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高危患者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39例老年高危病人,ASAⅡ-Ⅳ级,根据病人手术部位选择硬膜外穿刺,注入1.5%~1.7%利多卡因4~6 ml,5~10 min,测定阻滞平面加局麻药,使阻滞平面在控制需要范围.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0.1~0.15 mg/kg、依托咪酯乳剂0.2~0.6 mg/kg、芬太尼2~5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全麻维持根据临床情况选用0.1 mg%芬太尼加4 mg%维库溴铵输注5~15 ml/h,间断注入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血管功能.结果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诱导时血压下降,经过补充液体后可纠正.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行手术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应激反应小,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减少.但是老年高危病人注意用小剂量、低浓度的局麻药.  相似文献   

2.
李荣花  张新建  盛莉 《临床医学》2011,31(10):52-53
目的探讨不同插管方法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LE)、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ET)和表面麻醉处理后行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LET)三组,每组40例。诱导前行第9~10胸椎间隙硬膜外阻滞,1.7%~2.4%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LE组置入喉罩,ET组气管插管,LET组插管前行2%利多卡因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分别于麻醉前(T0)、插管(罩)前后(T1、T11)、切皮前后(T2、T22)、腹腔探查前后(T3、T33)、拔管(罩)前后(T4、T44)观察三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变化。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T和LET组内、组间MAP、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T和LET组内、组间比较MA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差异在插管(罩)前后和拔管(罩)前后。结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和应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气管导管插管也可减少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  相似文献   

3.
4.
高血压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循环功能变化较大,本文旨在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高血压手术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术前合并Ⅰ~Ⅱ期高血压(按WHO标准确诊),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G/E组),每组各20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等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心功能Ⅰ~Ⅱ级择期胸腔手术并冠心病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静脉异丙酚和安氟醚吸入复合 0 2 %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组 (Ⅰ组 ,n =2 0 )和静脉异丙酚和安氟醚吸入 (Ⅱ组 ,n =2 0 )。于麻醉前和麻醉清醒后分别描记心电图 ;并记录术前 (T1)、硬膜外平面固定后 (T2 )、气管插管后 2min(T3 )、切皮时 (T4)、进胸探查 (T5)、进胸后 3 0min(T6)、进胸后 60min(T7)、关胸后 2 0min(T8)记录监测指标SBP、DBP、MAP、HR、ECG、SpO2 、ETCO2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ST T段的改变。结果 :两组心电图ST T段 :组Ⅰ完全改善 10例 ,轻度改善 7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 17例 ,总有效率(85 % ) ,无效率 (15 % ) ;组Ⅱ完全改善 1例 ,轻度改善 6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 7例 ,总有效率 (3 5 % ) ,无效率(65 % )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血流动力学指标 :Ⅰ组在T4和T8时间点SBP、DBP、MAP、HR低于Ⅱ组 (P <0 0 5或P <0 0 1) ,Ⅱ组在T4和T8时间点SBP、DBP、MAP、HR高于麻醉前 (P <0 0 5 )。Ⅰ组在麻醉平面固定后 (T2 )与T1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在T4、T5、T6、T7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与T1相比降低 (P <0 0 5  相似文献   

