其中先天性二尖瓣病变12例,瓣膜退行性病变20例,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术前心脏彩超提示:前叶病变27例,前叶 后叶病变17例;二尖瓣重度反流19例,中度至重度14例,中度反流9例;42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应用“缘对缘”联合人工瓣环修复术进行二尖瓣成形术。术中应用250mL注射器向左心室注冰盐水观察评价成形后二尖瓣反流情况,脱离体外循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观察成形结果。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二尖瓣反流面积、二尖瓣开口面积、左房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应用t检验,研究手术前后二尖瓣反流、心脏大小变化、心功能改善情况。检验水准α=0.05。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出院时心脏功能(NYHA分级)I级32例,Ⅱ级10例。随访39例,随访时间1-60(24.6±18.2)个月。超声心动图提示:术前二尖瓣反流面积为11.0cm2±3.8cm2,术后1年无或微量反流13例,轻度反流17例,轻度至中度反流9例,轻度二尖瓣狭窄1例,反流面积为4.1cm2±1.4cm2;术前二尖瓣开口面积4.14 cm2±1.54cm2,术后一年为3.58 cm2±1.10cm2;术前左心房内径为48.6mm±12.4mm,术后1年为36.5 mm±9.4m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径为64.3 mm±11.4mm,术后1年为50.6 mm±7.6mm;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4.6%±6.2%,术后1年提高为63.4%±4.0%。结论“缘对缘”联合人工瓣环修复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方法安全、有效,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总结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早期预后,分析其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因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于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二尖瓣成形的患者。入组患者33例,二尖瓣成形环应用于所有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二尖瓣硬质成形环。入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8.3±7.7岁,51.5%术前心功能分级大于2级,术前左心室舒张末径为58.0±4.7mm,射血分数为52.3%±11.4%。终点事件为术后死亡、二尖瓣再次手术、术后出现二尖瓣中量以上返流需手术干预、心力衰竭。 结果 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平均随访时间为20.3±8.5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二尖瓣瓣环扩张(p<0.05)、心功能大于2级(p<0.05)以及室壁瘤(p<0.05)是与终点事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瓣环扩张(p<0.05)、心房颤动(p<0.05)和主动脉阻断时间(p<0.05)是影响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瓣环扩张的患者较无瓣环扩张者有着更高的终点事件发生率[HR, 5.64; 95%CI, (1.20, 28.05); p<0.05]。 结论 对于因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二尖瓣瓣环扩张、心房颤动和较长的主动脉阻断时间是影响其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瓣环扩张的患者较无瓣环扩张者有着更高的终点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原则。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患者61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成形术,1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置换术,其中2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早期死于心力衰竭,余59例均治愈岀院。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从(52.8±11.3)mm降至(47.9±8.9)mm(P<0.01),LVEF从(46±11)%升至(5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患者,同期处理二尖瓣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在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中的处理原则及其近中期疗效。方法 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胸血管外科16例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经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术后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随访(2.9±1.7)个月,术后超声心动图提示FMR程度与术前相比较有所减轻,同时左心房内径(LAD)(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P=0.025)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P=0.045)明显缩小,但LVEF较术前反而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259)。术后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无复发,无需再次手术,复查超声心动图与术前比较LAD(P=0.022)、LVEDD(P=0.006)、LVESD(P=0.043)呈进行性缩小, 接近正常水平,EF较术前相比明显改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29) ,且FMR同步明显减轻。截至最后一次随访,5例二尖瓣无反流,7例微量反流,4例少量反流,手术成形效果满意。结论 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中度的FMR建议积极行二尖瓣成形术处理,能够保留二尖瓣瓣膜的持久性和功能性,可获得较满意的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二尖瓣成形术36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367例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经验,评价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10~2006-12进行二尖瓣成形术的7岁以上患者367例,其中瓣膜退行性病变295例;先天性二尖瓣病变26例;缺血性改变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20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8例.术前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93例,Ⅲ级156例,Ⅳ级18例,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反流量轻一中度25例,中度109例,中到重度134例,重度99例;左心房内径24~71(45.10±9.13)mm,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30~86(60.13±7.89)mm.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成形术.结果:术中经打水实验或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价成形效果满意,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14~83(34.99±8.30)mm,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31~71(50.64±6.54)mm,与术前相比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术后早期死亡1例;331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11年,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患者280例,Ⅱ级41例,Ⅲ级4例,Ⅳ级6例;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21~73(39.11±9.33)mm,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34~79(50.04±6.51)mm,与术前相比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192例患者二尖瓣无或微量反流,97例少量反流,27例少到中量反流,7例中量反流,2例中到大量反流,6例大量反流.4例术后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发生溶血,晚期死亡4例.结论:根据二尖瓣病变的特征进行选择,采用相应的成形技术,对非风湿性二尖瓣病变行尖瓣成形术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术中行食道超声心动图和注水实验能为判断手术效果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腱索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老年患者二尖瓣置换术(MVR)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瓣膜钙化及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为主伴闭锁不全MVR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切除全部瓣膜及瓣下结构(A组)55例,切除全部瓣膜后植入人工腱索组(B组)7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率、左心室大小与功能、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术后并发症。结果 B组无围术期死亡;A组术后早期死亡3例(5.4%),1例死于左室破裂,1例死于反复室颤,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术后6、12个月心脏超声随访结果显示B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A组有明显改善,LVEF和LVESD的改善差异显著(P<0.05),心功能、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术后并发症B组均优于A组。结论植入人工腱索可保留乳头肌及瓣下结构的功能,有利于维持左室形态及左心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形成术(PBMV)对二尖瓣狭窄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68例二尖瓣狭窄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行PBMV,术后随访5年,平均随访时间(5.4±1.2)年,内容包括心胸比率、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评价。结果PBMV术前、术后一周二尖瓣口面积(MVA)分别为(1.16±0.30)cm2与(2.21±0.52)cm2,术后MVA明显增加P<0.001;术后5年MVA(2.07±0.43)cm2,较术后一周MVA减少,仍比术前大,P<0.001;PBMV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26±0.50)cm,(4.58±0.44)cm,术后5年为(4.85±0.47)cm2,术后及5年随访与术前分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大于0.05;PBMV术前后及5年随访主动脉瓣返流峰值压差分别为(60.00±35.54)mmHg,(58.51±38.71)mmHg,(62.44±34.67)mmHg,术后一周及5年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前后心胸比率分别为(0.56±0.06)、(0.55±0.05)与(0.54±0.06),术后心脏无显著扩大。PBMV术后心功能改善一个级别以上占91.2%,能维持Ⅰ~Ⅱ级心功能5年者占83.8%,5年总生存率98.5%。4例二尖瓣钙化,瓣下结构粘连纤维化严重的患者和3例合并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PBMV术后心功能无改善而转外科行瓣膜置换术,或加做三尖瓣环缩术,1例青年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二尖瓣再狭窄而再次PBMV,1例心功能Ⅳ级患者PBMV术后出现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行瓣膜置换术后死于难以纠正的心力衰竭。结论PBMV对二尖瓣狭窄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是可行的,术后并不加重主动脉瓣返流,也不使左室扩大。瓣膜钙化、瓣下粘连、纤维化严重或伴有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心胸比率大于0.60患者,是PBMV反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