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血病皮肤浸润的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及预后的特点.方法 总结近5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白血病且伴皮肤浸润患者的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改变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中疾病类型以髓系白血病为主,其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例数最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相对...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各种白血病的皮肤表现及皮损分布是否有所不同;皮肤损害能否出现在系统性白血病之前;一旦诊断皮肤白血病可存活多长时间及是否预示预后不佳;只靠皮肤活检能否确定白血病之类型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者对42名皮肤白血病患者进行了临床病理学研究。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6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GL)12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GL)3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AML)5人,急性髓单核细胞白血病(AMML)3人。研究结果表现:各型白血病均可见丘疹、斑疹、斑块、结节、瘀斑、紫癜及溃疡,以丘疹和结节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皮肤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就诊的8例急性皮肤型GVHD患者进行观察和临床资料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发病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结果:8例患者原发病分别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血缘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者5例,半相合者3例。8例患者中女4例,男4例,移植后GVHD发生时间为15 d~3个月,临床表现大多为弥漫性红斑、斑丘疹,1例表现为特征性的毛囊周围丘疹,结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8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allo-HSCT后急性皮肤型GVHD临床表现大多无特异性,需结合病史和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报告1例长期以头部皮肤损害为表现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并分析皮肤损害特征、组织病理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免疫组化染色特点。该患者为男性,63岁,以局限性头部皮损反复发作7月为其主要症状。皮损呈多形性,以红斑、脓疱、糜烂及溃疡为主,短期内四肢出现浸润性斑块。骨髓病理及流式细胞术提示急性髓性白血病M2型。头部皮肤组织病理见血管周围散在的肿瘤细胞,表达MPO阳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复杂,头部浸润是其皮肤受累部位之一。在白血病的诊断以前出现头部皮疹,活检提示有异型细胞浸润,提示白血病的进展及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髓细胞性白血病皮肤浸润的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分析6例髓细胞性白血病皮肤浸润患者的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6例中1例以皮肤白血病为首发表现,5例皮肤浸润出现于确诊白血病后的4 ~ 20个月.4例皮疹表现为泛发的红色浸润性丘疹、斑丘疹或结节,2例表现为局部肿物.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脂肪大量肿瘤细胞浸润,免疫组化髓过氧化物酶、CD43、CD45阳性率较高,其他出现阳性的标志物包括CD15、颗粒酶B、白细胞共同抗原、CD68.5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均于出现皮肤浸润后60 d至1年内死亡.结论 髓细胞性白血病皮肤浸润一般发生于外周血象与骨髓象改变之后,偶尔也发生于白血病血象和骨髓象改变之前.皮疹常表现为结节或肿物,可局限可泛发,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具有特征性.出现皮肤浸润者生存期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第五讲 B细胞-皮肤淋巴样增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阐述B细胞-皮肤淋巴样增生的命名、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其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原发性皮肤边缘区淋巴瘤等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阐述B细胞-皮肤淋巴样增生的命名、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其与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原发性皮肤边缘区淋巴瘤等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2例患者均为急性白血病,其中1例无明显诱因双下肢皮肤出现红斑、结节,伴有疼痛,后自行消退遗留色素沉着,经检查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另1例双足部皮肤出现红斑伴压痛,经检查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在临床看到不典型皮损伴有外周血异常(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或血小板异常)时应考虑白血病皮肤表现的可能,需通过组织病理、骨髓涂片、骨髓病理和流式细胞学检查确诊,以免怠误病情。  相似文献   

9.
报道1例原发性皮肤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合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例.患者女,69岁,因右手无名指肿胀、糜烂4个月入院.人院后查出患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M2α型,右手无名指病理检查结果为白血病皮肤浸润,但按白血病化疗后无好转,其后右上肢、左足跖新发大量红色结节、肿块伴破溃、渗液,经多次多部位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并在系统检查排除系统性病灶后,诊断为原发性皮肤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合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单核细胞性皮肤白血病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4例以皮肤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 结果 患者均为老年人,年龄分别为68、70、74、82岁。皮疹多表现为淡红色至紫色,质韧的丘疹、结节、斑块,多见于躯干和四肢。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真皮内大量肿瘤细胞密集、弥漫浸润。肿瘤细胞不亲表皮,与表皮形成明显无浸润带。可见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和附属器结构呈同心层状排列或排列成单行穿梭于胶原纤维束间。肿瘤细胞中等大小,肾形或卵圆形,异形性明显。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肿瘤细胞CD68、CD4、CD45RO、CD56、白细胞共同抗原(LCA)阳性;CD3、CD20、CD30、CD34、CD117,CD123阴性。 结论 该病多见于老年人,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全层胶原纤维间密集均匀一致的肿瘤样细胞浸润,与表皮间存在无浸润带。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急性髓细胞性皮肤白血病(M4型).患者女,48岁.全身出现丘疹、红色结节14d,伴剧烈瘙痒.体格检查:全身泛发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结节,质韧,无压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弥漫淋巴样细胞浸润,有明显异形及较多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组织病理检查:CD68阳性(灶性),MPO阳性(少量).骨髓穿刺: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免疫标记:CD68、CD11b、MPO及HLA-DR均阳性.诊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4型).患者经过2次DA(伊达比星、阿糖胞苷)方案化疗后,再次行骨髓穿刺示缓解,但皮损仍有复发.  相似文献   

