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干扰素●—nI(Wellferon)3Mu间日肌注,连续3mo抗病毒治疗,近期复查病毒复制指标。结果7例慢乙肝患者4例转阴,7例慢丙肝患者有6例转阴,治疗慢丙肝的疗效优于慢乙肝。  相似文献   

2.
膦甲酸治疗慢性乙,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小结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从1995年6月至1996年2月,我们用解放军302医院华星制药厂生产的膦甲酸注射液治疗了21例慢性乙型及/或丙型肝炎患者,以评价该药对乙、丙型肝炎的临床抗病毒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14例单纯乙型,3例乙、丙型重叠感染,4例单纯丙型。治疗方法为2500mg静滴(2h输完)q12h,疗程28d。结果:治疗前HBsAg(+)17例,HBeAg(+)12例,HBVDNA(+)13例,治疗结束时HBsAg、HBeAg及HBVDNA分别有1例(5.9%)、7例(58.3%)及10例(76.9%)转阴。治疗前抗-HCV(+)5例,HCVRNA(+)7例,治疗结束时抗-HCV及HCVRNA分别有1例(20.0%)及4例(57.1%)转阴,另有2例用药后血清HCVRNA浓度下降约90%。不良反应大多较轻,发生率为42.9%,主要为纳差、恶心、腹胀、乏力等消化道及全身症状。3例血钾轻至中度降低,仅1例因恶心、呕吐较重于用药第17天停药。本研究结果提示,按本文给药方法静点膦甲酸可以达到较好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效果,对丙肝病毒复制很可能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心室晚电位阳性患30例(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53±s11a),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10g/d,7d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间间隔7d),观察4wk。结果:心室晚电位转阴率为80%(24/30)。转阴过程发生在治疗后1wk内13例,2wk内2例,3wk内8例,4wk内1例。还可消除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和心电图ST段及T波,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4.
心室晚电位阳性患者30例(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53±s11a),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10g/d,7d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间间隔7d),观察4wk。结果:心室晚电位转阴率为80%(24/30)。转阴过程发生在治疗后1Wk内13例,2wk内2例,3wk内8例,4wk内1例。还可消除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和心电图ST段及T波,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5.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深部真菌感染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无菌冻干制剂,从1mg/d起逐渐加量至1mg/(kg.d)左右维持治疗至学部霉素感染被控制,甚至病原体转阴。结果30例各系统严重疾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中,有19例在用药3-60天的体转阴,痊愈19例,显效9例,进步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7%。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各系统严重疾病合并真菌感染疗效显著,与传统游离两性  相似文献   

6.
《医药保健杂志》2002,(5S):64-64
印道翠,国内名肝病专家,从事乙肝、丙肝康复研究治疗工作20多年,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在肝病治疗领域享有极高声誉。她历经20多年研究的治肝保肝、辩证施治的“驱毒益肝转阴疗法”在海内外医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21世纪治疗乙肝、丙肝转阴的突破。目前,印道翠教授和她的同事采用“驱毒益肝转阴疗法”,为海内外十万多名肝病患解除了病痛。患写来的一封封感谢信、送来的一面面锦旗,就是印道翠教授和她的同事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的最好证明。  相似文献   

7.
美洛西林治疗呼吸道感染5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美洛西林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用美洛西林治疗(I组),对照且40例用氨苄西林治疗,剂量3.0 ̄6.0g,bid,静脉滴注,疗程7 ̄14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且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62.5%;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2.6%和90.0%,治疗后细菌转阴率分别为68.0%和44%,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美洛西林治疗呼吸道感染有较高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远赋  刘光陵 《天津医药》1999,27(8):475-477
观察8例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应用IFN-α的治疗效果。方法:先给予强的松按1mg/(kg·d)治疗 2周后突然停药,此时开始应用 α-干扰素 100万 u,隔天 1次肌注,疗程共 6个月。观察患儿血 HBV抗原的转变,尿蛋白及血生化的变化。结果:7例患儿中的4例HBeAg由阳转阴,8例患儿中的2例HBsAg由阳转阴, 3例尿蛋白转阴, 3例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 75%(6/8)。结论:该剂量疗程的干扰素对小儿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效果,适合我国国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苦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降酶退黄及HBeAg转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建新 《广东药学》1999,9(3):21-22
对苦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 胆红素有效率分别为76.7%和78.6%,高于对照组(P〈0.05);HBeAg转阴率为33.3%,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前后血、尿常规、生化、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无不良反应。说明苦参注射液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  相似文献   

