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1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并调查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及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个体化母婴床旁护理,有利于增强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寻求人性化、个体化、家庭化的产科服务模式。方法将160对母婴分为两组,试验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产妇及新生儿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由母婴专科护士在床旁进行,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调查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正确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正确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婴床旁护理能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促进产妇和家属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和育儿技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LDR)中母婴床旁护理的应用及效果,寻求人性化、个体化、家庭化的产科服务模式。方法将2012年1月~10月入住我院LDR产妇80例作为试验组,由专科护士对产妇及新生儿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宣教均在床旁进行。取同一时间段内入住产科普通病房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并对两组新生儿护理技能、宣教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对新生儿护理技能、健康宣教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DR母婴床旁护理有利于产妇及家属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健康宣教知识,获得了更高的满意度,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和新生儿健康成长,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12月来我院住院分娩600例产妇,将2011年7~9月分娩的产妇30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0~12月分娩的产妇30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模式护理,试验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调查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母婴床旁护理能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促进产妇和家属掌握母婴健康知识和育儿技能,提高产科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分析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产妇抑郁情绪发生率及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总分低于对照组,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产妇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活动过程中,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符合现代产科护理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新模式,使护理工作更贴近临床,让产妇及家属在医院就能够掌握产后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大大缩小了产妇及家属与医护人员的距离,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得以降低,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得以提升,有效减少或防范医患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床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00对母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对,观察组实施新生儿床旁护理,新生儿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均有母婴专科护士在床旁进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新生儿护理技能及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促其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享受到家庭化、个性化的产科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结合新生儿智护训练在产科病房应用及效果.方法 试验组及对照组各90对母婴,试验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及新生儿智护训练,对照组实施传统封闭护理模式.结果 试验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结合新生儿智护训练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产妇和家属较好地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和育儿技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产妇及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产科护理模式工作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将传统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建立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为母婴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母婴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是新的护理模式,通过优化关键流程可明显提高母婴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产科母婴同室一对一床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产妇148例,按接诊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母婴同室一对一床旁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天的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产后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及产后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成功率98.6%和产妇及家属满意率98.6%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母婴同室一对一床旁护理应用于产科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产妇168例,将其随机等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母婴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以及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能够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以及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理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410例住院产妇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将2010年5月410例住院产妇作为观察组,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新生儿护理方法的掌握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改善护患关系,增强产妇育儿信心,更适应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基于分层护理模式下的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分娩产妇中随机选取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75)和研究组(n=75),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研究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在两组产妇出院后15天内评估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及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产妇生活质量自测评分、产妇对住院期间接受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焦虑自测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执行分层护理的研究组护理工作人员对相关理论及技能掌握情况及获得的相关医生满意度评价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护理人员(P0.05)。结论基于分层护理模式下的母婴床旁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减少产妇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同时可促进医护之间的配合及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提升,可于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临床资料,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产后2周内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两组产妇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生活质量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知识和技能等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促进产妇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和技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00对母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对,观察组实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母婴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产妇安全感、母婴护理知识技术掌握情况及护士工作满意度、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产妇满意度提高、对母婴护理知识技术掌握程度提高,产妇更有安全感,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模式使产妇享受到家庭化、个性化优质服务,提高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是提高产科质量的新型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顺产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干预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操作模式,对照组采取封闭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及遵医行为.结果:实施床旁护理操作模式后,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发生护理纠纷和差错率显著减少(P<0.01),干预组产妇及家属的遵医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床旁护理操作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能提高产妇满意度,进而提高产妇及家属的遵医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庭产科监护模式下母婴床旁护理对母乳喂养及康复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组,选取60例同时期普通产科病房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家庭产科监护模式,如床旁新生儿沐浴演示、新生儿抚触、母婴健康指导以及营养支持等,同时建立产后回访系统,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及康复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母乳喂养及康复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家庭为中心母婴床旁监护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和家属对康复知识、母乳喂养、新生儿照顾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产妇及配偶尽快适应角色,降低护理差错和纠纷发生,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母婴180对,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进行母婴护理,实验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及其家属的新生儿护理方法、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服务后,实验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正确护理方法的掌握和母婴健康知识的熟悉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非常满意65对,满意20对,不满意5对,满意率为94.4%,对照组非常满意41对,满意23对,不满意26对,满意率为71.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产科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能使产妇迅速牢固地掌握正确的育儿方式,形成了和谐的护患关系,且得到了产妇及其家属的高度认可,应该在产科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顺产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干预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操作模式,对照组采取封闭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及遵医行为。结果:实施床旁护理操作模式后,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发生护理纠纷和差错率显著减少(P〈0.01),干预组产妇及家属的遵医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床旁护理操作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能提高产妇满意度,进而提高产妇及家属的遵医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9.
徐丽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2):25-27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正常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取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及其丈夫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产妇对其丈夫的满意度及产妇丈夫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结果 实验组产妇及其丈夫对护士服务满意度、产妇对其丈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01);实验组产妇丈夫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能提高产妇满意度及产妇丈夫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产妇床旁康复及新生儿床旁护理在产褥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把2012年6月~2013年3月足月正常分娩的产妇254例按住院卡末位数单双号分为试验组131例和对照组123例,试验组实行产妇床旁康复性护理及新生儿床旁护理,对照组对母婴采用常规产后护理,比较两组母婴患病率、产妇对母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产妇晚期产后出血、尿潴留、乳汁淤积及乳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感染等发病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对护士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及新生儿护理技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新模式应用于产褥期管理中,可减少母婴患病率,促进产妇的康复和产妇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及育儿技能,为出院后产妇自我保健及科学育儿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