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淋巴细胞活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 -DR以及植物凝集素 (PHA)刺激下的CD3+ CD4 + 、CD3+ CD8+ 、CD19+ 淋巴细胞的早期活化标志CD6 9的表达。方法 : 应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动期和非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3+ 、CD3+ CD4 + 、CD3+ CD8+ 淋巴细胞晚期活化标志HLA -DR以及在PHA刺激 4h后CD3+ CD4 + 、CD3+ CD8+ 、CD19+ 淋巴细胞的早期活化标志CD6 9的表达。结果 : ①PHA刺激 4小时后 ,活动期SLECD3+ CD4 + 、CD3+ CD8+ 细胞CD6 9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而非活动期SLE与正常对照组之间CD6 9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PHA刺激前SLE活动组CD19+ 细胞表达CD6 9较正常对照组和SLE非活动期明显升高 (P <0 .0 5 ) ,PHA刺激 4小时后 ,活动期SLECD19+ 细胞表达CD6 9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非活动期SLE ,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非活动期SLE与正常对照组之间CD19+ CD6 9+ 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 .0 5 )。③活动期SLECD3+ HLA -DR+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和非活动期SLE(P <0 .0 1) ,CD3+ CD4 + HLA -DR+ 细胞、CD3+ CD8+HLA -DR+ 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而非活动期SLE与正常对照组之间 ,HLA -DR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相似文献   

2.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 5 2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及 32例正常人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 ,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①与正常人相比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 + T细胞明显减少 ,CD8+ T细胞增加 ,CD4 + CD8+ 值降低 ,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1)。②各类型白癜风中 ,泛发型CD8+ T细胞增加明显 (P <0 .0 0 1)而局限型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 (P >0 .0 5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失调 ,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支持白癜风患者体内存在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学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用放射性配基结合一点分析法及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测定30例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为3654±459结合位点细胞,与正常对照组(4839±575结合位点细胞)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SLE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CD8+T细胞亦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LE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降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免疫调节紊乱,从而参与了S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CD4^+CD25^+T细胞和NK细胞与SLE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7例SLE患者治疗前后和11例正常人外周血中CD3^+T(总T)、CD4^+T、CD8^+T、NK细胞、CD4^+CD25^+T、CD4^+CD25^-T细胞。结果:SLE活动期CD8^+T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导致CD4^+/CD8^+比例降低(P〈0.05),CD4^+CD25^+T、NK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而CD3^+T、CD4^+T细胞、CD4^+CD25^-T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患者SLEDAI评分下降而NK细胞和CD4^+CD25^+T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上升(均P〈0.01);SLEDAI评分与CD4^+CD25^+T细胞百分率有相关性(P〈0.05)。结论:SLE存在CD4^+T、CD8^+T细胞亚群分布和活化的异常;CD4^+CD25^+T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且量的变化与疾病活动相关;NK细胞数量虽然也明显降低,治疗后也上升,但量的变化与疾病活动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乌体林斯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C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及CA复发情况。激光去除疣体后给予乌体林斯肌注为CA实验组(I组),CA对照组(II组)给予白介素-2肌注,CA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CD4+CD8+明显降低(P<0.01),CD8+明显升高(P<0.01);I组治疗后CD3+无明显变化,CD4+、CD4+CD8+明显升高(P<0.01),CD8+明显下降(P<0.01)。I组与II组治疗后I组CA患者CD4+及CD4+CD8+均较II组升高(P<0.05),CD8+无明显差异;随访3个月,I组的复发率低于II组复发率(P<0.05);未复发的45例和复发的15例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凋亡及其免疫表型,探讨二期梅毒患者免疫功能异常与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3例二期梅毒患者和30例正常人PBLC免疫表型与细胞凋亡。结果:梅毒患者外周血111细胞及Tn/Ts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Ts细胞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淋巴细胞两组问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梅毒患者PBLC及CD4^+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8^+及CD19^+细胞凋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梅毒患者PBLC凋亡率与CD4^+细胞及CD4^+/CD8^+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675,P〈0.01;r=-0.782,P〈0.01),CD4^+细胞凋亡率与CD4^+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r=-0.813,P〈0.01)。结论:二期梅毒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其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可能与淋巴细胞凋亡过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尖锐湿疣 (C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术 ,分析了 2 1例合并SLE的CA患者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特点。同时用ELISA法测定了血清中白介素 2(IL 2 )和白介素 12 (IL 12 )的水平变化。结果  2 1例合并SLE的CA患者外周血中总T(CD3 + ) ,Th(CD4+ )细胞及Th/Ts(CD4+ /CD8+ )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CA患者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 ,而Ts(CD8+ )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CA患者对照组 (P <0 .0 1)。 