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题解答     
基础理论部分一、填空白 1、因为肺司呼吸,鼻为呼吸之气出入的门户和通道,鼻的嗅觉作用亦有赖肺气以维持,所以称“鼻为肺窍”。 2、脾主运化应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 3、因湿邪外袭而阻碍脾的运化功能,称为湿困脾阳。  相似文献   

2.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相似文献   

3.
耳穴冰白粉疗法是以中医耳针学和脏腑学说为基础的。中医学认为,肺主皮毛,宣发肃降,通条水道;脾主运化水湿,二脏功能失司,肺气不得宣发,水湿运化障碍,停滞肌肤、蕴久而成斑疹。我们选定肺脾二穴为主要穴位,同时我们筛选中药白胡椒、冰片二药相伍、因其具有辛香走串、行气活血,舒通经络之功。我们用此疗法治疗银屑病荨麻疹、湿疹等多种皮肤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明代医家万全受到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启示,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儿"脾常不足""肺常不足"的观点。小儿"肺常不足",肺脏娇弱,腠理不密,加之寒温不能自调,六淫之邪首先犯肺。肺失宣降,气机生化不足,必影响脾气的运化功能。小儿"脾常不足",且易为乳食、生冷所伤,影响水湿运化,聚而生痰成饮,上壅于肺,肺气宣降失司。脾土与肺金关系密切,往往相互涉及,造成两脏同病。肺脾同病,是小儿  相似文献   

5.
李志明  朱思敏 《河北中医》2009,31(7):966-967
1病因病机 肾病综合征属于中医学水肿、虚劳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水肿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及三焦的水液代谢有关,《素问·经脉别论》曰“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凋水道,下输膀胱,水经四布,五经并行”,即是对正常津液代谢的概括。而肺气不宣,肃降失司,不能通调水道;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致水湿潴留;肾虚不能气化水湿泛滥,皆可出现水肿。  相似文献   

6.
急性肾炎是小儿多发病,常见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疾病在急性期、好转期与恢复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分3步辨证施治,立法用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 发病机理急性肾炎的发生,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腠理疏薄,而感受风邪、水湿或疮毒内侵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排泄,并与三焦、膀胱等脏腑配合共同完成水液的气化和排泄。肾主水为本,肺主通为标,脾主运化为制。故说:“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当外邪侵袭,伤及脏腑,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运行障碍时,就会导致本病的发…  相似文献   

7.
通过论述水通道蛋白和肺脾肾三脏在体内水液代谢中的作用,探讨水通道蛋白和中医学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内在相关性,提出AQPs在肺、消化系统和肾的正常表达可能是"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和"肾主水液"的分子水平基础之一。因此通过研究AQPs的表达和调节机制,将为揭示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及其功能的相关性提供新途径,为中医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脾胃湿热证及肾虚证等证的本质研究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炎性疾病。一般经积极治疗都能及时痊愈。但由于用药的不合理、不及时、以及体质等因素,均会影响治疗效果。作者自1978年以来,运用健脾益气法于肺炎的辨证论治中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浅谈体会如下: 一、补脾益肺以消病灶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生化之源;肺所主之气,有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因此肺气的强弱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气的强弱,故何梦瑶说:“饮食入胃,脾为运行其精英之氣,虽曰周布诸脏,实先上输于肺,肺气受其益,是为脾土生肺金,肺受脾之  相似文献   

9.
顽固性心力衰竭,病程迁延,主要累及心、肺、脾、肾四脏。心主血,肺主气,气以帅血,血以载气,心气不足,血行不畅,则影响肺气的输布与宣降;肺气虚,宗气生成不足,则运血无力;脾统血,主运化,脾失健运,水津不布,水湿停聚,则发为水肿,脾虚生血不足,统摄无权,...  相似文献   

10.
脾主升津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脾主升清,乃脾之特性,古今书籍对“清”之诠释,皆指精微物质而言,然脾之升清是其运化职能的一部分表现,脾主运化则赅括运化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二方面,脾主升清实已寓有脾主升津之意。何以言脾主升津?《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相似文献   

11.
中医认为,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脾喜燥恶湿,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发挥.其中脾的运化水湿是指对水液的吸收、传输和布散作用.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不正常停滞,也就能防止湿痰、水饮等病理产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一、治痰为何先治气痰是由肺、脾、肾三脏之气虚,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痰与气在生理上关系密切,病理上互为因果。 1、肺气虚生痰: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有宣发、肃降之功能,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及排泄,起疏通、调节的作用。如肺气虚衰,可影响肺之气化功能,水湿停聚而成痰。另外肺气虚衰,易感外邪,以致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津液凝  相似文献   

