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雌激素、孕激素、胰岛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 ,IGF -Ⅰ )对内膜癌细胞中孕激素受体 (Progesteronereceptor,PR )亚型表达的调节 ,探讨内膜癌细胞中PR亚型表达的意义。方法 体外培养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 ,按实验目的分别加入雌激素、孕激素、雌激素孕激素联合、胰岛素及IGF -Ⅰ刺激 2 4h、 4 8h后 ,采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各个条件下内膜癌细胞中两种孕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结果 内膜癌细胞Ishikawa在自然状态下 ,PR -A和PR -B均阳性表达 ;细胞经血清限制后 ,总PR及两种亚型都明显下调。雌激素可以上调细胞中PR -A和PR -B表达水平 ,但在高血清时明显。孕激素单独或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在 4 8h时都可以降低Ishikawa细胞中PR表达。胰岛素 /IGF -Ⅰ在 2 4h时可以上调PR -B水平 ,4 8h时此上调作用消失。结论 ①雌激素对PR的上调作用与血清浓度有关 ,血清中可能含有雌激素作用所需要的某些因子 ;②孕激素对内膜癌细胞Ishikawa中PR有下调作用 ;③胰岛素 /IGF -Ⅰ可以上调内膜癌细胞中PR表达 ,主要是PR -B表达 ,但此作用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 1 )与 1 7β -雌二醇 (E2 )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 - 1A ,分为A组 (加E2 1 0 - 8M)、B组 (加IGF - 1  1 0 μg ml) ,C组 (加E2 1 0 - 8和IGF - 1  1 0 μg ml)、D组 (对照组 ,不加药 )。流式细胞学检测并比较各组细胞S期细胞比例变化。 结果 C组中作用 2 4h、 4 8h、 72h后 ,S期细胞分别增加 2 73%± 2 39% ,1 2 6 2 %± 1 4 3% ,5 85 %± 1 95 % ,而A组的S期细胞分别增加 1 9 0 5 %± 1 4 1 % ,2 1 1 8%± 1 5 9% ,1 1 4 1 %± 0 76 % ,B组则增加 5 5 2 %± 2 73% ,5 3 78%± 8 2 1 % ,4 9 6 4 %± 0 6 5 %。三组相比 ,C组S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A、B组 ,P =0 0 4 6、 0 0 31。结论 在E2 作用下 ,1 0 μg ml浓度的IGF - 1并不增加HEC - 1A细胞S期比例 ,反而抑制了E2 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胰岛素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IGFBP 1)的影响。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雌二醇和胰岛素的培养液培养增生晚期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2 4h后 ,留取培养液测定IGF 1。用含不同浓度孕酮和胰岛素的培养液培养分泌晚期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2 4h后 ,留取培养液测定IGFBP 1。结果 :1.增生晚期间质细胞培养液中IGF 1的浓度 :2 0 μU ml胰岛素组为 1.39±0 .33μg L ,低于 10 0 μU ml胰岛素组 (2 .0 3± 0 .5 3μg L) (P <0 .0 1) ;10 0ng L雌二醇 + 2 0 μU ml胰岛素组为 2 .18± 0 .36 μg L ,低于 10 0g L雌二醇 + 10 0 μU ml胰岛素组 (3.4 2± 0 .75 μg L) (P<0 .0 1)。 2 .分泌晚期间质细胞液中IGFBP 1浓度 :2 0 μU ml胰岛素组为 0 .16± 0 .5 8μg L ,低于对照组 (P <0 .0 1) ,高于 10 0 μU ml胰岛素组 (0 .10± 0 .4 8μg L) (P <0 .0 1) ;10 μg L孕酮 + 2 0 μU ml胰岛素组为 2 .10± 1.17μg L ,低于 10 μg L孕酮组 (P <0 .0 1) ,高于 10 μg L孕酮 + 10 0 μU ml胰岛素组 (0 .5 0± 0 .2 8μg L) (P <0 .0 1)。 结论 :1.胰岛素促进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IGF 1;2 .胰岛素抑制分泌晚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IGFBP 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对17β-雌二醇(E2)作用下子宫内膜癌系ER阳性的Ishikawa及ER低表达的HEC-1A的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初步探讨阻断GPE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对数生长的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试剂)、阴性对照组(加10-6mol/L E2)和实验组(10-6mol/L E2+PTX)。应用四甲基亚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观察PTX对E2作用下的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随着E2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在490nm处光密度值增大。E2对Ishikawa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均<0.001),而对HEC-1A的细胞增殖作用不显著(P=0.393),各浓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7)。不同浓度E2作用48h后,Ishikawa细胞G0~G1期比例减少(P=0.001),S期比例增多(P=0.002),HEC-1A变化不显著。(2)随着PTX浓度增加及时间延长,两种细胞增殖能力逐渐下降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均<0.001);不同浓度PTX作用48h后,两种细胞的凋亡率、G0~G1比例均升高(P<0.001,P<0.05),S期比例在Ishikawa细胞无显著变化,在HEC-1A细胞降低,G2~M期比例在Ishikawa细胞降低,在HEC-1A细胞无显著变化。结论:PTX可以抑制E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促使其发生凋亡,抑制细胞周期进展。