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中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对2012—2014年该中医院住院患者的临床标本分离培养、细菌鉴定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2—2014年临床分别分离病原菌307、565、600株,其中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79株,2012—2014年分别为14株(4.56%)、27株(4.78%)、38株(6.33%)。临床标本类型主要为痰(占68.36%)和尿标本(占20.25%);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最多的科室为脑外科和呼吸内科;鲍曼不动杆菌对限制级和特殊级抗菌药物耐药率大多呈下降趋势,非限制级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则呈上升趋势。结论该中医院临床标本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较低,抗菌药物耐药率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情况和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耐药菌的抗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105株不重复鲍曼氏不动杆菌,采用K—B法对鲍曼氏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05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ICU,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标本(95.2%)。药敏结果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最为敏感。耐药率仅为9.5%,其次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2.4%;而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4.3%~75-2%之间。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且呈多重耐药。必须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出现严重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292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谱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本院2005-2007年住院患者临床送检的痰、尿、血、创面分泌物等标本,对分离得到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的鉴定卡和药敏卡,根据微量稀释法所测得的MIC值判定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2005-2007年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292株(3.02%)。2006年、2007年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4.05%、3.03%)较2005年(1.69%)明显增加;临床分布以ICU最多(239株,占81.85%),分离标本痰液最高(278株,占95.21%);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增高;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ICU显著高于非ICU病区。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的检出率逐年增高,耐药率逐年递增,呈现出耐药性逐渐增强趋势。尤其是ICU病区,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682株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FRE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为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对某院2005-2007年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分析。共分离鉴定鲍曼不动杆菌682株,其中674株分离自住院患者:重症监护室(ICU)248株,内科221株,外科205株;8株分离自门诊患者。标本来源以痰为主,共分离443株,占64.95%;其次为分泌物、脓液标本,分离91株,占13.34%。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9.17%和58.58%;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5.85%、66.46%、3.80%和7.10%。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在ICU的分离率高,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必须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肿瘤病人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28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9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结果 128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ICU病房、其次为内科,在临床标本中以肺癌病人痰液和咽拭子为主(82.03%),近年对1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对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10%),对其余1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均〉30%)。结论美洛培南仍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首选药,临床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对该菌耐药性监测,减少耐药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某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变化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来源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共分离细菌14 705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 999株(13.59%),3年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分离病原菌的12.74%、13.05%、14.85%,呈逐年上升趋势(χ2=9.458,P=0.002)。标本来源主要为痰(1 541株,77.09%),分离科室以呼吸内科、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和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为主,分别占21.71%、16.26%和8.26%。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逐年升高(均P0.05);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率均逐年上升,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现象较明显,临床科室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杨荨鲜  唐万兵 《中国保健》2009,(21):881-883
目的:探讨我院临床分离不动杆菌的鉴定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了解其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2009年2月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的不动杆菌的18种抗生素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鲍曼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和醋酸钙不动杆菌4种菌株共155株。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85.8%)。临床分离株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78.1%)。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呈现多重耐药性;其他3种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多重耐药性较少;对鲍曼不动杆菌较为敏感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93.0%),耐药的有头孢呋辛(98.6%)、头孢曲松(93.1%)、氨苄西林(99.0%)、咪诺环素(93.1%)和呋南妥因(89.7%)。结论:湖北省利川市不动杆菌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感染者主要是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腹部外科和神经外科疾病的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抗菌药物有多重耐药性,而洛菲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对18种抗菌药物有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不同病区的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差异,为有效预防及治疗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446株鲍曼不动杆菌资料。结果446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ICU;236株,52.92%),其次是呼吸内科(55株,12.33%)和神经外科(48株,10.76%);均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共占94.62%)。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显示,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最强,其敏感率均<20%;神经外科分离株耐药性次之,敏感率均<30%;而呼吸内科分离株敏感率均>50%,耐药率最低。结论不同病区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差异较大,ICU分离株耐药性最严重。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患者呼吸系统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现况和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实施效果,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VITEK2微生物分析系统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呼吸系统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分析,比较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干预前(2012年)和干预后(2013年)呼吸系统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结果 2012年(干预前)和2013年(干预后)从本院呼吸系统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为225株和153株,其主要分布于ICU,分别占29.8%和31.4%,其次是呼吸内科,分别占16.0%和18.3%。该项方案干预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由39.6%降为35.3%,其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降低(χ2>3.84,P<0.05)。结论 该项方案干预后,呼吸系统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干预前,其中有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用药,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分布及药敏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339株,主要标本来源为痰液,共检出291株,占85.84%;其次尿标本分离29株(8.55%),分泌物标本分离12株(3.54%),血液标本分离3株(0.89%)。主要分布科室为重症监护室(ICU)分离149株(43.95%);其次呼吸内科46株(13.57%),儿科32株(9.44%),肿瘤科22株(6.49%)。鲍曼不动杆菌对妥布霉素、亚胺培南有较好的药物敏感性(耐药率11.11%~49.4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2012年和2013年的耐药率明显低于2011年。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多分布于ICU和呼吸科;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但近年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调查郴州地区莱姆病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于1991年在地处湘粤交界的南岭山区宜章县莽山林场设点凋查。结果:共查林区人群257人,血清抗莱姆病螺旋体抗体(IgG)阳性者16人,阳性率为6.23%。对16例个案调查,有明确蜱叮咬史者6例,占37.5%;并发现典型游走性红斑病例3例。结论:南岭山区可能是莱姆病疫区,人群中有莱姆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2.
