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飞 《中国内镜杂志》2014,20(6):582-585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GAEA与单纯全身麻醉SA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TLH患者86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GAEA组(43例)和SA组(43例)。分别对GAEA组实施GAEA方案,SA组实施SA方案麻醉。对比两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变化水平,术中子宫牵拉反应抑制情况,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两组麻醉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GAEA组对子宫牵拉反应抑制有效率为90.7%;SA组抑制有效率为86.0%,两组对子宫牵拉反应抑制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在T0和T1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GAEA组在T2和T3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为均显著低于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GAEA组的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长、拔管时长以及完全清醒的时长均显著少于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GAEA组的芬太尼、七氟烷以及丙泊酚的用药量均显著少于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GAEA方案在高血压患者TLH中的麻醉效果相对更佳,应将其作为首选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将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纯全麻,比较两组全麻前、气管插管后、气腹建立后及苏醒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比较两组全麻药物用量及麻醉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气管插管后、气腹建立后及苏醒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及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麻药物用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实验组麻醉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提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血压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明显减轻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全麻用药量,麻醉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手术时接受全身麻醉,实验组接受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和心率水平;对比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实验组术毕和术后24 h时的AD、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前、气管插管前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建立气腹10 min后、术毕拔管时实验组DBP、SB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AD、NA合成、分泌,从而降低患者DBP、SBP、HR水平。  相似文献   

4.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择期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A组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方式,B组采用单纯全麻方式,比较两组的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各项参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术后导管拔除时间、睁眼时间。结果 A组除T0外其他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显著优于B组(P0.05)。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硬膜外复合全麻方式,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效果与优势。收集接受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ASAⅠ~Ⅱ级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对照组则在单纯全麻下手术,比较两组的麻醉质量。观察组的MAP及HR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睁眼时间、正确回答问题时间、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苏醒期烦躁发生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P0.05)。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相比于单纯全麻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患者的苏醒质量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行全麻,Ⅱ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监测两组手术期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及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浓度;记录术中拉贝洛尔、麻黄碱、阿托品及艾司洛尔的使用情况,术后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Ⅱ组患者建立气腹时、气腹后5 min,气腹后10 min及气管拔管后10 min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浓度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或0.01);手术中拉贝洛尔使用率显著低于Ⅰ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清醒时间显著早于Ⅰ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7.
孙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424-8425
目的 评价全凭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8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全凭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为传统静吸复合全麻组,两组术毕均采取清醒气管拔管.记录两组各时段平均动脉压、心率、术毕患者苏醒过程中各时段所需时间及术后清醒即时疼痛.结果 (1)A组气腹建立、胆囊分离时间段MAP、HR均低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苏醒过程中,自主呼吸、清醒气管拔管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P<0.01).(3)清醒后即时疼痛WongBaker评分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满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静吸复合全麻比较,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苏醒更快,并有利于行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_1)、麻醉后5min(T_2)、术后即刻(T_3)、术后24h(T_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心率(HR)的变化。分别在T_1-T_4时间点测定指尖血糖,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记录两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瑞芬太尼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T_1、T_2时间点SBP、DB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_3、T_4时间点SBP、D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_3、T_4时间点血糖、PAI-1、t-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瑞芬太尼用量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能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例麻醉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静脉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效果。方法将LC 120例分静脉全麻(G)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E)组,于麻醉前、麻醉后、气腹后5min、术毕记录MAP、HR、Peek、PetCO2、SpO2、SEF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术后8h内的平均VAS评分。