GPE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17β-雌二醇,E2)、孕激素(P)及其不同配伍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为临床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激素补充治疗(HRT)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E2(E2组)、P(P组)及二者不同浓度配伍(E2+P组);对照组加入0.01%乙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测定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Ishikawa细胞吸光度(A值)及增殖促进率均随E2浓度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E2浓度增至10-8~10-6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相反,P和E2+P两组均随P浓度的增加,对Ishikawa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P0.05,P0.01)。E2终浓度增至10-6mol/L,P终浓度10-5及0.5×10-4mol/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shikawa细胞大多处于G0/G1期。经E2、P作用后,细胞周期发生改变,E2组S期细胞比例上升,凋亡率下降(P0.01);P组和E2+P组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S期比例下降,凋亡率上升。E2组Ishikawa细胞数量增多,核分裂相多见。P组和E2+P组则见Ishikawa细胞数目减少,细胞明显皱缩,体积变小,凋亡小体多见。结论 E2对Ishikawa细胞有促增殖、抗凋亡作用;P则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E2+P是否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的作用与E2和P具体配伍浓度有关;合理的E2+P配伍不促进Ishikawa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Zhang X  Wei L  Wang J  Tu Z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3):164-167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动态变化的调控。方法 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IB,以乳腺癌细胞系MCF-7为对照,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观察不同剂量IGF-I对两种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动态变化的调控。结果 (1)HEC-IB细胞中,IGF-I 10ng/ml作用24h,人孕激素受体B亚型(hPRB)表达有明显上调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pPRB表达逐渐下调,IGF-I 20ng/ml作用72h及40ng/ml作用48h时,下调最明显。人孕激素受体A亚型(hPRA)表达的变化趋势与hPRB大致相同,IGF-I为20ng/ml作用48h时下调至最低。(2)MCF-7细胞中,IGF-I 10、40ng/ml对hPRA、hPRB表达均有上调的作用,在第24、48、72h时较为明显。IGF-I 20ng/ml作用24h对hPRB表达有上调的作用,但在48、72h出现明显的下调;而对hPRA表达均为下调作用。结果 (1)IGF-I对人孕激素受体亚型的调控具有细胞特异性、以及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2)HEC-IB细胞中,IGF-I 10ng/ml作用24h对hPRA、hPRB表达有上调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hPRA、hPRB表达渐下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纤毛蛋白(NRP-1)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17β雌二醇(17β-E2)对其表达的调控。方法: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NRP-1在子宫内膜癌HEC-1A及Ishikawa细胞系中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7β-E2对HEC-1A及Ishikawa细胞系中NRP-1 mRNA表达的调控;Western blot法检测Ishikawa细胞中NRP-1表达的变化。结果:HEC-1A及Ishikawa细胞中NRP-1 mRNA及蛋白水平均为阳性表达。17β-E2对Ishikawa细胞系中NRP-1 mRNA表达的影响显著强于HEC-1A,且17β-E2浓度为2×10-7mol/L,作用时间48h时对NRP-1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最明显。17β-E2对Ishikawa细胞中NRP-1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结论:NRP-1表达于高表达雌激素受体(ER)细胞系Ishikawa及低表达ER细胞系HEC-1A中,且2×10-7mol/l E2作用48h能明显促进Ishikawa细胞系中NRP-1的表达,提示NRP-1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雌激素和紫杉醇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中Bub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Ishikawa细胞中加入10 nmol/L的17β雌二醇(17β-E2)作用24、48和72 h,采用活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其增殖活力[以吸光度(A)值表示],以17β-E2浓度0 nmol/L者为空白对照.(2)按如下方法处理Ishikawa细胞:①加入不同浓度(0.1、10、1000 nmol/L)的17β-E2作用不同时间(5、15、30 min及1、2、4、8、12、16、24、30 h);②经同步化处理(即先期予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然后加入不同浓度(10、100 nmol/L)的紫杉醇作用不同时间(8、24 h);③未经同步化处理,直接加入100 nmol/L的紫杉醇作用4、8、16、24、48 h;均以作用时间0 h者为空白对照.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经上述方法处理后的细胞中Bub1 mRNA的表达水平(设空白对照为1,以倍数表示Bub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17β-E2作用后Ishikawa细胞的增殖活力随着作用时间(24、48和72 h)的延长逐渐增加,其A值分别为0.86±0.10、1.66 ±0.10、2.32±0.24,呈时间依赖性(P<0.01).