曾敏川  李康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4,21(10):1157-1160
目的调查分析郴州地区40岁以上人群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分布情况以及发病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入户问卷调查、体格检查、X线拍片等方法调查郴州市区3个街道社区共300人,郴州周边1个自然村中3个组共300人。结果郴州地区40岁以上人群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9.5%)低于女性(26.6%,P=0.000),乡村(18.3%)与城区(2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率明显升高(OR=4.267),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病(OR=3.968),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逐渐升高(OR=2.351),随着BMI(body mass index体质指数)值升高患病率也逐渐升高(OR=1.423),坐姿较多的人群不易患病(OR=0.666)。结论郴州地区4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膝骨性关节炎患病率普遍高于男性,城乡间患病率无明显差别,性别差异、年龄、家族史和BMI值是KOA患病的危险因素,而职业习惯中的坐姿多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郴州市2003年麻疹疫苗免疫效果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麻疹疫苗 (MV)免疫后的免疫水平。方法 于 2 0 0 3年对前来郴州市 3个预防接种门诊接种MV的 8月龄儿童于免疫前和免疫后 1个月各采集血样 1次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麻疹IgG抗体。结果 初免前检测 88人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 1 14 % ;免疫后 1个月检测 5 7人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 10 0 0 0 % ,其中 5 3人 (92 90 % )抗体滴度 (≥ 1∶80 0 )达到有效保护水平。结论 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保护率高。建议麻疹的初免年龄提前至 6月龄 ,4周岁时加强免疫 1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郴州市居民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政策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2012-2016年郴州市居民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结果 2012-2016年郴州市共报告居民死亡103 533例,年均粗死亡率为444.2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51.3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8 390.51,P<0.01);粗死亡率最高的是苏仙区,最低的是桂东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567.47,P<0.01);城市与农村居民粗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死因疾病前5位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死亡疾病中主要为慢性病,其合计死亡率为388.98/10万,占全部死亡疾病的87.56%。结论 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是郴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也是影响郴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2015年郴州市人感染布鲁氏菌疑似患者和病羊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明确诊断。 方法 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血培养法对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的患者和病羊血液进行荧光PCR及细菌分离培养,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基因测序对可疑菌落进行种类鉴定。 结果 68份高危及疑似布病患者血清抗体筛查13份阳性;1 679份羊血血清抗体检测57份阳性,6株分离株经荧光PCR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 结论 2015年引起郴州市布病的主要病原类型为羊种布鲁氏菌,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布病在郴州流行。  相似文献   

16.
了解郴州市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郴州市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该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起,发病431例,死亡9人;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44.45%),其次是食物中毒(22.22%);突发事件主要发生在乡村(77.78%);学校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场所(33.33%)。结论应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和学校卫生管理,重视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全面了解郴州市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科学指导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方法 按照《全国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方案》要求,对11个县(市、区)158个乡(镇、街道)开展以乡镇为单位的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水碘中位数大于10 μg/L的乡镇开展以行政村(居委会)为单位的生活饮用水水碘调查。采用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推荐方法检测水碘含量。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分析水碘调查数据。 结果 11个县(市、区)158个乡(镇、街道)共采集水样1 319份,水碘含量<10 μg/L的水样占89.92%(1 186/1 319)。11个县(市、区)水碘中位数均<10 μg/L;158个乡镇中,水碘中位数<10 μg/L的占98.73%(156/158),10~100 μg/L的占1.27%(2/158)。以行政村为单位调查,共调查2个县2个乡镇19个村,水碘中位数<10 μg/L的村占57.89%(11/19),10~100 μg/L的村占42.11%(8/19)。集中供水、部分集中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水碘中位数分别为2.76、2.01和1.62 μg/L,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7.94,P<0.001),集中供水水碘中位值显著高于部分集中供水(D=11.19,P=0.000)和分散式供水(D=16.97,P=0.000)。地表水和井水水碘中位数分别为1.50和2.54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55,P<0.001)。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水碘中位数分别为3.37和1.9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8,P=0.007)。 结论 郴州市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属外环境碘缺乏地区,须坚持科学补碘,持续开展碘缺乏病全面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1~2009年郴州市肺结核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做好该市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市2001~2009年结核病控制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9年共接诊可疑病人109 090例,平均就诊率为269.81/10万,由2001年的187.64/10万上升至2009年的315.93/10万;共发现涂阳病人18 695例,涂阳病人登记率平均为46.24/10万;2001~2009年共治愈涂阳病人17 100例,涂阳病人治愈率平均为91.47%。涂阳病人中转诊所占百分率逐年上升,各年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郴州市通过实施《规划》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各项主要指标达到《规划》要求,但对肺结核病人的耐药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郴州市居民是否存在登革病毒(DV)感染,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策略、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选取郴州市2家医院门诊的部分发热病例和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个社区和1个镇的健康人群(本地居住1年以上),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登革病毒IgM与IgG。结果共检测154例发热病例和488名社区健康人群。发热病例中DV-IgM抗体、DV-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65%(1/154)、0.81%(1/123),健康人群中DV-IgG抗体阳性率为1.43%(7/488)。结论郴州市居民中登革热血清抗体阳性,其意义应进一步跟踪;郴州市存在登革热暴发、流行的潜在威胁,应加强监测和宣传教育,大力灭蚊,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临床医生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郴州市 1996~ 2 0 0 1年疟疾流行规律。 方法 对发热病人和重点人群采血检查疟原虫 ;对 7~ 14岁儿童采血进行疟疾 IFAT;分析各县、市、区上报的各种疟疾统计报表。 结果 郴州市 1996~ 2 0 0 1年疟疾年平均总发病率为 0 .62 / 10万 ,输入性疟疾占 92 .77% ( 15 4/ 166) ;健康人群未发现带虫者 ;儿童疟疾 IFAT抗体阳性率为 0 .3 3 %。 结论 郴州市疟疾以输入性为主 ,虽然有低水平的本地感染 ,但未引起流行 ,今后防治疟疾的重点对象应为往来高疟区的流动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