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钟莲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709-2711
目的:通过分析孕妇产前心理状况和最终分娩方式之间的关系,探索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发生率的方法。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自制调查问卷以及总体幸福感量表分别于孕35周、孕38周和产后72 h对85例孕产妇进行心理状况评定,结合孕妇最终分娩方式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85例孕妇中最终自然分娩46例、剖宫产39例(无指征剖宫产11例);无指征剖宫产组孕妇分娩前后的恐怖、焦虑及抑郁得分均高于有指征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P<0.05);自然分娩组幸福感得分高于无指征剖宫产组。文化程度、对生育的期望以及幸福感与孕产妇心理症状水平呈负相关(P<0.05);孕妇心理状况评分与最终的分娩方式呈正相关(P<0.05)。结论:孕产妇心理状况如恐惧、焦虑、抑郁会影响到最终的分娩方式,通过对这些不良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有望降低孕产妇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晚期妊娠孕妇心理状况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孕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方式选择的关系,为做好产前心理支持和接产提供准备。方法:采用W illiam WK Zung自评量表(SAS)及自制的与分娩方式相关因素问卷,对150例无剖宫产指征及有妊娠合并症的晚期妊娠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将SAS评分结果与常模比较,以高于常模者(存在焦虑)的28例为观察组,低于常模者(无焦虑)的12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分娩方式。结果:焦虑发生率为18.70%,焦虑评分44.25±1.17,与对照组焦虑评分39.22±1.6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阴道自然分娩及剖宫产观察组分别为12例和16例,对照组分别为91例和31例,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晚期妊娠孕妇存在心理焦虑状态,而焦虑状态可增加剖宫产率。因此,对晚期妊娠孕妇提供心理支持,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工作,缓解焦虑情绪,使其处于正常的心理状态,促进阴道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3.
孕妇学校分娩方式健康教育与降低剖宫产率关系探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 :探讨孕妇学校分娩方式健康教育与降低剖宫产率的关系。方法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增加“顺产与剖宫产的比较”内容。结果 :2 0 0 1年 5~ 8月与 2 0 0 0年 5~ 8月比较 ,剖宫产率从 5 5 .2 %降为 42 .1% ;在社会因素剖宫产孕妇中 ,听课孕妇所占比例由 45 .8%降为 15 .9%。结论 :通过孕妇学校增加“顺产与剖宫产比较”这一内容 ,可使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人数明显减少 ,从而降低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无剖宫产指征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住院费用,为有效降低产科医疗成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3000例分娩的产妇,其中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术、会阴切开顺产分娩、非会阴切开顺产分娩各1000例,对3组分娩方式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无指征剖宫产术医疗费用最高,其次是会阴切开术,非会阴切开术所需费用最少,导致前者远远高于后两者的主要因素是手术费、药费及材料费。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无指征剖宫产率,减少住院费用,节约医疗资源,为产科医疗体制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孕妇对分娩方式的意愿及其原因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孕妇对分娩方式的意愿及其相应原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在产前检查时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931例孕妇中有9.67%明确表示正常情况下会选择剖宫产分娩,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前3位主要原因是“怕到时试产失败再开刀,吃两遍苦”、“怕阴道分娩时间长,风险大”以及“怕痛”,共占89.80%。多数孕妇愿意阴道分娩,主要原因是认识到了其对母婴健康的好处。孕妇产前对分娩方式的意愿对实际分娩方式有影响。影响孕妇对分娩方式选择意愿的因素有婚龄、家人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意向、对分娩的认识等。结论:多数孕妇愿意选择阴道分娩,选择剖宫产分娩者主要是出于对阴道分娩的惧怕心理,应当加强围产期保健,增强医生与孕妇生育知识的交流,从而减少孕妇因恐惧分娩疼痛等原因而要求的不合理剖宫产。  相似文献   

6.
