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刚  刘侃 《口腔医学》1994,14(2):80-82
已证实前列腺素E2局部注射于牙周组织可促进正畸牙移动,但该药副作用尚不明确,注射引起的疼痛亦不易为患者接受。笔者在研制出高效参与牙周改建的中药-复方灯盏花的基础上,以兔下颌切牙为研究对象,进行给药方式的改良-离子导入该复方,并与注射前列腺素进行方法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离子导入复方组兔牙移动速度快于注射前列腺素组(p<0.01);光镜显示离子导入组牙周压力侧及张力侧有显著的吸收及修复相。离子导入优于注射的原因在于两者的进药途径、药物在牙周中的积聚浓度及药物的作用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灯盏花)加速豚鼠牙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侃  夏翔 《口腔医学》1992,12(1):17-19
利用药物加速正畸牙移动已成为缩短疗程的新课题。目前所用药物有副作用不够明确,价格昂贵等缺点,难以在临床上开展。在探索发掘祖国传统医学基础上,我们挑选有关中药10种,进行豚鼠牙移动实验。用年轻豚鼠60只,编成11组,两上颌中切牙均装置统一规格的矫正器。用药的10组动物分别在被移动牙的局部牙龈深部注射0.1ml的10种中草药,余下1组作为对照不注射药物。每隔2天注药并测距,14天后处死动物立即取材,制组织切片。方差分析表明,灯盏花组动物的牙移动距离(x=2.90±0.75mm)与对照组(x=1.20±0.35mm)及其它用药组相比有显著差别(p<0.01)。组织学特征是:在压力侧,牙槽骨吸收,破骨细胞积聚,牙周膜微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这些特征以灯盏花组表现最为明显;说明它在压力侧有效地参与了牙周吸收改建过程。在张力侧,新生骨小梁出现,成骨细胞调动活跃,牙周膜新生小血管出现。以骨碎补组最为明显。说明骨碎补具有在张力侧进行修复性牙周改建的性能,同时也暗示出灯盏花在这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离子导入与局部注射复方灯盏花加速兔牙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离子导入与局部注射复方灯盏花这两种进药途径对正畸牙移动及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家兔26只,分成四组,分别采用离子导入、局部注射复方灯盏花及单纯生理盐水导入及注射的方法,观察各组动物牙移动的距离及其牙周组织的变化。结果显示:第14天时复方导入组牙移动距离为4.28±0.12;复方注射组为3.78±0.27;盐水导入组为3.34±20.46;盐水注射组为2.18±0.29。各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别(方差分析p<0.01)。光镜对各组动物牙周组织切片观察表明二复方导入组较注射组有更明显的组织吸收性改建(压力侧)及修复性改建(张力侧)。两种进药途径导致的不同效果原因主要在于药物的存在形式、聚积浓度,作用时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切牙牙根的吸收状况。方法 选择使用不同矫治器的安氏Ⅱ类2分类成年患者30例,其中传统MBT托槽、自锁托槽以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各10例,共计240颗切牙。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T(CBCT)影像学资料,并导入Dolphin Imaging软件,Mimics软件以及3-Matics软件测量分析治疗前后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结果 传统MBT托槽组和自锁托槽组的上下颌中切牙以及侧切牙的牙齿长度(L)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上下颌中切牙及上颌侧切牙的牙齿长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下颌侧切牙治疗前后的牙齿长度无显著变化。而三组之间的对比,上下颌中切牙牙齿长度变化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上下颌侧切牙的牙齿长度减少量相对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平均牙齿长度变化为(-0.37±0.11)mm,显著小于传统MBT托槽组(-1.32±0.47)mm及自锁托槽组(-1.05±0.38)mm。在牙根吸收区域的比较上,各组均表现为腭侧吸收多于唇侧吸收,近中吸收多于远中吸收。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可有效降低切牙牙根吸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下颌后牙区牙槽嵴萎缩的解剖及X线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增高术提供定量指标。