(2)不同浓度(0.1、10、1000 nmol/L)的17β-E2作用不同时间(5、15、30 min及1、2、4、8、12、16、24、30 h)后,Ishikawa细胞中Bub1 mRNA的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比较)随着17β-E2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变化.当17β-E2浓度为10 nmol/L时,细胞中Bub1 mRNA的表达水平最低,与空白对照比较,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20);而当浓度为0.1、1000 nmol/L时,与空白对照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746,P=0.197).经同步化处理的Ishikawa细胞,予10 nmol/L的紫杉醇作用8、24 h后,Ishikawa细胞中Bub1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分别为(0.403±0.008)、(0.775±0.144)倍,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1);紫杉醇作用8 h时与空白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而紫杉醇作用24 h时与空白对照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396).100nmol/L的紫杉醇作用8、24 h后,Ishikawa细胞中Bub1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分别为(0.697±0.017)、(0.850±0.004)倍,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而分别与空白对照比较,差异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19).未经同步化处理的Ishikawa细胞,予100 nmol/L紫杉醇作用4、8、16、24、48 h后,细胞中Bub1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127±0.105)、(1.614±0.154)、(2.092±0.179)、(1.381±0.061)、(1.519±0.182)倍,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作用16 h时表达最强.结论 雌激素可降调Ishikawa细胞中Bub1 mRNA的表达;紫杉醇对先期无血清培养的Ishikawa细胞可下调其Bub1 mRNA的表达,而对正常培养的细胞则上调其Bub1 mRNA的表达,提示紫杉醇在不同条件下杀伤子宫内膜癌细胞的效力与Bub1mRNA的表达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单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动物模型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对HIBD的影响和可能机制。 方法 选择健康 7日龄Wistar大鼠 12 0只 ,建立HIBD模型 ,随机分成假手术组、HIBD组、HIBD后 0 .2mg/kg人基因重组IGF 1干预组 (RH IGF 1组 )、0 .0 6 6mg/kg人基因重组IGF 1干预组 (SRH IGF 1组 )及盐水对照组 (对照组 )。各组按观察时段进一步分为 2 4、4 8、72h组 ,每组 8只。各组于规定时刻观测脑形态学改变、谷氨酸 (Glu)含量、凋亡细胞计数、Bcl 2蛋白表达。 结果  (1)HIBD 4 8h组Glu(116 2 .2± 10 8.1)mg/kg ,较假手术组(75 0 .9± 5 3.4 )mg/kg明显升高 (P <0 .0 5 ) ;HIBD组凋亡细胞计数 [2 4h :(7.6± 1.9) % ,4 8h(12 .6±1.2 ) % ,72h :(13.8± 0 .9) % ],较假手术组 [2 4h(2 .0± 0 .2 ) % ,4 8h(2 .0± 0 .3) % ,72h(2 .0±0 .2 ) % ]明显增加 (P均 <0 .0 5 )。 (2 )与对照组相比 ,RH IGF 1组脑组织病变减轻 ;干预 4 8h组Glu[SRH IGF 1组 (781.4± 5 4 .2 )mg/kg ,RH IGF 1组 (74 0 .5± 4 6 .6 )mg/kg],较对照组 (112 6 .6± 4 8.0 )mg/kg明显降低 (P均 <0 .0 5 ) ;RH IGF 1组凋亡细胞计数 [2 4h :(3.6± 0 .9) % ,4 8h(8.2± 2 .2 ) % ,72h(9.4± 1.4 ) % ],较对  相似文献   

10.
Zhang P  Liu B  Li G  Wu L  Yu M  Ou Y  Wang 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2):65-6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Ⅰ、IGF Ⅱ和IGF结合蛋白 3(IGFBP 3)与胎儿生长的关系 ,以及IGF在胎儿生长受限 (FG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2 0例分娩FGR胎儿 (FGR组 )、10例分娩巨大儿 (巨大儿组 )及 2 0例分娩正常儿 (对照组 )的产妇 ,抽取 3组产妇分娩后肘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静脉血 ,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定 3组产妇及其新生儿血清中IGF Ⅰ、IGF Ⅱ及IGFBP 3的水平。结果  (1)FGR组产妇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130 5± 2 6 0 ) μg/L、(2 40± 0 42 ) μg/L及(5 5 79± 848) μg/L ;新生儿脐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6 6± 1 7) μg/L、(1 5 4± 0 31) μg/L及 (86 9± 183) μg/L。 (2 )巨大儿组产妇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30 9 7± 44 6 ) μg/L、(2 43± 0 2 5 ) μg/L及(5 5 6 2± 742 ) μg/L ;新生儿脐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6 9 6± 2 3 9) μg/L、(2 19± 0 2 9) μg/L及(16 82± 130 )μg/L。(3)对照组产妇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30 7 9± 70 7) μg/L、(2 41± 0 36 )μg/L及 (5 5 86± 6 78) μg/L ;新生儿脐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6 8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