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掌握成都市蚊虫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防控蚊媒传染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诱蚊灯法,于每年4-11月在成都市城区和农村开展蚊虫密度监测.结果 共捕获成蚊337 233只,平均蚊密度为3.52只/(灯· h),其中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蚊总数的50.43%、35.85%.2013-2017年蚊密...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河北省不同地区蚊虫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有效地开展蚊虫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人工小时法及诱蚊灯法。结果共捕获蚊虫3属6种,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85.34%。一般人类活动较多的居民区、公园等以淡色库蚊为主,牲畜棚则以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居多。采用诱蚊灯法和人工小时法监测蚊虫密度,高峰期均出现在7—9月,8月为全年最高峰,密度分别达10-33只/(灯·h)和16.06只从14,时;诱蚊灯法监测蚊虫的平均密度为5.69只/(灯·h),人工小时法为7.56只/人工小时。结论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是河北省重点防制蚊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苏省沿海滩涂地区蚊虫种群特征和分布规律,为该地区蚊媒传染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立6个监测点,选择7种监测生镜,采用诱蚊灯法对江苏沿海滩涂地区蚊虫种群构成、分布和季节消长进行调查。结果共捕获蚊虫1 550只,其中蚊虫中淡色库蚊占76.32%,其在6个监测点和7种监测生境的构成比均为最高。6个监测点平均蚊虫密度范围为0.25~0.78只/灯·h,7种生境为0.23~0.77只/灯·h,平均为0.50只/灯·h;季节消长变化趋势为单峰型或双峰型,6—9月为蚊虫活跃期,高峰期多为6—8月。结论江苏省沿海滩涂地区人居环境中淡色库蚊为主要优势蚊种,生态环境影响蚊虫种群密度,需加强该类生境蚊虫监测和防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京市江北新区2018年蚊虫密度、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规律,为蚊虫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23797-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于2018年4—11月采用成蚊诱蚊灯法捕蚊,并对蚊虫分类、计算。结果 2018年江北新区共捕获雌蚊906只,全年蚊密度为0.472只/(灯·h),其中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淡色/致倦库蚊(98.79%)、白纹伊蚊(0.88%)、骚扰阿蚊(0.33%)。在4种监测环境中,监测密度由低到高依次为:居民区0.263只/(灯·h)、农户0.456只/(灯·h)、医院0.456只/(灯·h)和公园0.729只/(灯·h)。蚊虫季节消长呈现出平台期,5—9月均为成蚊活动的高峰期。结论江北新区蚊虫控制在较低水平,呈现明显的季节消长。淡色库蚊是江北新区的优势蚊种,是今后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和掌握盘锦市蚊虫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蚊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对蚊媒传染病提供预警信息。方法 2017—2019年每年5—10月采用诱蚊灯法对盘锦市城镇、农村5种不同环境蚊虫种类、密度进行监测。结果共捕获成蚊16 687只,计3属6种。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分别占所捕获蚊总数的43.94%和28.69%。不同年份主要蚊种构成比不相同。蚊虫总的密度为23.64只/(灯·h),其中2017年最高,为30.08只/(灯·h);2018年最低,为9.40只/(灯·h)。5种生境蚊虫密度以牲畜棚最高,达38.95只/(灯·h),其他生境、场所蚊虫密度以居民区>农户>公园>医院。蚊虫在5—10月均有活动,高峰一般在7—8月。结论初步掌握了盘锦市蚊虫密度、蚊虫种类、季节消长,为合理防治蚊虫和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京市2016年蚊虫密度和种群分布情况。