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最常见的遗传性致盲眼底病,在遗传和表型上均具有较大的异质性.1999年Pierce等发现了一个新的视网膜感光细胞特异基因--RP1,之后的研究发现该基因的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P(autosomal dominant RP,adRP).目前RP1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白种人群.目的研究RP1基因在中国RP患者中的突变频率、特征及其在Rp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设计以RP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人为对照组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基因诊断治疗中心.对象101例无亲缘关系的RP患者均系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眼科门诊及香港眼科医院1998-01/2001-12的就诊患者,年龄10~79岁(男43例,女58例),平均年龄40岁.纳入标准符合国内外RP诊断的通用标准者(包括眼底镜观察及视网膜电图测试).排除标准其他视网膜眼底病变患者.对照组为190例健康成年人(无RP家族史及眼部检查无RP及其它眼部疾患),以确定所检测到的变异是否系RP1基因的多态现象.方法在101例RP患者中运用构象敏感凝胶电泳(conformation sensitive gel electrophoresis,CSGE)和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RP1基因全编码区范围内的点突变.主要观察指标RP1基因在中国RP患者中的突变频率、类型及在R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本研究中RP1基因在所有RP患者中的突变检出率为1/101,突变最终导致RP1蛋白严重截短,疾病的表型可能源于功能性RP1蛋白合成量的不足.此外在本研究人群中还发现10个错义突变,除M479I的病理意义未确定之外,其余均系RP1基因的多态现象.结论RP1蛋白中相应片段(密码子1052~1933)的缺失会导致RP的发生.大范围的RP1基因分型工作是有必要的,并且可同时发现更多的RP致病突变以及不同于其他种族人群的RP1基因多态变化,进而从根本上治疗RP,彻底提高其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是一组最常见的遗传性致盲眼底病。突变研究至今已证实视紫红质(rhodopsin,RHO)基因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P(autosomaldominantRP,ADRP),并且可能是目前ADRP最常见的病因。对27例ADRP先证者进行RHO基因突变的筛选与检测,以探明中国ADRP患者基因突变的特征和意义。方法:1999~2002年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集到27例ADRP家系。患者经过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眼底镜观察及视网膜电图测试),RP诊断的确立依照国内外的通用标准。在27例ADRP先证者中运用构象敏感凝胶电泳(conformationsensitivegelelectrophoresis,CS-GE)和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RHO基因全编码区范围内的点突变。结果:一个ADRP家系的4名患者在第347密码子发生单碱基置换突变,Pro347Leu;另一个ADRP家系中一名晚发型患者及其目前还未出现明显症状的女儿在第327密码子出现缺失突变,Pro327(1-bpdel),而对照组100例健康成年人未发现上述两种突变。结论:27例ADRP先证者中检出2例携带RHO基因突变,由此RHO基因在这组ADRP患者中的突变频率约为7.4%(2/27)。Pro347Leu突变改变了视蛋白C末端一段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可能使该蛋白在胞内的运输发生障碍。Pro327(1-bpdel)使突变蛋白的羧基末端失去了  相似文献   

3.
要目的:探讨不同种族乳腺癌患线粒体DNA体细胞性突变的差异.方法:利用时相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对2000/2003所保存的肿瘤样本中,随机抽取的54例中国汉族人和19例美国高加索人乳腺癌患乳腺组织和距肿瘤边缘5 cm以上的正常乳腺组织进行前瞻性突变分析研究.采用32对重叠引物扩增了来自所有患的肿瘤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的线粒体全长基因,对肿瘤和正常组织中不同的电泳条带类型的DNA片段进行测序以辩明其突变类型.结果:747%(14/19)高加索人乳腺癌具有体细胞性线粒体基因突变,汉族人中乳腺癌体细胞性突变的发生率仅37%(24/54),但后未记录于MitoMap数据库的新突变数明显多于前.两组均以D环区突变密度最高,汉族人rRNA区突变密度高于高加索人,而D环区则较之为低(x^2=9.27,P=0.026).结论:中国汉族人与美国高加索人乳腺癌患线粒体基因体细胞性突变频率、各基因区域的突变分布和突变密度具有一定的差异.在中国汉族人群乳腺癌患出现较多的未记录于MitoMap数据库的新突变,显示出汉族人具有与高加索人不同的线粒体基因体细胞性突变特征.本研究为肿瘤预防性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背景:大多数早发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与早老素1基因突变有关,这些突变大多数发生在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除了发病年龄和家族史不同,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与早发性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基本相同,其发病是否也与早老素1基因突变有关?目的:探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与早老素1基因突变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一对照分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对象:选择1998-04/2000-06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记忆障碍专科门诊就诊无阿尔茨海默病家族史的患者,共分3组:①阿尔茨海默病组:根据NINCDS-ADRDA的临床诊断标准,符合“很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病例,共68例。②血管性痴呆组:根据NINDS-AIREN的临床诊断标准,符合“很可能为血管性痴呆”诊断的病例,共25例。③正常对照组:共20例,均为无痴呆的健康老人(上述两组中部分病例的配偶)。方法:采用常规酚抽提法从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对被试者的早老素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所有被试者早老素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的多聚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结果均显示两条单链和一条双链,未发现异常泳动,推断没有存在突变。