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高,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易反复发作,预后差。本文将就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血脂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其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8日~2013年12月30日到本院就诊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74例(A组)作为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B组)及100例健康体检者(C组)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1)、载脂蛋白B(ApoB)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与B组的血脂水平比较存在明显的代谢异常。其中血清TC, TG, LDL-C、Apo 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HDL-C. ApoA1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TG、TC、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poA1、Apo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TG、TC、LDL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提示在临床中控制血脂中TG、TC、LDL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不同程度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9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血管并发症组22例(A组)、微血管病组13例(B组)、大血管病组31例(C组)和同时合并大血管和微血管病组25例(D组)。并设正常对照组35例。采用125^Ⅰ-sICAM-1放免分析(RIA)方法测定血清sICAM-1水平。结果:C组、D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A组、B组和对照组(P〈0.05),A组、B组及对照组之间.C组、D组之间血清sICAM-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CAM-1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呈正相关(ra分别为0.210和0.219,t分别为2.392和2.499,P〈0.05)。结论:血清sICAM-1主要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关。可作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脂蛋白(a)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情况。按DR分期标准将该40例患者分为糖尿病正常眼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DR组)各20例,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测定了三组人群的血清Lp(a)水平,同时测定了三组人群的TC、LDL-c、HDL-c和TG水平,分析了其与血清Lp(a)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正常眼底组apoB、TG、TC、LDL、Lp(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HDL-C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DR组apoB、TC、LDL、Lp(a)较NIDDM组正常眼底组明显升高,HDL-C、ApoA1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TG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扣除其他因素影响,Lp(a)与TC(r=0.773,P<0.05)、LDL(r=0.784,P<0.05)均呈正相关,Lp(a)与ApoAI、ApoB、TG、LDL-C无相关性。结论 Lp(a)水平在糖尿病DR组明显升高糖尿病正常眼底组,提示Lp(a)水平可能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加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杨奕  梅艳洁  章秋 《安徽医药》2014,(7):1250-125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性大血管病变与C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52例T2DM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及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病史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h C肽(P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间比较,大血管病变组患者的年龄较大、病程较长、FCP较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BG、PBG、HbA1C及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FBG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P〈0.05),而HDL-C及FC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是常见并发症,C肽可能对2型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臣  王锐  赵运胜 《河北医药》2010,32(5):586-587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88例2型DM住院患者,根据并发症分为3组,A组:2型DM无合并并发症组22例;B组:2型DM合并微血管病变组32例;C组:2型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34例。分别测定他们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统计他们的年龄和病程;并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测定CRP水平、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结果B组、C组病程明显高于A组(P〈0.05);C组血清TG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C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A组、B组(P〈0.05或〈0.01)。结论CRP水平与2型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未来风险预测及治疗有效性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及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8-05~2020-12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积分评定系统判定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病变组(n=69)、中度病变组(n=58)和重度病变组(n=35),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60),比较各组血清Lp-PLA2,sdLDL-C及Lp(a)水平,并分析血清Lp-PLA2,sdLDL-C及Lp(a)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各组血清Lp-PLA2、sdLDL-C、L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度、中度、重度病变组血清Lp-PLA2、sdLDL-C、Lp(a)均高于对照组,中度、高度病变组高于轻度病变组,高度病变组高于中度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p-PLA2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48,P<0.05),sdL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25,P<0.05),L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42,P<0.05).结论:血清Lp-PLA2,sdLDL-C及Lp(a)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相关,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与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将8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它们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Lp(a)的水平。结果SDM组Lp(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N组显著高于SDM组和对照组(P〈0.01)。Lp(a)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442,P〈0.01)。结论Lp(a)水平在DN患者中升高,且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偶联因子6(CF6)在2型糖尿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链脲佐菌素(STZ)复制2型糖尿病模型,Western blot检测动脉组织CF6表达,并通过Evansblue方法检测CF6对血管渗透性影响。结果模型组心率(HR)及收缩压(S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干预组和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高于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及干预组的CF6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干预组CF6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F6在糖尿病血管组织大量表达可能对血管渗透性调节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勤 《淮海医药》2012,(4):316-31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病程、年龄、体重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周围大血管病变40例,分别检侧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PGZ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病程、体重等指标与同期的40例无周围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配对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有大血管并发症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患者,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测定显示有大血管并发症患者TG、糖化血红蛋白和TC显著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者,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关系密切,临床治疗的重点不仅要放在降低血糖上,而且不应忽视对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这对防止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32例,对261例单纯糖尿病及171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检测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等相关指标,并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并下肢血管病变组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CysC、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相关(P值均小于〈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脂各组分对糖尿病并冠心病(CHD)预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并CHD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指标,并对2组进行Gensini评分。