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检测193例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阳性的肝癌患者在TACE治疗前血清HBV DNA载量,分析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栓塞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在193例患者中,介入治疗术后2年内共有169例(87.6%)患者肿瘤复发;血清HBV DNA阳性(≥5×102copies/ml)138例,平均血清病毒载量为6.20±1.12lg copies/ml;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 B级或C级、多发肿瘤、肿瘤最长径大于3cm、血清HBV DNA≥5×102copies/ml患者肿瘤复发的相对危险性较高,无肿瘤复发生存期较短。结论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5×102copies/ml是TACE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拉米夫定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HBV DNA阳性合并肝硬化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将60例HBV DNA阳性合并肝硬化中、晚期HCC患者随机分为TACE 拉米夫定治疗组(30例), 单纯TACE对照组(30例),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HBV DNA定量、Child-pugh积分及2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1年及2年后,治疗组HBV DNA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 = 9.788, P = 0.002, χ2 = 3.962, P = 0.047), 肝功能Child-pugh积分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7.13±1.30 vs 8.44±1.79, 7.40±1.35 vs 9.09±1.76, 均P<0.05). 治疗组和TACE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36.67%(P<0.05).结论:TACE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治疗HBV DNA阳性合并肝硬化的HCC患者, 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保护患者肝功能, 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鲁荣华  杨群  杨列永  李苓 《肝脏》2012,17(4):254-255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HBV DNA阳性肝细胞癌(HCC)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 HBV DNA阳性(>103拷贝/mL)的HCC患者122例,随机分为TACE+恩替卡韦治疗组(60例)和TACE组(62例),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HBV DNA定量、实体瘤体积变化和2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1年及2年后,治疗组HBV DNA定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x2=26,34,P<0.05;x2=14.69,P<0.05),Child-Pugh积分较对照组降低(7.15±1.25与8.34±1.66,7.40±1.52与9.89±1.63),治疗组和TACE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37.1%( P<0.05),实体瘤缩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P>0.05;x2=0.02,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TACE治疗可改善HBV相关性HCC患者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癌化疗后肝炎发生的病因,探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化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肝炎疗效。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乙型肝炎后肝细胞癌患者120例,男108例,女12例,年龄28~85岁,平均(53.88±12.16)岁。肝癌患者均接受1次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并分为抗病毒治疗组35例;未行抗病毒治疗组85例。抗病毒组中TACE前2周23例服拉米夫定;12例服阿德福韦酯,维持抗病毒治疗TACE后4周为观察终点。随访4周后,监测2组患者TACE前后肝功能及HBV载量水平变化和肝炎发生情况,观察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HBV再激活肝炎的疗效。结果肝细胞癌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33例,化疗后未再激活87例,HBV再激活发生率为27.50%。HBV再激活肝炎23例,发生率为69.70%;化疗药物性肝炎11例,发生率为12.64%,2种肝炎的发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抗病毒治疗组与未抗病毒组之间HBV再激活肝炎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5.78,P〈0.05),2组间药物性肝炎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细胞癌化疗后发生HBV再激活肝炎和化疗药物性肝炎;HBV再激活肝炎的发生较化疗药物性肝炎多。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明显降低肝细胞癌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接受化学药物治疗过程中可出现HBV再激活(HBV reactivation),从而加重乙型肝炎病情,并致肝功能损害[1].研究表明,HBV再激活是实体肿瘤化学治疗引起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2].本研究通过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患者化学治疗后肝功能、HBV DNA载量水平的变化,研究HBV再激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后HBV再激活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肝颗粒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HBV DNA阳性原发性肝癌(HCC)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HBV DNA〉10^3IU/ml的HCC患者126例,均予核苷类似物药抗病毒治疗,并随机分为TACE联合健肝颗粒的治疗组(62例)和TACE治疗的对照组(64例),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HBVDNA定量、实体瘤体积变化和两年生存率。