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罗伟  许百男  杨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8):126-129
目的:观察脊髓半横断损伤后早期不同时间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3的表达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7/12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取成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50&;#177;20)g。将24只SD大鼠按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只,仅进行至椎板切除,即行切口关闭,不损伤脊髓。损伤组18只,3%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T10处椎板切开后,在T9~T10间用虹膜刀片横断半侧脊髓。同侧后肢呈现软瘫,刺激无反应后,关闭切口。分别于伤后3,7,21d不同时间点取材,每个时间点6只。取损伤位点尾侧段T10节段制作冰冻切片,运用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3兔抗血清以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并计数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尾侧端腹角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3的阳性神经元数。组间比较均采用q检验。结果:①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主要分布于正常大鼠脊髓腹角神经元细胞浆,神经营养因子3分布于脊髓腹角神经元细胞核、胞浆。②损伤后3,7,21d腹角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3阳性神经元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5.48&;#177;3.20)。(12.59&;#177;2.03),(11.33&;#177;1.92),(7.31&;#177;1.54);(16.73&;#177;3.30),(11.15&;#177;2.85)。(13.20&;#177;3.39)。(6.00&;#177;1.50),(P〈0.01)1,术后3d时达高峰,随伤后时间的延长进行性减少。⑧损伤后3,7,21d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神经元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0.63&;#177;2.90),(14.07&;#177;2.37),(9.35&;#177;3.50),(4.00&;#177;0.63)。(P〈0.01)],术后7d时达高峰,3d与21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脊髓半横断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明显增加,提示它们可能在脊髓半横断损伤早期修复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脊髓半横断损伤后早期不同时间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3的表达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7/12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取成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50±20)g。将24只SD大鼠按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只,仅进行至椎板切除,即行切口关闭,不损伤脊髓。损伤组18只,3%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T10处椎板切开后,在T9~T10间用虹膜刀片横断半侧脊髓。同侧后肢呈现软瘫,刺激无反应后,关闭切口。分别于伤后3,7,21d不同时间点取材,每个时间点6只。取损伤位点尾侧段T10节段制作冰冻切片,运用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3兔抗血清以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并计数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尾侧端腹角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3的阳性神经元数。组间比较均采用q检验。结果:①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主要分布于正常大鼠脊髓腹角神经元细胞浆,神经营养因子3分布于脊髓腹角神经元细胞核、胞浆。②损伤后3,7,21d腹角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3阳性神经元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5.48±3.20),(12.59±2.03),(11.33±1.92),(7.31±1.54);(16.73±3.30),(11.15±2.85),(13.20±3.39),(6.00±1.50),(P<0.01)],术后3d时达高峰,随伤后时间的延长进行性减少。③损伤后3,7,21d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神经元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0.63±2.90),(14.07±2.37),(9.35±3.50),(4.00±0.63),(P<0.01)],术后7d时达高峰,3d与21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脊髓半横断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明显增加,提示它们可能在脊髓半横断损伤早期修复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参与脊髓损伤过程的c-fos基因及脑源件神经营养因子不同时间点mRNA阳性细胞数的结果观察,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的影响,并以地塞米松做标准对照。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实验中心完成。以72只Wistar大鼠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12只)、电针组(24只)、地塞米松组(24只)及假手术组(12只)。假手术组仅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其余3组用改良的Allen’s撞击法致大鼠T10脊髓损伤。电针组将大鼠置于特制治疗台上,建立四肢固定状态下的大鼠电针模型。在距损伤处上下端两个椎体的棘突间隙距中线旁开3.0~4.0mm处取穴,用30号1寸毫针垂直刺入4.0~5.0mm,使针尖触及椎板,正、负极导线分别夹在头、尾两侧的毫针针柄上(正极在上,负极在下)。电针组于造模成功后30min进行夹脊电针连续脉冲电流,频率1Hz,电压0.5V,输出强度是以背部肌肉出现轻微抽动为度。6h后进行第2次治疗,以后1次/d,20min/次。地塞米松组于造模成功后5min开始皮下给予地塞米松5mg/kg治疗。模型对照组不给予治疗。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及Motic Imnages Advanced 3.0图像定最分析法观察脊髓损伤后1,3,7,14d时各组c-fos基因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72只Wistar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c-fos基因mRNA的表达:在脊髓损伤后1d时地塞米松组和电针组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57.8&;#177;6.4,65.4&;#177;59,81.6&;#177;4.2,P〈0.05);14d时地塞米松组和电针组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68.2&;#177;4.5,73.3&;#177;7.0,61.4&;#177;5.4,P〈0.05),而电针组的表达又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②脑源性神经营养冈子mRNA的表达:有逐渐增高趋势,电针组、地塞米松组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在7d和14d时电针组表达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141.1&;#177;10.3,107.4&;#177;8.3;103.0&;#177;9.3,782&;#177;7.9,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c-fos基因mRNA表达增强,后期表达减弱。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不断增加。说明电针组干预早期能抑制c-fos基因mRNA表达,后期町升高其表达,减少脊髓的继发性损伤,并能上调腩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表达,促进脊髓神经的再生及修复,电针组丁预后1周和2周时表现出的效果优于地塞米松组。  相似文献   

4.
