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根据新生儿体重选择适宜型号的血压袖带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某院NICU和产休病房的新生儿共80例,测量其体重与臂围,进行回归分析,并求其回归方程。结果新生儿体重与臂围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得出由体重(W)测量值计算臂围(C)的直线回归方程C=3.641+2,该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新生儿血压测量过程中,体重〈2.0kg的新生儿可选择小号袖带;体重在2.0~3.0kg范围内的可选择中号袖带;体重〉3.0kg的可选择大号袖带,此方法与测量臂围选择袖带的一致性好,且更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e—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NICU收治的78例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抗掠厥、防治脑水肿、维持正常脑代谢、静脉营养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选择性头部降温,治疗期间持续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经皮氧饱和度、直肠温度等,动态检测血糖、血气分析、电解质、出凝血时间等,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图(EEG)检查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作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EEG、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24h、48h、72h心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呼吸、收缩压、舒张压、血糖、钠离子浓度、钾离子浓度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在新生儿HIBD治疗中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哺乳的影响,寻求更安全的镇痛方式。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2~12月施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分为硬膜外组和静脉组,各30例。术后一组使用PCIA。另一组使用PCEA。采集产妇及新生儿的尿样,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尿液中芬太尼、氟哌利多及代谢产物混合物的阳性率。结果 PCIA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尿液中芬太尼、氟哌利多及代谢产物混合物阳性率均高于PCE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PCEA组与PCIA组新生儿和产妇的呼吸、心率、血压及睁眼时间变化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PCEA与PCIA都对新生儿哺乳没有影响,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1):175-175
措施 疾病早期筛查;内容 如筛检血压、血糖、新生儿苯丙酮、听力、视觉等;目标 如早期查出高血压、糖尿病、儿童精神障碍等,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李永恒  王慧  王倩 《妇幼护理》2022,2(7):1564-1567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后护理期间开展综合护理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出本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诊的 90 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妊娠结局、负性情绪、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规范执 行率和产妇满意度。结果 两组妊高症产妇均在开展护理前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血压水平有所降低,而且 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早产、产后出血、胎盘早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 前负性情绪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负性情绪得分有所降低,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 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规范执行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 征产妇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产妇血压水平,改善其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生儿梅毒的感染及流行特点,为梅毒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并分离新生儿静脉血待用。实验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筛查,阳性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凝集试验(TPPA)确诊。[结果]2250例新生儿中梅毒阳性28例,感染阳性率1.24%(28/2250)。男性新生儿感染阳性率1.22%(13/1064),女性新生儿感染阳性率1.26%(15/118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新生儿感染阳性率0.66%(9/1365),乡村新生儿感染阳性率2.15%(19/88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壮族新生儿感染阳性率0.79%(12/1511),京、苗等少数民族新生儿感染阳性率2.17%(16/7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杜绝梅毒对新生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对子痫前期患者血压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24 h蛋白尿水平及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DBP、SBP、24 h尿蛋白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控制尿蛋白,改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EA)在急诊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急诊剖宫产妇6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0例,A组使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B组使用硬膜外麻醉,观察麻醉效果、血压影响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B组(P〈0.05);麻醉后胎儿娩出前血压下降A组比B组明显(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EA具有起效迅速、作用完善及对母婴安全的特点,能为急诊剖宫产妇赢得手术时间,比EA更为优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胎出生体重差异大小与新生儿疾病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分娩的双胎61对,将分娩后两新生儿按体重差异分组,比较不同体重差异对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的影响及高危因素。结果不同体重差异在新生儿贫血(χ2=35.43)、高胆红素血症(χ2=31.22)、新生儿低蛋白血症(χ2=49.34)、新生儿败血症(χ2=21.56)、新生儿颅内出血(χ2=28.78)、新生儿肺炎(χ2=33.38)、新生儿呼吸暂停(χ2=54.34)、新生儿窒息(χ2=16.28)、新生儿喂养不耐受(χ2=25.34)、新生儿宫外营养不良(χ2=36.32)的发生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χ2=3.89)和新生儿畸形(χ2=10.21)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母亲高龄(χ2=12.34)、早产儿(χ2=23.56)、单卵双胎(χ2=18.80)、妊娠期糖尿病(χ2=17.38)和妊娠期高血压(χ2=22.21)均为双胎体重差异增加高危因素(P<0.01)。结论双胎体重差异对新生儿期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具有一定影响,高龄、早产儿、单卵双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均为体重差异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蔡珺  关键强  沈宁  位静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4122-4123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输注佳乐施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患者血压、心率和新生儿脐带血氧分压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患者,分为A组(腰麻前15min之内输入佳乐施500mL,n=20)和B组(腰麻后15min之内输入佳乐施500mL,n=20)。观察两组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记录低血压发生例数、麻黄素用量及新生儿脐带血氧分压。结果:两组MBP在腰麻后5、10、15min时间点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腰麻后5、10min,B组MBP较A组显著降低,低血压发生例数较A组显著增加(P〈0.05);B组麻黄素用量较A组显著增加(P〈0.05);两组胎儿脐血氧分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腰麻前或腰麻后15min输入500mL佳乐施都是安全有效的,腰麻前组在预防低血压方面略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已成为最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之一。