结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和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原因存在差异,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中早老素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不存在突变或突变率极低,并非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致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背景:肿瘤相关基因在癌瘤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过程中的作用如何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难点。目的:了解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自动DNA序列分析方法检测肿瘤基因变异及p53基因、p53蛋白在大肠癌发生、转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为大肠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设计:以组织标本为研究埘象的单一样本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肿瘤科。对象:收集1994—01/2000—12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住院治疗的41例因大肠癌接受大肠根治性切除并于手术后5个月至5年内因肝转移接受肝切除术患者的大肠癌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标本。方法:以DGGE及自动DNA序列分析法检测41例大肠癌原发病灶和肝转移灶p53外显子5~11的基因突变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蛋白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p53基因突变住DGGE中的检出情况及突变。②p53基因的序列分析;③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41例中24例有p53基因突变(62%).其中6例仅在肝转移灶发现p53基因突变,其余均为原发灶、转移灶有一致性的突变。另有3例原发灶即有p53基因突变的患者,在转移灶除保留原有突变外,还出现新增加的突变。在原发、转移灶同时有突变的16例中.14例呈现突变的p53碱基峰和正常峰之比在肝转移灶明显高于大肠癌原发灶(P&;lt;0.001)。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和DGGE.DNA序列分析结果高度一致。但在基因分析呈无义突变的癌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53蛋白的过度表达。结论:在大肠癌肝转移过程中,p53基因突变主要开始于肠癌原发灶,并被保持于转移至肝脏的癌细胞内,在转移灶其含量或含突变型p53癌细胞量明显增加:p53基因突变与p53蛋白过度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JAK2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发生率和突变类型.并对突变转录本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突变序列扩增系统PCR(ARMS-PCR)法检测JAK2突变的发生率及其突变类型;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定量分析JAK2突变转录本水平.结果 135例MPN患者共检出95例JAK2V617F阳性,总阳性率为70.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JAK2V617F突变发生率为97.4%,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为59.6%,3例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F)中2例阳性;95例突变患者中纯合突变36例,杂合突变59例,其中PV患者纯合突变发生率为47.3%,高于ET患者的18.1%(P<0.05).纯合突变者其JAK2V617F突变转录本水平高于杂合突变者(P<0.05),杂合型PV患者的JAK2V617F突变转录本水平高于杂合型ET患者(P<0.05);JAK2V617F突变高表达组(转录本水平为70%~100%)的平均年龄高于低表达组(转录本水平为47.3%~70.0%),且两者年龄均较JAK2V617F阴性组为高(P<0.05);年龄<60岁者其JAK2V617F转录本水平低于≥60岁者(P<0.001);PV患者中,JAK2V617F高表达组其白细胞计数高于低表达组(P<0.001),ET患者中,JAK2V617F高表达组其白细胞计数高于低表达组(P<0.05),且二者均较阴性组为高(P<0.05),血红蛋白水平在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均较阴性组为高(P<0.05).101例患者进行了染色体检查,未发现核型异常与JAK2V617F突变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ARMS-PCR可作为检测JAK2V617F突变较灵敏的方法 ,结合毛细管电泳可用于此突变的定量分析以及临床MPN的诊断和微量残留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K-ras基因外显子2第12和13密码子点突变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已知K-ras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DLD-1和野生型细胞株HT-29 DNA作为测序模板检验焦磷酸测序法的准确性.对含不同比例(2%、3%、5%、10%、20%、30%和50%)结直肠癌细胞株K-ras基因的DNA混合样本采用焦磷酸测序法进行基因突变率检测,并与Sanger测序结果平行进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评价其灵敏度.同时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分析30份临床结直肠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中K-ras基因第12和13密码子突变.结果 当混合已知突变类型的结直肠癌细胞株K-ras基因的DNA样本突变DNA比例在5%和10%浓度时,Sanger测序法检出K-ras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3.3% (4/12)和58.3% (7/12),焦磷酸测序法分别为91.7%(11/12)和100%( 12/12),且2种方法检出K-ras基因突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用焦磷酸测序法从30例结直肠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检出K-ras基因外显子2第12和13密码子突变10例,均为杂合型突变,突变率为33.3% (10/30).最常见的突变类型为G>A转换[50%(5/1O)]和G>T颠换[(30%(3/10)].结论 焦磷酸测序法检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外显子2第12和13密码子突变具有敏感、准确的优点,可用于临床个体化治疗中肿瘤基因突变检测.  相似文献   

8.