李国良  祝勇  赤仁杰  夏凡  王楠  韩永田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7):10-11,i0001
目的:观察脊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6在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取3月龄Wistar大鼠64只,随机选4只大鼠取股骨骨髓作骨髓间充质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经过培养、鉴定及传代。其余60只大鼠分成3组制作脊髓横断损伤模型。细胞移植24只,磷酸盐缓冲液组24只,空白对照12只。脊髓损伤后第7天,在无菌条件下,细胞移植组以微量注射器缓慢注入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06/mL)的培养液5μL,磷酸盐缓冲液组注射注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5μL,对照组未制作脊髓损伤。分别于术后7d、14d、28d麻醉下行心脏灌流固定取T10节段脊髓,细胞移植组与磷酸盐缓冲液组取出损伤节段的脊髓(8只/时点),空白对照组于同一节段取出相应脊髓(4只/时点)。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大鼠脊髓损伤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变化。 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术后感染5只,均予补足。①原代问充质干细胞培养:细胞接种24h后贴壁生长,72h细胞增殖,有细胞团形成,在传代过程中,4代以前的细胞倍增时间为4-6d,至10代以后细胞增殖能力有所减弱,胞体变得扁平,若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则可维持其增殖能力和形态。②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正常大鼠脊髓组织中有一定表达,移植术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8天,细胞移植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均高水平表达,与磷酸缓冲液组相比较差别明显。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可能通过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区神经元轴突的再生。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有治疗作用,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损伤脊髓局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途径。方法:运用改良Allen法制备T10脊髓外伤性截瘫大鼠模型,假手术组6只,脊髓损伤组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假手术组接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细胞悬液1mL(1×106cells)自大鼠尾静脉缓慢注射移植,对照组静脉注射PBS1mL。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后损伤局部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移植后能促进脊髓损伤局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更进一步的表达,这可能是促进神经结构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有治疗作用,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损伤脊髓局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途径。方法:运用改良Allen法制备T10脊髓外伤性截瘫大鼠模型,假手术组6只,脊髓损伤组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假手术组接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细胞悬液1mL(1×10^6cells)自大鼠尾静脉缓慢注射移植,对照组静脉注射PBS1mL。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后损伤局部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移植后能促进脊髓损伤局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更进一步的表达,这可能是促进神经结构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具有脑缺血神经元保护作用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6/10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重点实验室进行。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假手术组(n=8),腹腔注射消毒后的精制玉米油1.5mL,1次/d,连续7d,然后手术,仅分离血管,不栓塞。②模型组(n=32):给药同假手术组,然后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③雌二醇组(n=32):将17β-雌二醇溶于玉米油中,按100μg/kg腹腔注射,1次/d,连续7d,然后同前造模。假手术组于术后6h,其他两组于再灌注3,6,12,24h处死动物取材(每个时间点8只),采用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和纹状体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核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纤维有无染色。结果:经补充后7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细胞数:脑皮质:再灌注后6h雌二醇组高于假手术组,但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78.88&;#177;6.03),(53.75&;#177;3.92),(76.75&;#177;5.87)个/视野],再灌注12h雌二醇组显著高于模型组[(86.50&;#177;4.24),(63.13&;#177;7.72)个/视野,P〈0.01]。脑纹状体:再灌注6h雌二醇组高于假手术组,但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63.88&;#177;5.37),(38.75&;#177;4.17),(61.63&;#177;6.39)个/视野],再灌注12h雌二醇组显著高于模型组[(71.38&;#177;5.29),(48.00&;#177;8.32)个/视野,P〈0.01]。