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机械通气中人机对抗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对57例人机对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4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人机对抗57例(54.8%),其中死亡3例(5.3%)。其原因包括:气道阻塞30例,支气管痉挛6例,潮气量不足6例,持续高热5例,急性肺水肿4例,单肺通气3例,呼吸机漏气2例,气胸1例。结论:人机对抗的发生均有其诱发因素。气道阻塞、潮气量不足、急性肺水肿等是主要原因。加强气道管理、设置合适的通气量、解除气道痉挛、祛除诱因等综合有效防治措施,可避免和减少人机对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 分析62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发生人机对抗的临床资料,观察采取有效防治对策后患者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62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发生人机对抗的主要原因为:呼吸气道阻塞、不耐受插管、潮气量不足、支气管痉挛等;患者经有效防治措施后pH值、PaO2、PaCO2和SPO2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导致人机对抗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呼吸机因素和操作者因素,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气道管理、设置合适的参数、及时祛除诱因等可有效避免和减少人机对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抢救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而患-呼吸机对抗是机械通气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其发生较急,处理是否得当,严重时直接危及到患的生命,临床应高度重视。本对2004年1月-2006年8月我科在ICU收治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处理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抢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患者处于严重的病理状态下常常会出现呼吸功能异常,导致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之间的不协调,即人机对抗。2005年2月~2008年5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41例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产生人机对抗。现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咪达唑仑用于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超艳  张锦丽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829-1829
COPD患者因各种原因出现呼吸衰竭时,临床上常用的救治手段是通过机械通气给予呼吸支持,改善通气。在机械通气期间,患者可因二氧化碳潴留或难以耐受气管插管而出现烦躁不安,对治疗和护理不配合,以及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协调,部分患者还会自行拔除气管导管,影响机械通气的效果,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经常选择有效镇静治疗。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剂的目的是防止人机对抗,以利于呼吸机治疗的有效实施,在镇静治疗的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安全护理,防止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在建立人工气道呼吸衰竭患者序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5例呼吸衰竭气管插管(5例)或切开(10例)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基本控制,均有自主呼吸,病情稳定,呼吸机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但撤机困难。改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无创呼吸机,连接气管导管,呼吸支持治疗,观察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预后。结果 15例患者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后,pH、PaO2、PaCO2基本正常,13例停用BiPAP,拔除气管导管,封闭气管切口,1例转康复医院继续治疗,1例因再次感染死亡。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可应用于病情稳定,撤机困难的建立人工气道呼吸衰竭患者的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7.
顾春红  赵明华  高云  马军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3):1018-1020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时呼吸机常见报警和原因分析,提高全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对呼吸机报警的识别与处理能力,保障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673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出现呼吸机故障和报警,并且一线医务人员不能查清原因及排除,而由本科呼吸治疗师与设备科处理的237例次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237例次呼吸机报警中,呼吸回路因素报警占52例次(22%);呼吸机设置不合理导致的报警占27例次(11%);由于护士操作不当如:电源、氧源气源接触不良等因素报警占65例次(27%);呼吸机故障占28例次(12%);由于患者恐惧、疼痛造成人机对抗所引起的报警占31例次(13%);气道因素占34例次(14%).结论 在机械通气的实施中,有效判断、及时准确的处理各项呼吸机报警,对保障患者呼吸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即经气管切开或是气管插管接受辅助或控制通气,通气时间48小时以上或停止机械通气(MV)或去除人工气道48小时之内出现的肺炎.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已成为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而VAP也随之成为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9%~69%,病死率为20%~50%,其在抗生素治疗不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的病死率高达70%.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区别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5  
所谓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区别 ,主要在于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式的不同。凡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方式称为有创机械通气 ;而通过鼻、面罩、接口器等相对无创方式与呼吸机连接或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通气方式统称为无创通气。广义的无创通气应当也包括体外负压通气、胸壁震荡通气、体外膈肌起搏等 ,但通常目前所称无创通气仅指通过鼻、面罩等方式与患者相联的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NIPPV)。有创与无创的根本区别只是人机连接界面选择方式的不同 ,而与其连接的呼吸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功能齐全、设计…  相似文献   

10.
