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黄蒲通窍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蒲通窍胶囊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D-半乳糖联合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复制AD大鼠模型;给药28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后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神经细胞损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Wnt5、Frizzled、PLCβ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三磷酸肌醇(inositol triphosphate,IP3)表达水平。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训练期,各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随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测试期,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目标象限路程与时间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蒲通窍胶囊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目标象限路程百分比和时间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萎缩破裂、层数减少、排列松散;与模型组比较,黄蒲通窍胶囊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减轻。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Wnt5、Frizzled、PLCβ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蒲通窍胶囊组大鼠Wnt5、Frizzled、PLCβ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P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蒲通窍胶囊组IP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黄蒲通窍胶囊可减少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损伤,改善其学习记忆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Ca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黄蒲通窍胶囊(HPTQ)对Wilson病(WD)铜负荷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黄蒲通窍胶囊低剂量组(HPTQ-L,0.47 g/kg)、黄蒲通窍胶囊中剂量组(HPTQ-M,1.41 g/kg)、黄蒲通窍胶囊高剂量组(HPTQ-H,4.23 g/kg)、青霉胺组(PCA,0.09 g/kg),10只/组。通过含铜(1 g/kg)饲料、含铜(0.185%)水喂养12周构建WD铜负荷大鼠模型,铜离子(Cu)测定试剂盒检测肝铜、24 h尿铜水平;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TUNEL染色观察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内质网应激(ERS)标志蛋白GRP78的表达情况;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RP78、CHOP、caspase-12、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铜及24 h尿铜水平明显升高(P<0.01);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自由基方面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对D-半乳糖致老年性痴呆大鼠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盐酸多奈哌齐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D-半乳糖7周,制作大鼠老年痴呆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跳台实验及皮层和海马组织病理检查,观察盐酸多奈哌齐对老年性痴呆的影响,并测定脑内的脂质过氧化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与模型组比,盐酸多奈哌齐组大鼠水迷宫第4天及第5天达到平台的潜伏期及游程缩短(P<0.05或P<0.01),第4天及第5天向角变小(P<0.05),第1天、第2天跳台的错误次数减少(P<0.05),脑组织MDA降低(P<0.05),SOD升高(P<0.05)。盐酸多奈哌齐组大鼠皮层及海马神经细胞排列较整齐,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及嗜神经细胞现象少于模型组。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对D-半乳糖致老年性痴呆大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除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以外,与其减少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通脉益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VAD的作用.方法:应用高脂血症大鼠,采用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建立VAD动物模型,利用Y型电迷宫检验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使用透射电镜和光镜观察分析海马CA1区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电迷宫实验表明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而给予通脉益智胶囊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形态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排列紊乱、数目减少,部分神经细胞核深染、固缩.电镜下神经细胞核膜皱褶内陷,核固缩,染色质凝集、边集,细胞器排列紊乱.通脉益智胶囊组的神经细胞形态与模型组相比在光镜、电镜下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通脉益智胶囊对VAD大鼠海马CA1区的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了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银思维对散发性老年痴呆(sporadic Alzhei mer disease,S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海马神经元超微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SAD模型。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和银思维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于造模后第21天开始治疗,各治疗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灌胃,各组均每日给药1次,共2个月。治疗结束后,以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实验进行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测试,测试完毕处死大鼠并取出海马组织,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在定位航行实验中,多奈哌齐组以及银思维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平均逃避潜伏期及总游泳距离均显著缩短(P〈0.05或P〈0.01)。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在目标象限活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或P〈0.01)。在多数测试时间段中,多奈哌齐组与银思维低、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组织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观察也证实了药物干预的作用。结论:中药复方银思维能明显改善SA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作用的超微形态学基础可能与保护海马神经元微管结构,防止轴突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脑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细胞神经元谷氨酸转运体(excitator aminoacid transporters,EAATs)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药物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3次缺血-再灌注方法,制备小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各组大鼠按照分组原则进行处理,8周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跳台试验进行学习和记忆成绩测试评估大鼠认知功能,同时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膜上 EAAT1和EAAT2的表达量.