7.
8.
老年人硬膜外阻滞期间输液速度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输液速度地老年人硬膜外阻滞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45例ASAI-Ⅱ级老年人(平均64岁)并平均分成三组:A组输液速率为每分钟1mg/kg,持续20min,然后以每分0.25mg/kg维持输。B组每分0.5ml/kg,持续40min。C组每分0.25mg/kg,维持输。麻醉与输液同步开始。结果 A、B两组能有效地通过提高输出量和每博输出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A组输液后中心静脉压变化无意义。结论 ASA为Ⅰ-Ⅱ级的老年人施行硬膜外阻滞期间以每分0.5-1ml/kg快速输注胶体:晶体液为1:3的液体,持续20-40min。然后以每分钟0.25mg/kg维持,对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是有益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GA)复合硬膜外阻滞(EA)用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组Ⅰ为单纯全麻(GA)组,组Ⅱ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CEGA)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60min(T1),90min(T2)和120min(T3)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中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以及麻醉完全苏醒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Ⅰ相比,组Ⅱ患者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Ⅱ患者麻醉完全苏醒所需时间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GA相比,CEGA用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减少,麻醉苏醒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胸手术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知晓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开胸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Ⅰ组)和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Ⅱ组),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ECG的变化及全麻药用量和苏醒时间。结果Ⅰ组出现明显的心血管反应,尤以插管及拔管时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Ⅱ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稳定,与I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肌缺血有所改善,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Ⅰ组(P〈0.01),术后清醒及气管拔管时间与Ⅰ组比较明显缩短(P〈0.01)。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可减轻应激反应,循环状态稳定,全麻用药量减少,苏醒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开胸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复合全麻下妇科手术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择期妇科全子宫切除术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和丙泊酚组(P组)20例,D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0.5μg/(kg·h)持续输注,待麻醉平面确定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丙P组除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其他各项与D组相同。记录人室后(T1),硬膜外麻醉平面确定后(T2),全麻诱导前(T3),气管插管前即刻(T4),气管插管后即刻(T5)和手术开始时(T6)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氧饱和度(SpO2)。结果T1时间点2组各指标均无差别(P〉0.05)。D组与P组比较,其余各时间点的HR均低于P组(P〈0.05),T5和T6时间点SBP、DBP、MAP低于同时点P组(P〈0.05),T2、T3和T4SBP、DBP、MAP高于同时点P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连续硬膜外复合全麻患者,在全麻诱导期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联合全麻下妇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4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记录实施麻醉前(T_1)、进入苏醒室时(T_2)、苏醒时(T_3)、拔除气管导管时(T_4)、离开苏醒室时(T_5)患者的HR、MAP和Sp O2值以及麻醉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中知晓例数、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例数。结果 2组T_1时间点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T_2、T_3、T_4和T_5时HR和MAP,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例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连续硬膜外联合全麻患者的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可以明显减少恶心呕吐等不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时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变化。方法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均分为两组: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全身麻醉组(GA组)。分别于麻醉前、腹压达12mmHg后1min和30min、术毕四个时点监测HR、SBP、DBP、SpO2的变化,并于上述时点测血糖(BS)变化。结果两组手术前后HR无明显变化,在气腹1minEA组HR高于GA组(P<0.01);EA组SBP在气腹30min和术毕均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GA组在气腹后DBP和SBP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和P<0.05),DBP直到术毕仍高于麻醉前水平(P<0.05);组间血压比较:气腹后和术毕EA组SBP和DBP明显低于GA组(P<0.05或P<0.01),但维持在正常范围;EA组气腹前后BS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A组术毕时BS水平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结论合适阻滞平面的硬膜外麻醉能较好地消除气腹引起的血压升高和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将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纯全麻,比较两组全麻前、气管插管后、气腹建立后及苏醒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比较两组全麻药物用量及麻醉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气管插管后、气腹建立后及苏醒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及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麻药物用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实验组麻醉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提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血压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明显减轻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全麻用药量,麻醉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87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高剂量组27例、低剂量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麻醉诱导前,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分别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0.8μg/kg,术中以0.5μg/(kg·h)、0.8μg/(kg·h)维持,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诱导完成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全麻。结果手术结束(T0)时刻高、低剂量组收缩压(SBP)对照组;拔管即刻(T1)心率(HR)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收缩压(SBP)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均为高、低剂量组对照组;拔管后5 min(T2)的HR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1),SBP和平均动脉压(MAP)均为高、低剂量组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高剂量组(P0.01),3组躁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0.5μ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可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缩短拔管时间,减轻苏醒后躁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的胃肠道保护作用。方法将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 min、手术结束时和术后4 h检测两组患者胃黏膜pH值、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比较两者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麻醉后30 min、手术结束时和术后4 h时胃黏膜pH值高于对照组,血清I-FA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15、5.66、3.92、14.68、12.74、8.64,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鸣音出现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0、4.14、4.14,P均<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的胃肠道保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围术期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将92例在该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手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6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 2);检测患者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芬太尼剂量、异丙酚剂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T1、T2时的HR、MAP均明显升高,且高于同一时刻的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T0~T4时HR、MAP、SPO 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1~T4时PGE2、5-HT、SP水平及VAS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T1~T3时PGE2、5-HT、SP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保持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降低围术期疼痛介质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麻硬膜外复合麻醉对维吾尔族上腹部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择期上腹部维吾尔族手术病人30例分为两组(n=15),A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用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咪唑安定0.15mg/kg、异丙酚4mg/kg诱导行气管插管,用异氟醚吸入和异丙酚3mg/(kg·h)恒速输注维持麻醉,并于切皮前由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B组仅为单纯气管插管全麻。分别监测术前、全麻诱导后、插管后5min及术毕的血流动力学,观察两组全麻药用量及血糖变化情况。结果A组全麻药用量较B组显著减少(P<0.05),血流动力学及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B组心率及收缩压、血糖在插管后5min较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全麻硬膜外复合麻醉对维吾尔族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及血糖影响轻微,但应注意硬膜外局麻药及时追加,以防麻醉减浅和病人术中知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丁丙诺啡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为罗哌卡因丁丙诺啡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为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切皮时、手术开始60 min、术后3 min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糖、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清皮质醇含量;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全身麻醉用药量及术毕清醒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血糖、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浓度在切皮时、手术开始60 min、术后3 min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在切皮时、手术开始60 min、术后3 min均无异常波动,而对照组显著高于麻醉前(P<0.01)。全身麻醉药用量和术毕清醒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罗哌卡因丁丙诺啡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可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对生理干扰小,术毕清醒快,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