本文收集了60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血浆,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和血小板计数(PLT),旨在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凝血功能变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孕晚期阴道微生态失调与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性,为更好地防治新生儿败血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2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母亲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128例健康新生儿的母亲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晚期阴道微生态,分析孕晚期阴道微生态失调与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性,并检验阴道微生态指标对新生儿败血症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结果:病例组阴道微生态失调率(89.1%)高于对照组(79.7%);念珠菌阳性率(7.8%)高于对照组(2.3%);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率(95.3%)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晚期孕妇念珠菌阳性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相关(OR=3.721,P=0.045)。Kendal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孕晚期孕妇念珠菌阳性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呈正相关(r=0.125,P=0.04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孕晚期孕妇念珠菌阳性可用于评估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27。结论:临床应重视孕晚期阴道微生态失调,预防和降低新生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胃肠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放免分析法对36例健康新生儿和48例窒息新生儿血清胃泌素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血清胃泌素明显高于健康新生儿(P〈0.01),轻度窒息新生儿与健康新生儿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胃泌素明显高于健康新生儿(P〈0.01)。结论窒息可导致新生儿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且主要为重度窒息新生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生儿、早产儿的止凝血筛选实验结果,研究其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新生儿出血症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抽取正常足月顺产新生儿(n=60例)及早产儿(n=60例)的静脉血,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皿和纤维蛋白原(Fg)的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早产儿筛选实验的几项结果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凝血因子的含量呈现明显的年龄依赖现象,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凝血因子水平较成人为低,从而导致凝血时间延长:临床上诊断、治疗新生儿、早产儿出血症及抗凝剂应用应参照不同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产房工作人员进行新生儿新法复苏培训的价值。方法培训产房工作人员新生儿复苏技能,将培训前进行复苏的新生儿设为A组共56例,培训后进行复苏的新生儿设为B组共52例,比较两组新生儿复苏效果。结果经过对产房工作人员进行新生儿新法复苏培训后,新生儿5分钟、10分钟Apgar评分明显提高(P〈0.05),新生儿病率(吸入性肺炎、HIE)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产房工作人员进行新生儿新法复苏培训可以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减少新生儿病率。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安淑玲  张丽  李文丽 《中国康复》2002,17(1):10-11,14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正常值。为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中国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NGT型脑干反应测听仪对出生1-7d的43例新生儿进行BAEP检测,以声强70dB的短声分别刺激左右耳,对其中符合正常新生儿标准的31例(63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BAEP出波率:70dB BHL出波率为100%。(2)波潜伏(PL)发育:Ⅰ、Ⅲ,Ⅴ波各波潜伏期与成人正常值明显不同(P<0.0005)。(3)波间期(IPL)发育: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参数与成人正常值亦有明显不同(P<0.0005)。结论:正常新生儿BAEP参数与成人BAEP正常值明显不同,对31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检测,取得了正常新生儿BAEP参数,对诊断新生儿疾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对预防剖宫产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12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者30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和乳酸林格液组,麻醉前半小时分别输入羟乙基淀粉和乳酸林格液500ml预扩容,记录麻醉前和麻醉后血压、心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羟乙基淀粉组麻醉后血压较麻醉前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林格液组麻醉后血压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羟乙基淀粉组麻醉后血压均较乳酸林格液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麻醉前与麻醉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能减少CSEA下剖宫产低血压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复方中成药血压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使用14周龄雄性SHR32只随机分成大剂量血压平组,小剂量血压平组,开搏通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另用8只同龄雄性WKY大鼠对照,测定给药8周前后的血压AngⅡ与NO3^-水平。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大剂量血压平和开搏通组降压效果可靠(P〈0.01);与开搏通组比较,大剂量血压平降压幅度更明显。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大利量血压平组和开搏通组均可明显降低Angl7水平(P〈0.0l,P〈0.01);增加N03-浓度(P〈0.05)。而小剂量血压平效果较差(P〉0.05)。结论血压平有降低血压,抑制AngⅡ提升NO的作用,并有量效关系,大剂量血压平降压效果优于开搏通,可能存在影响AngⅡ及NO以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用于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20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引产方式不同分为地诺前列酮引产组(观察组)71例,缩宫素引产组(对照组)49例。监测并比较孕妇用药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宫颈Bishop评分以及宫颈成熟度、用药至临产时间、药物有效率、引产成功率和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相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宫颈Bishop评分、用药后有效率、引产成功率及血压方面明显增高,剖宫产率下降,用药至临产时间缩短,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孕妇新生儿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地诺前列酮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引产,其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黄春容  魏俊 《新医学》1998,29(12):631-632
目的;探讨胎儿脐动脉血流速度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对166名孕妇的脐动脉收缩期峰值(S)与舒张末期峰值(D)比值(S/D比值)测定结果、新生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D比值异常者17例,其中小于胎龄儿12例(70%),新生儿死亡3例(18%);正常149名中小于胎龄儿7例(5%),无新生儿死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胎儿脐动脉S/D比值可作为评估新生儿结局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