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化疗治疗且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rhTPO治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恢复至70×10^9/L和100×10^9/L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6% vs 42.8%)(P〈0.05)。结论 rhTPO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50×109/L)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化疗后血小板≤50×10^9/L的26例淋巴瘤患者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连续两周期化疗,第1个周期作对照,第2个周期化疗结束24h后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15000u/d,最长连续用药14d。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心电图。结果用药组血小板最低值及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最低值分别为19×10^9/L、15×10^9/L,P〈0.05;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分别为256×10^9/L和152×10^9/L,P〈0.001)。血小板〈50×10^9/L的持续天数用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d和13d(P〈0.05)。血小板恢复至≥75×10^9/L、≥100×10^9/L所需的天数用药组分别为12d和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d和20d(P〈0.05)。血小板输注量用药组少于对照组。用药组和对照组相比,化疗后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个别患者出现发热、头晕和寒战。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明显改善化疗后患者血小板降低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的输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核细胞系造血及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24例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慢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移植后7天起应用rhTPO15000U/天,对照组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血小板计数由最低值恢复至〉20×10^9/L的时间平均为13.8天,对照组为19天,较治疗组延长5.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小板计数由最低值恢复至〉50×10^9/L的时间平均为19.7天,对照组为26.3天,较治疗组延长6.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治疗组平均输注单采血小板2次,对照组输注4.8次,较治疗组增加2.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天时对照组骨髓产板型巨核细胞的数量平均为4.8个,治疗组为12.2个,较对照组增加7.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以乏力、头晕、头痛、注射部位疼痛为主,严重程度均为Ⅰ-Ⅱ度。结论rhTPO对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核细胞系造血及血小板的恢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了解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IL-11与血小板生成素(TPO)的相互调控机制。方法应用ELISA法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40例初治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清TPO及其受体c—mp1表达,其中20例应用rhIL-11为A组,20例不用rhIL-11为B组,以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c组。结果1.血清TPO水平及其c—mpl水平:化疗前白血病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白血病与正常对照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血小板降低时,白血病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白血病与正常对照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均高于化疗前;血小板恢复正常时(PLT〉100×10 9),A组明显高于B组(P〈0.05),而B组略高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相关分析:化疗前的所有样本血清TPO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3组的血清TPO与c—mpl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应用IL-11治疗组较未用IL—11治疗组TPO及其受体明显增高,提示IL-11与TPO有协同作用。本实验研究结果进一步探讨了血小板减少症患者IL-11的调控机制.为临床诊断、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勇  易军  谢荣盛  宋小勇 《江西医药》2010,45(2):148-149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ul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2009年6月71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rHulL—11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小板由最低值恢复至〉50×10^9/L为(2.46±2.28)d,由最低值恢复至〉100×10^9/L为(5.25±2.79)d;对照组分别为(5.73±3.05)d和(9.73±4.02)d(P〈0.01)。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微头痛及头晕、骨骼及关节疼痛、乏力。结论rHulL-11能明显缩短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加速血小板数量的恢复,且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6.
饶燕飞  石庆之 《江西医药》2009,44(9):851-852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60例接受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rhIL-11治疗组和对照组。rhIL-11治疗组患者在血小板〈60×10^9/L时给予rhIL-1150μg/kg·d,皮下注射,当血小板≥70×10^9/L时停药或按药物说明最长用药时间14d;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对症支持治疗。期间观察外周血小板计数变化、血小板升至≥70×10^9/L所需的时间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rhIL-11治疗组患者血小板从最低点恢复至〉70×10^9/L的平均时间为6d,对照组平均为11d,后者较治疗组延长5d(P〈0.01)。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10例患者共输注血小板悬液11个治疗量,而对照组有19例输注血小板,共输注血小板悬液25个治疗量,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同期血小板输注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明显改变,仅有1例出现感冒样症状,2例出现轻度水肿和血压升高。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应用rhIL-11有加速血小板恢复的作用,且该药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检测血小板参数在妊娠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中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妊娠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276例临床资料。结果与正常妊娠对照组相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CITP)组,PLT计数减少(P〈0.01),MPV及PDW升高(P〈0.05);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组,PLT计数减少(P〈0.01),MPV、PDW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组,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PDW升高(P〈0.05)。妊娠期肝功能损害组,PLT计数及MPV减少(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T、MPV、PDW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4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再选24例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小板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3组血浆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网织血小板绝对值(RPC)。