2 1例合并SLE的CA患者血清中IL 2和IL 12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CA患者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合并SLE的CA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并且较单纯CA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更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及APAA法测定SLE患者血清IgE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 ,活动期IgE与稳定期及正常对照相比 (均P <0 .0 1) ,SLE活动期CD4 + 、CD8+ 与稳定期相比CD4 + 升高 ,CD8+ 降低 ,(均P <0 .0 5 )。SLE活动期IgE值与CD4 + 结果之间呈正相关。活动期IgE值与CD8+ 结果无相关。表明活动性SLE患者中可能有Th2 Th1型细胞因子网络的变化 ,并在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作用机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2 3例活动期SLE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PBMC)中CD4 0配体 (CD4 0L)mRNA的表达水平 ,以及雷公藤对SLE患者PBMC中CD4 0L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PB MC中CD4 0L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经雷公藤处理后 ,其CD4 0LmRNA表达明显降低 (P <0 .0 1) ,基本接近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CD4 0L的异常表达可能是SLE发病的关键环节之一。雷公藤可通过抑制CD4 0L分子的表达 ,影响CD4 0 -CD4 0L信号的传导而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检测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 ,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 + ,CD4+ ,CD8+ )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 (RBC C3 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 (RBC ICR)试验 ,同时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带状疱疹组sIL 2R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T淋巴细胞亚群CD3 + ,CD4+ ,CD8+ 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1) ,CD4+ /CD8+ 与正常组比较均降低 (P均 <0 .0 5 ) ;RBC C3bRR较正常组明显降低 (P <0 .0 1) ,RBC ICR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高 (P <0 .0 1) ,血液流变学检测示患者血黏度增高。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亢进及紊乱及血黏度增高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潜伏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 3 0例潜伏梅毒患者 (A组 )、3 0例二期梅毒患者 (B组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ELISA法分别检测A、B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 -1 2 (IL -1 2 )水平。结果 :A、B两组外周血CD+ 4 T细胞数、CD4/CD8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 ,A、B两组血清IL-1 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A组外周血CD+ 4 T细胞数、CD4/CD8比值、血清IL -1 2水平低于B组 (P <0 0 1 )。A组外周血CD8+T细胞数高于B组 (P <0 0 1 )。结论 :宿主感染梅毒螺旋体后 ,其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且潜伏感染者较二期梅毒患者抑制现象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CD4+CD25+T细胞和NK细胞与SLE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7例SLE患者治疗前后和11例正常人外周血中CD3+T(总T)、CD4+T、CD8+T、NK细胞、CD4+CD25+T、CD4+CD25-T细胞.结果: SLE活动期CD8+T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导致CD4+/CD8+比例降低(P<0.05),CD4+CD25+T、NK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而CD3+T、CD4+T细胞、CD4+CD25-T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患者SLEDAI评分下降而NK细胞和CD4+CD25+T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上升(均P<0.01);SLEDAI评分与CD4+CD25+T细胞百分率有相关性(P<0.05).结论: SLE存在CD4+T、CD8+T细胞亚群分布和活化的异常;CD4+CD25+T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且量的变化与疾病活动相关;NK细胞数量虽然也明显降低,治疗后也上升,但量的变化与疾病活动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及其细胞因子的改变。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百分率,FoxP3+分子表达,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表达。结果 SLE患者活动期组、稳定期组、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分别是(3.57±1.45)%,(5.14±1.63)%,(6.03±1.96)%。活动期患者明显低于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4+CD25+FoxP3+T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活动期患者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FoxP3+T细胞与疾病的活动指数(DAI)正相关(r=0.659,P<0.05);而CD4+CD25-FoxP3+T细胞与DAI无统计学相关性(r=0.184,P>0.05)。活动期患者CD4+CD25+IL-10+细胞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然而CD4+CD25-TGF-β+细胞在活动期患者、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Tr细胞数量减少,分泌的IL-10增加,TGF-β减少,可能导致细胞免疫抑制功能减弱,自身免疫耐受平衡被打破,出现激活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增多;此外,T淋巴细胞激活增多,还可辅助B细胞产生更多相关抗体,表现出多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 8T淋巴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流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8 、CD28 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活动期SLE患者CD3 细胞、CD8 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患者,CD4 /CD8 比值亦明显降低(P<0.05),CD4 细胞百分率比较无统计意义.在CD8 细胞中,CD8 CD2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期患者(P<0.05).稳定期患者,CD3 细胞、CD4 细胞、CD8 细胞、CD4 /CD8 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CD8 细胞中,CD8 CD28-细胞所占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SLE活动期患者虽然CD8 细胞增多,但大多数是CD8 CD28-细胞,失去细胞毒性作用.