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镁合金材料作为可生物降解植入材料因其可在体内逐渐降解、吸收、消耗和排泄,手术区域愈合后无需二次手术取出.该材料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有与骨骼相似的机械性能,使其在临床上被广泛研究.然而,镁合金在生物体内易腐蚀,限制了其作为骨植入材料的应用.本文从镁合金的腐蚀机理出发,对近年来通过镁合金骨植入材料表面改性从而控...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常用组织工程材料植入骨缺损以达到修复目的.骨修复材料植入后,材料表面首先与组织细胞接触并发生作用,其各项性能对能否成功修复骨缺损至关重要.采用天然高分子衍生材料、细胞生长因子、多聚赖氨酸和多肽类材料等以及合适方法,对骨修复材料表面进行修饰,能提高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明显改善材料表面性能.该文就骨修复材料表面修饰用材料、表面修饰方法、表面修饰与促成骨作用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述可降解镁合金作为骨植入材料的体内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有关可降解镁合金在骨科领域体内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结果镁合金能通过化学腐蚀在体内缓慢降解,极具潜力成为骨植入材料。近年在镁合金生物相容性、降解速度、植入材料-骨组织界面强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镁合金的体内降解机制、对生物体的作用尤其是远期影响还缺乏系统研究,镁合金的体内降解速度亦未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可降解镁合金作为骨植入材料具有巨大潜力,但在应用于临床前仍需进行深入、系统的体内研究。  相似文献   

4.
生物可降解活性材料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用可降解多孔块状聚己内酯(PCL)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载体,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兔桡骨骨缺损模型,用上述具有生物活性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同时对照单纯PCL及同种异体脱钙骨,经不同的时间的X线片、X线计量学、组织形态学及电镜观察,了解PCL/BMP复合物的成骨作用。结果 PCL/BMP组不同时间新骨形成的量均优于单纯PCL组,其骨缺损修复的方式和速度与同种异体脱钙骨较相似。电镜观察表明,PCL的降解过程与单纯PCL组相比较,PCL/BMP组的降解速度较快,更符合骨缺损愈合的需要。结论 PCL是BMP的良好载体,有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再次成为研究热点,与其作为骨科植入物的先天优势有关.近年开发出不合机体有害元素的镁合金,并经表面改性技术提升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预示新型镁合金材料在未来骨科临床的巨大优越性和应用潜力.该文就近年来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材料作为骨科植入物的研究作一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可降解材料在骨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骨科手术中,若植入物长期留置在体内,就会有长期释放毒性物质的潜在危险,故多需再次手术取出。可降解材料在体内生理环境下可逐步降解并被机体吸收代谢,无需再次手术取出,所以理论上讲生物可降解材料比非降解材料更适合于人体。目前可降解材料已开始陆续应用于骨科学中。可降解材料按来源分为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合成材料  相似文献   

7.
<正>腹壁缺损作为外科的常见症状,其发生率在过去的75年里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统计表明美国每年约施行200万例腹部手术,而其中约10万人需要在术后进行腹壁缺损的修复[1-2]。使用不可降解的合成材料(聚丙烯、聚四氟  相似文献   

8.
医源性胆管损伤常用的处理方法,如胆肠吻合,由于放弃了奥狄括约肌功能,近远期有并发逆行性胆道感染、胆管炎,甚至胆管癌的风险。随着临床上对奥狄括约肌功能的重视,有必要寻找能维护胆管功能的修复材料。目前已报道的可降解胆管修复材料具有无免疫原性、暂时性支持作用、降解产物对身体无害等优点,有希望成为可供选择的胆管修复材料。本研究就可降解胆管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论述赋予介入器械的材料表面润滑性、抗菌性、抗凝血性及抗组织增生等性能的各种表面改性技术的现状,讨论这些技术的一些应用的实例,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镁及镁合金植入物在运动相关损伤修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镁及镁合金材料特性和其用于不同部位运动损伤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 镁与镁合金材料在机械性能、生物安全性和促腱-骨界面愈合能力方面具有优势,目前有关镁与镁合金植入物修复重建运动相关损伤的临床前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结果,但是其成功临床转化还需解决机械强度和降解行为问题,合金化和表面处理是可行的解决方案。结论 镁及镁合金植入物应用于运动损伤修复重建有望实现临床转化,后续应优化其机械强度和降解行为,开展更大规模的生物安全性测试和开发新型含镁植入物是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心血管可降解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着重介绍了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开发、研究金属类可降解材料的重要性,通过国内外研究可降解心血管材料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综述。特别对镁和纯铁的理化性质、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论证了研制可降解金属材料的可能性。研究证明:对医用金属表面进行气体注入或稀土金属注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金属在体内的抗蚀能力,通过合理的注入工艺和控制注入离子在金属中的分布密度、存在状态、注入深度,将可能有效的控制金属离子释放速率,这为研究和开发可降解心血管金属材料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陈建军 《骨科》2011,2(4):216-218
高能量交通事故的增多和老龄人口的增加,使需金属无机材料修复骨缺损和金属假体重建患肢功能的手术量增加。钛合金以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相近的弹性模量等生物力学特性,已成为广泛应用于骨科手术的硬组织修复材料。直接将钛合金作为替代修复材料植入人  相似文献   