10.
巴曲抗栓酶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阎春雷  王琳 《新药与临床》1996,15(6):353-354
目的;探讨巴曲抗栓酶(batroxobin,DF-521)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7例,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22±s4a。用巴曲抗栓酶溶于0.9%氯化钠液250mL中静脉滴注,首次剂量10BU,维持剂量5BU,隔日1次,共3次,结果2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1wk),完全缓解占65%总有效率94%,65%的病人尿蛋白转阴,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正常,疗效巩固,缓解超过3mo,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庆  相似文献   

11.
苷必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珠德  杨军 《上海医药》1998,10(5):9-10
观察苷必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肝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护肝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同样基础治疗上加用苷必妥,每次肌注1mg,第1个月每日1次,第2-3月隔日1次,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前的HBeAg阴性30例,治疗后转阴13例,其中8例出现抗体;前HBV-DNA阳性28例,治疗后12例转阴。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的一大特点是极易慢性化,慢性丙型肝炎(下称慢丙肝)是丙肝病毒(HCV)长期感染的结果。本文拟就慢丙肝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现状作一简述,并提出一些今后对该病研究和治疗的个人拙见,供同行共同磋商。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与并与诺氟沙星注射相比比较,我们应用氧氟沙星注射液及诺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病人各30例,治疗结果显示,氧氟沙星有效率为90%,诺氟沙星有效率为66.7%,痰培养细菌转阴率氧氟沙星组为89.3%,诺氟沙星组为64%,经统计学处理,P值均〈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副作用,说明氧氟沙星安全有效,疗效优于诺氟沙星。  相似文献   

14.
用特比萘芬短程疗法治疗甲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特比萘芬短程疗法对甲癣的疗效。方法:甲癣病人20例(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38±s10a),用特比萘芬治疗,开始剂量为250mg,po,qd,1wk,之后,250mg,po,qod,4wk,共5wk(实际用药仅3wk)。结果:痊愈1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痊愈率80%,真菌转阴率100%,痊愈率80%,真菌转阴率100%,除1例有轻度胃肠不适外,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特比萘芬作为  相似文献   

15.
对98例丙肝患者进行了HC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表明Ⅱ、Ⅲ、Ⅱ/Ⅲ混合和未分化型依次为70、11、15和2例。98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干扰素组50例、对照组48例,3个月疗程结束时干扰素组之肝功能复常率和HCV RNA转阴率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Ⅱ、Ⅲ、Ⅱ/Ⅲ混合以及未分型者之ALT复常率和HCV RNA转阴率依次为72.7%、100.0%、75.0%和100.0%以及54.3%、100.0%、55.6%和100.0%。以Ⅱ型疗效差。此外,同为Ⅱ型患者急肝组HCVRNA转阴率仍达88.2%,慢肝14例中仅4例阴转,占28.6%,两者差异显著(P<0.005),提示早期干扰素治疗有助于病毒清除和肝功复常。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并与诺氟沙星注射液相比较,我们应用氧氟沙星注射液及诺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病人各30例,治疗结果显示:氧氟沙星有效率为90%,诺氟沙星有效率为66.7%;痰培养细菌转阴率氧氟沙星组为89.3%,诺氟沙星组为64%。经统计学处理,P值均<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副作用,说明氧氟沙星安全有效,疗效优于诺氟沙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丙肝冲剂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丙型肝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取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取丙肝冲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情况,记录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转阴、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年后转阴率为17.14%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6个月、1年后的下降率分别为20.0%、34.29%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ALT值为(49.22±18.62)IU/L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取丙肝冲剂治疗,可提高HCV RNA下降率,控制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巴曲抗栓酶(batroxobin,DF-521)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7例,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22±s4a。用巴曲抗栓酶溶于0.9%氯化钠液250mL中静脉滴注,首次剂量10BU,维持剂量5BU,隔日1次,共3次。结果:2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1wk),完全缓解占65%,总有效率94%。65%的病人尿蛋白转阴,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正常,疗效巩固,缓解超过3mo。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巴曲抗栓酶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04周的临床疗效和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共纳入80例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治疗组41例,对照组39例,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治疗,每3~6个月进行HBV DNA、ALT、TBIL、INR及HBeAg检测,判断疗效。结果在治疗52周和104周时,治疗组HBeAg转阴率分别是54.2%和62.5%,与对照组HBeAg转阴率和转换率16.0%和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比夫定能够迅速抑制HBV复制,HBeAg血清学转阴率和转换率高,能阻断病情发展,适合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20.
消化性溃疡急性大出血64例,分为2组。奥美拉唑组32例(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46±s17a),剂量40mg,iv,q12h,连用3d。雷尼替丁组32例(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47±16a),剂量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q12h,连用3-5d。如出血停止转入抗消化性溃疡的常规治疗。2组比较,奥美拉唑止血效果明显,住院无数缩短,粪隐血转阴也快(P各<0.05,0.01和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