相反,与活动期患者相比,稳定期患者体内生成CD8 CD28 淋巴细胞.CD8 CD28-T细胞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且患者体内的CD8 T抑制淋巴细胞的变化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斑秃(A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Tr)细胞数量变化,分析AA的可能病因。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荧光抗体技术,测定重度和局限性AA各40例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占T淋巴细胞的比率及CD4+CD25+Tr细胞在CD3+CD4+T淋巴细胞中的比率。结果重度AA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细胞占CD3+CD4+T细胞的比率为(1.43±0.74)%,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25±0.97)%(P<0.01),重度AA患者的CD4+T占T淋巴细胞的比率为(31.42±6.66)%,略高于正常对照组(30.69±7.47)%(P>0.05),差异无显著性,而CD8+T占T淋巴细胞的比率为(25.86±4.3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2.42±6.10)%(P<0.01);局限性AA患者的三项指标分别为(2.14±0.87)%,(32.60±10.27)%和(21.59±5.24)%,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A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8+T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可能是导致重度AA发病的主要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 观察中药疣毒净系列制剂对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淋巴细胞凋亡调控蛋白的影响。方法 : 选择经疣毒净系列制剂治疗前、后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血液行淋巴细胞凋亡调控蛋白Bcl - 2、CD95 + 、CD95L的检测并与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结果 : 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CD95 + 、CD95L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 ,Bcl- 2则低于健康对照组 (P<0 .0 5 ) ,而治疗前组CD95 + 、CD95L表达水平分别高于治疗后组 (P <0 .0 5 ) ,Bcl- 2则低于治疗后组 (P <0 .0 1)。结论 : 经疣毒净治疗后抗凋亡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ICAM 1(CD5 4)含量和外周血CD4+ ,CD8+ 细胞及淋巴细胞表面CD5 4表达变化及其在NZB/NZWF1小鼠狼疮样改变中的发病学意义。方法 对雌、雄NZB /NZWF1小鼠进行了 3月龄至 4.5月龄血清ICAM 1(CD5 4)含量和外周血CD4+ ,CD8+ 细胞、淋巴细胞表面CD5 4表达变化及肾小球病理改变的动态观察。结果 雌雄性小鼠间存在着免疫学异常的差异 ,随月龄增加而明显。雌性小鼠外周血CD4+ ,CD8+ 细胞随着月龄增加分别呈减少和略增趋势 ,血清中ICAM 1含量升高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D5 4呈高表达 ,肾小球萎缩、面积减少等病理改变明显 ;而雄性小鼠无明显变化。结论 NZB/NZWF1小鼠外周血CD4+ ,CD8+ 细胞的变化和血清ICAM 1含量增高及淋巴细胞表面CD5 4的高表达与狼疮样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早期隐性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隐性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12例早期隐性梅毒患者(A组)、12例二期梅毒患者(B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结果两组外周血CD4+T细胞数、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两组血清IL12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A组外周血CD4+T细胞数、CD4/CD8比值、血清IL12水平均低于B组(P均<0.01)。A组外周血CD8+T细胞数高于B组(P<0.01)。结论早期隐性梅毒患者存在较二期梅毒患者更显著细胞免疫低下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淋巴细胞CD70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CD70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的状态。方法 分离15例活动期SLE患者、15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外周血CD4+与CD8+细胞,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CD4+和CD8+细胞CD70 mRNA转录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70+ 细胞和CD8+CD70+细胞百分率,亚硫酸氢钠基因测序法检测CD4+细胞和CD8+细胞CD70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 结果 ①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CD4+细胞CD70 mRNA转录水平分别为0.82 ± 0.12和0.73 ± 0.1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45 ± 0.09),F = 53.017,P < 0.01,活动期SLE患者CD4+细胞的CD70 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P < 0.05)。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CD70+细胞百分率分别为80.30% ± 11.04% 和66.80% ± 3.9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2.48% ± 3.45%),F = 311.517,P < 0.01,活动期SLE患者CD4+CD70+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P值 < 0.05)。SLE患者外周血CD70+CD4+细胞百分率与SLE疾病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r = 0.792,P = 0.000)。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组的CD4+细胞CD70基因启动子序列-600 ~ -300 bp 区域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32 ± 0.05和0.36 ± 0.05,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62 ± 0.05),F = 152.64,P < 0.01,活动期平均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非活动期SLE患者组(P < 0.05)。结论 CD4+细胞CD70基因启动子区域处于低甲基化状态,这种低甲基化状态可能是CD70过度表达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5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血必净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d抽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及CD14+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结果治疗后两组的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1);而血必净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血必净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第7d,两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血必净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d,两组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百分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血必净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纠正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起到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