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 23797—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采用成蚊诱蚊灯法及幼虫监测法开展监测。结果 2016年南京市成蚊诱蚊灯法共捕获雌蚊2 516只,密度为0.78只/(灯·h),隶属2亚科4属5种,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淡色(致倦)库蚊在5种监测生境类型里均有捕获,最高为牲畜棚[0.55只/(灯·h)],5种生境中监测密度由高到低分别为牲畜棚[1.73只/(灯·h)]、农户[0.92只/(灯·h)]、公园[0.52只/(灯·h)]、居民区[0.48只/(灯·h)]和医院[0.24只/(灯·h)],不同环境蚊虫构成不全相同(χ2=937.76,P<0.001),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季节消长呈单峰,高峰出现在8月;幼虫监测法共监测伊蚊阳性容器33处,全市全年总布雷图指数为2.54,季节消长与成蚊基本相似。结论南京市蚊虫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种群较丰富,呈现明显的季节消长情况。两种监测方法互为补充,使监测数据更全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兰州市蚊虫密度、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状况,为蚊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结果蚊虫平均密度为3.99只/(灯·h),居民区蚊密度为3.39只/(灯·h),医院为1.48只/(灯·h),公园为6.95只/(灯·h),牲畜棚为4.74只/(灯·h)。淡色库蚊占捕获总数的96.18%。最高峰在8月,密度为14.27只/(灯·h)。结论掌握了兰州市蚊虫的密度与季节消长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和掌握辽宁省蚊虫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蚊虫防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辽宁省14个市共设立100个蚊虫监测点,采用诱蚊灯法,分别开展农村和城市蚊虫监测。结果2010-2012年共捕获蚊虫67 034只,平均蚊密度为8.12只/(灯·h),淡色库蚊和刺扰伊蚊为优势蚊种,分别占捕蚊总数的44.4%和32.9%。不同生境蚊密度为牲畜棚〉农户〉公园〉医院〉居民区。辽宁省蚊虫密度季节消长明显,活动高峰一般在8-9月,5-6月和10月蚊活动较少。结论初步掌握了辽宁省蚊虫密度、种类、季节消长情况,为蚊虫防治以及蚊媒疾病的预防奠定了基础。建议加强蚊虫高峰季节前的控制,加强对蚊虫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预警、控制对策和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掌握北京市顺义区蚊虫密度及其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蚊虫防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O2诱蚊灯法。结果 2005-2008年共捕获蚊虫3019只,平均蚊密度为6.99只(/灯·h),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2005-2008年顺义区蚊密度年际间消长呈单峰型曲线,高峰值出现在2006年。不同生境蚊密度为公园〉居民区〉医院。对2005-2008年逐月密度分析,蚊类在7月左右出现高峰。结论基本摸清了顺义区蚊虫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今后开展有效的蚊虫防制提供了参考。建议加强蚊虫高峰季节前的控制,加强对蚊虫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预警、控制对策和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诱蚊灯法对温州市蚊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掌握诱蚊灯法监测蚊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的变化规律,为防制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7和2008年每年4-11月在监测点用诱蚊灯诱捕成蚊,分类鉴定.结果 两年内诱蚊灯法监测共诱捕成蚊7685只,主要有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2007和2008年的平均密度分别为4.06和3.46只/(灯·h),密度季节高峰期在5-7月,诱蚊灯法监测蚊虫密度季节高峰与人工小时法相近.结论 诱蚊灯法适用于家栖和半家柄蚊虫季节消长监测,对白纹伊蚊监测效果有限,诱捕持续时间可采用3 h或15 h.  相似文献   

11.
