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Laveran(1880)从一个疟疾病人红细胞内发现疟原虫以来,显微镜检查在疟疾诊断中已经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尽管疟原虫镜检具有敏感、特异、可用于疗效考核等诸多优点,但此法费时、费力,难于检出低密度疟原虫感染和区分以环状体期为主的间日疟和恶性疟感染。而且被抗疟药影响的疟原虫形态很难辨认,给疟疾的诊断造成困难。因此,有必要改良传统的寄生虫学检查方法,发展替代常规显微镜检查的疟疾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2.
自1965年我国江静波教授等发表的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以来,随后又报道了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晚期原虫重复感染,引起国内寄生虫学工作者的重视,并相继有河南、陕西、四川、江苏等地报告了有关间日疟原虫变异的虫株及形态观察,作者于1981年9月在徐州地区发现一例形态特异的间日疟原虫,现将这种原虫的形态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乙胺嘧啶在我国1955年大量合成生产,1964年以来广泛地用于间日疟流行区,对降低这些地区疟疾发病率,控制暴发流行起到应有作用,但是由于连续多年使用人群之广,每年服药次数之繁,是其它抗疟药所不能比拟的。近年来不少疟疾实际工作者反映乙胺嘧啶在抗药效用方面远不如早年资料报告为好,似乎认为间日疟原虫对乙胺嘧啶巳产生了抗药性。关于间日疟原虫对乙胺嘧啶抗药性问题,国内尚未见到系统报告,我们于1976年8月~10月在中牟仓寨公社进行了间日疟原虫对乙胺嘧啶临床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华按蚊对间日疟原虫易感性的实验研究国内已有一些报导,但多属黄淮平原疟疾流行区的蚊种和虫种.至于对恶性疟原虫的易感性,国内尚缺乏实验研究报导.我们于1981~1982年对广西中华按蚊的易感性进行了实验观察,目的在于对我国中华按蚊种型及间日疟原虫虫株问题的研究,以及评价本蚊在我国南方地区传播疟疾的作用提供进一步的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1996年一2005年在彝良县间日疟流行的牛街、洛旺、柳溪等重点疟区乡镇,进行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监测十年,监测结果血检当地无外出史发热病人12579例,检出间日疟疟原虫阳性77例,阳性率为0.61%;血检当地居民外出打工回归的发热病人610例,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例66例(间日疟63例,恶性疟3例),阳性率为10.82%。提示,当地居民外出感染回归发病的疟疾病例已占当地疟疾疫情总数的46.15%,流动人群疟疾管理问题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及卵圆疟原虫四种。由恶性疟原虫感染的恶性疟疾在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南欧、北美洲、非洲国家及我国西南山区各省较为常见。我院于2002年冬季收治输入性恶性疟疾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疟疾作为一种致死性很高的全球性寄生虫病,一直被全世界所关注,疟疾的控制也被列入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长期抗疟药的使用,目前恶性疟原虫对主要抗疟药物普遍产生抗药性,青蒿素类药物是在氯喹、奎宁抗药性产生后的主要替代治疗药。而对于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的治疗,却与恶性疟原虫大不相同,本文针对间日疟的青蒿素治疗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1982~1984年,我们在海南岛东方县东方镇卫生院试用青蒿素栓总量2800mg 3天疗程治疗疟疾,共治疗22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观察方法1,病例选择条件:(1)有疟疾临床症状,恶性疟原虫无性体>1000/mm~3或间日疟原虫无  相似文献   

9.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是一种较广泛应用于疟疾血清学诊断的方法。目前国内均用食蟹猴疟原虫抗原作IFAT调查疟疾,为了解不同疟原虫种感染对此种抗原的敏感性,以便为不同虫种的疟疾流行区调查提供依据,我们于1988年选择部份间日疟和恶性疟患者进行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10.
1996年~2000年在彝良县,间日疟流行的牛街、洛旺、柳溪三个重点乡镇,进行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监测五年,血检当地无外出史发热病人7781例,检出间日原虫阳性53例,阳性率为0.68%,血检当地居民外出打工回归的发热病人403例,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例48例(间日疟46例,恶性疟2例),阳性率为11.91%。提示,当地居民外出感染回归发病的疟疾病例已占当地疟疾疫情总数的47.52%,流动人群疟疾管理问题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丁颖  陈颖 《吉林医学》1997,18(6):349-349
骨髓像中检出疟原虫影响因素的探讨丁颖张曼(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科130021)陈颖(松源市宁江区结核防治所131200)疟原虫为疟疾的病原体。人体感染有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在疟疾发病率上以间日疟为多,恶性疟为次,而各种疟原虫可分为滋养体...  相似文献   