《内科》2021,(3)
目的探讨温湿度补偿法预防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痰痂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ICU(E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采用呼吸机自带气道湿化罐进行常规气道湿化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采用自制温湿度补偿装置输送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的患者50例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气道痰痂形成率、二次插管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气管导管留置时间、痰痂形成率明显短(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二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湿度补偿法能有效降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痰痂形成率,缩短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压力控制通气-辅助/控制(PCV-A/C)模式下吸呼切换时机不当所致人机对抗情况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收治的肺部感染所致呼吸衰竭患者19例,均经鼻或口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并发生人机对抗。PCV-A/C模式下,P-T曲线表现为吸气末"超射波",考虑切换延迟,适当缩短吸气时间使波形呈现方波;P-T曲线表现为吸气末"双吸气波",考虑切换过早或压力不足,延长呼气时间或增加压力使波形呈现方波。比较人机对抗时和消除人机对抗后潮气量(VT)、呼吸频率(f)、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浅快呼吸指数(RSBI);随访28 d,观察患者预后。结果 19例患者中出现"超射波"10例,占52.6%;出现"双吸气波"9例,占47.4%。消除人机对抗后VT大于人机对抗时,f、MAP、HR及RSBI低于人机对抗时(P0.05)。随访28 d,19例患者中死亡12例,余7例成功拔除气管插管。结论PCV-A/C模式下吸呼切换时机不当所致人机对抗表现为"超射波"和"双吸气波",患者预后较差,消除人机对抗后患者呼吸、血压、心率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2.
呼吸衰竭病人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呼吸衰竭以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为标志,病人需针对病因治疗、护理外,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而有效的气道管理是保证机械通气成功的必要条件,是能否成功撤离呼吸机的先决条件。本组38例呼吸衰竭病人。18例使用NPB840呼吸机,20例使用E-200型呼吸机治疗,男26例,女12例,年龄56~80岁,平均65岁,其中30例气管插管,8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最长18天,最短2天。5例因经济原因强行撤机,自动出院,2例合并心衰,上机后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38例抢救成功31例。  相似文献   

13.
潘彩霞 《内科》2007,2(4):611-613
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是美国伟康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呼吸机。近年来国内外开展BiPAP通气技术取得长足进步。BiPAP通气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依从性得到肯定。不但可避免或减少有创性机械通气,还可减少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并发症,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气管插管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松梅 《内科》2008,3(2):307-308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和手术后呼吸辅助支持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中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之一,有经鼻和经口两种。气管插管是侵袭性操作,它破坏了上呼吸道天然的抗菌屏障,易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人工气道所致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对于气管插管后的护理一般着重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预防意外拔管和气道湿化。拔除气管插管是患者病情稳定好转的标志,但是,拔管操作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现将我科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经鼻进行气管插管抢救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患者82例的拔管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宪成  张黎明 《山东医药》2005,45(25):45-45
对21例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每天3次以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并每2h1次经气管导管滴入0.5%碘伏,每次2ml。与对照组比较,滴入碘伏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低。认为碘伏气管内滴入可预防VAP。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因呼吸道感染、呼吸肌疲劳而发生失代偿性呼吸衰竭。若经氧疗、呼吸兴奋剂、抗生素或面罩加压通气等治疗无效时,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与机械呼吸机连接成密闭气路进行间歇正压通气(IPPV),以纠正缺氧,改善CO_2潴留。患者经鼻气管插管可避免损伤性气管切开,且比口腔插管较易耐受,又便于口腔护理,导管留置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告2例BiPAP无创呼吸机经平台呼气阀与气管切开导管相连接进行机械通气病例,分析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有创通气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例呼吸衰竭患者用无创呼吸机经平台呼气阀连接气管切开导管进行机械通气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经气管切开导管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获得成功,但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的严重并发症,我们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持续引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声门下气囊上区域滞留物,观察该措施对VAP发生的影响。临床资料一、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入住我院RICU的54例患者,男38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7±22.4)岁,基础病有:AECOPD 33例,肺结核10例,心肺复苏后4例,重症哮喘2例,急性肺水肿1例,结核性脑膜炎4例。54例进入临床观察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正确使用呼吸机是医务人员挽救和延长患者生命的技能之一。本院急救中心自2005年1月~2006年1月转运249例机械通气病例,总结如下。临床资料249例患者(男151,女98),年龄6~89岁,平均48.2岁。使用车载呼吸机类型:①dragon2000通气模式(SI MV CV IPPV SIPPV CRAP PEEP);②dragon1000;③weinm/ann。后两者功能相对简单,为定容性持续指令性通气模式。通气模式运用SI MV模式134例,占54.2%,CV85例,占34.1%,IPPV28例,占11%。CPAP模式1例,用于脱机前患者转运。通气方式气管插管159例,有4例为车上紧急插管,气管切开82例,面罩接呼吸机8…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华  王慧 《临床肺科杂志》2004,9(6):705-706
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不可缺少的治疗技术。有很多患者,因反复进行机械通气而发生呼吸机依赖.担心撤机后会发生呼吸困难或窒息,因而增加了撤机的难度。由于不能及时撤机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对32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同时对多例呼吸机依赖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在合理撤机的基础上加强监测、排痰、并发症预防、营养支持及心理指导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