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伴右下肢软组织转移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66岁 ,农民 ,住院号 :330 15 6。主因食欲不振半月 ,右下肢肿胀、疼痛 10日于 1999年 12月 6日住院。患者 3年前因“食管癌”而行放疗。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不振、乏力。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癌”。给予 5 FU化疗无好转。 10日前诉右下肢扭伤后出现右膝关节及右下肢肿胀 ,活动受限。查体 :体温 :36.3℃ ,脉搏 84次 /min ,血压 110 /65mmHg。神志清 ,消瘦 ,左锁骨上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 ,约花生米大小 ,质地硬 ,无融合及触痛。心肺无异常。腹平坦 ,左上腹可触及一约 6× 5× 5cm的包块 ,质硬 ,表面尚光滑 ,活动差…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猫抓病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男性 ,85岁。因左颈结节 12d ,拟诊为恶性淋巴瘤于 2 0 0 1年 8月 2 0日收住院入院。查体 :体温 3 6 8℃ ,脉搏84次 /min ,呼吸 2 0次 /min ,血压 12 0 / 70mmHg ,左锁骨上可触及 3 0cm× 2 0cm肿大淋巴结 1个 ,左锁骨下1 5cm× 1 0cm肿大淋巴结 1个 ,左腋下有直径 4cm大小的淋巴结 1个 ,均有压痛 ,全身皮肤未见皮疹或出血点 ,心肺功能未见异常 ,肝脾肋下未触及。住院次日行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 ,病理诊断 :猫抓病。追问病史 ,1个月前左手背曾被家中小猫抓伤。经红霉素治疗 1周后淋巴结消退出院 ,随访 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3.
张××,男,62岁,农民,病案号:53870。1987年7月29日入院。病人既往健康,1987年4月出现多饮、多尿、烦渴。每日饮水15000~18000ml,仍口渴不止。日排尿达20~40次,致夜不能寐。尿液外观清沏如水。不伴食欲亢进。无腰痛、泌尿道刺激症状。不发热。发病后体力减退,但尚能胜任田间劳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3岁,于1987年12月28日因左颈淋巴结肿大住院。查体:左颈可触及0.8~2.5cm淋巴结6~7枚,质硬活动度小,右锁骨上可及0.5cm淋巴结1枚,左腋下可及1~2.5cm淋巴结5~6枚,有融合趋势。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为T细胞淋巴瘤,Ⅱ期。给CHOP方案化疗两次,疗效佳。左颈,左腋淋巴结几乎消失,右颈淋巴结消退,继而转到放疗科~(60)Co进行治疗,治疗量为45GY/29次/6w,于1988年7月7日和8月26日入院进行CHOP方案第3、第4次化疗。1989年7月18日因左颈淋巴结肿大再住院,血象正常,进行CHOP方案第5次化疗。1989年8月28日因贫血发烧再就诊。查血象:Hb64g/L,WBC18.2×10~9/L。分类:原粒0.39,早幼粒0.03。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G/E=12∶1,原粒0.64,早幼粒  相似文献   

5.
以深静脉血栓为首发症状的胃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2 5岁 ,因“间断咳嗽、气短 3个月”于 1999年 8月 15日入院。患者于 1999年 5月起咳嗽、发热 ,体温最高达38 6℃ ,后出现胸闷、气短 ,睑部、手部轻度水肿。结核菌素试验 (- )。 7月 2 8日左锁骨上区出现 8cm× 12cm× 2cm软组织肿块。 8月 2日核磁共振 (MRI)及CT显示 :左侧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 ,纵隔无肿大淋巴结。尿激酶溶栓后肿块消失。以“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待查”收入院。自发病以来饮食好 ,无消化道不适。入院体检 :T37 0℃ ,P 10 0次 /分 ,R 2 0次 /分 ,BP 130 /90mmHg(1mmHg =0 133kP…  相似文献   

