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胃贲门癌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胃贲门癌近年有增多趋势。作者介绍了6例残胃贲门癌的手术治疗体会,并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1987年2月~2005年10月,我们共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贲门癌患者21例,现报告诊治体会。临床资料:本组21例残胃贲门癌患者,男19例,女2例。年龄39~69岁,平均51.3岁。原发病为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8例,均行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Ⅱ式16例,BillrothⅠ式5例)。术后至残胃贲门癌确诊时间为2~24 a。均经X线  相似文献   

3.
贲门胃底切除、余胃食管吻合在残胃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例残胃贲门癌行贲门胃底切除、残胃食管吻合术。全组均行根治性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及吻合口瘘、胃瘘发生。认为残胃癌贲门胃底切除残胃食管再吻合的手术方法保留部分正常胃组织,比全胃切除更符合生理功能,既符合肿瘤切除原则,又有效地减少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1992~ 2 0 0 2年 ,我们于晚期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中采用改良法封闭胃残端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94例晚期贲门癌患者 ,其中男 76例 ,女18例 ;年龄 44~ 76岁 ,平均 5 5岁。术前经食管造影检查、部分加纤维食管镜或 CT检查而确诊 ,均行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手术方法 :术中采用腔内胃食管吻合 5 6例 ,其中腔内弹力环扎吻合 10例 ;采用腔外胃食管置入吻合 3 8例。做左胸后外侧切口 ,经胸进腹探查 ,决定行肿瘤切除后游离下段食管 ,游离肿瘤及胃达幽门部 ,分别距肿瘤边缘 3~ 5 cm切断食管及胃 ,断胃时应尽量保留…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残胃贲门癌全国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采用贲门胃底切除、余胃食管再吻合术治疗10例残胃贲门癌。结果全组术后均无吻合口瘘、胃食管反流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病理检查均未发现切缘癌残留。表明该术式比全胃切除更符合解剖生理功能,可有效减少全胃切除术后的多种并发症,且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6.
7.
残胃食管癌、贲门癌再手术并消化道重建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4~ 2 0 0 1年 ,笔者共施行残胃食管癌、贲门癌再手术 3 0例 ,并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术式进行消化道重建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6例 ,女 4例 ;年龄 48~ 77岁。贲门癌 19例 ,中下段食管癌 11例。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 2 4例 ,其中 1例历经 3次手术 ,先行胃穿孔修补 ,又行阑尾炎切除 ,再行胃大部切除 ;另 6例均为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术后至患胃癌或食管癌的时间为 2~ 2 4年。手术方法 :1全胃切除后空肠食管端侧吻合 ,适用于行毕 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先将胃肠吻合口切除 ,行空肠端端吻合。将吻合口远侧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切除术的最佳手术径路。方法将232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按手术径路不同分为经腹组(152例)和经胸组(80例),观察两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切缘癌阳性率、手术根治率、围手术期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生存率。结果经腹组和经胸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6.7、11.2个,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10.24±1.22)、(15.32±1.36)d,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9%、25%;两组上述指标比较P均〈0.05。结论胃底贲门癌经腹手术较经胸手术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多,术后恢复时间短,心肺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张秉钵  张璐 《山东医药》1997,37(3):11-11
胃旷置术治疗晚期胃贲门癌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71000)泰安市中心医院张秉钵高松张哲郑勇纪博张璐晚期胃及贲门癌患者中,约30%的肿瘤不能切除。为使此类患者能经口进食,我们设计了胃旷置术。经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证实,此术近期效果较满意。临床资料:本组1...  相似文献   

10.
1997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我院对 12 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施行手术治疗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0 6例 ,女 14例 ;年龄 40~ 72岁 ,平均5 7.5岁 ;病程 1~ 6个月。食管癌 6 6例 ,贲门癌 5 4例 ;病变长3~ 5 cm;经左胸后外侧切口 99例 ,右胸前外、腹、颈部三切口2 1例。术中发现癌肿周围淋巴结转移 43.8%,胃左动脉旁、气管分叉处及锁骨下淋巴结转移占 5 6 .2 %。术后发生并发症 19例 ,其中脓胸 3例 ,气胸 3例 ,刀口感染 4例 ,吻合瘘 5例 ,肺部感染 3例 ,心血管并发症 1例 ;死亡 4例 ,死因为吻合口瘘 2例 ,肺部及心…  相似文献   