王梅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4):3271-3272
目的:探讨入院待产时间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剖宫产率增加因素,寻找降低剖宫产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56例入院状态与产前待产时间与分娩方式。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临产与待产入院两组病人分娩方式,分析两组病人中剖宫产指征的情况。结果:待产入院组中剖宫产明显高于临产组(P<0.005);剖宫产病人中待产组无明确指征病人显著高于临产组(P<0.01)。结论:入院时间过早成为剖宫产上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孕妇精神心理状况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玛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403-3403
妇女妊娠、分娩带来的种种应激反应,往往造成孕妇出现一些精神心理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焦虑,其次为抑郁,这些变化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有一定的影响,本调查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S及抑郁量表HDS为评价指标[1],观察孕妇精神心理状况与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待产孕妇对不同分娩方式的意愿,通过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子宫复旧以及胎儿的影响,达到产前教育的目的,为孕妇选择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分娩方式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医院三年中前来就诊的50名待产孕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分娩方式的选择意愿以及原因,跟踪调查其实际采用的分娩方式,并在分娩之后对其身体恢复状况以及胎儿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结果:选择剖宫产的孕妇较多,除了极少数是因为难产等问题之外,大多数是孕妇自身对分娩方式的认识不足导致了。结论:要加强孕妇在孕期的健康教育,宣传正确的分娩知识,防止盲目的选择剖宫产,确保孕妇及婴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36例初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采用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57例,仅采用门诊常规围产保健检查,比较观察两组的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孕妇产前体重指数与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体重指数(BMI)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单胎初产妇36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产前BMI分为产前肥胖组(BMI≥128)和产前体重正常组(BMI≤28),再根据孕期体重增加分为≤10kg、10.5~15 kg、15.5-20 kg、20.5~25 kg、>25.5 kg 5组,以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为观察指标对各组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产前肥胖组剖宫产增加,新生儿体重明显增加,高于产前体重正常组(P<0.05);孕期体重增加>15.5-20 kg,剖宫产率高达73.7%,与15 kg以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控制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可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自愿剖宫产孕妇分娩方式认知态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改平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9):1129-1131
目的 对自愿选择剖宫产孕妇进行分娩方式的认知态度调查,寻找降低剖宫产率措施。方法 对无医学剖宫产指征而自愿选择剖宫产孕妇190人(剖宫产组)及同期选择无剖宫产指征且成功阴道分娩的150名产妇(阴道分娩组)进行调查。结果 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孕妇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孕妇更关注剖宫产手术时间短痛苦少、对孩子安全和担心自然分娩阴道松弛;阴道分娩组孕妇更关注阴道分娩是生理过程、产后恢复快和孩子聪明等因素;22.6%剖宫产组孕妇产前有信心阴道分娩,58.0%阴道分娩孕妇产前有信心阴道分娩,2组孕妇听从医生建议选择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分娩方式的错误认识和产前心理是影响本地区孕妇选择剖宫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孕产妇分娩方式,并对其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顺利分娩的2 778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孕期产检情况、产前分娩意愿、实际分娩方式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孕产妇剖宫产率为40.6%,2011年则升至52.9%,呈不断上升趋势;年龄≥35岁、居住地为城镇及体重超重的孕产妇其剖宫产率高于年龄<35岁、居住地为农村及体重正常的孕产妇;1 291名孕产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占29.9%,其次是胎儿脐带绕颈,占17.4%;社会因素中主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占15.6%;1 487名孕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最主要原因是产前检查正常,占50.7%,其次是创伤小、恢复快,占15.9%;产前希望剖宫产的孕妇实际采用剖宫产的比例为75.6%,高于产前希望自然分娩的孕妇实际采用自然分娩的比例(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剖宫产率处于较高水平,高剖宫产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调整待产姿势分娩模式与传统分娩模式对产程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省聊城市中医院自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生产方式分为传统组与调整组,每组各4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分娩模式,调整组给予调整待产姿势分娩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自然宫缩率、药物引产率、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产妇依从性及产程所用时间.结果 传统组自然宫缩率为47.50%,剖宫产率为45.00%,调整组自然宫缩率为75.00%,剖宫产率为22.50%,调整组较传统组相比自然宫缩率显著提高,剖宫产率显著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2、5.46,均P<0.05),传统组产妇依从率为70.00%,调整组依从率为82.50%,调整组较传统组相比依从率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4,P<0.05),传统组与调整组相比第一产程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1.34,P>0.05).调整组较传统组相比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均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4、3.34、5.11,P<0.05).结论 采用调整待产姿势分娩模式相比于传统分娩模式可显著降低药物引产率及剖宫产率,提高产妇依从性,缩短生产所用时间.  相似文献   

14.