方法 对 90名 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的曲面体层片及 89具成人离体下颌骨后牙区不同部位高度进行了测量。结果 ①颏孔上缘至牙槽嵴顶高度 ,X线片有牙侧(1 5 .91± 1 .85)mm ,无牙侧 (9.0 7± 2 .48)mm ,平均值相差 6 .84mm ;下颌骨标本有牙侧 (1 3 .95± 2 .45)mm ,无牙侧 (8.77± 2 .75)mm ,平均值相差 5 .1 8mm。②颏孔区下颌体高度 ,X线片有牙侧 (33 .64± 2 .69)mm ,无牙侧 (2 3 .65± 4 .2 8)mm ,平均值相差 9.99mm ;下颌骨标本有牙侧 (31 .65± 3 .0 9)mm ,无牙侧 (2 4 .67± 3 .88)mm ,平均值相差 6 .98mm。③下颌后牙区下颌体高度 ,X线片线片有牙侧 (30 .68± 2 .76)mm ,无牙侧 (2 0 .96± 4 .1 5)mm ,平均值相差 9.72mm ;下颌骨标本有牙侧 (2 9.1 5± 2 .91 )mm ,无牙侧 (2 3 .0 3± 4 .1 1 )mm ,平均值相差 6 .1 2mm。结论 选择颏孔和颏孔后 1 .0cm分别作为双尖牙区、磨牙区下颌骨高度的测量标志点 ,方法简单 ,位置较恒定 ,临床使用方便。下颌后牙区颌骨垂直吸收 6~ 1 0mm ,可供该区牙槽嵴增高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离子导入灯盏花加速正畸牙移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进行了灯盏花离子导入加速人尖牙移动的临床研究。选择安氏Ⅰ类伴双侧上颌尖牙唇向错位,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共10名应用螺旋拉簧,使双侧尖牙向远中移动。在上颌右侧牙牙龈组织处离子导入灯盏花。结果显示:灯盏花导入侧尖牙牵引到位时,两侧尖牙移动距离有显著性差异,两侧的平均速度分别为0.17mm/天及0.10mm/天。X线观察灯盏花导入侧尖牙压力侧牙槽硬骨板透光明显,牙周膜宽度增加,表明该侧牙周吸收性改建程度高,张力侧牙槽密度增高,表明有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用直流电离子导入法,以0.9%NaCl为电解质液,对家兔进行以观察直流电离子导入对正畸牙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直流电离子的导入能明显加速正畸牙的移动;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正畸牙压力侧的牙槽骨边缘吸收情况和牙周膜内血管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文章讨论了直流电离子导入对牙周组织的作用机理,为一些能促进组织改建的药物以离子形式导入牙周组织而发挥功效建立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替牙过程中正常切牙和磨牙位置的生长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替牙期至恒牙初期切牙和第一磨牙牙齿位置的纵向生长变化。方法选择20例(男性6例,女性14例)汉族正常儿童替牙期(9.5±0.9岁)至恒牙初期(13.7±1.3岁)的牙颌模型的纵向资料,通过照相方式获得平行于平面的二维图象,以正中腭平面和第三腭皱近心端作为重替标志,计算机辅助测量切牙和第一恒磨牙各标志点在横向、前后向的纵向变化。结果男性,右侧上、下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的移动没有统计学意义;左侧上、下颌第一磨牙分别向近中移动2.6mm、3.1mm(P<0.05)。女性,左、右上颌侧切牙唇向移动1.0mm(P<0.01)、1.1mm(P<0.05),左上侧切牙到正中腭平面的距离减少0.45mm(P<0.001)。右侧上、下颌第一磨牙分别向近中移动2.0mm(P<0.001)、2.1mm(P<0.05);左侧上、下颌第一磨牙分别向近中移动1.8mm、2.4mm(P<0.001)。结论替牙期至恒牙初期,相对于正中腭平面和第三腭皱,切牙位置和磨牙横向位置的变化均不明显。上、下颌磨牙明显向近中移动,且下颌磨牙的近中移动量大于上颌磨牙。牙弓深度的减少主要由磨牙前移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安氏I类错牙合拔牙病例关闭间隙时切牙的移动方式。方法:安氏I类错牙合牙列拥挤病例20例,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采用方丝弓细丝弓技术矫治,牙性支抗(弱支抗)。矫治前后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切牙位置及硬、软组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上颌切牙牙冠平均后移2.55mm;牙根平均后移0.20mm,下颌切牙牙冠平均后移1.78mm、牙根平均后移0.28mm。结论:牙性支抗控制下,安氏I类错牙合拔牙病例关闭间隙时切牙移动是有控制的倾斜移动。  相似文献   

10.