12.
报告1例皮肤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患者女,33岁,孕32+1周。全身多发紫红色结节及斑块1个月,无痛痒,外周血WBC及单核细胞均增多。皮肤科检查:躯干及四肢散在紫红色结节及斑块,表面光滑,质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胶原束间单个核细胞浸润,可见核异形。骨髓穿刺示骨髓增生Ⅱ级,粒系0.27,红系0.29,单核细胞比例偏高,原幼单细胞占0.31,可见Auer小体。外周血涂片:单核细胞比例偏高,可见中幼粒细胞。免疫组化示CD56(+)及CD4部分(+)。诊断:皮肤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患者未行任何治疗,剖宫产后皮损、血象及骨髓象均暂时好转。3个月后病情复发,进展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血液科行CLAG方案化疗达到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1岁。2002年1月出现上唇肿痛,经血液和骨髓穿刺检查证实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5b)。经化疗后缓解,2003年2月患者出现左下唇红色肿块,背部、双上肢皮肤多个结节,血象与骨髓象正常,皮肤组织病理为单核细胞皮肤浸润,经化疗后皮损减轻。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2岁。颈部红斑1月余伴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及表皮浅层水肿,弹力纤维撕裂,并可见较多急、慢性炎细胞浸润;皮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30(-),ALK(-),EMA(-),Ki-67(+5%)。颈部淋巴结病理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CD2(+),CD3(+),CD30(+),ALK(+),CD4(2+),CD5(2+),CD43(2+),EMA(3+),Ki-67(+80%)。诊断:原发性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5岁,皮肤具有坏疽性脓皮病的特征性表现,经皮肤活检后确诊为皮肤白血病(LC)。患者初次就诊时诊断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但在短期内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写一例毛细胞性白血病(白血病性网状内皮增生症),有广泛的带有脓疱的丘疹和斑块。其组织病理改变为急性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患者、男、46岁,1978年取周围血涂片发现有抗酒石酸盐的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毛细胞而诊断为毛细胞性白血病。同时作了治疗性脾切除术。其病理组织象具有白血病性网状内皮增生症特征的单核细胞浸润。1979年9月开始发生非瘙痒性皮疹。  相似文献   

17.
报道1 例急性髓细胞性皮肤白血病.患者男,38岁,因确诊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年,躯干部皮疹1个月入院.皮肤科检查:躯干、右额部皮肤散在数十个直径约1~2 cm大小的红色结节及斑块,略高出皮面,触之有明显浸润感,无压痛.骨髓检查及免疫学证实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2型,患病1年后躯干及前额皮肤出现斑块及结节,皮肤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皮肤白血病.白血病短期内出现皮肤、肺、脾、肾、胸腰骶椎多发性浸润,则提示病情急性进展及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4岁。2009年3月前因胸痛伴发热、血常规异常4周余就诊,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经化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1月余躯干、四肢出现红色丘疹、结节、浸润性斑块,组织病理为皮肤白血病。骨髓检查、免疫分型证实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  相似文献   

19.
本文收集有皮肤损害的淋巴网状组织肿瘤46例,包括淋巴瘤、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及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病、浆细胞瘤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其中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者占36例,以紫癜、红斑和粘膜溃疡最常见,可发生于全身症状出现前,时有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20.
报告1例侵袭性天然杀伤细胞白血病.患者男,37岁.全身散在暗红色丘疹5个月,乏力并加重1个月.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脾脏肋下6 cm,肝脏肋下未触及.根据患者骨髓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免疫分型和电镜检查结果诊断为侵袭性天然杀伤(NK)细胞白血病(aggressive natural killer cell leukaemia),皮肤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提示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皮肤侵犯.该例资料提示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对揭示皮肤淋巴瘤侵犯是不够的,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在确立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