6.
例一 1987年6月在和硕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出现维吾尔族×××一家兄弟三人先后由旧结素所致的全身性过敏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艾沙江男 7岁于1987年6月12日上午在学校注射1:2000旧结素0.1ml当晚面颊部出现散在性绿豆样大小皮疹,高出皮肤,压之退色,有骚痒感,次日患者眼睑、阴囊出现浮肿,四肢出现对称性散在性皮疹,伴有恶心、食欲下降,检查T38.8℃,心肺(一),肝脾未触及,腋、颈淋巴结未触及,既往无家族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5 8岁。因发现右腋下肿块 1年余 ,于1 998年 1 0月 1 5日入院。体检 :右腋下淋巴结 4cm× 4cm ,右锁骨上淋巴结 3cm× 4cm。一般状态分级 (PS) 0级 ,无B症状 ,病理活检为霍奇金病 ,混合细胞型 ,CD2 0 +,LCA +。诊断为霍奇金病 (混合细胞型 )。AnnArbor分期为Ⅱ期 ,PS为 0。当时给予CTOP方案 (环磷酰胺加吡南阿霉素加长春新碱加泼尼松 )常规化疗 6个疗程后缓解。至 1 999年 7月 ,右腋下淋巴结及右锁骨上淋巴结再次肿大 ,3cm× 3cm及 2 .5cm× 1 .5cm ,诊断为霍奇金病 (混合细胞型 )复发 ,Ⅱ…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30岁。半年前因不规则上腹部疼痛作钡餐检查报告为“胃窦炎”,予以对症治疗。3个月后疼痛加重,胸骨柄体交界处出现2×3cm 肿块,先后经两个医院未能确诊。入院前20天进食后出现呕吐、腹胀,体重下降10kg,于1986年6月30日入院。否认肝炎及呕血、黑便史。查体:皮肤无异常,巩膜无黄染,左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胸骨柄体交界处可见4×5cm 肿快,质中等,压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性 ,46岁。因上腹部不适、嗳气 ,胃镜诊断胃平滑肌瘤要求外科手术治疗于 2 0 0 1年 4月 2 1日入院。患者于 1997年 2月 18日因上腹部不适行第一次胃镜检查 ,发现胃角近胃前壁及胃角中央各有一约 1× 1cm及 0 .8× 0 .8cm大小半球状粘膜下隆起 ,表面光滑 ,活检时粘膜弹性好。病理报告 :胃粘膜组织。胃镜诊断 :胃平滑肌瘤可能。 4年后 2 0 0 1年 4月 2 0日再次胃镜检查 :见两肿物明显增大 ,分别为 3× 3cm及 2× 2cm ,呈半球状 ,表面光滑。病理报告仍为胃粘膜组织。胃镜诊断 :胃平滑肌瘤可疑。 4年来患者除有上腹部不适及嗳气外 ,无皮…  相似文献   

10.
病例:患者李××,女,38岁,工人,承德市人。因颈部肿物3年,进行性增大伴呼吸困难。于1989年3月15日住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切除肿物左侧6×4×3cm、右侧9×5×5cm。病理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患者女,59岁。以反复齿龈出血3年,脾切除术后6个月、突然昏倒2小时于1987年11月27日第二次住院。患者3年来齿龈经常出血,乏力,腹胀,皮肤碰撞后易出现瘀斑,体力渐下降。1987年2月发现左上腹包块。血红蛋白170g/L,白细胞12.4×10~9/L,血小板120×10~9/L,B超示肝大肋下2.4cm,脾大肋下  相似文献   

12.
女患、49岁。因间断性左上腹痛伴呕吐5个月于1987年12月20日入院。1987年7月中旬感左上腹间断痛伴呕吐,逐渐加重、消瘦、体重减轻20公斤。无呕血及黑便。同年10月作纤维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窦炎。1960年12月因子宫颈癌(病理证实)作子宫全切术。体检:T36.0℃、P80、R18,血压14.7/9.33kPa(110/70mmHg)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特殊。腹平软,左上腹可触及4.0×6.0cm包块,表面不平,质韧,轻压痛,活动度小。肝脾未触及。Hb112g/L、RBC3.73×10~(12)、WBC3.6×10~9/L。中性0.75、ESR50mm/h、CEA7.1mg/ml(正常<15mg/ml)γ-GT  相似文献   

13.
庞××,男、69岁,因左侧胸痛,咳嗽、血痰5个月伴消瘦1个月,于1985年10月28日入院。平素身体健康,吸烟55年,每日20支。体检:T38.5℃,P100次/分, R20次/分,Bp22.66/10.66KPa,(120/80mmHg),神志清,消瘦,左锁骨上触及1cm大小淋巴结1个,质硬、固定、无压痛。心音无异常,左肺可闻及散在性湿(口罗)音。腹平软,肝肋下3cm,质地中等、表面先滑、无压痛,脾肋下2.5cm。血白分:WBC12.8×10~9/L,N80%,血沉112mm/h,血清铁蛋白193.5ng/ml、肝肾功能正常,多次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心电图正常。上消化道钡餐未见异  相似文献   

14.
例1 董某,女,60岁.1981年夏因外阴部出现肿物70天就诊,体检见左侧小阴唇有4×2 cm肿物.尿道口有浸润。肿物病理检查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切除肿瘤后用环磷酰胺化疗,每周600mg,共用2个月。术后4年来经常全身酸痛,1985年来妇科就诊,查体外阴部无新的肿物.Hb130g/L,WBC59. 8×10~9/L,幼稚细胞0. 35. 骨髓象报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_2型).  相似文献   

15.
例1 男性 26岁因患浸润型肺结核用含HSR方案化疗5个月,痰菌仍阳性,于1988年6月25日住本院。检查:营养中等,无贫血征,肝脾不大,Hb128g/L。给予含HR方案化疗,用药38天加服PZA(Z)0.5,日3次。1月后出现腹胀、厌食、口腔溃疡、头晕无力及睑结膜苍白等。查Hb69g/L,RBC2.4×10~(12)/L,WBC2.3×10~9/L,血小板计数54×10~9/L,镜下红细胞部分体积增大,红细胞压迹17%,  相似文献   

