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间歇导尿术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例,实验组24例,两组均参照临床指南,使用敏感抗生素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加压排尿的方法,实验组使用间歇导尿术,治疗时间为两周。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容量、排尿后残余尿量以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膀胱容量、排尿后残余尿量以及尿路感染发生率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膀胱容量(401.9±29.3ml)明显高于对照组(350.3±26.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排尿后残余尿量(48.2±6.3ml)明显低于对照组(117.5±9.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导尿术能够明显增大膀胱容量、减少尿潴留,对于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恢复膀胱功能、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具有很好的疗效,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98例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治疗1组(33例,常规+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与治疗2组(33例,常规+生物反馈训练+针刺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记录临床指标、尿动力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重置尿管率。结果治疗1、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7.88%、100.0%)高于对照组(65.63%)(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残余尿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组残余尿量[(68.46±13.14)mL、(51.36±12.67)mL]、留置尿管时间[(11.24±2.83)d、(9.56±2.31)d]少于对照组[(127.72±16.49)mL、(14.58±3.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组小于治疗1组(P0.05);治疗后3组膀胱最大容量、最大尿流率及逼尿肌顺应性均降低(P0.05),且治疗2组低于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膀胱初感容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膀胱初感容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VAS及QOL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1、2组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2组QOL评分低于治疗1组(P0.05),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重置尿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残余尿量,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硬膜外麻醉下膀胱水扩张联合硝酸银、肝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膀胱水扩张联合硝酸银、肝素膀胱灌注.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6个月的24h排尿次数、最大膀胱容量,采用间质性膀胱炎问卷表进行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结果 按疗程治疗结束后,8例患者尿频、尿急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治疗后1、6个月24h排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11.5±3.4)、( 12.4±3.5)次比(24.6±3.7)次],最大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251.1±60.3)、(179.6±58.7)ml比(95.7±17.4) ml],ICSI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7±1.6)、(5.9±1.8)分比(9.2±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水扩张联合硝酸银、肝素膀胱灌注对于间质性膀胱炎是短期内安全、有效改善症状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间歇性导尿术在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术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应用中的效果。方法观察42例患者采用间歇性导尿术治疗前和治疗4 w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的膀胱容量明显多于治疗前,而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实验室检查中24 h尿沉渣检查和细菌计数等2项指标均明显减少。结论应用间歇导尿术可促使神经原性膀胱膀胱功能的恢复,并减少尿路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膀胱残余尿水平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肾功能及尿路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单纯BPH的病例81例,分成A组53例(残余尿量<60ml),B组18例(残余尿量60~200ml),C组10例(残余尿量200ml).对三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尿细菌培养结果作对照研究.结果 A、B、C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分别为(5.90±3.01)mmol/L、(90.13±25.08)μmol/L和(7.85±3.53)mmol/L、(128.36±30.25)μmol/L以及(10.57±4.01)mmol/L、(152.11±36.68)μmol/L.C组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和B组(P<0.05),而B组亦明显高于A组(P<0.05).A、B、C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8.3%(15/53)、44.4%(8118)、50.0%(5/10).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仍为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论 随着膀胱残余尿量的增多,BPH患者肾功能损害有加重趋势.当残余尿量≥60 ml时则明显增加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行为治疗联合玻璃酸钠膀胱灌注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尿流动力学、生物学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92例女性OAB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采取行为治疗联合玻璃酸钠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则单独予以玻璃酸钠膀胱灌注治疗,所有对象均连续治疗4周。两组治疗前后记录排尿日记[主要观察平均尿量、夜尿次数及急迫性尿失禁(UUI)次数变化],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主要观察膀胱初始尿意感容量(VFDV)、最大静态尿道压(MUP)、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VR)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尿液中生物学标志物[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运用King健康问卷(KHQ)对被调查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定。最后汇总两组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平均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夜尿次数和UUI次数则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排尿日志相关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FDV和Qmax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5),而MUP和PVR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VFDV和Qmax均较对照组同期显著更大[(182.45±38.57)ml vs.(136.56±30.46)ml,(17.34±2.65)ml/s vs.(14.22±2.12)ml/s,P0.05],MUP和PVR则均显著更小(P0.05)。两组治疗后尿液NGF和BDNF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尿液NGF和BDN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21.38±4.06)ng/L vs.(28.34±5.24)ng/L,(18.04±2.45)ng/L vs.(24.55±3.01)ng/L,P0.05]。两组治疗后KHQ中总体健康感受、排尿症状严重性、行为受限及运动受限等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并均以观察组的下降更显著(P0.05)。所有对象均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应用行为治疗联合玻璃酸钠膀胱灌注治疗女性OAB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尿流动力学,提高其生活质量,这可能与该治疗方案显著下调患者体内NGF和BDNF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膀胱病(DCP)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探讨发病机制及病理演绎过程,减少晚期DCP的发生,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糖尿病患者病程分为:早期DCP患者组(32例),晚期DCP组(28例)及非糖尿病人群对照组(22例)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测定,获得最大尿流率、排尿量、初始感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压力、最大逼尿肌压、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膀胱颈压、最大尿道压及括约肌肌电图等参数,对以上数据作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早期DCP患者最大尿流率偏低[(15.97±5.71)ml/s,P<0.05],逼尿肌活动亢进(占59%),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占37.5%);而晚期DCP患者最大尿流率明显下降[(8.75±4.20)ml/s,P<0.01],膀胱容量增加[(472.5±32.9)ml,P<0.01],残余尿量增多[(62.59±19.87)ml,P<0.01],逼尿肌收缩功能减弱。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有膀胱尿道的动力学改变,以逼尿肌活动功能亢进、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较常见,晚期以逼尿肌收缩功能减弱为主,建议对DCP患者早期就应给予干预,控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在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治疗及随访中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 32例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嘱其停止服食氯胺酮,并予抗炎、止血、碱化尿液、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27例行麻醉下膀胱水扩张术,治疗前和治疗后1、6个月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测量功能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并行O' Leary-Sant IC问卷评分(症状评分和问题评分),共28例患者完成6个月随访.结果 治疗后1、6个月功能性膀胱容量、症状评分、问题评分、排尿间隔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71.1±36.8)、(267.8 ±47.9) ml比(55.6±12.1) ml,(6.3±3.2)、(2.6±1.6)分比(13.3±3.8)分,(4.8±2.2)、(2.4±1.2)分比(8.7±3.0)分,(74.5±37.1)、(144.0±37.3)min比(15.5±11.3)min,P<0.01],治疗前后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功能性膀胱容量与症状评分、问题评分呈负相关(r=-0.780、-0.695,P<0.05),与排尿间隔时间呈正相关(r=0.763,P<0.05),与残余尿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在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治疗及随访中的效果评估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影响。方法纳入临床确诊的脊髓损伤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叩击法排尿训练,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24小时排尿次数、留置导尿时间、膀胱恢复情况(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生活质量评分、感觉评分的差异。结果(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5.0%,而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升高,其有效率为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留置导尿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膀胱残余尿量、24小时排尿次数均降低,而膀胱容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者住院天数明显下降,而生活质量评分、感觉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用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细菌计数、膀胱容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细菌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膀胱容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促进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尿路感染,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17.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