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端粒酶基因(hTERT)、p53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130例石蜡包埋标本中的Hp感染、p53蛋白和hTERT mRNA的表达。结果①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非典型增生和胃癌患者中Hp的感染率分别为40%、60%、70%和72.5%。胃癌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病变中p5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5%、25%、50%、62.5%,其中胃癌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TERT 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0、10%、30%、78.75%,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非典型增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p感染阳性的胃癌病例,p53、hTERT mRNA阳性的表达率明显高于Hp阴性胃癌病例(P〈0.05);p53阳性的胃癌中端粒酶基因表达均为阳性,p53阴性的胃癌中有部分端粒酶基因表达阳性(66.7%)。结论Hp感染与p53基因的突变、hTERT活性密切相关;p53基因突变可导致端粒酶活化,但端粒酶激活可能不完全依赖于p53基因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癌(GC)发生中与p53、ASPP2、iASPP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5月~2013年4月聊城市人民医院140例疑似GC患者的胃黏膜标本,男性83例,女性57例,年龄38~69岁,平均52.5岁.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胃部良性病变(BGD)组29例,胃癌前病变(pre-Ca)组47例,GC组64例.采用Warthin-Starry染色法和快速尿素酶试验观察不同胃病黏膜组织中Hp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ASPP2、iASPP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GC组、pre-Ca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BGD组(P<0.05).iASPP、p53及ASPP2在Hp阳性pre-Ca组和Hp阳性G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Hp阳性BGD组(P<0.05).iASPP、p53在Hp阳性G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Hp阳性pre-Ca组(P<0.05).结论 Hp与GC的发生密切相关,在G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p感染与细胞凋亡调控蛋白p53、ASPP2、iASPP可能存在相互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CNA和Caspase-3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与吉姆斯染色法将各种病变分为Hp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对各种病变胃组织PCNA和Caspase-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胃癌及癌前病变组PCNA表达及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5),而Caspase-3的表达显著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5);②Hp感染阳性组PCNA及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组(P〈0.05)。结论Hp感染可能通过促进PCNA及Caspase-3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从而使胃黏膜细胞增生与凋亡平衡失调诱发癌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诱生型环氧合酶(COX-2)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胃癌患者(A组)、6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B组)、3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C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组患者的胃黏膜COX-2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B组肠上皮化生(IM)患者的Hp阳性检出率最高,异型增生(Dys)与A组的Hp阳性检出率、COX-2阳性检出率次之。 A、B组的Hp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Ca、Dys、IM中均可检测到COX-2蛋白表达,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阳性在Hp阳性胃黏膜病变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p阴性胃黏膜病变(P〈0.05)。结论 Hp感染可促进胃癌细胞的COX-2表达,COX-2表达过度、Hp感染都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一步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分子 机制。方法 胃镜活检及手术切除组织病理诊断为胃粘膜病变327例,免疫组化法检查抑癌基因与凋亡调节基因蛋白的表达。Hp阳性由CLOtest结合病理染色/∧14C尿素呼吸试验而确定。结果Hp阳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或异型增生p16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Hp阴性组(P<0.05、P<0.01)。而Hp阳性组肠化或异型增生bcl-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Hp阴性组(P均<0.05)。p53阳性表达率在Hp阳性及阴性胃癌组之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在胃癌发生的早期即存在较明显的p16基因表达低下bcl-2基因过度表达,并与Hp感染有一定的关系。p53基因过度表达是胃癌发展过程中较晚期事件,下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CagA+ Hp株感染与COX 2表达的关系 ,为胃癌的防治寻找有价值的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 :以 37例胃癌 (GC)及 4 4例浅表性胃炎 (CSG)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PCR技术对Hp感染胃黏膜组织中CagA基因进行扩增检测 ,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黏膜活检标本的COX 2的表达水平。结果 :CagA阳性率在GC组显著高于CSG组 (P <0 .0 5 ) ;COX 2的阳性表达率在GC组与CSG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agA+ 组的COX 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CagA 组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CagA+ Hp菌株感染可能上调胃癌组织中COX 2的表达 ,CagA+ Hp感染和COX 2过度表达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束永前  顾艳宏  殷咏梅  王榕生 《江苏医药》2003,29(10):F003-F003
