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何水云  王卉  熊娜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17+119-117,119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PCI术,迅速进行术前准备及救治,术中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术后护理,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86例AMI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救治成功率为100%.结论 对AMI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可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急诊PCI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工作的要点、流程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64例经桡动脉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贯穿手术全程,术前尤其注意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及时正确服用,术中尤其注意心电监测、冠脉内压力监测,对可能的手术并发症,注意严密观察和预防,术后注意健康教育和随访等。结果 绝大部分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血运重建效果良好,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规范周到的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张玲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252-253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我院共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术后均给予康复指导、抗凝及对症治疗.结果 术后患者无血栓形成、穿刺部位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出现,住院时间为2~7 d,平均(1.7±0.2)d,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进行康复指导、抗凝及对症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伴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伴抑郁的发病率以及抗抑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2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进行伴抑郁发病率统计;对其中54例伴发抑郁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抗抑郁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结果 统计显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抑郁发病率为35.5%;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数、生存质量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术后伴发抑郁的高发病率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研究组行冠状动脉血管超声检查,2组患者分别做完检查后,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2组首次球囊扩张后急性获益、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TCA回顾分析。结果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临床护理及康复指导,全部患者均能接受手术,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临床护理和康复指导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较佳的护理治疗途径,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崔惠康  张叶 《安徽医药》2013,17(8):1400-1401
目的观察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和静脉溶栓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在该院住院7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急诊介入组和静脉溶栓组,介入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12h内行急诊PCI术;静脉溶栓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6 h内行静脉溶栓,两组均在术后常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异。结果介入治疗组较静脉溶栓组能明显改善变异性参数(P0.0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较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提高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使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结果: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血运重建全部成功。结论:PCI术的效果不仅与医生的技术经验有关,还与护理人员的周到护理有重大关系,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佟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35):126-127
目的研究并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急诊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共收治的149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即124例患者进运用急诊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作为急诊组,另外的25例患者入院时已经超过急诊介入治疗的时间窗,运用择期介入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作为择期组。结果急诊组患者术后7d与术后6个月时的LVEF均明显优于择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急诊组术后心肌梗死的复发率、30d和6个月内的病死率均明显低于择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结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心肌血液灌注情况,提高患者心肌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急诊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双 《中国实用医药》2011,6(8):208-20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ereutaneous transluminalcoronary angioplasty+stenting,PTCA+s)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TCA及支架植入术回顾分析。结果通过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除1例患者术后死于心脏破裂,1例死于肺部感染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临床护理及康复指导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较佳的护理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迅速进行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50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经PCI术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对ST段抬高型AMI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PCI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年芳  郭杰 《安徽医药》2011,15(1):82-84
目的 观察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临床疗效与发病时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该院2009年6月~2009年7月部分住院心绞痛患者共34例,根据以往胸痛特点分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组,分析患者不同年龄段病史特点,发病情况.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肌钙蛋白cTnT等、胸片心电图特征及冠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PCI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选用自行设计的多项目调查问卷和美国简明36项健康状况问卷调查61例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PIC手术3个月后患者生理健康总分和精神健康总分均显著提高(P<0.05);术后患者在机体功能状态、身体健康状况对活动的影响、疼痛、总体健康感觉、精力及活力、社会活动能力、情绪状况以及精神健康状态等8个方面的得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PIC手术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从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标准来看是一种理想的冠心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生理、心理恢复的影响。方法平均将64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治疗组、对照组。观察术后2周及3个月时两组6min步行试验时的距离及心绞痛诱发情况。同时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6min步行试验距离、满意度均有显著差异,诱发心绞痛的情况也有不同。结论康复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减少心绞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在常规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的基础上,替罗非班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把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入选标准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对照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普通肝素。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疗程均为2~3d。观察两组心电图改变、血小板聚集率、PCI术后血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CI术后血流情况和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同时又具有较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支持下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2例,均行直接PCI术,其中20例术前应用IABP的为IABP组,12例未应用IABP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即时及术后2周心脏左室射血分数( left ventricular ejective fraction,LVEF)值.结果 IABP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心功能[( 45.4±7.3),(40.5±6.2)]较PCI术后即时[(37.4±7.1),(36.8±6.7 )]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IABP组患者心功能(45.4±7.3)较对照组(40.5±6.2)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直接PCI术前联合应用IABP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浆缺血修饰白蛋白(IM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病变程度和临床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胸痛发作在12 h内就诊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的10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包括66例急性心肌梗死、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测定IMA、hs-CRP,并与57名近期无缺血性疾病者进行对照。PCI术后以Gensini积分将ACS患者分为3组。结果:ACS患者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组间、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组间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间的IMA(P〈0.01)、hs-CRP(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ACS患者血浆IMA和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462,P〈0.01)。结论:在ACS患者中IMA、hs-CRP水平随着Gensini积分和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联合检测IMA与hs-CRP有助于判断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病变程度和临床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8例AMI错过最佳PCI治疗时间的患者随机分为延迟PCI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超声心电图变化。结果延迟PCI组较药物治疗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死亡和复合终点事件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减小。结论延迟PCI治疗可以减少AMI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2h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梗死相关动脉置入支架。结果86例成功行PCI,置入支架90枚,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即刻TIMI血流3级者80例(93%),2级者6例(6.9%),术后随访1~16个月,无心脏事件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成功率高,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功能不全高危患者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早期病死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0例AMI患者于发病3~12 h内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并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观察IABP置入前后的血压变化,并于1周内行心脏超声心功能检查。结果患者应用IABP 24 h后,平均心率由(120.0±15.8)次/分降至(84.3±5.7)次/分,1周内心功能射血分数由(36±5)%改善为(44±4)%,患者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而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出院后1个月死亡率为5%(1/20)。结论 IABP作为辅助手段可在AMI患者PCI术前早期预防性短期应用,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改善术后近期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