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方宪清  汪瑞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898-1898,1903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32例AVM破裂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病历资料。病变位于额叶5例,颞叶12例,顶叶9例,枕叶4例,小脑半球2例。结果血肿清除加AVM全切除17例,血肿清除加供血动脉夹闭、部分AVM切除9例,单纯血肿清除或脑室引流6例、加AVMⅡ期治疗4例(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栓塞及伽玛刀治疗),死亡2例。存活病例中术后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分级评价:Ⅰ级10例,Ⅱ级11例,Ⅲ级7例,Ⅳ级2例。结论脑动静畸形破裂出血患者,在严重意识障碍或已出现脑疝的情况下需急诊清除血肿,同时尽可能地进行AVM全切除;而对于AVM处于功能区、脑深部或巨大AVM患者,在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夹闭AVM的供血动脉或切除畸形血管团,或仅清除血肿待病情稳定后Ⅱ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致脑内血肿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了22例AVM破裂致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行血肿清除 AVM显微切除术,1例行血肿清除 畸形血管团部分切除术,1例行血肿清除 供应动脉结扎术,2例单纯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再次出血行二次手术,去大骨瓣减压13例.结果,22例均经病理证实为AVM,死亡4例,12例行DSA或MRA复查,11例畸形血管团消失,1例部分残留,其余6例因经济原因拒绝复查.18例随访1~2年,恢复良好10例,中残5例,重残3例.AVM破裂所致脑内血肿患者应急诊手术,在清除血肿的同时尽可能地完全切除畸形血管团,以降低病人的致残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探讨脑动静畸形破裂出血急性期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20例经CT,CT血管造影(CTA),MRI及手术病理确诊的18例脑动静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 18例病例中,14例行血肿清除联合AVM显微切除术,单纯血肿清除4例.出院时疗效优良患者14例(77.78%),其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病残3例(16.67%),手术死亡1例(5.56%).结论 手术治疗联合血管内治疗是目前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急性期的手术治疗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以急性出血发病的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选择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认为脑实质内出血并怀疑为AVM的21例患者,经过急性期出血的手术治疗等正确处理,DSA全脑血管造影或病理证实为脑AVM.结果:急性期对21例脑AVM患者行急诊外科手术治疗,血肿清除术17例,发现畸形血管团14例(82.35%);血肿清除加AVM显微切除术8例;血肿清除加部分畸形血管电凝术9例;单纯脑室内血肿引流术4例;去骨瓣减压术8例;部分患者待病情稳定后2周经DSA栓塞或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脑AVM出血急性期的正确外科处理,既清除血肿,又防止AVM再出血和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达到针对病因、针对病症治疗的双重目的,为进一步血管内栓塞或手术切除奠定基础并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脑动静脉畸形( AVM)破裂出血的个体化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64例脑AVM破裂出血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和疗效,其中25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8例行分次分期血管内栓塞治疗,11例行联合治疗(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或伽马刀治疗)。结果25例显微外科手术患者中, AVM全切除21例,4例AVM大部分切除(均为直接手术者);28例血管内治疗患者中,完全栓塞病变8例,大部分栓塞15例,部分栓塞5例;11例联合治疗患者中,一期血肿清除并AVM部分切除+二期血管内完全栓塞治疗3例;血管内栓塞后显微手术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1例;联合伽马刀治疗3例AVM病灶消除均在80%以上。出院GOS评分:5分30例,4分17例,3分11例,2分3例,1分3例。结论脑AVM破裂出血后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AVM破裂出血合并大量血肿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并视术中情况切除AVM可获得良好预后,小型AVM破裂出血合并血肿开颅血肿清除+AVM全切除可获得根治,大型AVM破裂出血量不多可分次分期栓塞治疗,联合外科手术切除及伽马刀治疗降低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6.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37例显微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破裂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7例脑AVM破裂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 全组37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2年,其中恢复工作21例,生活自理10例,需要他人照顾2例,死亡4例(死者均为术前脑疝时间较长患者).结论 选择适当的显微手术治疗能够改善脑AVM破裂出血的预后,血肿清除加AVM切除是该病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的急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析46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全切畸形血管团27例,结扎供血动脉11例,单纯血肿清除8例,其中再出血2例行二次手术。死亡4例,恢复工作23例,生活自理14例,需要他人照顾5例,9例出现癫痫发作需服药控制。结论急诊开颅清除血肿的同时运用显微技术尽可能摘除畸形血管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 (AVM )出血并颅内血肿形成的急诊手术问题 ,急诊手术前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 ,其为手术提供依据及帮助决定手术方案。方法 CT提示颅内血肿 ,怀疑AVM出血 ,经行MRA检查提示脑AVM的 19例患者行急诊手术。其中 17例行血肿清除加AVM显微切除术 ,2例行单纯血肿清除术 ,10例行去骨瓣减压术。结果  19例中恢复优良 15例 ,其中 14例复查DSA或MRA ,12例AVM消失。结论 对于脑内血肿较大、颅内压高或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的AVM出血患者 ,应积极予以急诊手术。MRA可显示AVM主体及主要供血动脉 ,较DSA检查无创、快捷安全 ,能在短期内设计较合理手术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急诊手术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经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病理确诊的22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手术抢救方案和治疗效果.开颅行血肿清除加畸形血管切除15例,血肿清除加部分血管电凝术6例,单纯脑室单侧或双侧引流术1例.结果: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1例,治疗后恢复工作14例,生活不能自理4例,死亡4例.结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急性期外科手术的正确选择和恰当处理是疾病治疗成功的关键.争取在清除血肿时一并切除畸形血管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急性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3~2008年该科收治的36例脑动静脉畸形(AVM)急性破裂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的病例.结果 3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优良27例,痛残7例,死亡2例.