结果G组CO2人工气腹后Peek、HR、MAP、PetCO2明显增加(P0.05),E组SEF大于G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术后8h内的平均VAS评分小于G组,且围手术期清醒质量较好。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循环和呼吸干扰小,清醒质量高且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硬膜外麻醉,研究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1)、麻醉维持前(T2)、手术结束时(T3)各时间点血气指标、应激激素指标水平差异。结果:两组T2、T3时点CRP、TNF-α、血浆皮质醇等指标水平均较T1时点明显升高,但研究组T3时点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点Pa O2、Pa CO2、pH值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应激反应较小,相对更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循证术前麻醉访视在局部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局部麻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循证麻醉访视,比较2组的手术应激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的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麻醉访视能够减轻局部麻醉患者的恐惧情绪,提高麻醉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躯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保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寻求剖宫产中有效的麻醉方法及管理。方法选择血小板计数(Ph)〈100×10^9的55例产妇,分椎管内麻醉组39例(Ph〉50×10^9/L)和全麻组16例(Ph〈50×10^9/L)。其中椎管内麻醉组中连续硬膜外15例(Ph〉70×10^9/L)、蛛网膜下腔麻醉24例(Pit为50×10^9-70×10^9/L),回顾性分析55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情况。结果所有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椎管内麻醉产妇和全麻产妇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后1min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椎管内麻醉组的窒息新生儿发生率明显少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4,P〈0.05),而无窒息和轻度窒息新生儿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2.25、2.89、P均〉0.05)。产后5min新生儿间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0.96、1.33、0.58,P均〉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麻醉方式,且应充分估计病情及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的胃肠道保护作用。方法将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 min、手术结束时和术后4 h检测两组患者胃黏膜pH值、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比较两者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麻醉后30 min、手术结束时和术后4 h时胃黏膜pH值高于对照组,血清I-FA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15、5.66、3.92、14.68、12.74、8.64,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鸣音出现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0、4.14、4.14,P均<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的胃肠道保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药物对择期腹部手术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静脉麻醉,观察组使用吸入麻醉。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变化、术前及术后各阶段MMSE评分变化,并比较苏醒时间与导管拔出时间。结果观察组在诱导后、插管后3 min、拔管前、拔管后SBP、DBP、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1、3、6、24 h时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导管拔出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中,进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全屏静脉麻醉效果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15.
16.
老年人食管异物取出术采用全麻与表面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食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方法选择,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对1986年至2003年采用表面麻醉或全麻食管镜下取老年人食管异物81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对危险异物,全麻组食管损伤小于表面麻醉组(P<0.01);表面麻醉组2例食管镜下取异物失败。结论老年人食管镜下取异物,术前需全面分析,针对危险异物应采用全麻,以减少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LAVH患者依据麻醉方法分为复合麻醉组(n=40,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麻)及单独全麻组(n=40,气管插管全麻)。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复合麻醉组的干预优良率显著高于单独全麻组(P<0.05)。两组T1、T2、T3、T4时的HR均显著低于T0时(P<0.05);复合麻醉组T1、T2、T3、T4、T5时的MAP均显著低于T0时(P<0.05);复合麻醉组T1、T2、T3时的MAP均显著低于单独全麻组(P<0.05);单独全麻组T4、T5时的血浆E及Cor水平显著高于T0时(P<0.05);复合麻醉组T4、T5时血浆E及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单独全麻组(P<0.05)。复合麻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独全麻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麻更能有效调控LAVH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马行军 《临床医学》2014,34(10):27-28
目的分析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全身麻醉组(A组)及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20例。对比两组患者全身麻醉用药量及麻醉恢复情况的差异性。结果 B组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少于A组(P〈0.05);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A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具有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少、促进术后恢复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鞍麻用于老年人鞍区手术的效果。方法将60例鞍区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鞍麻组(A组)和腰麻组(B组)各3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注药后5 min(T1)、10 min(T2)、30 min(T3)的MAP、HR,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鞍区痛觉消失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能充分屈髋、膝、踝关节时间)、最高平面节段,记录麻醉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MAP、HR在T1、T2、T3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57、8.59、7.70、11.63、10.27、13.27,P均<0.05);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3,P>0.05);运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5);最高平面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5);A组和B组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中尿潴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P<0.05)。结论鞍麻完全能满足老年人鞍区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