13.
少谦  李杨 《光明中医》2009,24(8):1569-1569
中医认为,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脾喜燥恶湿,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发挥.其中脾的运化水湿是指对水液的吸收、传输和布散作用.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不正常停滞,也就能防止湿痰、水饮等病理产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正> 水肿,是指体内水湿停留,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多由于外感风邪犯肺,肺失宣降,水道失调;或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久病伤肾而使水液输布排泄失常,从而导致水湿潴留,溢于肌肤而成水肿。总之,本病的发生,多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一、常见水肿病症:古代将本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但按其虚实辨证,不外阳水和阴水两大类:1.阳水:多由肺气失宣,三焦壅滞,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致,症见恶寒发热,咳嗽咽痛,发病急骤,水肿自头面开始,继及四肢  相似文献   

15.
小儿顽固性咳嗽临床多见,治疗较为棘手。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采用健脾化痰法为主治疗本病,能取得理想效果。因脾为生痰之源,健脾能堵绝生痰源头;肺为贮痰之器,化痰则清利贮痰处所。脾健肺清,痰除咳止,病能自愈。从小儿顽固性咳嗽的病机看,脾肺气虚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痰鸣迁延不愈的根本原因。咳嗽病变在肺,但发病与脾的关系极为密切。小儿肺常不足,形气未充,脏腑未坚,腠理疏松,表卫不固,肺主皮毛,风邪上受,首先犯肺。小儿脾常不足,脾主运化,肺气有赖于脾所运化之水谷精气充养,若久病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及水谷精微,而酿湿成痰,…  相似文献   

16.
许斌 《家庭中医药》2020,27(5):56-57
正咳喘是儿科常见病症,包括西医的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变异性咳嗽及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为外邪所伤,又或因喂养不当,首先累及肺、脾两脏,咳喘反复,肺气耗损,脾失健运,致痰浊内生,日久则痰瘀互结,阻滞肺络,发而成咳喘。在小儿咳喘的治疗中,中医多用宣肺止咳平喘,益气健脾化痰之法,脾运化水湿,肺则通调水道。今肺络瘀滞则痰聚而无以  相似文献   

17.
“脾主运化,肺主行水”,人体水湿的运化得益于脾之升清,肺之布散。若脾虚失运,则水湿停聚成痰,上贮于肺器之中,肺气闭阻,不雾精微,则脉道不利,易生瘀血,痰瘀混杂于肺,日久化生成结节。故基于“塞因塞用”这一核心治疗思想,提出治疗肺结节以“培补脾土”为主要治法,配合宣肺、化痰等手段,标本同治,以达到消散结节的最终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衰竭属中医学癃闭、关格、溺毒、肾劳等范畴。各种肾病迁延不愈,日久可致脏腑功能受损,脾肾亏虚;脾失运化,肾失开阂,水湿停聚,浊毒内积而发为本病。本病病位主在脾、肾两脏,涉及肝、心、肺、胃与三焦。在正虚的基础上,湿浊壅滞三焦.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而表现为各种临床证候。  相似文献   

19.
荨麻疹在中医文献中称为“瘾疹”、“瘤”等。本病多由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所致,另与体内蕴热、气血虚弱有关。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若按常法治疗(如祛风、活血、凉血、益气养血等),往往效果不佳,改用调理脾胃法则疗效显著。由于脾胃不和、脾胃虚弱,而导致本病的机理,主要有两点:一、脾合肌肉,运化水湿,泌别水谷之清浊。如脾的功能受损则水湿内停,湿浊之邪泛溢肌肤,故生瘾疹。二、肺主皮毛,职司卫外,而脾土为肺金之母,有滋养、扶持肺脏的功能。脾胃虚弱则母病及子,导致肺气亦虚,卫外不固,故稍遇风邪,即发瘾疹。  相似文献   

20.
刘永铭治疗消渴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渴是指饮食不节,而引起的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征。 刘老师认为:消渴病虽因肺、脾(胃)、肾三脏功能失凋所致,在三脏中,尤以肾为重要。既使症状表现在肺或脾(胃)亦与肾密切相关,如《石室秘录·卷六·内伤门》说:“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以肾虚致渴,则无不同也。”由此可见消渴以肾为本。 刘老师认为:人以气为本,病皆生于气,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肺、脾、肾三脏,气机不畅,功能失调,运化、输布、贮芷不能。三脏气虚是关键,终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