目的 观察胃粘膜癌变过程中幽门螺杆菌(Hp)和c-myc、p16的表达状况,探讨Hp感染与c-myc、p16表达在胃粘膜癌变中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内镜活检和外科手术获取171例胃组织标本,Hp培养确定有无Hp感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标本中c-myc、p16表达。结果 胃癌(GC)组织中c-myc表达率最高,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轻度肠化(IM)组p16表达率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在CAG伴中、重度IM、异型增生(Dys)组中,Hp阳性亚组的c-myc表达率显高于Hp阴性亚组(P<0.01),p16阳性表达率显低于Hp阴性亚组(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激活c-myc、抑制p16,刺激胃粘膜过度增殖,使其具有较高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标本中性粒细胞、淋巴滤泡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以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3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Hp结果分为A、B两组。A组为Hp阳性患者,共1500例;B组为Hp阴性患者,共1628例。A组行胃黏膜活检372例,B组行胃黏膜活检253例。比较胃镜活检标本中性粒细胞、淋巴滤泡的检出情况。结果共625例患者进行活检,157例患者观察到淋巴滤泡形成,发生率为25.12%;A组发生率(30.91%)明显高于B组(16.60%)(X^2=19.285,P〈0.05)。共116例患者的活检标本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发生率为18.56%;A组胃黏膜中性粒细胞检出率(27.96%)明显高于B组(4.74%)(Xz=29.371,P〈0.05)。结论Hp阳性患者的胃镜活检标本中性粒细胞、淋巴滤泡检出率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中性粒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为Hp阳性患者胃黏膜活检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生存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生存素(survivin)蛋白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生存素蛋白,DNA末端标记法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50例胃癌标本中有73例生存素蛋白阳性表达,其阳性率48.67%;生存素蛋白阳性表达组中的凋亡指数(0.60%)与其阴性组(0.94%)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增殖指数也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生存素蛋白在正常胃黏膜中没有表达,在上皮内瘤变中生存素蛋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与正常胃黏膜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胃癌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到胃癌的过程中,凋亡指数逐渐减少,增殖指数逐渐增加。结论 生存素蛋白抑制胃癌细胞凋亡,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与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胃黏膜病变组织COX-2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胃黏膜病变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类型,分期,分化,转移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外科手术中取30例胃癌者的癌组织,癌旁非癌组织各两块,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作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OX-2蛋白表达,Hp阳性感染由快速尿素酶试验结合病理染色/^14C尿素呼气试验而确立。结果:COX-2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66.7%),癌旁组织(2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表达强度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进展期胃癌(76.0%)显著高于早期胃癌(20.0%)(P<0.05);有淋巴结转移(79.2%)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16.7%)(P<0.05);肠型胃癌(66.7%)与胃型胃癌(66.7%),低,未分化癌(80.0%)与高、中分化癌(57.1%),相比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p阳性肠化或异型增生组COX-2的表达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结论:COX-2蛋白在胃癌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它的异常表达多与胃癌的进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胃癌类型,病理学上分化程度关系上。COX-2基因在胃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并与Hp感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蓉  郭文有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443-1445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和三叶因子3(TFF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评价两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以及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正常胃黏膜、32例不典型增生与70例胃癌组织中NF-κBp65和TFF3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 NF-κBp65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癌中表达水平呈递增强趋势(与正常胃黏膜组比较,χ^2=18.632、44.291,均P<0.01),胃癌中表达最高,高于不典型增生组(χ^2=5.205,P<0.05)。 TFF3表达水平亦呈递增强趋势(与正常胃黏膜组比较,χ^2=16.944、22.917,均P<0.01),胃癌中表达最高,但与不典型增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P>0.05)。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p感染者NF-κBp65、TFF3表达显著高于Hp阴性病例(P<0.01或P<0.05)。胃癌组织中NF-κBp65表达与TFF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50, P=0.003)。结论 NF-κBp65、TFF3高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NF-κBp65和TFF3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 Hp)感染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 c- Ha- ras和 p5 3基因点突变。结果  H p感染阳性患者 c- Ha- ras和 p5 3基因的突变率明显高于 Hp阴性患者 ;胃癌组 Hp感染阳性患者中 c- Ha- ras和 p5 3的突变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 ;胃癌组织学分类之间 c- Ha- ras和p5 3的突变率无显著差异 ;癌前病变中结肠型肠化生与腺瘤样不典型增生的组织中 ,Hp阳性患者中 c- Ha- ras和p5 3突变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结论  Hp感染与胃癌有关 ,基因突变是 Hp致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商素洁  邱建敏  商华 《河北医药》2012,34(11):1608-1610
目的探讨PTEN和p53在宫颈鳞癌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宫颈炎组织、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浸润宫颈癌组织中PTEN基因和p53的表达。结果 PTEN在慢性宫颈炎、CIN Ⅰ、CIN Ⅱ、CIN Ⅲ、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2%、73.33%、40%、36.67%,表达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有关(P<0.05),宫颈癌p53阳性的中PTEN缺失为70.83%,而p53阴性PTEN的缺失为61.5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和p53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测定宫颈CIN中PTEN可作为宫颈癌的高危人群筛选指标,PTEN与p53检测还可作为宫颈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4.
