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清铁、铁蛋白和铁染色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血清铁、铁蛋白和铁染色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法、化学发光法和普鲁兰反应法分别对65例缺铁性贫血组、158倒非缺铁性贫血组和38倒健康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清铁、铁蛋白和细胞内外铁检测.③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铁蛋白和骨髓细胞内、外铁明显减少,与非缺铁性贫血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非缺铁性贫血组血清铁、铁蛋白和细胞内、外铁琦增高,与缺铁性贫血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④结论 血清铁、铁蛋白和骨髓细胞内外铁的多少能灵敏的反应机体对铁的贮存和利用水平,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贫血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系统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它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临床上常见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IDA)、巨幼细胞性贫血(MeA)、溶血性贫血(HA)、再生障碍性贫血(AA)、白血病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SA)和继发性贫血(感染性贫血、肾性贫血、恶性肿瘤所致的贫血等).本文通过对293例贫血患者血清铁、铁蛋白和骨髓铁染色的结果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结果比较,旨在探讨这些指标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骨髓铁蛋白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仁彬  赵长秀 《医学新知杂志》2006,16(2):112-112,114
目的了解骨髓和血清铁蛋白对缺铁性贫血的珍断价值。方法缺铁性贫血55例分轻、中、重3组,分别为13、31、11例。正常对照组26例。采用放射免疫竞争抑制法测定骨髓铁蛋白和血清铁蛋白含量。结果各组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铁蛋白含量均明显减低。轻度缺铁性贫血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骨髓铁蛋白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清铁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中度以上缺铁性贫血与正常对照组骨髓和血清铁蛋白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骨髓铁蛋白检测是缺铁性贫血实验室诊断的重要依据,特别对轻度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63例健康末孕妇女及221例正常妊娠(6~42周)妇女血清铁蛋白浓度。未孕组为54.1±43.4μmol/L,早、中、晚期妊娠组分别为(M±SD)48.8±30.0μmol/L、46.0±33.4μmol/L及24.3±14.8μmol/L以血清铁蛋白28.8μmol/L为缺铁性贫血指标,早、中、晚期妊娠组血清铁蛋白低于26.8μmol/L者分别占2.8%、26.9%及58.8%。妊娠期血清铁蛋白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早、中期妊娠组低铁蛋白和低Hb发生率两者无显著差异;而晚期妊娠组低铁蛋白者占58.8%,低Hb占35.2万,两者有显著差异(t=2.01)。说明血清铁蛋白对妊娠期贫血的检查率明显高于Hb。本文对6例不同孕期铁蛋白的动态测定表明,妊娠中期以后即应给予铁剂以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林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4,8(5):411-412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血清铁蛋白(SF)测定对围产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24例围产期贫血妇女(Ⅰ组),19例围产期无贫血妇女(Ⅱ组),20例感染或手术治疗育龄妇女(Ⅲ组)和24例健康育龄期妇女(Ⅳ组)STfR和SF。结果Ⅰ组的STfR、SF和STfR/logSF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Ⅱ组妇女STfR、STfR/logSF与Ⅲ、Ⅳ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STfR、STfR/logSF是诊断围产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特别是轻度贫血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形态学、骨髓铁染色及血清铁蛋白(SF)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缺铁性贫血(IDA)及24例非IDA病人,行骨髓穿刺涂片及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分别以瑞氏-姬姆氏法及亚铁氰化钾法染色骨髓涂片行细胞形态学及铁染色检查;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SF,并对结果作相关统计学评价。结果:细胞形态学、铁染色及SF对IDA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1.4%、85.7%、85.7%,以形态学最高,而SF对IDA的诊断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可高达100%。3者中以形态学所有评价指标最优。将3者分别作2、3项联合检测,各组组合均可大大提高诊断敏感性,形态学+铁染色、形态学+SF及3项同时检测敏感性可达100%。联合检测以形态学+SF最优,其各项评价指标在各组合中均列首位,且两者联检特异性下降不很明显。结论:细胞形态学、骨髓铁染色及血清SF对缺铁性贫血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性,尤以细胞形态学+SF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探讨血清铁蛋白在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在缺铁性贫血时,其值明显低于正常;在非缺铁性贫血时,其值明显高于正常。因之。该法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且有灵敏,准确及用血量少的优点。血清铁蛋白值在铁剂治疗前后对比观察中,二者相差显著。甩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当红蛋白值升至正常时,血清蛋白值也恢复到正常水平,表示体内贮存铁已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8.