2008-2009年长江三峡库区万州农村成蚊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三峡水库万州农村蚊媒数量变化规律及种群构成情况,为做好蚊媒等传染病防治和蚊类危害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人工小时法和诱蚊灯法,定点、定时调查,对捕获蚊虫进行分类鉴定统计。结果 2008-2009年2种方法共诱捕成蚊229561只。经鉴定分类,捕获成蚊隶属1目1科2亚科4属5种。骚扰阿蚊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69.80%,其次为致倦库蚊占15.59%,中华按蚊占8.56%,三带喙库蚊占6.00%。诱蚊灯法人房2008-2009年平均总成蚊密度分别为247.3和145.8只/(灯·晚),猪圈分别为933.5和1166.1只/(灯·晚),牛棚年平均成蚊总密度分别为1835.2和1203.3只/(灯·晚)。人工小时法人房总成蚊平均密度为94.03只/人工小时,猪圈为254.46只/人工小时。结论人工小时法和诱蚊灯法调查获得的蚊类种群密度消长及其种群构成指标,是万州农村乃至三峡库区的第一手资料,将会对三峡库区蚊媒等传染病的防治和蚊虫危害治理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榆林市城区蚊、蝇、蜚蠊3种病媒昆虫种类、数量及分布,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类调查采用人帐诱法和诱蚊灯法,蝇类采用笼诱法,蜚蠊采用粘捕法。结果捕获蚊类4属5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帐诱法总密度为19.11只/(顶.h),诱蚊灯法总密度为1.61只/(灯.h),蚊密度城区高于周边农村。捕获蝇类5科19属23种,常见蝇种有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家蝇、厩腐蝇、棕尾别麻蝇和铜绿蝇,分别占捕获总数的36.49%、20.41%、14.78%、10.61%、8.65%和2.61%,总密度为4.42只/笼,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捕获蜚蠊全部为德国小蠊,总密度为16.28只/张,以宾馆密度最高。蚊类活动高峰在7月,蝇类和蜚蠊的活动高峰均在8月。结论此次调查基本掌握了榆林市城区蚊、蝇、蜚蠊3种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重点防制区域为宾馆餐饮场所、农贸市场、居民区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2008-2010年沈阳市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及密度,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鼠、蚊、蝇、蜚蠊类监测分别采用夹夜法、诱蚊灯法、笼诱法和粘捕法,调查鼠、蚊、蝇、蜚蠊的种群及密度。结果2008-2010年沈阳市鼠密度分别为0.31%、0.18%和0.16%,农村自然村最高,优势种为褐家鼠;成蚊密度监测分别为8.56、10.52和20.14只/(灯·h),牲畜圈最高,优势种为淡色库蚊、刺扰伊蚊、背点伊蚊和中华按蚊;蝇密度分别为14.93、10.31和7.51只/笼,餐饮业外环境最高,优势种为丝光绿蝇、厩腐蝇和家蝇;德国小蠊密度分别为1.41、1.05和0.94只/张,侵害率分别为36.97%、25.75%和22.82%,医院及农贸市场密度和侵害率较高。结论通过3年监测基本掌握了沈阳市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密度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医院病媒生物监测点蚊虫的常见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医院蚊虫的科学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08 - 2016年在天津地区医院病媒生物监测点用诱蚊灯对医院的蚊虫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 - 2016年天津地区医院病媒生物监测点蚊密度为4.05只/(灯·h),捕获蚊虫中淡色库蚊构成比达99.78%,各监测点均未捕获到中华按蚊;淡色库蚊密度最高,达4.04只/(灯·h),白纹伊蚊和三带喙库蚊密度分别为0.0059、 0.0030只/(灯·h)。蚊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单峰分布,峰值在7、8月交替出现,淡色库蚊密度最高峰在7月出现,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密度最高峰则在8月才出现。蚊密度在 2008 - 2016年间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但在2016年白纹伊蚊密度开始回升。在11个监测区中,市内6区医院蚊密度较低,滨海新区和环城4区较高,2016年在近郊的医院捕获三带喙库蚊。结论 天津地区医院环境中淡色库蚊是优势蚊种,白纹伊蚊密度在2016年回升,要持续加强防制;新兴工业区的蚊密度较高,并首次捕获三带喙库蚊,要加强此类地区医院蚊虫的防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南省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季节消长规律及抗药性情况,为本省登革热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在全省设立6个监测点,4—10月份每月监测媒介伊蚊幼虫和成蚊种群、密度,采集伊蚊幼虫进行抗药性测定。