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德州市妇幼保健院经阴试产的初产妇628例,其中接受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252例为观察组,未接受无痛分娩的37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和社会因素剖宫产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X^2=430.18,P〈0.01),观察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53%vs59.72%,X^2=14.56,P〈0.01),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73±1.01hvs7.90±1.38h,t=19.757,P〈0.05)。结论开展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可显著减轻疼痛、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个体化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索合理的孕期营养体重管理模式。方法以2008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产前检查、围产期保健及分娩的1860例孕妇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管理组1060例和对照组800例,管理组进行个体化的孕期营养和体重管理,对照组常规给予产前检查及围生期保健,对比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孕妇、胎儿及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管理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577,P〈0.05);管理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28.02%,低于对照组的37.75%(χ^2=4.18,P〈0.05);管理组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7.45%,低于对照组26.38%(χ^2=4.02,P〈0.05)。结论孕妇孕期进行个体化的营养体重管理能够明显降低剖宫产发生率,降低孕妇本身、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可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彩超在脐带绕颈分娩前助产干预以及产后护理中的指导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36名脐带绕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人院的先后顺序将216名产妇作为观察组(干预组),22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非干预组),在分娩前对两组孕妇进行彩超检查均确诊为脐带绕颈,观察组产妇根据彩超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不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结果:经过助产干预,观察组93.5%选择自然分娩,14.4%孕妇出现宫内窘迫;对照组49.5%选择自然分娩,30.9%孕妇出现宫内窘迫,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高于7分的有83.8%,对照组高于7分的有4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应用于脐带绕颈分娩前助产干预和产后护理指导中,能够有效减少孕妇痛苦、降低剖腹宫产率,对于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妇产科未来的发展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孕期体重管理在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门诊建卡的单胎头位初产妇400例,以就诊时间将产妇随机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纽各200例,干预组接受体重干预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产科检查和教育。分别对分娩前体重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SUI发生率及程度、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进行研究。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妇分娩前体重:(10.16±3.07)vs(11.42±2.86),u=4.2469,P〈0.01;BMI:(3.38±0.55)vs(5.71±0.43),u=47.1985,P〈0.01;SUI发生率:5%vs10.5%,χ2=4.2311,P〈0.01;SUI发生程度:(8.35±1.28)VS(10.63±1.72),u=15.0391,P〈0.01;妊娠期糖尿病:2.5%vs7%,χ2=4.4758,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5%vs15.5%,χ2=6.2884.P=0.0121;高危新生儿:4.5%vs9.5%,χ2=3.8402,P〈0.01,其发生率均显著下降。结论对产妇体重进行系统管理,不但可预防产后SUI的发生,而且尚可降低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营养干预模式对老年糖尿病血糖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78例老年糖尿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传统营养教育,观察组给予连续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统计干预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观察组(6.23±1.02)mmol/L、(5.56±1.02)mmol/L、(5.12±0.34)%均低于对照组(6.88±1.25)mmol/L、(7.14±1.05)mmol/L、(5.52±0.38)%,(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并发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13.15%),(P〈0.05)结论:连续营养干预模式可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血糖水平,改善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危儿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管理模式对降低高危儿脑损伤后遗症的效果。方法在西安市城区、郊区与郊县分别抽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项目点,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县妇幼保健院-市妇幼保健院管理网络对高危儿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和早期干预,对筛查出神经发育异常的患儿及时康复训练。结果l岁时干预组Gesell各能区分值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t=-1.7~-0.1,均P〉0.05);未干预组Gesell各能区分值明显低于干预组和对照组(t=5.2—7.1;4.2—6.5,均P〈0.001)。1岁时干预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86.0%vs56.0%,X^2=5.6,P〈0.01),干预组身长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04-3.2cmvs76.0±2.2cm,t=-2.6,P〈0.01)。结论高危儿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儿童智能和体格发育水平,可预防高危儿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一年以上的3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社区干预一年,于干预前后记录血压,并在给予统一指导语的前提下,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数值继续下降,血压控制率由干预前的40.1%上升到67.7%(X^2=57.59,P〈0.05)。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均好于干预前(P〈0.05)。而物质生活维度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3,P〉0.05)。以41分为SDS粗分分界线判断抑郁发生率,干预前22.7%,干预后12.5%,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65,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社区干预是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autocrine motility factor receptor,AM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研究。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正常组织在AMFR的mRNA和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296±1.568v87.913±2.351,t=3.681,P=0.001;63.1%V834.5%,X^2=13.722,P〈0.001)。免疫组化分析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AMFR蛋白的水平与肿瘤大小(X^2=5.209,P〈0.05)和淋巴结转移有关(X^2=4.32,P〈0.05),而与性别(X^2=0.739,P=0.39)、年龄无关(X^2=0.064,P=0.81)。