16.
王伟  臧琦  蒋仲敏  孟凡利 《山东医药》2003,43(33):66-67
病历摘要患者女 ,2 8岁。6个半月前 ,发现右锁骨上无痛性肿块 ,B超显示右侧锁骨及颈部多个低回声光团 ,部分呈融合状态 ,较大者 2 .9cm× 1.4 cm× 2 .0 cm;肿块穿刺活检以淋巴细胞为主 ,未见特殊病理细胞 ;于 2 0 0 3年 1月 4日第一次住院。入院后 ,患者体温正常 ,钡透显示食管上段有一边缘较光整的类圆形充缺。再次行锁骨上肿块针吸活检 ,涂片见有大量淋巴细胞 ,未见肿瘤细胞。考虑为结核性淋巴结炎 ,遂转送专科医院治疗。转院后患者体温正常 ,WBC13.2× 10 9/ L,N0 .79,L0 .18,结核抗体阴性。腹部 B超示脾大。胃镜示食管上段后壁圆球…  相似文献   

17.
冯××男 35岁住院号874130。病人因咳嗽、咯痰10年余,咯血2小时于1987年8月28日入院。入院后给予止血对症治疗,咯血控制。病人1982年确诊肺结核,既往口服RFP45g(0.6/日)后,开始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寒战、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经催吐后症状缓解。随后间歇试服RFP(0.6/日)5次均出现上述反应。29日上午8时10分,在观察情况下,试投服INH0.4g,EMB1g,RFD0.3g(广东省江门市制药厂生产,批号870304)。20分钟后出现寒战、高热、胸闷、气紧等,继而烦躁不安,转入昏迷。查体:T41.7℃,R32次,P140次,Bp80/40mmHg;深昏迷,皮肤灼热,无皮疹;双侧瞳孔对称性缩小,对光反射消失,鼻翼煽动,口唇发绀;左肺听诊闻及湿性罗音,心脏无杂音,肝脾无异常;深浅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征。拟诊过敏性休克。4小时后经肌注异丙嗪50mg、皮内注射肾上腺素1mg,静注地塞米松20mg、葡萄糖酸钙1g、氨茶碱2.5mg;  相似文献   

18.
例 1   女 ,70岁。 1 998年 6月 8日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 ,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伴坏死。 6月 2 7日起行第 1次化疗 ,化疗方案为CMF,共化疗 1 2次。化疗期间有恶心、胃纳减退等反应。 9月 1 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 ,鼻腔内流黄水 ,以右侧为明显 ,有时有少量血丝 ,伴有乏力、低热 ,无咳嗽、恶心和呕吐。 9月 2 8日到上海瑞金医院诊治发现鼻腔肿块 ,活组织病理检查示为鼻腔(中线 ) T细胞性恶性淋巴瘤 ,遂收治入院。1 0月 1 8日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 2 .6× 1 0 9/L,中性白细胞49% ,淋巴细胞 37% ,血红蛋白 1 2 9g/L,血小板1 99…  相似文献   

19.
病例介绍:病人男,41岁,干部。左颈部淋巴结肿大两月余,急剧肿大伴白细胞数异常增高20天于1987年12月4日入我院.两月前发现左颈部两个黄豆大小硬结,近20天来左颈部硬结上方出现一包块,疼痛,呈进行性急剧肿大,感低热、乏力。因白细胞38×10~9/L,采用卡那霉素、洁霉素等治疗无效转来院。既往体健.查体:T37.4℃,P92次/分,R22次/分,BP 120/80mmHg.无出血点.左颈部触及6×4×4cm~3一巨大肿块和数个大小不等肿大淋巴结融合,表面光滑,质硬,活动差,无红、热和压痛.扁桃体肿大Ⅱ°,表面苍白,鼻咽部一1×1.5cm~2大小结,表面苍白,触之渗血.胸骨叩压疼。心肺无异常发现,肝肋缘下刚触及,缘锐,无触疼,脾肋  相似文献   

20.
男患,65岁。三月前开始咳嗽。少量白色粘液痰,气急,活动时加剧。近月症状加重,不能平卧。于1987年5月23日以“肺气肿”,“左侧胸腔积液原因待查”入院。体检:T36.2℃,P96次,R26次,消瘦。双侧锁骨上、颈前、双侧腹股沟均可触及多个蚕豆大小之淋巴结,其中左腹股沟处淋巴结约4×4cm,质地较硬、光滑、活动性差、有触痛。气管居中,胸骨角处前凸畸形,右肺及左肺上部语颤增强,左肺下部语颤消失。心(-)。腹软,肝脾未触及,脐左触及一肿块,质中、有触痛、界限不清。实验室检查:Hb120g/L WBC25×10~9/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