颏孔区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国人下颌管前端的位置及其延续关系 ,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打磨 6 0侧湿下颌骨标本 ,暴露下颌管前端及其延续部分并直接观察和测量。结果 下颌管前端分出同一方向前行的切牙神经管和向后、上、外转弯的颏管。颏管开口于颏孔 ,其管径为 (2 .2 6± 0 .6 0 )mm ,管长 (4 .0 1± 1.2 0 )mm。切牙神经管的管径为 (1.76± 0 .2 6 )mm ,其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垂直距离为 (9.5 3± 1.43)mm ,其始端对应颏孔前缘的水平距离为 (3.5 4± 0 .72 )mm。下牙槽神经的终末支颏神经和切牙神经分别走行与上述两管内。结论 颏管和切牙神经管由下颌管发出 ,其内分别为同名神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锥形束CT测量分析错成年患者固定矫治前后上下切牙牙根吸收率与牙移动指标的相关性, 探讨影响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进行正畸治疗的23例安氏Ⅰ类或Ⅱ类1分类错成年患者, 其中男性2例, 女性21例, 年龄(23.4±6.3)岁, 矫治时长(2.1±0.7)年。使用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 采用矫治前后全牙列锥形束CT数据建立三维模型, 观察并记录矫治前后上下中切牙、侧切牙体积, 测量切缘移动距离和旋转角度、牙体长轴角度。比较各牙位矫治前后牙根吸收情况, 并计算牙根吸收率, 对各牙位矫治前后牙根吸收率与牙移动指标(冠状向、垂直向、矢状向移动量等)、患者年龄、矫治时长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上下颌各牙位切牙体积矫治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牙根吸收量分别为(20.2±6.0)和(14.7±4.6)、(11.2±4.7)和(14.8±5.0)mm3, 牙根吸收率分别为(9.49±1.75)%和(8.56±3.43)%、(9.13±3.2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CBCT)比较高角、均角、低角型错验患者上下颌中切牙牙槽骨形态的差异,探讨切牙牙槽骨形态与垂直骨面型间的关系.方法 将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FMA角大小分成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CBCT扫描后,对其上下颌中切牙牙槽唇舌(腭)侧牙槽骨厚度、牙根移动范围等指标进行分析,并比较3组间差异.结果 上颌中切牙高角组腭侧牙槽骨厚度[右(5.19 ±0.66) mm,左(6.40±1.35 mm)]及牙槽骨总厚度[(右(7.77 ±1.94) mm,左(8.53±1.44)mm)]分别小于低角组腭侧牙槽骨厚度[右(8.98 ±0.66) mm,左(7.79±1.12) mm]及牙槽骨总厚度[右(10.83 ±1.58) mm,左(10.30±1.79) mm] (P <0.01);下颌切牙高角组唇侧牙槽骨厚度[右(2.10±0.47) mm,左(2.59±0.70) mm]以及总牙槽骨厚度[右(6.17±1.34) mm,左(6.51 ±1.69) mm]分别小于低角组唇侧牙槽骨厚度[右(5.18±1.01) mm,左(4.64±1.06) mm]以及总牙槽骨厚度[右(9.12±1.53) mm,左(8.63±1.43) mm](P<0.01).结论 高角组错验上下颌中切牙牙槽骨厚度较小,牙根移动范围较窄.低角组错验上下颌中切牙牙槽骨厚度较大,牙根移动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兔正畸牙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变化。方法选用体重(1.5±0.2)Kg的健康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1、3、5、7、14、21天组,每组5只,共30只。将兔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与切牙间栓不锈钢螺簧施力80g。标本包埋后,切片,进行IGF-1的免疫组化染色,然后进行图象分析,与统计学分析。结果IGF-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量在张力侧的表达均高于压力侧。1天和3天及14天组,张力侧和压力侧IGF-1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GF-1在兔正畸牙移动过程中,不仅影响张力侧的成骨活动,而且也影响对压力侧的破骨活动。  相似文献   

14.