结果观察组TC、TG、LDL-C、ApoB、LP(a)水平及Gensin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DL-C、ApoA1、ApoA1/ApoB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各组分与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分析示除ApoA1、HDL-C与其呈负相关,其余指标[TC、TG、LDL-C、Lp(a)、ApoB]均与其呈正相关;观察组各血脂异常中ApoB及LDL-C异常所占比重较大。结论糖尿病并CHD患者脂代谢紊乱明显,血脂各组分与糖尿病并CHD有密切关系,尤其与ApoB及LDL-C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并发严重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3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有并发严重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分为观察组(并发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110例和对照组(无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230例。记录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有无高血压史、体重指数、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尿酸、糖化血红蛋白(HbAIC),并使用SPSS进行单因素和逻辑斯蒂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总结2型糖尿病并发严重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比、年龄、病程、吸烟史、高血压史、HbAlC、三酰甘油、尿酸和踝臂指数是诱发严重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史、HbAlC、三酰甘油、尿酸是导致2型糖尿病并发严重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对男性老年患者积极控制血糖、血压、高尿酸和三酰甘油可以较好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严重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并发血管病变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差异,探讨hsCRP对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于2012年2月至6月连续收集3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历资料,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收集对象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糖尿病病程等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检测hsCR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结果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糖尿病病程较长(t=2.69,P<0.01)、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较高(t=2.59,2.60,P均<0.01)、hsCRP水平较高(t=2.7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平衡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后,hsCRP仍为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OR=1.65,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时血清hsCRP表达水平高,高水平hsCRP是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载脂蛋白B(ApoB)的相关性。方法我院体检中心411例中老年人(〉50岁)经B超筛查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两组人群均记录相关病史,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采血检测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并检测75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与ApoB的相关性。结果 1)NAFLD组BMI、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ALT、AST、UA、UN、Cr、FBG、P2hBG、TG、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HDL-C、Apo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AFLD与ApoB呈独立正相关(r=0.321,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体检发现NAFLD后应据情干预血脂,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陈玉华  邱平  任伶俐 《中国医药》2012,7(12):1522-152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外周血管病变外周动脉病变的易患因素。方法对78例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PAD组(46例)病程较无PAD组(32例)长[(10±6)年比(5±3)年,P〈0.01],血尿酸、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脂蛋白a水平明显升高[(339±107)umol/L比(270±53)umol/L,(2.44-1.7)mmol/L比(1.64-0.4)mmol/L,(1.15±0.77)mmol/L比(0.78±0.33)mmol/L,(305±222)mg/L比(199±88)mg/L,均P〈0.01),LDL—C、载脂蛋白Bico水平也升高[(2.53±0.82)mmol/L比(2.17±0.62)mmol/L,(0.94±0.20)/L比(0.84±0.18)g/L,均P〈0.05),而HDL-C、载脂蛋白A1(ApoAl)水平降低[(1.01±0.30)mmol/L比(1.14±0.23)mmo]/L,(1.08±0.22)/L比(1.26±0.46)g/L,均P〈0.05],合并高血压者也明显增多[76.0%(35/46)比40%(13/32),P〈0.05]。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0.365,P〈0.01)与尿酸(OR=0.968,P〈0.05)、LDL—C(OR=0.274,P〈0.05)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P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PAD与病程、尿酸、血脂紊乱有关,病程长和尿酸及LDL—C水平越者更易发生PV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高征孕妇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变化,以进一步明确妊娠高血压与血脂代谢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妇产科收治的46例妊高征孕妇为妊高征组,选择正常孕妇及正常妇女各46例,分别作为孕妇组和妇女组,比较三组的LDL-C、HDL-C、TG、TC水平。结果妊高征组LDL-C、TG、TC明显高于孕妇组,HDL-C明显低于孕妇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组LDL-C、HDL-C、TG、TC明显高于妇女组,HDL-C明显低于妇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孕妇血脂及脂蛋白水平对于早期诊断妊高征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内科2007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90例无合并症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TG水平和ACS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而HDL—C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ACS发生率为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更加容易发生血脂代谢障碍,促进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CI)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脑梗死患者35例设为观察组,非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TG、HDL-C、LDL-C、ApoAl及ApoB水平,评估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TG、LDL-C、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DL-C和Apo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G、HDL-C、LDL-C、ApoAl及ApoB水平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HDL-C、LDL-C、ApoAl及ApoB与脑梗死关系密切,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和效价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89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洛伐他汀组,分别给予辛伐他汀10mg/d和洛伐他汀20mg/d,疗程6周。比较治疗前、治疗6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和效价比。结果:治疗前与治疗6周后相比,两组患者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5),HDL-C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降脂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不良反应均较少且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降低1%所需费用分别为辛伐他汀3.82元和洛伐他汀4.04元。结论: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均疗效显著且安全,但在效价方面洛伐他汀比辛伐他汀有优势,值得加大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