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引起的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入住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败血症184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及真菌组,比较不同病原菌所致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结果(1)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18株,占64.13%;革兰阳性菌45株,占24.45%;真菌21株,占11.41%。(2)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真菌组三组间起病日龄和出生胎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8.120、6.046,P<0.05)。两两比较显示,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与真菌组出生胎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中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起病日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真菌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Z值分别为3.465、22.748、11.496,P<0.05)。两两比较显示,革兰阳性菌组的血红蛋白高于真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组与革兰阴性菌组血小板计数比较(Z=4.406),革兰阳性菌组与真菌组血小板计数比较(Z=3.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和真菌组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73,P<0.05)。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中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真菌组三组间细菌性脑膜炎、休克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382、81.662,P<0.05)。两两比较显示,在细菌性脑膜炎方面:革兰阳性菌组与革兰阴性菌组(Z=6.511),革兰阴性菌组与真菌组比较(Z=3.9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方面:革兰阳性菌组与革兰阴性菌组(Z=72.482),革兰阳性菌组与真菌组比较(Z=38.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中早发型、晚发型败血症患儿,革兰阳性菌组中早发型、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的细菌性脑膜炎、休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早产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组发生细菌性脑膜炎的比例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另外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在临床特点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黄桂芳  李金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2):3424-3426
目的:比较NICU早产儿与足月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因感染在NICU住院的患儿100例,按照孕龄分为两组:足月组与早产组,每组均为50例。每个患儿应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及鉴定病原菌,并予以K-B法药敏试验。比较组间的病原微生物及药敏试验资料。结果:足月组共检出病原菌2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129株,占60.56%,革兰阳性菌(G+)64株,占30.05%,真菌20株,占9.39%;而早产组共检出病原菌297株,其中G-菌94株,占31.65%,G+菌157株,占52.86%,真菌46株,占15.45%(P值均<0.05)。足月组检出前5位病原菌为克雷伯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而早产组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真菌和克雷伯菌属。足月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较早产组低(P值均<0.05)。结论:NICU早产儿与足月儿导致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近4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病原菌分布、耐药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NICU2008年1月-2011年12月4年中,共收集非重复临床分离病原菌1722株,分两个时间组,分析比较病原菌变化特点.结果 两组病原菌分布中,以革兰阳性球比例最高,分别占51.57%、62.34%,其次是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44.26%、37.24%,真菌最少分别占4.18%、0.42%;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有明显改善,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加强耐药监测,掌握耐药菌株及耐药特性的变化,能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经验用药选择及耐药菌感染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病原菌特点及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2月-2017年3月于NICU治疗的新生儿161例为研究对象,对发生VAP患儿病原菌耐药性及发生VAP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生VAP新生儿64例,发生率为39.75%,检出病原菌66株,均为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唑林等的耐药株数较多,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株数较少。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株数较多,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株数较少,鲍氏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株数较少。出生体质量、住院治疗时间、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出生1 min后Apgar评分是NICU新生儿发生VAP的相关因素(P0.05),其中,出生体质量和出生1min后Apgar评分是保护因素。结论 NICU新生儿是VAP的高发群体,其发病风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医生应给予及时地诊断、合理地治疗和有效地干预,从而提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ICU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ICU1998年1月~2007年12月确诊的34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新生儿均有程度不等的少吃、少哭、少动和体重不长,发热20例,休克10例,黄疸加重或延长9例,呼吸暂停7例,喂养不耐受6例,合并局部感染10例。动态血象显示WBC5×109/L(41.18%)比WBC20×109/L(8.82%)更普遍(P0.05),起病时WBC和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下降(P0.05);CRP8 mg/L17例(17/24,70.83%),CRP≤8 mg/L 7例(7/24,29.17%)。7例(29.17%)C-反应蛋白(CRP)于起病后12~24 h才呈现异常升高。