妊娠妇女剖宫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波  方利文  张颖  周钰  彭振耀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0):1244-1245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医院孕产妇剖宫产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4-10月,在海淀区8所社区医院对接受产后保健的1126名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本地户籍初产妇在产后42 d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5.6%的产妇为自然分娩,44.4%为剖宫产,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占剖宫产的40.2%;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包括孕前体质指数[(BMI)≥25.0 kg/m2]、孕前流产史、孕期体重增长>16 kg、孕妇及家属不希望自然分娩、对剖宫产弊端了解不足、孕妇住院时未临产、医生的分娩建议不明确、分娩时间在8:00~17:00、新生儿体重>3 500 g等。结论海淀区剖宫产率处于较高水平,高剖宫产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孕妇分娩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孕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倾向,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找出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采用“影响初产妇分娩途径选择因素”问卷,对990例初产妇进行调查。结果:990例调查对象中,志愿选择剖宫产有289例,志愿剖宫产率为29.2%,其中112例为社会因素剖宫产,占11.3%。经统计分析,年龄对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信息来源中.医护人员的影响最大;害怕失败、害怕疼痛、为胎儿着想、选择吉日是孕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社会心理因素是剖宫产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务人员的主观意愿也影响着孕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降低剖宫产率需要从孕妇和医务人员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重管理模式对初产妇孕期控制体重的效果,并评价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缙云县妇幼保健院参加孕期管理的单胎初产妇27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从怀孕早期即运用体重管理模式对所有孕妇进行健康教育、饮食调节、体重控制;并选择同期未接受体重管理的孕产妇1200例作为对照组。最终根据孕期体重增加数将观察组又分为:A组(体重增加12.5~15.0kg)2103例,B组(体重增加15.1~17.5kg)581例,C组(体重增加17.6~21.0kg)38例以及D组(体重增加大于21.0kg)8例。追踪监测各组孕妇的孕前、孕后BMI值、BMI值增加数、妊娠周数、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体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前体重、孕期体重增加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194、8.912,均P<0.05)。观察组A组、B组、C组、D组中,初产妇孕期BMI值增加数随之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256、4.285、3.127,均P<0.05),且剖宫产率依次显著增加(χ2值分别为5.273、4.126、3.264,均P<0.05),各组新生儿体重正常率有显著性差异(χ2=88.550,P<0.05)。结论初产妇孕期体重的增长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孕期体重增长过度会致使剖宫产率以及巨大儿的分娩率增加,从而增加分娩风险,故初产妇需要进行体重管理模式指导,控制其体重增长在适宜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抚顺市二级医院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其相关性,选择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利用科学解决问题八步法确定问题、制定目标、分析问题、制定干预方案、评估最佳方案、制定计划并实施、制定评估流程并评估以及总结经验与困难.结果 6个月内抚顺市13家二级医院平均剖宫产率降低至35.8%,其中无指征剖宫产率下降至35.9%.结论 通过加强宣教和定期督导两方案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妊娠妇女社会因素剖宫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社区人群社会因素剖宫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4-10月,对海淀区8所社区医院的1 126名接受产后保健的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海淀区户籍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55.6%初产妇为自然分娩,44.4%为剖宫产,其中,17.8%为社会因素剖宫产,占剖宫产的40.2%;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为:确保孩子安全(35.9%)、身体差不能承受分娩(34.4%)、怕自然分娩失败再行剖宫产(15.6%)、难以忍受分娩痛(9.4%)等;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妇≥30岁、不了解分娩知识、亲朋同事多为剖宫产、孕期没有进行规律运动、孕期增重16 kg、住院时未临产、医生的分娩建议不明确等。结论海淀区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处于较高水平,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脐带绕颈阴道试产对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08例存在胎儿脐带绕颈的孕产妇做为观察组,同期86例健康无胎儿脐带绕颈的孕产妇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阴道试产,观察并分析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以及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病死等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99,P<0.05),脐带绕颈≥2周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绕颈1周者(χ2=16.883,P<0.01),脐带绕颈≥2周的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2.554,P<0.01),脐带绕颈1周的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756,P=0.385);②观察组中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3.874,P=0.049<0.05;χ2=4.692,P=0.030<0.05),两组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1.000);脐带绕颈≥2周的宫内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脐带绕颈1周者(χ2=24.233,P=0.000;χ2=28.524,P<0.01),两组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85);脐带绕颈1周者与对照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749和0.786,两组病死率均为0;脐带绕颈2周者与对照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4.492和30.631,均P<0.01),两组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89)。结论脐带绕颈≥2周对围生儿有不良影响,临床需谨慎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而绕颈1周者完全可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