13.
崔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5):1159-1161
目前随着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病人的增多,以及创伤、骨肿瘤手术切除造成的骨缺损,对于骨替代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自体骨取材有限,且有供区有疼痛及外观欠佳;同种异体骨、异种骨来源仍不足,还有传播爱滋病等传染病以及抗原性消除不彻底等缺陷;钙磷陶瓷类材料具有三维孔隙结构,骨亲和力强,但脆性大、降解难。聚合物又称高分子物质,往往具有黏弹性,强度可以根据分子量调节,从而与人体组织器官的力学性能相匹配。可降解聚合物由于可降解吸收,降解时间能预先设计和调控,因而可作为骨替代材料,在骨缺损修复及骨组织工程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因治疗在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治疗在骨软骨修复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获得理想的转染效率,诱导充分的骨软骨发生与重建,并使基因治疗逐步从动物实验走向临床应用,是骨软骨修复中亟待解决的课题。新近资料表明,骨软骨修复的基础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该领域基因治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就其研究进展、现存问题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在成年人成熟器官和组织中 ,只有一种组织能返祖到胚胎状态中 ,这就是骨组织。骨代谢与损伤时的修复过程与胚胎状态时极为相似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骨形成需要三个必要条件 :( 1)刺激因子 ;( 2 )靶细胞 ;( 3)特定的环境 ,即始于一组未分化的前体细胞移行到损伤部位 ,然后在一定生长因子刺激下开始发生形态变化 ,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 ,合成胶原 ,形成钙化的骨组织。这一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就内在因素而言 ,有两种机制 :激素调节钙—磷代谢的系统作用和骨生长因子的局部调节作用。这些作用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系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骨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科技与医学的发展,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金属内植入生物材料领域,镁及其合金具有优良和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点,其比强度和比刚度在金属材料中最好,杨氏弹性模量更接近人骨,能有效降低应力遮挡效应,同时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可以在生物体内自动进行降解,不需二次手术取出。镁及其合金具有很多优于其他金属内植入生物材料的性能,在金属内植入生物材料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回顾镁及镁合金作为金属内植入生物材料的发展历程,对镁及其合金作为金属内植入生物材料的可行性及其优良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为镁及其合金在医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组织工程在骨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组织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化学及材料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发展的一门新学科。它利用活细胞种植在生物材料支架上 ,辅助各种调节因子 ,模拟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来恢复、改善机体功能。骨骼的组织工程修复需要三个基本的生物学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三个要素就是 :生物基质材料、细胞、生长因子。本文对骨修复中组织工程的这三个要素进行综述。1 生物基质材料 (matrices)人工合成骨替代材料目前在骨科中利用较广泛。组织工程中 ,复制正常的骨小梁结构和恢复骨的动力学特性是其关键和难点。方法就是利用高质量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原位组织工程技术在骨与软骨缺损修复领域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原位组织工程技术在骨与软骨缺损修复方面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原位组织工程技术在骨与软骨缺损修复方面展现了一定的修复效果,但其生物学机制研究尚不足。目前研究主要以动物实验为主,临床修复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随着原位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运用该方法构建的修复材料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其相关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牵张成骨技术在唇腭裂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将持续的外力作用于切骨后的新生骨痂或颅面骨缝,保留骨膜及软组织与血供,可以使骨组织再生,增加组织量,改变骨骼相对位置关系,并延长相应的软组织,达到矫治骨骼畸形或缺损的目的,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颅颌面部缺损畸形矫治。但牵张成骨技术引进唇腭裂修复报道不多,临床应用也很少,现将其研究现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磷酸三钙的特性及其在骨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于由创伤、肿瘤以及各类感染而造成的骨组织缺损的修复 ,一直是临床上的重要课题。人们对骨替代材料的寻找的历史可追朔到一百多年前 ,从生物惰性材料 (如氧化物陶瓷、金属 ) ,到生物活性材料 (如生物活性玻璃、羟基磷灰石 )及可降解材料 (如乳酸、磷酸三钙 )。理想的骨替代材料 (骨支架 )应具有以下特性 :(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2 )满足生物力学的要求 ;(3)可以降解 ,且降解过程中不会发生塌陷 ;(4)可作为具有骨诱导和成骨作用的“种植物”的载体。材料的孔径和孔隙率对于以上特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磷酸三钙 (TCP)的特性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