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测定庚型肝炎病毒(HGV)非结构基因5(NS5)区部分基因序列。方法从3例献血员,2例肝硬化患者及1例非甲-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中通过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长994bp的cDNA序列,PCR产物纯化后以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其序列。结果所分离的6株HGVNS5区部分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报道的3株(GBV-C、PNF2161、R10291)比较,同源性为87.2%~93.9%;6株间同源性为90.1%~93.8%。根据所测得的6株cDNA序列推导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外发表的3株序列相比,同源性在93.6%~98.7%,6株之间为93.6%~98.4%。在此区内发现有16个保守的脯氨酸残基及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结论从不同慢性肝脏疾病患者及献血员血清中分离出6株HGV,其NS5区部分序列在核苷酸水平及氨基酸水平均较保守。可依赖此区序列设计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探讨山东省丙型肝炎病毒(HCV)分离株C区、NS5区的核苷酸序列及其基因型别。②方法 以RT-nest-PCR方法从1例临床HCV感染者血清中分别扩增出HCVC区(432bp)及NS5区(319bp)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于T载体上,以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自动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③结果 该分离株与GenBank中50多个1b型分离株同源性均在90%以上,其中C区与中国北京的1b型株HCU6337  相似文献   

3.
付涌水  曹开源  吕凌 《广东医学》2000,21(5):373-374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GBV-C/HGV5'NCR区的序列变异情况。方法 以GBV-C和HGV的5'NCR区安全同源的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于套式RT-PCR。从广东地区的10例GBV-C/HGV感染者血中扩增了10个充列,分别克隆对pUC19、pT-Adv载体。以35S标记的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对这10个序列分别进行正反两个方向的序列测定。结果 10株充列相互间同源性最大为100%,最小为84.4%。与G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山东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庚肝病毒感染的状况及HGV部分基因核苷酸序列。方法 应用RT-PCR法检测HGVRNA,并对阳性扩增的产物采用PCR技术片段直接克隆法测定。结果 从86例PTH-C患者血清中检出HGVRNA阳性者31例(36%),其中一例患者HGVNS5区部分核苷酸序列与美国原始株和另一例日本株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分别为86%和84%。结论 证实山东地区PIH-C患者存在着HGV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明确了解中国不同地区(广东,云南,香港)庚型肝炎病毒(HGV)株5‘端非编码区(NCR)序列的差异。方法: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广东省2例,云南省1例,香港3例共6例HGV感染者血浆中扩增HGV5’NCR cDNA片段,为238bp,PCR产物纯化后直接经对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中国HGV株间5‘NCR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介乎92.93% ̄97.98  相似文献   

6.
Ⅲ型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E2/NS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插入Ⅲ型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E2/NS1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分析该基因片段的核苷酸一级结构。方法利用逆转录套式PCR扩增Ⅲ型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HCV)E2/NS1基因片段,通过定向克隆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采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其核苷酸序列。结果构建出含有Ⅲ型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E2/NS1基因片段的克隆,该区基因片段的核苷酸一级结构和Ⅲ型日本株HCV(HC-J6)的同源性为88.37%,Ⅱ型中国株HCV(HC-C2)的同源性为70.69%,其推定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29%和75.55%。结论基因的核苷酸一级结构在同一基因型中有较高的同源性,而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同源性则相对较低。对不同基因型之间E2/NS1基因一级结构的研究将有助于HCV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国人血清中庚型肝炎病毒(HGV或GBV-C)NS3区部分基因序列。方法:从个体供血者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通过逆转录合成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多聚酶链式聚合反应,将产物克隆于载体上,采用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法进行双向测序。结果:分离出的5株NGV毒株的NS3区部分核苷酸序列之间同源性从85%到98%,与国外已发表的HGV序列比较,同源性在79%~91%。推测的其编码氨基酸序列,5株之间100%一致,与国外已报告的HGV比较,同源性为94.9%~100%。结论:从中国人血清中分离出5株HGV序列,其NS3区部分核苷酸存在着一定的变异性,但其编码的氨基酸非常保守。  相似文献   