结果:治疗两年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且治疗组患者两年生存率比对照组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体瘤缩小和HBVDNA定量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肝颗粒联合TACE治疗可改善HCC患者的肝功能,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肝癌化疗对乙肝活动状态的影响及苦参碱的作用。检测89例肝癌患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HBV DNA定量,分为2组,均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 顺铂)化疗,单纯化疗者42例,联合苦参碱者47例,化疗期间、化疗后8周监测HBV DNA及标志物、肝功能。化疗后HBV DNA量较化疗前增加(P<0.01),乙肝病毒再激活与肝炎活动相关,联用苦参碱可减轻肝功能损害,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但对降低血清HBV DNA载量作用不明显。肝癌化疗可引起乙肝病毒再激活,并导致肝炎活动,苦参碱能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对乙肝病毒再激活引起的肝损害有保护作用,但抗病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HBsAg阳性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疗效和预后的价值。 方法 将62例HBsAg阳性的中、晚期HCC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α1b(IFN-α1b)联合TACE治疗组31例,TACE组31例,对两组病例HBV DNA阴转率、临床疗效及肝内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TACE IFN治疗组31例患者中,17例(54.8%)患者治疗结束后HBV DNA阴转,而TACE组31例患者中,没有HBV DNA阴转;患者随访2年,TACE IFN治疗组1、2年的肝内复发率分别为16.1%、29.0%,明显低于TACE组38.7%、61.3%,x2值分别为3.97、6.51,P值均<0.05。而TAGE IFN治疗组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9%、74.2%,明显高于TACE组61.3%、38.7%,x2值分别为3.97,7.94,P值均<0.05。 结论 在HBsAg阳性的HCC患者TACE后,联合应用IFN治疗,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减轻介入化疗后肝脏损害,降低肝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据《Oncotarget》2015年10月报道】题:肝切除术联合术前或术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作者Qi X等)肝切除术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可能改善肝细胞癌(HCC)的预后。为了系统比较肝切除术联合与不联合TACE治疗HCC之间的预后差异。沈阳军区总医院的Qi等通过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检索所有相关文献。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作为两个主要指标。根据TACE治疗时机(肝切除术前或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对乙型肝炎(HBV)病毒活动状态的影响及HBV的活动状态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手术治疗后肝功能近期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HBV DNA定量PCR及生物化学方法检测68例HBsAg均为阳性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后近期(1个月)HBV DNA的拷贝数,了解HBV活动状态及术前、后近期肝功能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手术治疗后,HBV活跃程度明显增强,HBV拷贝数明显增加,术后组较术前组有显著意义的升高(P<0.01),手术治疗前不同的HBV活跃程度可显著影响治疗后近期肝功能变化,随着HBV活跃程度增强,手术治疗后近期肝功能受损程度也显著增强(P<0.01)。结论:肝癌切除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显示手术治疗促使HBV复制,HBV复制又导致肝功能的明显损害,HBV活跃程度将对肝癌的手术治疗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在强调以手术为主的治疗同时,为了提高手术治疗疗效,要注重术前对HBsAg阳性的患者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包括HBV DNA拷贝数<500的患者),加强营养保肝治疗,提高肝脏储备,尽可能降低HBV活性,术后要密切监测HBV的活性及肝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1.
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 C E)是治疗不能切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首选治疗方法,被证实能延长不能切除HCC患者的存活时间.然而,近期研究发现:TACE可能诱发HCC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HBV-DNA大量复制,从而诱发HBV相关肝炎,甚至肝衰竭,导致HCC病人死亡,而术前应用抗病毒药物则可能降低术后HBV的再激活,改善病人的存活.本文将TACE对HCC-HBV再激活的影响及抗病毒药物对HBV再激活的抑制作用以及术后存活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病毒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抗病毒联合TACE治疗7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CC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同期单独行TACE患者81例对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1、2年生存率、肝功能Child-Pugh积分及HBV DNA定量的变化。两组基线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实验室检查及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果治疗1、2年后,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01),肝功能Child-Pugh积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66.67%和59.2%、36.67%(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核苷酸类似物联合TACE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CC的患者,可抑制HBV复制,保护患者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HBV DNA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比较抗病毒治疗与未抗病毒治疗对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5例未达到抗病毒治疗标准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定量检测其术前和术后第3天的HBV DNA载量及白细胞介素(IL)-6、IL-10、IL-27的水平。根据术后HBV DNA载量,将患者分成HBV DNA升高(激活)组和不变组。