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急性期及时的外科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后遗症较少,应成为脑AVM合并出血患者治疗的最佳选择,是其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因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而收治的患者各40例,其中以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患者为保守组,而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患者实施显微手术治疗设为显微组,对比两组患者血肿消除时间、住院时间、发生脑积水情况。【结果】显微组血肿消除时间为(13.7±2.6)d,平均住院时间为(18.5±3.2)d,脑积水发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32.5%;保守组血肿消除时间为(23.3±3.4)d,平均住院时间为(34.1±3.9)d ,脑积水发生率为42.5%,并发症发生率6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比传统的保守治疗更具有优势和应用的价值,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缩短血肿消除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吴一平  姚建社  邵云  浦毅  羊正祥 《湖南医学》2014,(1):118-119,122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 n =50)和对照组( n=50),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疗效和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和再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颅内高级别动静脉畸形(AVM)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效果并探讨影响其手术后神经功能恶化的临床因素;同时回顾性累计其年出血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高级别(Spetzler-Martin Ⅳ级、Ⅴ级、Ⅵ级)AVM病例临床资料.142例中手术组98例,非手术组44例,应用Glasgow结果 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早期)、术后半年(晚期)随访情况进行神经功能评价;同时回顾性累计其年出血率.对手术组患者的临床因素与手术后早期、晚期神经功能缺失发生率进行差异统计学意义检验.结果 142例高级别AVM年出血率为2.1%.手术组晚期总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为10.1%,而非手术组则为25.0%.与手术后早期、晚期神经功能缺失显著相关的因素有AVM大小、AVM邻近脑功能区、Spetzler-Martin分级、深穿支供血动脉、术中出血量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手术后早期及晚期神经功能缺失最显著相关的因素是Spetzler-Martin分级、深穿支供血动脉.结论 高级别AVM年出血率与以往报道的年出血率相似;手术总体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总体治疗效果.高级别AVM手术后神经功能恶化的最重要临床因素是Spetzler-Martin分级、深穿支供血动脉.  相似文献   

14.
陈泉  夏磊  程冠亮 《湖南医学》2014,(10):1918-1921
【目的】探讨软通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脑出血继发脑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本院首次发病且于起病24 h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硬通道组采用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软通道组采用软通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治疗后d7、d14、d28行头颅C T检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血中及引流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硬通道组和软通道组d7、d14、d28血肿体积明显缩小,d7、d14、d28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明显缩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 P <0.05);与硬通道组比较,软通道组d14、d28血肿体积及周围脑水肿体积明显缩小,d7、d14、d2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 P <0.05),d2、d4、d6引流出脑脊液中IL‐6和TNF‐α含量均明显减低,血SOD活性升高和MDA含量降低( P <0.05)。【结论】采用软通道微创治疗脑出血继发脑损伤患者,能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血肿周围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通过减轻脑出血后炎性反应、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黄进兴 《河北医学》2012,18(6):799-801
目的:探讨急诊显微手术对小脑动静脉畸形(AVM)伴出血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11年5月神经外科所收治的经确诊为小脑AVM伴出血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急诊显微手术下清除血肿并切除畸形.结果:采用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后完整切除畸形血管7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GOS评分显示,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为8例,轻微残疾的为2例,重度残疾为1例.结论:急诊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小脑AVM伴出血可以明显降低其致死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程蓓 《湖南医学》2014,(2):320-322
【目的】探讨应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间进行诊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的60例患者应用20%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每次滴注100mL快速输入,每6~8h一次,连续应用7d ;7d后运用常规滴注速度滴注7d。对照组60例患者,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125mL ,每6~8h一次,连续应用7d;所有患者均连续进行颅内压监护,并在治疗前、治疗后的d7及d14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血浆神经肽Y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颅内压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之间颅内压及降低幅度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肽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14d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运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血浆神经肽Y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的手术疗效,对临床疑似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的患者探寻手术的效果。方法我科对11例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的患者,均在清除血肿的同时,在显微镜下行畸形血管手术切除。结果全组11例均在显微镜下行手术治疗,术后依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分级评价:Ⅰ级6例,Ⅱ级3例,Ⅲ级2例。结论对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的患者,在清除血肿的同时于显微镜下行畸形血管切除,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与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相关的临床及血管影像学特征,以期对脑 AVM 的出血倾向作出评价和预测。方法:应用 Cox 回归模型,对59例脑 AVM 进行出血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59例脑 AVM 中,观察期内出血48例(占81.4%),年平均出血率为2.3%;病灶大小、供应动脉支数以及引流静脉支数是决定脑 AVM 出血倾向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小型 AVM、多支动脉供应的 AVM 以及仅有单支静脉引流的 AVM 最易破裂出血。结论:建议脑血管造影时着重对此三项指标进行描述;对于出血风险较大的脑 AVM 应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