8.
采用RT-PCR对广东地区33例肝炎病人血清进行HGVRNA检测,结果2例(6.1%)阳性。对其中1株输血后HGV(CH-3)基因组5'端非翻译区(5'UTR)进行分子克隆与测序,并分别与Linnen等报道的2株HGV(PNF2161,R10291)和Leary等报道的GBV-C相比较,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9.2%、88.7%、87.1%。本研究首次证实我国华南地区存在HGV感染。HGV高度保守区5'UTR的分子克隆与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对开展HGV感染的基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如琳  徐德惠 《医学争鸣》2000,21(6):685-688
目的 了解陕西株庚型肝炎病毒(HGV,RNA/GBV-C)的核苷酸序列特点。方法从陕西省西安市两位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应用反转录及套式PCR技术,从血清中提取RNA,经特异性的反转录及套式PCR技术,从血清中提取RNA,经特异性的反转录引物P4反转录成CDNA,以此为模板分别用P3,P4及P1,P2两对引物进行PPCR扩增,扩增到218bp的HGV RNA NS3区部分基因,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明确了解中国不同地区(广东、云南、香港)庚型肝炎病毒(HGV)株5′端非编码区(NCR)序列的差异。方法: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广东省2例、云南省1例、香港3例共6例HGV感染者血浆中扩增HGV5′NCRcDNA片段,为238bp,PCR产物纯化后直接经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中国HGV株间5′NCR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介乎9293%~9798%,与国外分离株比较,同源性介乎8636%~9192%。结论:中国HGV株间5′NCR相应序列的同源性较大,与国外分离株的同源性较小;碱基变异在序列中呈散在分布,部分区段变异较大;HGV核酸变异与地域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利用PCR技术检测了34例丙型肝炎病毒E2/NS1基因的cDNA并与5’非编码区基因的cDNA检测技术进行了比较,应用pUC18质粒对此扩增片段进行了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片段HCV-S1为我国主要流行的HCV基围亚型-II型,其与HCV-II型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同源性均在90%以上,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富含脯氨酸和胱氨酸,可能具有复杂的空间构型,且与4个糖基化位点一样保持稳定,另外,在HCV-S1片段的3’端有一36个核苷酸的区域,其变化可能具有型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特异的抗GBV-C/HGV抗体诊断试剂。方法:PCR扩增GBV-C/HGV NS5基因片段并定向克隆至转座载体pFastBac HTa,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37℃振荡培养4h使发生转座,于三抗选择平皿筛选重组bacmid。脂质体介导转染sf9细胞,将转染上清再次感染sf细胞,以批量表达NS5重组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检测重组蛋白。结果: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HCV NS5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为进一步研制适合我国使用的第3代抗-HCV试剂打下基础。方法:自行设计引物,从河北固安县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中,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HCV NS5基因,并将其克隆到载体pKPL-3a,经Dot blot、Southern blot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筛选出阳性克隆pKHC-5a,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HCV NS5基因与HCVⅡ  相似文献   

14.
采用RT-PCR对广东地区33例肝炎病血清进行HGVRNA检测,结果2例(6.1%)阳性,对其中1株输血后HGV(CH-S)基因组5端非翻译区(5′UTR)进行分子克隆与测序,并分别与Linnen等报道的2株HGV(PNF2161,R10291)和Leary等报道的GBV-C相比较,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9.2%,88.7%,87.1%,本研究首次证实我国华南地区存在HGV感染,HGV高度保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GV NS3区基因变异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对32株NS3区序列进行酶切位点分析,比较中国株与GBV-C株与已发表的HGV NS3区酶切位点,选择特异性内切酶切点。结果:32株NS3序列酶切位点分析表明存在5种基因型。1组:在4338位元HhaI切点,而在4360位有HhaI切点;2组,4338位及4360位均无HhaI切点;3组:仅在4338位有HhaI切点;4组:4338位及435  相似文献   

16.
HCV E2/NS1基因的PCR检测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利用PCR技术检测了34例丙型肝炎病毒E2/NS1基因的cDNA并与5非编码区基因的cDNA检测技术进行了比较,应用pUC18质粒对此扩增片段进行了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片段HCV-S1为我国主要流行的HCV基因亚型-II型,其与HCV-II型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同源性均在90%以上,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富含脯氨酸和胱氨酸,可能具有复杂的空间构型,且与4个糖基化位点一样保持稳定,另外,  相似文献   

17.
自上海市及江苏省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分离丙型肝炎病毒(HCV)RNA,采用自行设计的引物,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长为694bp的C33c抗原基因cDNA,将其克隆于表达载体并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上海株HCV-S1及江苏株HCV-S2该区域核苷酸水平有很高的同源性(>99%),上海及江苏株HCV与美国原型HCV-1、日本株HCV-J及河北株HCV-HB在该区域核苷酸水平的差异分别为18.64%、5.55%及8.01%~8.17%,氨基酸水平的差异在2.31%~6.02%之间。上海株同一份血清三个独立克隆间核苷酸水平有0.6%~0.9%的差异。本实验为进一步表达C33c蛋白作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8.
七株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部分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我国流行性和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HEV)的部分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及其与戊型肝炎流行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nPCR)从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扩增HEV开放读码框架2(ORF2)cDNA,并用SequenaseVersion2.0DNA序列分析试剂盒,经双脱氧核苷酸DNA链末端终止直接测序法测定RT-nPCR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结果从深圳、长春、杭州、西安、北京5个城市41份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病人血清中获得28株HEVORF2cDNA,对其中7株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它们与HEV墨西哥株(M)的同源性为78.9%~80.2%;与HEV缅甸(B)流行株(Ep)的同源性为93.1%~95.1%;与HEV缅甸(B)散发株(Sp)的同源性为92.3%~94.2%;与HEV中国新疆流行株CH1.1同源性为96.5%~98.9%;7株散发性HEV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7%~100%。结论该7株散发性HEV与HEV(B)和HEVCH1.1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较高,均属同一亚型。  相似文献   

19.
从广东省1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提取HCVRNA,随机引物逆转录为cDNA后用HCV5’端非编码区(5’NCR)特异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302bp,经补齐和提纯后插入pUC19质粒,获得的重组质粒pUN采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与国内外多相株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介乎92.69%~100%,其中与HCVⅡ(1b)型的同源性最大,本文的测序结果可为引物设计提供依据,获得的H  相似文献   

20.
庚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的拼接及克隆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构建GB病毒C/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方法:以覆盖GBV-C/HGV分离株HGV-Iw全长基因组且互相重叠的5个基因片段Iw5,Iwq2,Iwh6,Iw3′和Iw3为起始材料,采用重叠延伸PCR拼接和连接酶连接的方法,构建GBV-C/HGV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结果:GBV/C/HGV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的酶切图谱与预期一致;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克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