犬牙槽骨牵张成骨快速移动牙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牙槽骨牵张成骨技术快速移动牙齿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犬1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只,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实验侧行牙槽骨牵张成骨术,安装自制牵张装置,5d后加力,每次0.25mm,每日2次;对照侧行传统正畸。持续加力2周后停止。分别于保持期第0,1,2,4,6周处死2只动物。标本行大体、x线片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侧移动牙移动距离为(4.002±0.266)mm,对照侧为(1.154±0.155)mm,差异显著(P<0.001),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利用牙槽骨牵张成骨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牙齿移动速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替牙期骨性Ⅲ类患者上前牙区牙槽骨形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替牙期骨性Ⅲ类患者48例,基于治疗前的锥体束CT(CBCT),测量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唇舌侧的牙槽骨厚度和高度,测量牙齿长度、前牙倾斜度、下颌平面角。结果 上颌中切牙舌侧牙槽骨厚度为(3.34±1.33)mm,上颌中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为(1.24±0.51)mm,上颌中切牙舌侧牙槽嵴顶距釉牙骨质距离(1.30±0.89)mm,上颌侧切牙唇侧牙槽嵴顶距釉牙骨质距离(1.68±0.88)mm。上中切牙舌侧牙槽骨厚度、唇侧牙槽骨高度与切牙唇倾度负相关,上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与牙齿长度和下颌平面角负相关。结论 替牙期骨性Ⅲ类患者上切牙唇侧牙槽骨较薄,附着高度较低,舌侧牙槽骨较厚、附着高度较高。上切牙牙槽骨形态与切牙唇倾度、牙齿长度、下颌平面角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病人男,21岁,学生,2007-05从宿舍上铺跌落,撞击到墙上,10min内就诊。检查:右下颌中切牙水平性半脱位,牙长轴与牙弓垂直,右下颌侧切牙与左下颌中切牙有轻度松动,上唇轻度水肿,内侧黏膜擦伤。X线片示:下颌前牙均无根折,无牙槽骨骨折和吸收,未见异物和病变。复位经过:局部用30mL/L过氧化氢液清洗牙周,一次性将牙齿复位到正常位置,有少量血液从牙槽窝内被挤出。酸蚀右下颌侧切牙和尖牙,左下颌中、侧切牙唇面,冲洗干燥,黏结正畸托槽。用0.5mm不锈钢片段唇弓和0.2mm结扎丝固定下前牙。嘱勿用前牙咬物,进软食2周。复查:术后1周,右下颌前牙无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新型压低下颌磨牙矫治器压低下颌磨牙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例需要压低下颌磨牙治疗的前牙开患者,治疗前、后通过临床检查、牙颌模型分析及采用Winceph7.0数字化X线片分析软件测量头颅侧位片,评价临床压入效果,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经过平均4个月的治疗,均取得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表明:下颌第一磨牙的平均压入量为(1.92±0.44)mm,矫治前、后相对于基准平面(MP平面)的垂直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压入量为(0.36±0.25)mm,矫治前、后相对于基准平面(PP平面)的垂直距离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X片显示被压低的下颌磨牙未出现明显的牙根吸收.结论 新型下颌磨牙压低矫治器用于压入下颌磨牙治疗前牙开畸形效果明显,压入治疗未引起明显的牙周及牙根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移动牙进入牵引成骨新骨区后,移动牙张力侧牙周的改建情况,探讨牙周改建的机制.方法:选择9只Beagle犬,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实验组以犬的一侧下颌行牵引成骨术,待牵引完成后即刻远中移动第三前磨牙(P3),对照组拔除下颌第四前磨牙后远中移动P3,每周测量牙移动距离.分别于牙移动1、2、4周取材,通过HE染色及荧光双标记法观察张力侧牙周组织的改建.结果:实验组牙移动速度(1.055±0.054) mm/周,明显快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移动牙的张力侧牙周膜显著增宽,细胞成分丰富,有明显新骨生成;牙槽骨骨矿化沉积率平均为2.593 μm/d,显著快于对照组(1.567 μm/d).结论:牵引成骨新骨区牙快速移动可能与移动牙张力侧成骨细胞出现早,分布广及牙槽骨矿化沉积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正畸病例中,常见尖牙萌出位置不正引起侧切牙远中根面的快速吸收。当尖牙顺着侧切牙牙体长轴方向萌出时,则可产生广泛性的侧切牙牙根吸收,今报道一例如下。患儿,女,初诊年龄9岁2个月。主诉:上颌中切牙之间有间隙,要求矫形治疗。正貌对称,侧貌下颌颏部有轻度前突感。口内检查见牙龄A期,覆4.0mm,覆盖2.0mm,1|1间牙间隙2.5mm,下颌前牙部轻度拥挤,第一磨牙咬合关系为Angle类,上颌中线偏右约2mm,下颌中线和面中线一致。曲面断层片见:恒牙数目基本正常。X线片见上颌右侧尖牙胚位于同侧侧切牙牙体长轴上方,比原位靠近近中方向,右侧切牙牙根吸…  相似文献   

20.
切牙神经管的解剖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国人切牙神经管的位置及下颌管、颏管的关系 ,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 据开 60侧湿下颌骨标本 ,对下颌管前端、颏管和切牙神经管进行直接观察和测量。结果 在下颌管前端分出颏管和切牙神经管。切牙神经管的管径为 1.76± 0 .2 6mm ,其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垂直距离为 9.5 3± 1.43mm ,始端对应颏孔前缘的水平距离为 3 .5 4± 0 .72mm。切牙神经管内为切牙神经 ,主要分布到下颌前牙。结论 颏管和切牙神经管由下颌管发出 ,颏管向后、上、外转弯上行 ,切牙神经管向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