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摸索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孕早期绒毛膜细胞原位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方法。方法:对55例孕早期绒毛膜细胞酶消化解离后,进行原位培养和原位染色体制备。结果: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孕早期绒毛膜原位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方法,在55例孕早期绒毛膜细胞中,除3例因污染培养失败外,其余均获得成功,成功率达94.54%。结论:该方法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培养时间短、细胞损耗小、染色体形态质量好,可供分析的染色体核型多,对异常胎儿能及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3.
根据有关资料,对直接法制备早孕绒毛细胞染色体用于胎儿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与国外的短期培养法进行比较,并对短期培养法进行了改进,获得了较多的分裂相,染色体形态也有很大改善,可计数分裂相和可分析分裂相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4.
绒毛直接制备染色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以绒毛为材料直接制备染色体,为孕早期产前诊断开辟了广阔前景。但因其方法不稳定为诊断分析带来困难。关于其方法的研究有很多报道,而再现性欠佳,本实验针对染色体分散差及发毛问题,从方法学上做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 取30名人工流产妇女的绒毛组织20mg,将其分成二份,孕龄为6~10周。 二、方法 1.对照组 将绒毛组织用D—Hank's液漂洗  相似文献   

5.
熊怡  江陵  陈咏莲 《现代医院》2013,13(6):23-25
目的探讨经腹绒毛穿刺(TA-CVS)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104例孕11~14周需行产前诊断的孕妇施行超声引导下经腹绒毛活检,抽取绒毛并行染色体及地贫基因分析。结果取材成功率97.1%,自然流产0例,宫内感染0例,未出现肢端缺损。共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10例,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1例,常染色体三体3例,性染色体异常3例,染色体多态性2例,嵌合体1例。发现地中海贫血46例,其中重型地中海贫血10例。结论妊娠11周后经腹绒毛活检是一项安全可行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方法,可用于早孕期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遗传咨询专科门诊筛选50例有外界不良因素影响的早孕妇女进行产前诊断。抽吸绒毛术前取宫颈管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结果表明,50例需氧菌培养全为阴性。厌氧菌的阳性检出率为12%。5例宫腔少量积血均有厌氧菌感染。说明抽吸绒毛的安全性与孕妇的内分泌改变和宫腔积血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染色体技术诊断智力低下病因的意义。方法:对86例智力低下儿应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G显带、镜下核型分析和染色体脆性位点表达研究,另选正常儿童30例为对照组。结果:86例受检者中检出异常核型24例,检出率为27.91%。实验组染色体脆性位点的发生率为25.02%,对照组为5.2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智力低下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智力低下与染色体畸变和脆性部位表达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染色体技术诊断习惯性流产病因的意义。方法:应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G显带,镜下核型分析和染色体脆性位点表达研究。结果:318例受检者中检出异常核型40例,检出率为12.58%。其中罗伯逊易位携带者9例,平衡易位携带者31例。实验组染色体脆性位点的频率为15.28%,对照组为4.6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习惯性流产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习惯性流产与染色体脆性位点频率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对10例父母无吸烟习惯,10例父亲重度吸烟的胚胎绒毛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父亲重度吸烟组染色体数目畸变率和结构畸变率同非吸烟组相比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 研究资料表明,有15%-20%孕卵会发生自然流产,而未觉察到的流产可能为数更多,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筛选现象,大量的自然流产减少了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从优生学的角度来看,大多数(50%-60%)早期流产是由于染色体  相似文献   

11.
用PCR法对100例早孕妇女的子宫颈标本和绒毛组织进行沙眼衣原体(CT)检测,结果发现:孕妇宫颈感染率为11%(11/100),绒毛感染率为7%(7/100),在11例宫颈CT阳性的孕妇中,发现有5例绒毛CT为阳性(45.5%)。同时显示无业、个体经商者、多次妊娠(>3次)、宫颈糜烂分别是孕期感染CT的高危人群和重要因素。结论:在孕期保健中,应开展CT筛查,尤其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检查,以利于早期发现衣原体感染,及时治疗,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洛司酮对离体培养的人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其抗早孕机理。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人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培养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2)、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浓度。结果:系列浓度的利洛司酮作用48h后,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培养液中的hCG、P、E2比未作用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利洛司酮的浓度呈负相关PGF2α比未作用前明显增高(P<0.01)。结论:利洛司酮可直接作用于人早孕绒毛蜕膜,抑制绒毛蜕膜组织细胞的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刺激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绒毛蜕膜是利洛司酮抗早孕主要作用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ofbauer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ofbauer细胞机制。方法:联合法、SP法分离鉴定人绒毛Hof-bauer细胞,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液中HBVM,PCR法检测Hofbauer细胞及培养上清液中HBV-DNA。结果:使用联合法可获取高活度、高纯度的Hofbauer细胞;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血清可在无辅剂下直接依附Hofbauer细胞表面,并可侵入细胞内进行复制表达。结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血清可直接感染Hofbauer细胞。  相似文献   