结果两组血小板最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最高值高于对照组,血小板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血小板输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RPC及Tp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1、2周后血RPC及Tpo水平与化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1周后血RPC及Tpo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生成血小板,降低血小板低下危险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4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4例,应用rhIL-11皮下注射,剂量为50μg/kg,1次/d,BPC≥50×109/L持续2d或BPC≥100×109/L时停止给药;余18例未接受rhIL-11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化疗后血小板恢复快,血小板计数在化疗后第4d至24d明显高于对照组;化疗后治疗组BPC≤30×109/L平均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4d(P〈0.05),BPC≤50×109/L平均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5d(P〈0.05);治疗组化疗后输注血小板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1.8±1.6U vs.2.8±2.0U,P〈0.01)。结论:rhIL-11可应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据白血病的类型选择相同方案、每平米标准剂量的治疗方案。化疗结束后两组出现血小板≤10×109· L-1,临床有明显出血倾向时,予以输注机采血小板。治疗组于化疗结束后72 h开始注射rhIL-11,1.5 mg· d-1,连续用药14 d。观察两组化疗结束后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恢复至100×109· L-1的病例数、出血情况、血小板输注剂量及第14天血小板恢复数值。结果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恢复至100×109· L-1的病例数及化疗后第14天血小板恢复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血发生率及血小板输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IL-11用于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骨髓抑制导致血小板恢复时间,毒副反应少,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评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在化疗后24h开始使用rhIL-11,按30μg/(kg d)的剂量皮下注射,直至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后停用,对照组在化疗后则不用rhIL-11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化疗前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实验组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小板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输注血小板量及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实验组注射rhIL-11后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不适症状在停药后逐渐消失。结论应用rhIL-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不仅能明显提高化疗后患者的血小板数目,缩短血小板的恢复时间,而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魏巍  艾丽梅  陶彩芳  李雁 《中国药房》2012,(32):3012-3014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皮下注射rhTPO 300U.kg-1.d-1,疗程≤14 d,至血小板计数升至≥100×109个/L。治疗期间注意动态监测用药后的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及凝血时间。结果:30例患者用药前血小板计数为(14.17±6.74)×109个/L,用药后第14天为(132.03±70.37)×109个/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30例患者中完全反应23例,有效6例。仅2例患者出现轻度嗜睡及头晕,但均能耐受,且停药后消失;其余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rhTPO治疗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3.
黄琳  刘一  任晓蕾  赵立波 《中国药房》2011,(42):3987-3990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成人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等数据库,收集rhTPO治疗成人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证据。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与对照组相比,rhTPO试验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血小板计数恢复的最高值、血小板<50×109·L-1的持续天数、血小板恢复≥100×109·L-1的天数以及血小板输注量加权均数差值(WMD)(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6(-0.08,2.20)、67.19(32.1,101.58)、-3.35(-4.51,-2.18)、-2.97(-4.63,-1.32)、-2.58(-4.92,-0.24),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95%CI)为4.69(1.90,11.58)。结论:现有研究显示,在治疗成人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方面,rhTPO能够提高血小板恢复的最高值和增加值,缩短化疗后血小板<50×109·L-1的持续天数,加快血小板的恢复速度,并间接减少血小板输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然而,目前临床试验设计存在不足,尚需进行设计良好的大样本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重组白介素-11为对照,探讨重组入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白血病化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和对照组(重组白介素-11),观察外周血小板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化疗4d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2 d时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至化疗24 d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LT<30×109/L持续时间、恢复至75×109./L或125×109/L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白介素-11,化疗后辅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更利于减少血小板下降幅度及持续时间,且副作用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在当前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上进行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效果,为以后此类患者的临床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的产妇共有100例,将其分为椎管内麻醉组和全麻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椎管内麻醉组血小板计数每升超过50×109,全麻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了解2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指标。结果 2组产妇均顺利完成剖宫产手术。2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在分娩后1 min进行Apgar评分,椎管内麻醉组患者新生儿发生窒息事件的概率相对于全麻组要低很多,二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在分娩后5 min进行Apgar评分,2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在应用剖宫产终止妊娠的时候需要结合其具体临床情况,针对性的选择麻醉方式,需要充分的对病情进行估计和做好术前准备,最大程度保障母婴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6.
李宏燕  丁惠萍 《中国药房》2010,(22):2090-2091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白介素-11(Ⅰ)(rhIL-11(Ⅰ))对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试验,对50例因放、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使用rhIL-11(Ⅰ)治疗,按25μg·kg-1·d-1剂量皮下注射,连续10d或连续2次血小板计数>300×109·L-1后停药。结果:放、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均值(56.53±27.11)×109·L-1,使用rhIL-11(Ⅰ)治疗后血小板最低均值(126.73±57.58)×109·L-(1P<0.0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肌肉关节痛、乏力、头痛、恶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尿素氮轻度升高等。结论:rhIL-11(Ⅰ)可用于治疗肿瘤放、化疗所致血小板下降,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