11.
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肠—胃返流N—亚硝基化合物形成和胃内细菌过度生长(IBO)是残胃癌变的三大因素.本文就我院1977~1983年期间,对因胃的良性疾病而作胃手术10~15年后病人随防,并作为胃癌普查对象,进行胃镜检查,空腹胃液pH测定和细菌学检查,并对不同胃手术方式IBO比较,来讨论胃手术后的IBO是导致残胃癌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孙世杰  周先亭 《山东医药》2002,42(24):12-12
1991~ 2 0 0 1年 ,我院手术治疗患者胃癌穿孔 17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4例 ;年龄 2 1~ 82岁。合并中毒性休克 4例 ,糖尿病 3例 ,肾功能不全 1例 ,肺心病 1例。术前胃镜确诊 2例 ,术中确诊 14例 ,术前、中、后误诊 1例。胃窦部溃型肿物 15例 ,胃体部小弯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应用贲门胃底切除、余胃食管再吻合术治疗4例残胃贲门癌,并探讨了该术式的理论基础。作者认为该术式能保留部分正常胃体,重建后的消化道较符合生理要求,有利于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是目前治疗残胃贲门癌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焦念华 《山东医药》1990,30(6):15-16
一、不同术式评价1.左胸进路。优点:①对下段食管暴露好,能在直视下操作,经膈显露胃操作简便,适于下段食管癌及贲门癌;②中段食管癌也可以切除,并可做弓上、胸顶或左颈部吻合。缺点:①因主动脉弓跨越,对中、上段食管癌的显露较差,游离不易彻底,也不易彻底清除气管隆突上、下淋巴结;②高位吻合操作不便;③易损伤食管后方的乳糜  相似文献   

15.
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的炎症、溃疡和癌的发生是受关注的研究课题,特别是残胃癌的发生更引起普遍重视[1],为进一步探讨残胃癌及残胃复发癌发生的有关因素及预防发生措施,本文对698例残胃临床资料给予收集整理,并加以分析、讨论.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残胃698例,其中因胃或十二指肠良性病变行胃部分切除术后残留386例,包括胃溃疡术后残胃18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术后残胃168例,其他良性胃病术后残胃20例,毕Ⅰ式术后残胃300例,毕Ⅱ式术后残胃86例;胃癌术后残胃312例,其中胃癌行毕Ⅰ式手术后残胃216例,毕Ⅱ式手术后残留96例.1.2方法…  相似文献   

16.
残胃食管、贲门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胃癌指因为胃、十二指肠良性病变行胃部分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后或早期胃癌根治术后5a以上(已排除转移),在胃的任何部位发生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生在贲门部称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指胃及十二指肠的任何性质病变,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在食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的恶性肿瘤,但“残胃食管癌”混淆了“残胃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李春平  黄家良  李晓华 《山东医药》2010,50(18):105-105
2004年1月-2008年5月,我们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胃问质瘤(GIST)1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残胃贲门癌及胃部分切除后食管癌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残胃贲门癌、食管癌的治疗原则同一般贲门癌及食管癌。但由于病人已行胃部分切除,因此消化道重建则是治疗的关键。消化道的重建与第一次胃切除的方式、肿瘤发生及受累部位、以及残胃大小等直接相关。此外,还要考虑到病人...  相似文献   

19.
郑琦  程永泉 《山东医药》1996,36(7):25-26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附6例报告)淄博市第一医院(255200)郑琦,程永泉,韩春生,雷印胜1986~1995年,我们采用不同手术切口、不同代食管方式手术治疗胃大部切除木后食管癌、贲门癌6例,手术均获成功。1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贲门癌26例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26例均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癌切除,将残胃连同脾脏、胰尾移于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术。主动脉弓上吻合10例,弓后吻合9例,弓下吻合7例;手工吻合5例、器械吻合21例。结果 全组无吻合口瘘和手术早期死亡,术后并发症率为15.4%(4/26)。1年生存率73.9%(17/23),3年生存率53.3%(8/15),5年生存率28.6%(2/7)。结论 采用将残胃、脾脏和胰尾移入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可增加残胃上移高度,保证食管残胃的无张力吻合。此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消化道重建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