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文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212-213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分为口服避孕药组、孕三烯酮组和未应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三组术后复发、妊娠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孕三烯酮组和口服避孕药组的妊娠率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三烯酮组和口服避孕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孕三烯酮组和口服避孕药组的复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三烯酮组和口服避孕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术后口服避孕药或孕三烯酮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能显著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效果。方法 15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71例)与研究组(81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治疗,对照组加用孕三烯酮治疗,研究组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恢复排卵用时、月经正常用时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吴林伟 《海峡药学》2016,(11):191-192
目的 探究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80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妊娠情况?疗副反应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完全缓解率(62.5%)显著高于对照组(37.5%),无效率(0.0%)?复发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30.0%)?(42.5%),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妊娠率(52.5%)显著高于对照组(20.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机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在患者月经来潮次日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口服与对照组相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并口服孕三烯酮。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15例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35例,孕三烯酮组40例,术后未用药物者为对照组30例,定期随访,比较3组患者术后疗效、术后复发、妊娠及用药副反应等情况.结果 3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术后缓解率、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后完全缓解率低于其他两组 (P<0.05),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0.05),3组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可靠,但术后药物治疗未能显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开始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症状好转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孕术后的妊娠方面,治疗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不接受药物辅助治疗。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妊娠率与复发率,观察组为62.86%和17.14%,对照组为45.71%和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有效提高受孕率,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王莹 《海峡药学》2016,(8):176-178
目的 观察甲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行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腔镜手术联合GnRH-a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疾病相关指标,分析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肿瘤相关糖类抗原CA125、CA199以及人附睾蛋白4(HEA)等血清相关疾病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CA125、CA199以及HE4等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患者的CA125、CA199以及HE4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妇科诊断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患者共87例,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53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治疗患者34例(开腹组),随访2年,观察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术中出血、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少于)开腹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腹腔镜组稍低于开腹组,有生育要求妇女妊娠率腹腔镜组稍高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术后不孕患者妊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手术和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7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孕三烯酮等药物的综合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无效率为4.5%,复发率为2.3%;对照组治疗无效率为22.6%,复发率为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可减少复发率,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3种不同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共148例,均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术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40例,术后皮下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组(GnRH—α组)40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组(孕三烯酮组)38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组(米非司酮组)30例,对比4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年复发率、妊娠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GnRH—α组、孕三烯酮组、米非司酮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年复发率、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α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年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与孕三烯酮组、米非司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三烯酮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年复发率、妊娠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米非司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后联合GnRH-α、孕三烯酮或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单纯手术治疗可降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提高妊娠率;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预防复发的效果及术后妊娠率无差异;GnRH—α不良反应最少,治疗有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分别联合GnRH-a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药物治疗EMS的最佳方案。方法选择80例EMS患者,将之均分为孕三烯酮组(40例)和GnRH-a组(40例),在腹腔镜手术后分别给予孕三烯酮和GnRH-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殖激素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1年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GnRH-a组血清LH、FSH和E2水平显著低于孕三烯酮组(P<0.05),血清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的不良反应均无需特殊处理;治疗1年后,GnRH-a组临床疗效优于孕三烯酮组,组间缓解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无效与复发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EMS后应联合药物治疗,应首选GnRH-a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复发,同时未增加不良反应患者例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激素水平和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EMS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术后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的激素水平以及妊娠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以及雌二醇(E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妊娠率分别为33.3%、3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EMS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后,其激素水平以及受孕情况所受到的影响并无太大差异,两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人参皂苷Rg3与孕三烯酮治疗术后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2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患者分为2组:人参皂苷Rg3组(研究组)32例,口服人参皂苷Rg320mg,每日1次,连续3个月为1个疗程。孕三烯酮组(阳性对照组)30例,口服孕三烯酮2.5mg,每周2次,连续3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用药后的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A125的变化、肝功能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术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2组治疗后痛经和性交痛较治疗前得到明显缓解(P<0.05);2组患者治疗后体征均比治疗前明显缓解,血清CA125随用药时间的增加而下降(P<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VEGF在用药治疗3个月时比术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均比用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阳性对照组在用药后ALT和AST均升高,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在用药3个月时稍微升高(P<0.05);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使用药物治疗疗效好;人参皂苷Rg3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与孕三烯酮相当,且不良反应少,对肝功能、月经无影响,是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的安全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和孕三烯酮应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巩固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月在中国石油中心医院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GnRH-α组45例,给予GnRH-α仪3.75mg肌注,每28天1次,于月经来潮5d内开始;孕三烯酮组35例,给予孕三烯酮2.5mg口服,每周2次,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疗程3-6个月。定期随访。结果GnRH-α组及孕三烯酮组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组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等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0.05)。随访结果显示,GnRH-α组和孕i烯酮组症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8.9%和85.7%,两组复发率分别为4.4%和5.7%。两组疗效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副反应方面.GnRH-α组显著小于孕三烯酮组。结论GnRH-α与孕三烯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观察内美通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内美通联合GnRH-a治疗,对照组给予GnRH-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盆腔超声检查等,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有36例完全治愈,3例缓解,1例复发;对照组有29例完全治愈,9例缓解,2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服药后的毒副作用在阴道出血、ALT升高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前后FSH、LH、E2均下降,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内美通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有较高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65例,均为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观察组33例术后联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而对照组未用药物,比较两组疗效及术后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妊娠率为86.7%(13/15),对照组妊娠率为66.7%(8/1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孕i烯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提高受孕率,缓解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唐杨  陈莉  张志花  李小生 《中国当代医药》2013,(30):103-104,106
目的 观察安巢驻宫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7月前入组行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患者312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92例、中西医结合组102例、西医对照组118例.比较3组的疗效、复发及妊娠情况.结果 随访3年,3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的复发率低于西医对照组(x2=-5.4179,P<0.05)且低于中医治疗组(x2=4.2358,P<0.05),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53,P>0.05);3组术后1年内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后,中西医结合组的总妊娠率高于西医对照组(x2=19.9948,P<0.01),且高于中医治疗组(x2=11.5244,P<0.01),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691,P>0.05).结论 安巢驻宫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能够提高其妊娠率,降低复发率,减轻不良反应,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值得临床应用以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来曲唑联用孕三烯酮与单用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来曲唑+孕三烯酮组(LE+GE)38例患者于月经第一天开始口服来曲唑2.5mg/d、孕三烯酮2.5mg,每周2次。孕三烯酮组(GE)40例患者于月经第一天开始口服孕三烯酮2.5mg,每周2次。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停止治疗第一次月经来潮后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痛经及盆腔触痛VAS评分,并进行B超检查及癌抗原125(CAl25)测定。结果:治疗6个月后和停药6个月后两组痛经症状都明显缓解,但LE+GE组患者痛经VAS评分下降较GE组更明显(t=2.54,P〈0.05;t=3.23,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盆腔触痛VAS评分均降低,但LE+GE组较GE组降低更明显(t=2.73,P〈0.05);停药6个月后两组患者盆腔触痛VAS评分均回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CAl25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P〉0.05)。停药6月后,两组患者CAl25均回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P〉0.05)。治疗前后两组卵巢囊肿最大直径改变不明显(t=0.86,P〉0.05;t=1.51,P〉0.05)。所有患者都未因副反应终止治疗。结论:来曲唑联用孕三烯酮能更好地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痛经症状,但对控制病灶并不优于单用孕三烯酮。  相似文献   

20.
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B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同时了解药物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结果 2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FSH、LH、E2、P水平有所降低,但仅血清P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阴道出血、体质量增加、转氨酶升高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临床疗效相近,但米非司酮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