瘢痕疙瘩家系Fas基因的突变:2个家系10份标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瘢痕疙瘩家系样本中Fas基因有无突变,探讨Fas基因突变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意义。方法:实验于2005-01/05在上海基康公司完成。①标本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2005年收集的A和B两个瘢痕疙瘩家系,所有参与观察的家系成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测序技术,分别以A家系两例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为观察对象,以其周围正常皮肤及外周静脉血作为自身对照;其配偶的外周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并以B家系中两例患者的外周静脉血作为不同家系间的对照。共取10份样本,4份组织样本,6份静脉血标本。检测10份样本中Fas基因外显子1~9的基因序列。结果:①基因测序发现所检测的10个瘢痕疙瘩家系标本Fas基因的1~8外显子均未发现突变。②2份瘢痕疙瘩组织标本在第9外显子编码区的11bp,53bp两个位点上存在单个碱基的基因突变或多态性改变。结论:瘢痕疙瘩Fas基因外显子9区段的基因结构异常极有可能造成Fas蛋白的功能改变,从而导致身体局部瘢痕疙瘩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背景大多数早发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与早老素1基因突变有关,这些突变大多数发生在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除了发病年龄和家族史不同,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与早发性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基本相同,其发病是否也与早老素1基因突变有关?目的探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与早老素1基因突变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分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对象选择1998-04/2000-06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记忆障碍专科门诊就诊无阿尔茨海默病家族史的患者,共分3组[1]阿尔茨海默病组根据NINCDS-ADRDA的临床诊断标准,符合"很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病例,共68例.[2]血管性痴呆组根据NINDS-AIREN的临床诊断标准,符合"很可能为血管性痴呆"诊断的病例,共25例.[3]正常对照组共20例,均为无痴呆的健康老人(上述两组中部分病例的配偶).方法采用常规酚抽提法从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对被试者的早老素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所有被试者早老素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的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结果均显示两条单链和一条双链,未发现异常泳动,推断没有存在突变.结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和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原因存在差异,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中早老素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不存在突变或突变率极低,并非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致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的变化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随机(隐匿分配)选择2000—02/06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及门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1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同地区的92名健康体检者。利用微量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进行检测;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应用常规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结果:两组均按实验要求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的等位基因DRB1*0405的发生频率5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人群26%。相对危险度为4.00,而其他等位基因的发生频率在两组基本相似。而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040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n=24)的类风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0405^+(n=17)【(73.4&;#177;20.3)U/mL,(14.0&;#177;7.2)U/mL,t=10.25,P&;lt;0.01】;前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后者【(29.1&;#177;6.5)g/L,(3.2&;#177;1.5)g/L,t=5.66,P&;lt;0.01】。结论:大连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易感基因亚型为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040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指标的变化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040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肿瘤相关基因在癌瘤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过程中的作用如何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难点.目的了解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自动DNA序列分析方法检测肿瘤基因变异及p53基因、p53蛋白在大肠癌发生、转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为大肠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设计以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的单一样本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肿瘤科.对象收集1994-01/2000-12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住院治疗的41例因大肠癌接受大肠根治性切除并于手术后5个月至5年内因肝转移接受肝切除术患者的大肠癌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标本.方法以DGGE及自动DNA序列分析法检测41例大肠癌原发病灶和肝转移灶p53外显子5~11的基因突变.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蛋白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p53基因突变在DGGE中的检出情况及突变.②p53基因的序列分析.③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41例中24例有p53基因突变(62%),其中6例仅在肝转移灶发现p53基因突变,其余均为原发灶、转移灶有一致性的突变.另有3例原发灶即有p53基因突变的患者,在转移灶除保留原有突变外,还出现新增加的突变.在原发、转移灶同时有突变的16例中,14例呈现突变的p53碱基峰和正常峰之比在肝转移灶明显高于大肠癌原发灶(P<0.001).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和DGGE,DNA序列分析结果高度一致.但在基因分析呈无义突变的癌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53蛋白的过度表达.结论在大肠癌肝转移过程中,p53基因突变主要开始于肠癌原发灶,并被保持于转移至肝脏的癌细胞内,在转移灶其含量或含突变型p53癌细胞量明显增加.p53基因突变与p53蛋白过度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BRCA1基因全长mRNA序列测定方法。方法:根据文献和GenBank(U14680)报道的BRCA1基本序列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建立6个特异性逆转录PCR(RT-PCR)技术,分段且扩增BRCA1全长mRNA,然后采用毛细管电泳进行cDNA测序,方法建立后用于3名健康女性样本。结果:6个特异性RT-PCR反应扩增片段相互覆盖,使序列分析结果包括全长BRCA1mRNA,共5000多bp。3名经PCR技术检测确定携带正常BRCA1基因的样本的mRNA分析结果显示,其BRCA1mRNA序列均与过往报道的正常mRNA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所建立的RT-PCR特异性结合BRCA1基因,能用于其mRNA全长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13.