14.
应用PCR结合DNA序列胶原位杂交技术,对FMR-1基因5’端(CGG)n重复序列进行检测、正常对照组82例,男25例,女57例:1个脆性X家系。结果显示:正常人(CGGl)n重复呈多态性分布,峰值为29拷贝,其次为30:女性杂合子频率为68.42%;脆性X家系中的2例患者均检测出大于200CGG重复拷贝的全突变带。1例女性携带者也显示出两条前突变扩增带。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经济实用等特点,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早孕人工流产合并尖锐湿疣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早孕人工流产合并尖锐湿疣(CA)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38例CA未孕者为A组,24例早孕合并CA者为B组,22例早孕合并CA且先行人工流产者为C组,均予消疣净局部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A组有效率为89.5%,B组25.0%,C组86.4%,与B组相比,另两组有效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对于早孕人工流产合并CA者,先终止妊娠,再予药物局部治疗为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对现代垃圾填埋技术的设计要点进行归纳,并结合重庆市黑石子垃圾处理场工程介绍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最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临床预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米非司酮抗早孕的最小有效剂量,对100例停经≤56天孕妇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进行了临床预试验。分为四组停经≤35天受试者分次服米非司酮7mg,配伍米索600μg,完全流产率95.4%;35天<停经≤56天受试者分次服米非司酮100mg,及125mg两组完全流产率均高于93%,而顿服米非司酮100mg完全流产率仅73.3%,与另三组有显著差异。提示:①米非司酮75mg分次服抗早孕具有良好的抗早孕前景,副反应小,可节省服药妇女经费。②顿服米非司酮100mg临床效果不佳。③分次服米非司酮100mg,停经天数可延长到56天,仍有良好流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孕妇妊娠早期睡眠质量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于2018年8—12月选取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90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孕早期环境因素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影响,为防治先心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5年1-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一医院和湘雅二医院治疗的无先心病家族史的0~7岁湖南籍的汉族先心病患儿为病例,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先心病病例和对照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摄入叶酸(OR=0.340,95%CI:0.178~0.649)、饮牛奶(OR=0.660,95%CI:0.460~0.947)、食用肉类(OR=0.771,95%CI:0.583~0.867)、妊娠反应(OR=0.457,95%CI:0.271~0.770)可预防先心病的发生;感染(OR=2.736,95%CI:1.462~5.121)、用药(OR=2.735,95%CI:1.483~5.044)、化学毒物接触(OR=2.764,95%CI:1.065~7.177)、重大精神刺激(OR=2.211,95%CI:1.022~4.782)是引起先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孕妇加强孕早期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感染、用药,防止化学毒物的接触,可预防儿童先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集750例妊娠妇女按自愿选择终止早孕的方法,比较药物(组Ⅰ、Ⅱ)与吸宫(组Ⅲ)的安全性、有效性、可接受性。三组治疗方案:①米非司酮首剂50mg,之后25mg/12h×4+PG05 1mg阴道塞药(组Ⅰ);②米非司酮同前+米索600μg(组Ⅱ);③吸宫流产(组Ⅲ)。结果显示:药流组与吸宫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4.2%(476/500)、100%(250/25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不全流产率、失败率三个组分别为:2.4%和0、3.4%和0,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出血量比月经量增多的对象占19.2%和10%,明显增多的占1.4%和0,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出血持续时间为11.0±7.1和4.8±3.1,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转经时间两种流产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流产的副反应,药流组的眩晕、下腹痛发生率高于手术组,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手术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此次流产表示满意的药流组和吸宫组为:79.6%和84.4%,两组中分别有86.4%以及64.0%的对象在下一次发生意外妊娠时,仍然愿意采用本次选择的方法终止早孕。结果提示两种流产仍是目前终止早孕的最佳方法,药物流产作为终止早孕方法的补充是安全,有效、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