结果 通过跳台实验可见,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学习和记忆测试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学习和记忆测试明显改善,Morris水迷宫实验同样得出相同趋势的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排列紊乱、数量较少,甚至坏死、凋亡.而药物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形态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膜上EAAT1和EAAT2表达明显下降,而药物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膜上EAAT1和EAAT2表达则明显改善.结论 补肾健脑汤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和记忆障碍,机制可能与其有效调节海马CA1区内EAATs的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毛冬青甲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24只,以Aβ1-42海马注射制作A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毛冬青甲素组、阳性药物组(多奈哌齐).于造模后第3天起开始干预,连续4周.干预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记录各组大鼠水迷宫测试期间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探索实验中大鼠处于平台所在区间时间比率;用Brdu标记增殖细胞,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被标记的增殖细胞表达情况,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锥体细胞Nissl体形态.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毛冬青甲素组均能缩短潜伏期时间和增加穿越平台次数,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rdu标记结果显示毛冬青甲素能改善海马齿状回区神经细胞再生.结论 毛冬青甲素能促进AD模型大鼠神经元再生,且显著改善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加减地黄饮子对β-淀粉样蛋白1-40(β-amyloid protein,Aβ1-40)诱导的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海马组织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大脑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AD动物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寻找平台所需时间以评价大鼠记忆能力及加减地黄饮子的干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海马区SS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22.79±6.54)s]比较,模型组大鼠第6天平均逃避潜伏期[(38.52±9.97)s]明显延长(P<0.05),而加减地黄饮子组大鼠潜伏期[(26.71±5.10)s]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但与盐酸多奈哌齐组[(24.49±5.57)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8.45±0.97),模型组大鼠海马区SS蛋白表达(2.98±0.14)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减地黄饮子组大鼠SS蛋白表达(6.05±0.42)明显上调(P<0.05),效应优于盐酸多奈哌齐组(3.79±0.29).结论 加减地黄饮子对AD模型大鼠的记忆功能减退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增强海马神经元S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枝苓口服液对双转基因(APPswe/PSldE9)小鼠学习记忆和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发挥治疗作用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APPswe/PSldE9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参枝苓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15只;同背景C57/BL6J小鼠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参枝苓大剂量[50 g/(kg·d)]、中剂量[25 g/(kg·d)]、小剂量[12. 5 g/(kg·d)]组,多奈哌齐组[0. 92 mg/(kg·d)],分别給予灌胃治疗3个月,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治疗3个月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价各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运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突触的超微结构。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小鼠相比,逃避潜伏期、游泳距离显著延长(P 0. 01),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减少(P 0. 01),治疗后参枝苓中、小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游泳距离明显缩短(P 0. 05),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 0. 05)。结论参枝苓能改善APPswe/PSldE9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潜在机制可能与改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结构和数目,进而改善突触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减地黄饮子对β-淀粉样蛋白1-40(β-amyloid protein,Aβ1-40)诱导的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海马组织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大脑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AD动物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寻找平台所需时间以评价大鼠记忆能力及加减地黄饮子的干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海马区SS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22.79±6.54)s]比较,模型组大鼠第6天平均逃避潜伏期[(38.52±9.97)s]明显延长(P<0.05),而加减地黄饮子组大鼠潜伏期[(26.71±5.10)s]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但与盐酸多奈哌齐组[(24.49±5.57)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8.45±0.97),模型组大鼠海马区SS蛋白表达(2.98±0.14)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减地黄饮子组大鼠SS蛋白表达(6.05±0.42)明显上调(P<0.05),效应优于盐酸多奈哌齐组(3.79±0.29)。结论加减地黄饮子对AD模型大鼠的记忆功能减退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增强海马神经元S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蒲通窍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复制血管性痴呆(VaD)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变化.结果:4周后模型组大鼠脑组织NO含量、NOS活性和cGMP水平明显增高,中药组、阳性对照组大鼠NO含量、NOS活性和cGM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蒲通窍胶囊可减少NO路径诱导的细胞凋亡发生,降低NO的神经毒性,保护脑细胞,降低NO至适量水平,从而促进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软脉灵口服液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redox factor-1, APE/Ref-1)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作VaD模型。