钱龙  喻钢 《淮海医药》2009,27(3):204-206
目的探讨p53和c-erbB-2的表达阳性率与胃癌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收集139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包括黏膜内癌23例、浸润至黏膜下层31例、浸润至肌层47例、浸润至浆膜或浆膜外38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p53和c-erbB-2的阳性表达分别从肿瘤局限于黏膜内和侵及黏膜下层时开始出现。不同浸润深度的胃癌中p53的阳性率比较,仅黏膜内癌组和浸润至浆膜或浆膜外组(P〈0.01)及浸润至黏膜下层组和浸润至浆膜或浆膜外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各组c-erbB-2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c-erbB-2表达阳性率与p53存在相关性(P〈0.05)。p53和c-erbB-2的不同表达方式中,浸润深度p53+c-erbB-2+组或p53-c-erbB-2+组〉p53+c-erbB-2-组〉p53-c-erbB-2-组(P〈0.05),但p53+c-erbB-2+组与p53-c-erbB-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和c-erbB-2在胃癌中的表达不是同步的,p53突变有利于c-erbB-2的表达。在胃癌的浸润中,癌基因c-erbB-2突变或者抑癌基因p53突变是独立发挥作用的,并且二者没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表达c-erbB-2的胃癌病例比表达p53的病例更具有侵袭性。  相似文献   

15.
冉冬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782-1784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表达,明确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52例卵巢癌组织作为观察组,60例卵巢良性病变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测定两组组织中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Pokemo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9.2%(36/52)和11.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4,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中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8.8%(41/52)和15.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1,P〈0.01)。Pokemon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χ2=9.16,P〈0.05)、临床分期(χ2=5.86,P〈0.05)、淋巴结是否转移(χ2=32.28,P〈0.01)和是否复发(χ2=27.08,P〈0.01)均有显著的关系,与肿瘤分化程度(χ2=0.82,P〉0.05)无明显关系。p53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χ2=8.24,P〈0.05)、临床分期(χ2=9.24,P〈0.05)、淋巴结是否转移(χ2=19.62,P〈0.01)和是否复发(χ2=21.16,P〈0.01)均有显著的关系,与肿瘤分化程度(χ2=0.77,P〉0.05)无明显关系。经相关性分析,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阳性表达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297,P〈0.05)。结论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与卵巢癌的诊断、病变程度和预后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闫威  陈勇  李浩博 《河北医药》2013,(19):2887-2889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027在牙龈癌及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21例正常黏膜组织、26例癌前病变(白斑、红宽)组织及46例牙龈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p27蛋白与牙龈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p27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与癌前病变及牙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和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另2组p27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但与病变的临床分级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p27蛋白与癌前病变和牙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与牙龈癌的临床分期成反比关系,与牙龈癌的病理分级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HR,HPV基因型感染与女性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参与石家庄市宫颈筛查的2234例女性患者采用核酸分子导流杂交技术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及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对812例HP—HPV感染者中的476例患者进行阴道镜评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感染HPV16/18的女性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及细胞鳞癌的相对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HR-HP~基因型(P〈0.05)。其他HR—HPV基因型感染亦有诱发宫颈癌前病变及细胞鳞癌发生的可能,在石家庄市女性中HPV52/58感染诱发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几率仅次于HPV16/18。结论HPV16/18感染易诱发官颈癌前病变,且可能最终导致细胞鳞癌的发生,其他HR—HPV基因型与宫颈癌前病变及细胞鳞癌的发生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张媛媛  宋育林 《安徽医药》2013,17(10):1707-170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NO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的经病理检查无明显异常的胃切缘组织(作为对照组)中NOB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70例胃癌组织中NOBl的阳性表达率为65.7%(46/70)高于切缘胃黏膜中NOB1的阳性表达率(47.1%,33/70)(P〈0.05)。不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的胃癌组织中NOB1蛋白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NOB1蛋白表达上调,并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苦参碱对模型大鼠胃癌前病变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燕  李银霞  严祥  韩俭  武新安 《中国药房》2010,(15):1357-1359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模型大鼠胃癌前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自来水)、模型(自来水)、叶酸(40mg·kg-1)、苦参碱(180mg·kg-1)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持续45d。灌胃结束后分析大鼠体质量变化情况,通过肉眼和显微镜进行病理评分,盲法检测胃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干扰素-γ(INF-γ)、白介素-4(IL-4)、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苦参碱可以控制萎缩和炎症达到正常(P<0.05),治疗非典型增生(P<0.05),降低PCNA、Bcl-2、INF-γ、TGF-β1表达水平(P<0.05),与叶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苦参碱可治疗慢性胃萎缩和通过降低INF-γ的表达来控制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还可通过降低Bcl-2、PCNA、TGF-β1的表达来促进胃癌前病变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和胃癌前病变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