共分离细菌36株,主要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株(CNS,38.89%)、肺炎克雷伯菌12株(33.33%)、阴沟肠杆菌3株(8.33%)、肠球菌2株(5.56%);100%CNS为耐甲氧西林菌株(MRCNS),66.7%肺炎克雷伯菌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药敏显示MRCNS和ESBLs均多重耐药,但分别对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CNS和肺炎克雷伯菌,特别是MRCNS和ESBLs是NICU败血症的两大主要致病菌,其临床症状呈多样化和非特异性,动态血象和CRP变化可协助早期诊断;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重视医护人员手卫生、严格掌握三代头孢菌素和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可减少MRCNS和ESBLs菌株的感染机会;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可分别作为MRCNS和ESBLs败血症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NICU感染患儿360例,采集患儿血液等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 360例患儿共分离出病原菌39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2株占58.7%,革兰阳性菌129株占32.7%,真菌34株占8.6%;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菌物耐药率较高,多数>90.00%,部分达100.00%,耐药率较低的是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多数>90.00%,部分达100.00%,真菌的耐药率普遍较低。结论 NICU患儿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用药应该尽量避免经验用药,根据药敏结果进行针对性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与足月儿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经临床和血培养确诊的97例早产儿与43例足月儿败血症的病原学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革兰氏阳性球菌在足月儿组中检出比例高于早产儿组(χ2=15.36,P<0.01),真菌仅在早产儿组中检出(χ2=8.57,P<0.01)。葡萄球菌和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呈多药耐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亚胺培南未发现耐药株。结论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在病原菌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早产儿易发生真菌性感染。检出的葡萄球菌和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败血症病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败血症的病原学变化、临床特点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和及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共监测并确诊医院感染败血症54例,按病原分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25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16例,真菌感染组13例,对各组相关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病原菌分布构成比中革兰阳性球菌最高占46.30%,革兰阴性杆菌占29.63%,真菌占24.07%;低体重、早产儿、使用医疗技术操作和多种抗菌药物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等均能增加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危险性;临床表现同一般的感染症状,无特殊性。结论 NICU对存在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出现感染症状,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应加强监测,尽早诊断医院感染败血症病例;早发现、早诊断和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学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从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共监测确诊医院感染败血症54例,分析研究病原菌学及耐药性特征。结果病原菌分布主要革兰阳性球菌25株,占46.3%,革兰阴性杆菌16株,占29.6%,真菌13株,占24.1%;各年度病原菌谱的改变:革兰阳性球菌的比率在逐年下降,革兰阴性杆菌是逐年上升;葡萄球菌属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存在多药耐药现象,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性更为突出。结论近年来NICU医院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谱已发生改变,革兰阴性杆菌在逐年上升;医院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耐药率高,对常用的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加强病原菌特别是多药耐药菌监测,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和足月儿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1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40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早产儿114例,足月儿126例。结果早产儿的反应差、末梢凉及皮肤变化比例分别为40.4%(46/114)、28.1%(32/114)及45.6%(52/114),均显著高于足月儿的9.5%(12/126)、6.3%(8/126)及19.0%(24/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革兰氏阳性球菌占64.2%(64/106)显著低于足月儿的84.1%(116/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占35.8%(38/106),显著高于足月儿的15.9%(20/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头孢西丁、红霉素及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46/46)、96.4%(54/56)及88.9%(48/54)均显著高于足月儿的5.7%(4/70)、46.7%(14/30)及15.6%(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和足月儿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征进行了解,以便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NICU早产儿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肺炎克雷伯菌的医院感染发生、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其细菌耐药性,以降低医院感染率及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方法收集NICU自2008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早产儿87例,对发生医院感染早产儿的临床症状、治疗方式、细菌耐药性以及转归等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共收治早产儿患儿1 581例,其中87例早产儿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感染率为5.5%;87例早产儿中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2例占48.3%,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率100.0%,静脉营养输注76例占87.4%;76例早产儿治疗好转出院,9例死亡,病死率为10.3%;共培养出105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痰液标本检出58株占55.2%,血液标本检出36株占34.3%;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均为100.0%;共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42株,检出率为40.0%。