升高组给予抗病毒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组患者HBV激活率为37%(24/65),术前HBV DNA1×104 IU/ml的患者,术后HBV激活率为75%(18/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P=0.006)及肝切缘无水酒精注射(P=0.004)是引起H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ELISA结果示术后IL-10升高与HBV再激活有关(P=0.001),IL-6升高及IL-27降低与HBV不变有关(P=0.000)。术后HBV DNA升高且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与其他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可能引起患者HBV再激活,围手术期内应监测HBV DNA载量的变化。肿瘤直径、术中行肝切缘无水酒精注射术是H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术后IL-10、IL-6水平的变化可能与HBV DNA的变化有关。术后HBV再激活近期不会加重肝功能损伤,术后抗病毒治疗对患者近期肝功能的恢复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BV感染与肝细胞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和HBV DNA的变化。结果在75例肝细胞癌患者中,HBsAg阳性94.6%,HBsAb阳性5.3%,HBeAg阳性10.6%,HBeAb阳性66.6%,HBcAb阳性74.6%);HBV DNA≤103~105copies/ml为61.3%,≥106copies/ml为17.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sAg均为阳性,HBsAb均为阴性,HBeAg阳性为28.3%,HBeAb阳性为73.3%,HBcAb阳性为84.0%。结论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阴性或血清转换,HBV DNA载量下降,要警防HC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任翰淼 《山东医药》2011,51(46):77-78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将60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行TACE治疗和传统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FP、CEA水平和癌灶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清AFP、CEA分别为(123±80)、(200±10)μg/L,均明显低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CT癌灶最大径明显小于术前和对照组术后(P均〈0.05)。对照组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8例,观察组为1例(P〈0.05)。结论晚期肝癌患者宜采用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使用iFlow彩色血流编码技术在肝细胞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实时量化分析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1月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为肝细胞癌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外科手术、消融等治疗,应用TACE治疗,使用同样的对比剂、高压注射器参数、造影导管位置造影,用iFlow技术生成患者术前、术后的二维彩色编码图像及时间-密度曲线(TDC),测量造影导管口、肿瘤主要供血动脉起点和终点的达峰时间(TTP)以及肿瘤组织与导管口TDC曲线下面积(AUC)的比值。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栓塞前、后的肿瘤主要供血动脉终点TTP分别为(4.64±0.49)s、(5.97±0.84)s,肿瘤组织与导管口AUC比值分别为0.53±0.15、0.16±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57、25.85,P值均0.01);而TACE术前、术后造影导管口的TTP及肿瘤主要供血动脉起点的TT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供血动脉TDC栓塞前大致呈"速升-速降"形,斜率、峰值较高;栓塞后呈"上升-平缓-下降"形,并且斜率、峰值均较术前下降。结论 iFlow可术中实时测量感兴趣区的TTP与TDC,定量评价肝细胞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判断肿瘤栓塞程度提供客观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超选择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临床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5例病人经皮股动脉超选择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并注入栓塞剂。结果 94.3%病人Kamofsky评分术后较术前增加10分以上,生存质量提高。1~3年生存率分别为77.1%、65.7%、42.9%。71.4%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发热、胃肠反应、肝区疼痛及肝功能损害。结论 肝亚段动脉栓塞可显著提高肝细胞癌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术前指导、术后采取积极的护理对策,是保证其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肝功能损害的情况。方法针对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50例肝癌患者术后肝功改变情况,探讨如何预防肝癌介入术后出现肝功能损害。结果大部分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以弥漫性肝癌、合并肝硬化及有门脉癌栓患者出现肝损害严重。结论肝癌介入治疗对肝功能有一定的损害,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加强术前、术后保肝治疗,才能避免出现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肝细胞癌非手术治疗的最常用方法,并常被辅助性应用于外科切除术后尚未发生肝内转移的患者。对于具有高复发风险的患者,术后辅助性的TACE治疗可为其预后带来收益。现就术后辅助性TACE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药肝胃舒合剂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 )后消化道反应、免疫功能及肝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5 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7例 )。对照组行 TACE及对症处理 ,观察组于 TACE前 3d口服肝胃舒合剂 ,其他治疗同对照组 ,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 TACE后消化道反应程度、肝功能损害明显较对照组轻 ,免疫功能的作用显著增强。结论 :肝胃舒合剂可减轻肝癌患者 TACE后的消化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 ,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