将45只Va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低剂量软脉灵组和高剂量软脉灵组。另外15只正常大鼠行假手术作为对照。于造模次日分别用生理盐水、尼莫地平和软脉灵口服液灌胃,共30 d。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APE/Ref-1的表达。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软脉灵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1 min穿越原平台所在位置次数增加(P〈0.01)。高剂量软脉灵组与低剂量软脉灵组大鼠海马CA1区APE/Ref-1阳性细胞数比模型组增多(P〈0.01);与低剂量软脉灵组和尼莫地平组比较,高剂量软脉灵组大鼠海马CA1区APE/Ref-1阳性细胞数增加(P〈0.01),低剂量软脉灵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软脉灵口服液能改善拟Va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对拟VaD大鼠海马CA1区APE/Ref-1表达的下降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电针“百会”“神庭”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并从突触结构及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角度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位组和奥拉西坦组,每组7只。采用改良双侧颈动脉结扎模型,电针穴位组大鼠选择“百会”“神庭”两穴治疗,电针非穴位组大鼠选择固定非穴位刺激,每次电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干预14 d;奥拉西坦组大鼠选择腹腔注射奥拉西坦,50 mg/kg,每日1次,连续14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 PSD95)、GluA1、GluN2B和磷酸化GluN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期逃避潜伏时间延长,测试期跨越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大脑质量显著增加,海马CA1区突触结构数明显减少,海马PSD95、GluA1、GluN2B和磷酸化GluN2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组大鼠的学习期逃避潜伏时间缩短,测试期跨越平台次数增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大脑质量降低,CA1区突触结构数增多,海马PSD95、GluA1、GluN2B和磷酸化GluN2B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百会”“神庭”能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改变海马突触结构,分子机制可能和增加突触蛋白PSD95、GluA1和GluN2B的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递增负荷的跑台运动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CA3区HDAC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生长发育期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大鼠进行8周中等强度、递增负荷的跑台训练。8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两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完后处死两组大鼠,在大脑海马CA3区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大脑海马CA3区HDAC2蛋白表达。结果:定位航行实验中,运动组大鼠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空间探索实验中运动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且差异显著(P<0.01)。运动组HDAC2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调(P<0.05)。结论:中等强度运动能促使大鼠大脑海马CA3区HDAC2表达减少,说明长期适宜的体育运动能通过抑制HDAC2表达,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胆碱能机制。方法 采用持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纳洛酮组。纳洛酮组手术后即连续7d腹腔注射纳洛酮。8周后用Morris水迷宫训练方法,比较三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观察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减退的防治作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检测CA1区CHAT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和纳洛酮组与模型组的实验大鼠相比,其Morris水迷宫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1),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平台实验逃避潜伏期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A1区CHAT表达的阳性单位数、灰度值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减少(P<0.01);纳洛酮组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减退有明显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纳洛酮抑制CHAT活性降低或增加海马缺血后降低的CHA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以及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四血管法制备VD模型,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通胶囊大、中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多(P〈0.05-P〈0.01)。模型组突触前、后膜模糊,突触间隙变窄,突触后致密带密度低,突触活性带较短,突触囊泡不清。假手术组突触结构形态正常。大剂量组、中剂量组突触结构形态接近于假手术组。结论:脑通胶囊可减轻海马CA1区突触损伤,从而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刺五加叶皂苷(ASS)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引起的大鼠实验性血管性痴呆的影响,为ASS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及ASS 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CAO法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10 d 后ASS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ASS(25、50和10...  相似文献   

18.
银杏内酯和胰岛素对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建立拟AD大鼠模型,研究银杏内酯和胰岛素对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冈田酸(OA)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建立拟AD大鼠模型,分为银杏内酯组,胰岛素组。银杏内酯组腹腔注射银杏内酯,胰岛素组侧脑室微量注射速效基因合成人胰岛素,分别设对照组。冈田酸末次注射2周后水迷宫行为学试验检测其学习记忆,Bielschowsky染色观察海马CA1区老年斑(SP)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结果:拟AD模型组定向航行试验于第2天开始平均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或P〈0.01),空间探索试验原站台象限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拟AD模型组比较,银杏内酯组及胰岛素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或P〈0.01),原站台象限活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Bielschowsky染色观察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未见明显改变,拟AD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形成NFT,细胞外有SP;银杏内酯组和胰岛素组大鼠海马CA1区少见或未见SP或NFT。结论:银杏内酯腹腔注射或胰岛素微量侧脑室注射均可减少拟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SP和NFT的形成,减轻OA对大鼠海马的病理损害,显著改善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