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耐药菌比例较高,容易造成重症感染,应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避免滥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率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某院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18例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早产儿胎龄为27~36周,出生体重为1 050~3 100 g,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8例;均有广谱抗菌药物用药史,感染前均长时间静脉营养,10例机械通气,2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临床表现以呼吸暂停、抽搐、喂养困难、反应差等为主;出现症状时间为出生后3 h~52 d。13例(72.22%)早产儿血白细胞(WBC)计数异常,12例(66.67%)血小板(PLT)100×109/L,18例(100.00%)C反应蛋白(CRP)均增高,平均CRP浓度为(41.90±26.77)mg/L。感染病原菌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共17例(94.44%),其中包括近平滑假丝酵母菌7例,白假丝酵母菌5例,白假丝酵母菌生物变种4例,无名假丝酵母菌1例。用氟康唑及两性霉素B治疗,15例治愈(83.33%),2例好转(11.11%),1例死亡(5.56%)。结论早产儿真菌败血症以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应严密观察具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临床症状,定期检测血常规及CRP等指标,及时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足月小于胎龄新生儿和足月适于胎龄新生儿血氨基酸和酰基肉碱的差异,为足月小于胎龄新生儿补充氨基酸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河南省妇幼保健院2019年4月-2020年7月纳入的57例足月小于胎龄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另选择2019年4月-2020年7月在本院出生的57例足月适于胎龄儿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的血氨基酸和酰基肉碱的水平,分析其差异。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丁酰基肉碱、3-羟基异戊酰基肉碱、异戊烯酰基肉碱、葵酰基肉碱、亮氨酸、甲硫氨酸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7、1.122、1.122、1.638、1.855、1.638,P>0.05),但研究组在丙酰基肉碱、游离肉碱、肉豆蔻二烯酰基肉碱、辛酰基肉碱、酪氨酸、缬氨酸上与对照组差异显著(t=5.524、3.392、4.530、4.716、4.530、3.547,P<0.05)。结论 与足月适于胎龄新生儿相比,足月小于胎龄新生儿在血氨基酸和酰基肉碱上存在显著差异,受到临床重点关注,尽早为足月小于胎龄新生儿补充氨基酸,并鼓励早期通过动员中长链脂肪酸方式稳定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分析足月和早产新生儿(32~37孕周)的血液氨基酸和酰基肉碱水平,试图从代谢角度探究不同阶段出生的新生儿的发育情况并建立足月和早产儿的正常值范围。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 652例早产新生儿以及524例实施出生筛查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干血滤纸片样品进行串联质谱分析。结果 足月、早产儿的多种氨基酸和酰基肉碱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2种氨基酸足月组血液中浓度显著高于早产组,6种氨基酸足月组血液中浓度显著低于早产组,其中6种酰基肉碱足月组血液中浓度显著高于早产组, 20种酰基肉碱足月组血液中酰基肉碱浓度显著低于早产组。结论 正常足月和早产儿的氨基酸谱和酰基肉碱谱存在较大差异,在实施先天性代谢病筛查时需建立各年龄阶段的正常值范围,不同年龄阶段血液中氨基酸和酰基肉碱的变化反映新生儿的发育程度和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未成熟儿新生儿期与纠正胎龄足月时脑发育变化及其MRI影像学特点,并与足月新生儿进行对照。方法:对30例29~36周未成熟儿,在新生儿期及纠正胎龄40周行MRI检查,并与生后7天内的足月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未成熟儿脑白质T1Flair序列低信号,T2WI序列高信号,T2Flair序列等信号,DWI无异常信号;29~36周胎龄未成熟儿延髓、桥脑背侧、小脑脚、1/2中脑背侧、内囊后肢、丘脑腹外侧核处髓鞘在T1Flair序列清晰可见,T1Flair序列高信号,T2WI序列低信号;35周以上未成熟儿脑回成熟度完全接近纠正足月胎龄期,但皮质薄;脑神经垂体与腺垂体刚出生时T1Flair序列为极高信号,纠正胎龄足月期变成等信号,高度由2 mm发育至3 mm;胼胝体在未成熟期与纠正胎龄足月期均为等信号(与脑灰质比较),厚度由1 mm发育至2~3 mm。结论:MRI对未成熟儿脑部髓鞘发育及结构显示清楚,未成熟儿纠正足月胎龄期与足月新生儿脑发育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创建足月新生儿生后小时胆红素均值曲线图,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小时胆红素值的影响。方法选择胎龄≥37周且出生体重≥2500 g的新生儿1796例,生后开始每6小时监测经皮胆红素值,直至生后96 h。将所测得胆红素数据绘制生后小时胆红素均值曲线图;并分析分娩方式对生后小时胆红素的影响。结果小时胆红素生后的变化随着生后时龄的延长逐渐增高;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生后小时胆红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亲合并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同一时龄的小时胆红素值剖宫产分娩亦高于自然分娩。结论足月新生儿小时胆红素正常值对指导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起着重要作用,剖宫产分娩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值高于同时龄自然分娩新生儿。  相似文献   

17.
The authors describe their graphic analysis of sucking patterns in premature infants. The rhythm is disorganized in comparison to that found in normal infant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disturbance is related to the difficulties in space orientation found in older prematurely born children. The authors point out the psycho-prophylactic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ly appropriate feeding procedures which should be used in the care of premature infa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感染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NICU收治的264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真菌败血症分为观察组(真菌败血症组72例)和对照组(非真菌败血症组192例)。分析NICU新生儿真菌败血症临床特点(临床表现、病原菌构成)及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感染因素。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感染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NICU新生儿真菌败血症临床表现多以呼吸暂停、反应差、拒乳为主,占比分别为52.78%、54.17%、62.50%;检出病原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菌膜假丝酵母菌,占比分别为38.89%、20.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侵入性操作、医院感染、气管插管、激素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与NICU新生儿发生真菌败血症有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气管插管、广谱抗生素使用为影响NICU新生儿真菌败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NICU患儿真菌败血症临床表现以呼吸暂停、反应差、拒乳等NICU患儿常见症状为主,主要病原菌为假丝酵母菌,胎龄及出生体重较低、存在气管插管和广谱抗生素使用情况与NICU患儿真菌败血症的发生关系密切,需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