补铁方法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一种易被小儿接受的、更简便、经济、有效的铁剂补充方式,我科采用每周1次补铁与每天补铁两种方式,对缺铁性贫血(IDA)患儿进行分组对比治疗,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告老年人缺铁性贫血26例,对其病因及诊断进行了分析、探讨,就病因而言,单纯缺铁性贫血仅占27%,继发于其他病变占73%,尤其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占继发病变的421%,其次是消化性溃疡等。因此,对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应及早查清病因,内窥镜检查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粪潜血试验及直肠指诊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袁湘叶  王奕 《医学争鸣》1999,20(4):331-332
目的:为探讨缺铁性贫血(IDA)时机体免疫及铁蛋白改变,测定了IDA患血清和骨髓IgG,SIgA,铁蛋白(FRT)和胃动素(MTL0含量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IDA患22例,男9例,女13例,平均年龄35.8岁,均经临床,周围血象和骨髓象检查确诊,并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血清和骨髓IgG,SIgA,FRT和MTL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73例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讨论。本组缺铁的原因以胃部分切除术后(30.1%)占首位,其次为月经过多(27.4%)。我们认为,当前骨髓铁染色与铁剂治疗反应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较为可靠而实用的方法;强调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以口服硫酸亚铁0.3g每日三次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髓铁染色、血清铁蛋白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在贫血性疾病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7例贫血性疾病患者,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仪测定血清铁蛋白,普鲁兰反应试剂检测骨髓铁,其中排除肝病、发热及铁剂治疗的患者84例(第1组);白血病组55例(第2组);恶性疾病、感染、发热、肝病及铁剂治疗组68例(第3组);正常对照组:男性141例,女性171例.结果 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铁染色与血清铁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参数值;第1组的患者:骨髓铁染色和血清铁蛋白呈良好的正相关(n=84,γ=0.475,P<0.01);白血病患者(第2组)的骨髓铁染色与血清铁蛋白含量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n =46,γ=0.620,P<0.01);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清铁蛋白含量的增高和变化不如急性白血病明显;第3组骨髓铁染色与血清铁蛋白含量之间无相关关系(n =68,γ=0.168,P>0.05).结论 在排除肝病、发热及铁剂治疗的情况下,患者血清铁蛋白含量可反映机体贮存铁的水平,此时可不需要骨髓穿刺,可以用测定血清铁蛋白含量来了解机体铁储存情况.白血病患者血清铁蛋白含量变化幅度显著高于骨髓铁染色,发病时显著增高,完全缓解时可降至正常或近乎正常,当复发或病情恶化时又升高,骨髓铁染色变化幅度不大.因此可以通过观察血清铁蛋白动态变化,来判断病情是否缓解或复发或病情恶化,以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13.
间断补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观察间断补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和副作用。②方法将45例缺铁性贫血病人分为每日补铁组和间断补铁组,观察铁剂治疗后红细胞指标和血清铁蛋白的变化以及副作用的不同。③结果每日补铁组和间断补铁组补铁后红细胞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23~1.67,P>0.05)。血清铁蛋白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83,P>0.05)。间断补铁组恶心、胃部不适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0.71,11.82,P<0.01)。④结论间断补铁与每日补铁治疗缺铁性盆血相比较疗效相近,但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骨髓铁染色和血清铁蛋白检测用于缺铁性贫血病患、慢性病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08月02日-2017年08月07日收治的贫血病患中随机抽出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为缺铁性贫血病患(观察组),20例为慢性病贫血病患(研究组),对两组病患均采取电化学发光法来进行SF(血清铁蛋白)含量检测,对骨髓涂片行铁染色,观察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病患的SF含量与骨髓内铁含量均高于观察组,研究组骨髓外铁含量明显高于研究组,组间对比p值低于0.05。结论:骨髓铁染色和血清铁蛋白检测对于缺铁性贫血、慢性病贫血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可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和骨髓IgG,SIgA,铁蛋白和胃动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玉宝 《医学争鸣》2000,21(11):1345-1345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收集 1996 - 0 1/1999- 12住院的缺铁性贫血 (IDA)患者 2 2 (男 9,女 13)例 ,年龄 (36± 11)岁 ,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头昏 ,乏力 ,面色苍白 ,心慌气短 ,消化不良等 ;病因分析包括慢性消化性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手术后 ,月经失调 ,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等 .根据 WHO标准并结合兰州地区状况 ,贫血的定义是 ,Hb在男性 <12 0 g· L- 1 ,女性 <110 g·L- 1 .IDA包括骨髓铁染色阴性或血清铁蛋白 <13μmol·L- 1 (正常 13~ 31μmol· L- 1 )和血清铁 <45μmol· L- 1 (正常45~ 73μmol· L- 1 ) ,转铁蛋白饱…  相似文献   

16.
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sTfR)、血清中铁蛋白 (SF)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缺铁性贫血、隐性缺铁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结果 :缺铁性贫血组sTfR的值为 7.2 3± 4 .5 2mg/L ,明显高于隐性缺铁组 (2 4 3± 0 77mg/L ,P <0 0 1)和正常对照组 (1 34± 0 35mg/L ,P <0 0 1)。缺铁性贫血组和隐性缺铁组的SF分别为 :4 3± 1 8μg/L ,7 2± 3 7μg/L ,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46 5± 18 2 μg/L)。结论 :sTfR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较敏感的指标 ,SF是诊断隐性缺铁可靠指标。联合检测sTfR和SF ,尤其是计算sTfR/SF对于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A缺乏与缺铁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贫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循环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的一种症状。通过检测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和骨髓细胞内外铁含量,可以查明患者贫血原因或排除某些疾病,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网织红细胞(RET)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贫血患者血清铁铁蛋白细胞内外铁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各类贫血患者血清铁、铁蛋白和骨髓细胞内外铁含量多或寡与贫血症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比色法、放射免疫法和普鲁士兰反应法检测186例各种贫血患者血清铁、铁蛋白浓度和细胞内外铁粒、铁小珠的含量.结果急、慢性白血病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清铁浓度升高;肾性贫血、肝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肿瘤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RA)患者血清铁下降;铁蛋白增高主要见于急、慢性白血病贫血和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肿瘤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细胞内外铁颗粒减少和外铁消失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和肾性贫血.结论检测血清铁、铁蛋白和细胞内外铁能灵敏地反映机体铁的贮存和利用水平;恶性肿瘤或其它细胞快速增殖时,细胞合成铁蛋白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