背景: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是线粒体脑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多种线粒体基因突变均可导致MELAS。目的:探讨1例MELA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线粒体基因突变的关系。设计:临床、病理和基因分析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神经病理实验室和神经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患者,男,13岁,因发作性头痛、呕吐,肢体抽搐1个月于2001-06-04入院,人院后逐渐出现失明和智能减退。血乳酸和丙酮酸水平升高,临床诊断MELAS。干预:对患者行头颅MRI检查、脑活检病理检查和线粒体基因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临床表现特点、MRI病变特征、脑组织病理改变特点以及线粒体基因突变类型。结果:患者不存在能引起MEIAS的较常见的突变,但在线粒体3314—3589之间有276bD的碱基缺失。结论:线粒体DNA3314—3589位点之间276bp的碱基缺失可能是能够导致MEIAS的一种新的基因突变类型,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失明、癫痫和痴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的胰腺癌K-ras基因点突变的检测方法,并与Sanger测序法作一比较.方法 用焦磷酸测序法(Pyrosequencing)和Sanger测序法(Sanger sequencing)分别在10名正常胰腺组织、49例胰腺癌、11例慢性胰腺炎、18例胰腺良性囊肿、7例胰岛素癌、9例壶腹癌、7例胆管癌及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石蜡包埋组织的DNA中检测K-rag基因12密码子点突变.结果 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在所有正常胰腺组织、慢性胰腺炎、胰腺良性囊肿、胰岛素癌、壶腹癌、胆管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均未见K-ras基因点突变,而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发现胰腺癌石蜡包埋组织K-ras基因点突变率为71.4%(35/49),显著高于采用Sanger测序法发现胰腺癌石蜡包埋组织K-rag基因点突变率(61.2%,30/49).结论 焦磷酸测序法较Sanger测序法更为敏感,且焦磷酸测序法准确、快速、高通量,适合临床标本的批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Liu R  Shi XD  Wang TY  Liu ZQ  Hu T  Fan W  Cao J  Hou R  Liang C  Huang SA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10):684-687
目的 对2例先天性角化不良症(DC)患儿进行临床和基因分析.方法 2例患儿均表现为皮肤黏膜异常三联征(指/趾甲营养不良、黏膜白斑病、皮肤网状色素沉着)和骨髓衰竭.临床诊断为DC.提取患儿外周血DNA,PCR扩增DC的6个热点基因,包括DKC1、TERT、TERC、TINF2、NOP10、NHP2,进行DNA测序和基因分析.结果 2例患儿标本均克隆出TINF2基因中第6号外显子的c.845G→A(R282H)突变.结论 低龄患儿出现典型皮肤黏膜改变、骨髓衰竭时,应考虑到DC可能.早期行相关基因检测可避免误诊、漏诊.2例TINF2基因c.845G→A(R282H)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FALS)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及SOD1基因突变规律。方法分析一个FALS大家系的临床特征、肌电图改变和遗传方式,用PCR—SSCP法检测SOD1基因第1~5号外显子的突变。结果该家系有4代46人,其中6人患病,5人死于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具典型ALS症状。PCR—SSCP法检测SOD1基因第1~5号外显子未发现突变。结论该家系为非SODI基因突变的FALS家系,临床特征与SOD1基因突变家系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BRCA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突变情况,探讨BRCA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分析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57例乳腺癌BRCA1第2,5,11,18,20和21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57例中共检测出7例突变,其中4例为11外显子的错义突变(3232A〉G),3例为20外显子的拼接点突变(IVS20—68insA〉A)。乳腺癌BRCA1的基因突变率为12.2%(7/57)。