②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皮质:再灌注6h雌二醇组高于于假手术组[(71.50&;#177;4.50),(45.75&;#177;7.03)个/视野,P〈0.01],至再灌注12h,显著高于模型组[(79.20&;#177;6.39),(58.63&;#177;4.81)个/视野,P〈0.01],再灌注24h,仍高于模型组[(69.00&;#177;4.96),(49.25&;#177;5.80)个/视野,P〈0.01]。脑纹状体:3组均为少量表达。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纤维阳性密度:雌二醇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X^2=19.015,25.6,P〈0.01)。结论:给予外源性的雌二醇可以使脑缺血再灌注后内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上调,且在再灌注12h内,使大脑半球免于损伤,达到脑保护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098-4099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58例脑胶质瘤患者,从脑胶质瘤病灶中采集58份标本作为观察组,从正常组织中采集11例标本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患者NCF、BDNF表达。结果观察组患者NGF、BDNF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病理级别NGF、BDNF表达水平各不相同,其中颞叶NGF、BDNF阳性表达率最高,其次是顶叶,然后是小脑,最后是额叶,差异显著(P0.05)。脑胶质瘤中NGF、BDNF呈高表达状态,有可能参与了脑胶质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参与脊髓损伤过程的c-fos基因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不同时间点mRNA阳性细胞数的结果观察,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的影响,并以地塞米松做标准对照。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实验中心完成。以72只Wistar大鼠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12只)、电针组(24只)、地塞米松组(24只)及假手术组(12只)。假手术组仅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其余3组用改良的Allen’s撞击法致大鼠T10脊髓损伤。电针组将大鼠置于特制治疗台上,建立四肢固定状态下的大鼠电针模型。在距损伤处上下端两个椎体的棘突间隙距中线旁开3.0~4.0mm处取穴,用30号1寸毫针垂直刺入4.0~5.0mm,使针尖触及椎板,正、负极导线分别夹在头、尾两侧的毫针针柄上(正极在上,负极在下)。电针组于造模成功后30min进行夹脊电针连续脉冲电流,频率1Hz,电压0.5V,输出强度是以背部肌肉出现轻微抽动为度。6h后进行第2次治疗,以后1次/d,20min/次。地塞米松组于造模成功后5min开始皮下给予地塞米松5mg/kg治疗。模型对照组不给予治疗。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及MoticImagesAdvanced3.0图像定量分析法观察脊髓损伤后1,3,7,14d时各组c-fos基因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72只Wistar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c-fos基因mRNA的表达:在脊髓损伤后1d时地塞米松组和电针组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57.8±6.4,65.4±5.9,81.6±4.2,P<0.05);14d时地塞米松组和电针组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68.2±4.5,73.3±7.0,61.4±5.4,P<0.05),而电针组的表达又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②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有逐渐增高趋势,电针组、地塞米松组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在7d和14d时电针组表达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141.1±10.3,107.4±8.3;103.0±9.3,78.2±7.9,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c-fos基因mRNA表达增强,后期表达减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不断增加。说明电针组干预早期能抑制c-fos基因mRNA表达,后期可升高其表达,减少脊髓的继发性损伤,并能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表达,促进脊髓神经的再生及修复,电针组干预后1周和2周时表现出的效果优于地塞米松组。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近年来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修复方面的研究较多,但目前相关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3-04/07在中国医科大学神经解剖学实验室完成.材料:选取鼠龄3个月的SD大鼠64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50~300 g,随机抽取4只大鼠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其余60只用于制备脊髓横断损伤模型.方法:60只大鼠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细胞移植组(n=24):脊髓损伤后第7天,无菌条件下以微量注射缓慢注入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9L-1)的培养液5μL至脊髓损伤区;PBS组(n=24):注入等量(5μL)磷酸盐缓冲液体;空白对照组(n=12):注入生理盐水5μL.