幼虫密度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成蚊采用双层叠帐法,抗药性监测幼虫采用浸渍法,成蚊采用接触筒法。结果布雷图指数法共调查25200户,布雷图指数为10.08,其中城镇居民区为11.06,农村居民区为9.10。7月份到达高峰为19.42,10月份最低为3.22。全年共布放25100个诱蚊诱卵器,诱蚊诱卵指数为6.31,其中城镇居民区为7.98,农村居民区为4.67。7月份到达高峰,诱蚊诱卵指数为15.56,4月份最低为0.16。成蚊监测共布放1008帐次,捕获白纹伊蚊590只,总帐诱指数为1.17只/顶·h。其中公园/竹林帐诱指数最高为1.60只/顶·h,城镇居民区次之为1.49只/顶·h。全年密度高峰在7月份为2.39只/顶·h,最低在4月份0.03只/顶·h。抗药性监测显示,六个监测点的成蚊对所提供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对两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均敏感。各监测点幼虫对所提供的三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主要为敏感或低抗。结论本省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在全省广泛分布且夏秋季节密度较高。一旦有输入性病例,可造成本地暴发和流行的风险。采取以孳生地治理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科学防蚊灭蚊,是防控登革热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陇县蚊类种群构成及生态习性。方法对县区6类不同生态环境定时、定人、定点进行蚊虫孳生地及蚊幼虫、成虫密度监测。结果陇县城区采获蚊虫4属6种,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7~9月间,蚊幼虫平均容器指数为52.02,房屋指数为55.45;成蚊帐诱法监测密度为8.85只/h,人工小时法监测密度为42.5只/h,诱蚊灯法监测密度为4.29只/h。成蚊密度农村居民区较高,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主要分布在牛圈、室内,白纹伊蚊仅在轮胎堆放处等特殊场所分布。结论初步摸清了陇县蚊类的种群构成和生态分布,为开展蚊虫防治,预防虫媒传染病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宝鸡市蚊类种群构成及生态习性,为有效控制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蚊调查采用帐诱法、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蚊幼调查采用容器法,所采蚊虫带回实验室分类、鉴定、计数。结果宝鸡市区采获蚊虫4属7种,按蚊属2种、伊蚊属1种、库蚊属3种、阿蚊属1种;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为优势种群。7~9月调查期间,蚊幼平均容器指数为49.92,成蚊帐诱密度为11.5只/人工小时,诱蚊灯诱蚊密度为1.01只/h,诱蚊诱卵器诱蚊指数为11.52%,白纹伊蚊密度高峰在8月,诱蚊指数为17.16%。成蚊密度山地林地最高,其次为特殊场所,养殖耕种区高于休闲活动区;城市居民区白纹伊蚊居多,农村居民区淡色库蚊居多。结论初步摸清了宝鸡市蚊类的种群构成和生态分布,为开展蚊虫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了解辽宁省主要病媒生物(鼠、蚊、蝇、蟑螂)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在辽宁省14个市进行监测,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蚊密度监测采用灯诱法,蝇密度监测采用诱蝇笼法,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 2017年辽宁全省平均鼠密度为1.27%,城市(居民和餐...  相似文献   

19.
2种方法监测蚊虫密度消长和种群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南昌市蚊虫密度消长和种群构成。方法人工小时法和诱蚊灯法。结果共发现4属11种蚊种,库蚊属6种,按蚊属3种,伊蚊属1种,阿蚊属1种。优势种群为致倦库蚊。人工小时法,年平均密度为38.65只/11;诱蚊灯法,年平均密度为1.29只/h。人工小时法,全年蚊密度消长具有2个高峰期,其中以6月和11月为2个最高峰。诱蚊灯法,蚊虫全年密度消长呈单峰型变化,7月达最高峰。人工小时法,在不同的环境类型中均以致倦库蚊为主,3种不同的环境类型蚊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诱蚊灯法,不同的环境类型蚊种构成比不尽相同,居民区、公园和医院是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农户和牲畜棚则以三带喙库蚊为主。在5种不同的环境类型中,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场所。人工小时法捕捉的蚊虫种类多于诱蚊灯法。结论南昌市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蚊虫的生长,6、7月是蚊虫生长高峰,致倦库蚊是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