结论AM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升高,其可能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一个新靶点和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评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儿窘迫的临床意义及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用SRF61885电子监护仪监护86例ICP单胎患者,同时随机抽选同期住院分娩无妊娠并发症的单胎孕妇120例为正常对照,比较分析两组孕妇无刺激实验结果、分娩方式、围产儿预后情况。结果ICP组胎心监护异常率、剖宫产率、围产儿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74.184、138.487、8.882,均P〈0.05)。两组孕妇无刺激实验异常患者围产儿预后不良率均明显高于正常患者(X^2值分别为11.098、21.845,均P〈0.05)。两组均无围产儿死亡病例。结论加强对ICP孕妇孕晚期胎心监护,及早发现隐性胎儿窘迫的发生.适时终止妊娠,可以明显改善ICP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成功的临床因素。方法对石泉县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62例孕妇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其不同分娩结局分组:试产成功经阴道分娩者为阴道分娩组(VL组),试产失败剖宫产者为阴道分娩失败组(FVL组),对以上两组的人口统计学、产科特征及母儿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FVL组孕妇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及孕周显著高于VL组(t值分别为7.681、11.532和2.959,均P〈0.05)。F、几组孕妇有阴道分娩史、入院时有宫缩及宫颈成熟度评分≥6分者百分率均显著低于VL组(,值分别为5.362、4.719及5.343,均P〈0.05);两组孕妇前次剖宫产指征分布不同,以产程异常或头盆不称及引产失败为前次剖宫产指征的百分率FVL组明显高于VL组(X^2值分别为8.420、5.858,均P〈0.05)以胎儿窘迫为前次剖宫产指征的百分率FVL组明显低于vL组(X^2=4.930,P〈0.05);两组发生母儿并发症共10例,VL组1例,FVL组9例,母儿并发症.90%发生在FVL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7.305,P〈0.05),母儿结局良好。结论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前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史、宫颈成熟度及入院时宫缩情况等因素可影响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成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随机分为心理疏导干预组(观察组)和单纯药物干预组(对照组)各5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53.8±4.1)、(57.2±4.5)分,干预后分别为(41.7±3.4)、(35.6±3.0)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4.4±4.3)、(56.8±4.6)分,干预后分别为(47.9±3.7)、(45.2±3.5)分,两组患者干预后SDS和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指导和必要的药物干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有明显好转,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夏  况桂英 《现代保健》2014,(20):84-8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普外科住院的围手术期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90例。干预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科室常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评分,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比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干预组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67.95±9.33)分、(59.37±9.94)分,对照组分别为(68.63±9.42)分、(61.63±8.7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患者63例(70.0%),抑郁患者45例(50.0%),对照组分别为65例(72.2%)、48例(5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分别为(42.42±9.12)分、(40.53±9.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29±9.84)分、(62.13±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41例(47.7%)、抑郁25例(29.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例(76.2%)、47例(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焦虑及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观察妊娠结局,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评价产妇产前产后情绪,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产妇疼痛情况,测量产后泌乳量。结果: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围产期VAS评分、产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舒适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舒适组产后24h、48h泌乳量均多于常规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消除初产妇不良情绪,改善妊娠结局,并提高泌乳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区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为残疾人身心康复服务的方法。方法随机将120例持有残疾证、登记在册的残疾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后两组各脱落2例,共完成116例。对干预组进行团体咨询、个别辅导和家庭干预等心理综合干预,为期1年;对照组则不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SDS量表分数分别为(35.91±7.16)分、(35.83±10.7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0.56±8.54)分、(40.03±10.73)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在改善人际关系和家庭支持方面,干预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心理综合干预对残疾人的心理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协同健康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PCI术后老年冠心病(CAD)患者147例,按照所在社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出院后转社区医疗组织管理,医院不再提供后续健康干预治疗;观察组出院后医院协同社区共同健康管理1年,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生心脏事件方面的差异,并在统一指导语的前提下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焦虑(34±6VS41±7,t=2.714,P〈0.01)、抑郁心理评估分数(35±7VS41±8,t=2.572,P〈0.05)明显降低,躯体健康度(63±12VS59±11,t=5.935,P〈0.01)、心理健康度(64±14VS58±13,t=6.116,P〈0.01)、社会功能维系度(64±11VS58±10,t=6.157,P〈0.01)均好于对照组,但心脏事件发生率及物质生活维系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协同健康管理是老年PCI术后患者降低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切实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观察组SAS(60.27±5.09)分及SDS(56.61±5.22)分,对照组SAS(60.33±5.12)分及SDS(56.54±5.16)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观察组SAS(41.15±4.48)分及SDS(43.70±4.32)分,对照组SAS(52.86±4.79)分及SDS(53.22±4.88)分,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较护理前均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GQOLI-74各维度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两组患者GQOLI-74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面神经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31日间102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实验组,51名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51名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于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SDS评分为44.71±9.18显著高于实验组的40.43±10.01(P〈0.05),对照组SAS评分为45.10±9.24显著高于实验组的40.63±9.64(P〈0.05)。结论心理护理明显改善了面神经炎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