结论BRCA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IDH基因(IDHI和IDH2)突变发生率、突变类型及其与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NPMl基因突变和部分l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基因组DNA-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163例初诊患者IDHI和IDH2基因4号外显子突变、NPMl基因12号外显子突变和FLT3基因14、15号外显子中ITD的突变发生情况.结果 ①163例AML患者中共检测出IDH突变25例,且均为杂合突变.其中IDHl突变7例,突变类型分别为c.395G→A(p.R132H)4例;c.394C→A(p.R132S)1例;c.394C→G(p.R132G)1例;c.315C→T 1例.除c.315C→T为同义突变外,其余均为p.R132错义突变.共检测出IDH2突变18例,均为c.419G→A(p.R140Q)错义突变.IDH2基因突变发生率高于IDHl(11.0%和4.3%,P=0.022),其中1例患者同时检测到IDHl和1DH2基因突变,但IDHl系同义突变.②IDH突变在FLT3→ITD突变阳性组发生率为34.6%,高于阴性组的11.9%(P=0.003),在NPMl突变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8.1%和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33);其中IDH在FLT3→ITD和NPMl突变双阳性组中的突变率明显高于双阴性组(45.5%和11.7%,P=0.002).正常核型患者中IDH突变发生率高于异常核型患者(20.5%和5.8%,P=0.020).IDH突变型患者的中位年龄高于野生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具有IDH突变的患者在性别、初诊外周血细胞水平方面与野生型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DH基因突变在初诊AMI.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中IDH2突变更为频繁;发生IDH突变者年龄偏高,且与正常核型相关;该突变可与FLT3-ITD、NPMl突变共同存在并有一定相关性,提示IDH突变在促进白血病发生中可能和后两种基因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伴有NPM1基因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206例初诊AML患者进行NPM1基因突变(包括A、B、D三种最常见类型)检测.结果 NPM1突变阳性患者占所有AML患者的15.5%,占正常核型AML患者的32.5%.NPM1基因突变定量中位值为23.2%(2.3%~140.8%).32例NPM1突变阳性和174例NPM1突变阴性患者相比,初诊时中位年龄(46岁和35岁,P<0.01)、WBC(27×109/L和8×109/L,P<0.01)、BPC(82×109/L和36×109/L,P<0.01)、AML-M5比例(31.2%和5.8%,P<0.01)、染色体正常核型比例(92.6%和40.8%,P<0.01)、伴有FLT3-ITD突变阳性患者的比例(25.0%和7.5%,P<0.01)、免疫表型CD34阳性患者比例(23.3%和69.5%,P<0.01)、伴有特异性融合基因患者的比例(0和47.1%,P<0.01)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性别比例、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完全缓解率、总体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M1突变阳性伴FLT3-ITD阴性患者比NPM1突变阳性伴FLT3-ITD阳性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有提高趋势.结论 对初诊时高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不低、CD34阴性表型和正常核型AML患者检测NPM1和FLT3-ITD突变,有利于分子分型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和基本棱心启动子(BCP)突变与HBV-DNA裁量之间的关系,明确检测突变的意义.方法 PCR扩增HBV-DNA前C区序列,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测序HBV感染者血清中HBV前C区A1896突变及BCP T1762/A1764双突变例教.结果 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发生ntl896位核苷酸G-A点突变18例;发生nt1762住A-T 16例;发生nt1764 位G>A 18例;发生nt1762位A-T与1764位G-A双突变16例;1762位A-T1764住G-A双变异和1896住G-A变异的联合变异频率明显高于单个变异.用SPSS16.0软件分析突变与HBV-DNA载量的关系.前C区A1896变异,BCP T1762/A1764变异均与HBV-DNA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DNA裁量仅能反映实时病毒裁量,HBV前C区A1896变异和BCP T1762/A1764双变异在各种病毒载量感染者中存在,仅依靠血清学指标及HBV-DNA裁量来判断传染性是不够的.检测HBV-DNA前C区A1896变异和BCP T1762/A1764双变异,可辅助判断传染性及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