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造模后7,14,28 d取材,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大鼠脊髓损伤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结果:60只SD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10代以后细胞增殖能力有所减弱,胞体变得扁平,若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则可维持其增殖能力和形态.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正常大鼠脊髓组织中有一定表达,细胞移植后第7,14,28天,细胞移植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均高于PBS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与PBS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移植后通过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轴突的再生,可能是治疗脊髓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具有脑缺血神经元保护作用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6/10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重点实验室进行。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假手术组(n=8),腹腔注射消毒后的精制玉米油1.5mL,1次/d,连续7d,然后手术,仅分离血管,不栓塞。②模型组(n=32):给药同假手术组,然后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③雌二醇组(n=32):将17β-雌二醇溶于玉米油中,按100μg/kg腹腔注射,1次/d,连续7d,然后同前造模。假手术组于术后6h,其他两组于再灌注3,6,12,24h处死动物取材(每个时间点8只),采用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和纹状体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核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纤维有无染色。结果:经补充后7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细胞数:脑皮质:再灌注后6h雌二醇组高于假手术组,但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犤(78.88±6.03),(53.75±3.92),(76.75±5.87)个/视野犦,再灌注12h雌二醇组显著高于模型组犤(86.50±4.24),(63.13±7.72)个/视野,P<0.01犦。脑纹状体:再灌注6h雌二醇组高于假手术组,但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犤(63.88±5.37),(38.75±4.17),(61.63±6.39)个/视野犦,再灌注12h雌二醇组显著高于模型组犤(71.38±5.29),(48.00±8.32)个/视野,P<0.01犦。②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皮质:再灌注6h雌二醇组高于于假手术组犤(71.50±4.50),(45.75±7.03)个/视野,P<0.01犦,至再灌注12h,显著高于模型组犤(79.20±6.39),(58.63±4.81)个/视野,P<0.01犦,再灌注24h,仍高于模型组犤(69.00±4.96),(49.25±5.80)个/视野,P<0.01犦。脑纹状体:3组均为少量表达。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纤维阳性密度:雌二醇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χ2=19.015,25.6,P<0.01)。结论:给予外源性的雌二醇可以使脑缺血再灌注后内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上调,且在再灌注12h内,使大脑半球免于损伤,达到脑保护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督脉电针对慢性期脊髓损伤大鼠功能康复及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的影响,探讨督脉经上不同穴位电针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模组、模型对照组、头部督脉电针组(“百会、风府”)、背部督脉电针组(“大椎、命门”),每组8只。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各治疗组于术后1周开始6周的电针治疗。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后7周处死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受损脊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电针干预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P<0.05),且背部督脉电针组评分明显高于头部督脉电针组(P<0.05)。电针治疗后大鼠脊髓BDNF及N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上调(均P<0.05),且背部督脉电针组高于头部督脉电针组(P<0.05)。 结论:电针治疗能增强受损伤脊髓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和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背部督脉电针组作用强于头部督脉电针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chronicconstrictioninjujry,CCI)大鼠脊髓和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表达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按Bennett和Xie法制作CCI模型,以von-Freyfilament和冰水测定触痛及冷水阈值,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CI大鼠脊髓和海马组织中BDNF表达。结果:术后14d,CCI大鼠脊髓背角(手术侧)BDNF免疫阳性表达增加153.3%,双侧海马CA3区锥体细胞BDNF表达均有增加,手术同侧增加65.7%,手术对侧增加203.8%。结论:慢性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和海马CA3区BDNF表达增加,提示内源性BDNF可能参与了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