12.
朱凌  张新华等 《医学文选》2002,21(2):181-182
疟疾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传统认为疟疾破坏血液成分主要是溶血反应 ,破坏红细胞。我们在临床上发现疟疾常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现象 ,我院近 5年收治的疟疾病例中 ,伴有血小板减少者 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6例 ,女性 1例。年龄 1 8~ 3 5岁。其中 6例为战士 ,均在广西边防部队服役 ,1例为部队干部家属因去过边境连队探亲回来后发病。 5例确诊为间日疟疾 ,2例确诊为恶性疟疾 ,4例患者在末稍血中查到疟原虫 ,3例先在骨髓中找到疟原虫 ,然后在血中也找到疟原虫。1 .2 首发症状及查体…  相似文献   

13.
乙胺嘧啶作为间日疟预防用药,在临沂地区广泛应用近20年,为了解长期应用后体内疟原虫对该药的敏感性,我们于1981年疟疾流行季节,在临沂县白庄公社选择35例间日疟现症病人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疟疾最普遍的是间日疟,因此消灭间日疟就成为我国消灭疟疾传染源在防治与研究工作上的主要任务。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把大部分地区严重流行着的间日疟基本上消灭了。在这个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徹底消灭疟疾,并清除病人体内的疟原虫,使每一个间日疟患者不再引起远期复发,仍然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自伯氨喹啉(Primaquine)问世以后,许多学者即用以进行间日疟的抗复发治疗与毒性试验,结果一致认为,伯氨喹啉能制止间日疟的远期复发,是所有抗疟  相似文献   

15.
间日疟原虫的特异形态,国外三十年代即有零星报道。1961年我国江静波等对广东的间日疟原虫特异形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并于1965年命名为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Plasmodium vivax multinucleatum Chiang,Yu and Chen,1965)。此后在河南(1965)、四川(1975、1976)、陕西(1977),江苏(1977、1979),广西和云南等地都先后发现间日疟原虫特异形态,重复感染或不  相似文献   

16.
殷东滨 《河北医学》2002,8(12):1151-1151
疟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及肝细胞内的原虫 ,能引起疟疾。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1998年 ,曾在我校入学新生中发现间日疟 1例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标本来源1998年 9月入学某新生 ,男性 ,17岁 ,来自湖北。按常规采集末梢血 ,涂血膜薄片数张 ,自然干燥 ,瑞氏染色待检。1.2 标本镜检经瑞氏染色的血膜薄片 ,用光学显微镜油镜 10×10 0观查。镜下形态 :由于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 ,可见红细胞的体积涨大 ,颜色变淡 ,其间有明显的粉红色的薛氏点。寄生在红细胞内的间日疟原虫滋养体的细胞质形状不规则 ,呈阿米巴状 ,染成…  相似文献   

17.
周志向 《海南医学》2011,22(8):65-66
目的探讨非典型间日疟疾的误诊原因及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至2010年收治住院的117例疟疾患者。结果 117例中误诊非典型间日疟39例,误诊率为33.3%,误诊病种11种,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占误诊病例的46.2%。结论加强对不典型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不能因1、2次血涂片找不到疟原虫就排除疟疾,可用厚血片或骨髓片检测来提高疟疾确诊的水平,把疟原虫检测作为诊断常规。  相似文献   

18.
疟疾是目前世界上除艾滋病和结核以外最严重的传染病,发病人数多,病死率约0.2%。疟疾以蚊虫为传播媒介,在非洲、东南亚等高发地区控制疟疾,防护是关键,感染主要以间日疟原虫为主,其次为恶性疟原虫。疟疾在我国福建省疫情控制较好,较罕见,但今年来有上升。我院检验科近20年以来发现第1例疟原虫感染,现将患者的诊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淮北地区间日疟原虫的异常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红细胞内期的形态异常,国外早有报道。国内自60年代江静波等(1961,1965)对广东的间日疟形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以来,河南(1965,1982),广西,安徽淮南(1981)和山东(1982)等地都先后发现间日疟原虫的异常形态、重复感染及不同期混合感染。1982年7~9月,我们在安徽省淮北市验证5-对氟苯氧基伯喹柠檬酸盐对间日疟患者的毒副反应时,在收治的139例间日疟患者中,也发现6例原虫形态与经典描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间日疟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探讨疟原虫与血小板减少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42例间日疟患者,机械与手工联合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 42例患者经油镜检查疟原虫,均证实为间日疟.其中33例患者有血小板计数的降低,占患者总数的78.6%,所有患者平均血小板计数65×1012/L.结论 疟原虫感染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减少相关联.在临床上高热患者的诊断中,重视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疟原虫检查,可以提高疟疾患者的确诊率,减少漏诊,对疟疾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