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猝死型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9月至2010年5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行溶栓治疗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行rt-PA溶栓治疗),对照组22例(行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抢救后存活17例,死亡3例,存活患者中溶栓有效率为88.2%,对照组存活患者16例,死亡6例,存活患者中溶栓有效率为87.5%,两组溶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t-PA与尿激酶在溶栓效果及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抢救猝死肺栓塞患者方面,rt-PA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有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58例,治疗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桂哌齐特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显效的患者有35例(60.35%),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显效的患者有23例(39.66%),总有效率为70.69%。且经统计学处理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17,(34)
目的采用静脉溶栓的方式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并根据实际观察探究的结果来确定其真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以及对照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分别为40例。采取静脉溶栓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一般性的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时刻跟进患者的真实身体状况,并且以其为根据来判定两种方法的实际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5%,对比可得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采用静脉溶栓的疗法,能得到较好且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痊愈率,值得大家重视和普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平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滴注。两组溶栓后均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9%(P<0.05)。观察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6.25%(P<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1、7、14 d的NIHSS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14 d的NIHSS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治疗1、7、14 d的NIHSS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采用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溶栓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行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方法 动态观察42例AMI患溶栓后24h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和临床症状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临床判断42例总再通率83.3%,溶栓过程中未见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rt—PA用于临床治疗AMI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尿激酶(UK)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在急性肺栓塞(APE)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APE行溶栓治疗患者150例,按溶栓方法分为UK组和RT-PA组,各75例。UK组接受UK溶栓治疗,RT-PA组接受RT-PA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动脉收缩压、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RT-PA组和UK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33%和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A组患者溶栓后肺动脉收缩压、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情况和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UK组(P<0.05)。结论 RT-PA可有效提高APE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溶栓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状况,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关键是快速有效地开通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而静脉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起效迅速,针对性强,对于恢复冠脉血流,保护心肌,防止左室重构,降低病死率效果确切。在严格掌握溶栓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同时,笔者适当放宽年龄指标,观察rt-PA溶栓治疗高龄AMI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使更多的老年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用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肺栓塞病人46例,以随机软件进行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25例)和华法林组(21例),两组病人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利伐沙班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利伐沙班,华法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华法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对治疗前后两组病人呼吸速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D-二聚体、血浆蛋白C(PC)、血浆蛋白S(PS)、内皮素-1(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栓素B2(TXB2)、前列环素(6-k-pGF1a)和一氧化氮(NO)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病人呼吸速率、心率、D-二聚体、PC、PS、ET-1、t-PA、TXB2均明显降低,PaO2、6-k-pGF1a和NO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病人的呼吸速率、心率、PaO2、D-二聚体、PC、PS、ET-1、t-PA、TXB2、6-k-pGF1a和NO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9,P=0.686),而利伐沙班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8,P=0.015).结论 利伐沙班对急性肺栓塞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使用方便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5h内的ACI患者64例分别采用rt-PA 0.6 mg/kg(最大剂量为60 m)(A组,30例)和rt-PA 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 (B组,34例).治疗后24 h、7、28和90 d用NIHSS量表评估疗效;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的改良Rankin评分和日常生活(ADL)量表评分;以治疗期间颅内出血发生率和90 d内病死率评估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90 d内颅内出血:A组2例(6.6%),B组4例(11.7%).90 d内死亡:A组1例(3.3%),B组3例(8.8%).结论 应用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h内的ACI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3.
14.
王妮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2):19-21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临床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2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出现改变者19例(90.5%),其中窦性心动过速者9例(42.9%),SⅠ>0.1mV者11例(52.4%),TⅢ倒置者10例(47.6%),QⅢTⅢ者9例(42.9%),SⅠQⅢTⅢ者7例(33.3%),TV1倒置者16例(76.2%),TV1~V2倒置者9例(42.9%),TV1~V3倒置者6例(28.6%),TV1~V4倒置者5例(23.8%),TV1~V5倒置者3例(14.3%),CRBBB者2例(9.5%),ICRBBB者4例(19.0%),顺钟向转位者7例(33.3%),电轴右偏者3例(14.3%)。结论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具有非特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熟悉常见的心电图征象有助于病情的评估和判断,应仔细观察并密切结合其它辅助检查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栓塞22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2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行溶栓、抗凝及对症治疗后,18例心功能均改善,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基本缓解,3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早期溶栓抗凝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李建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1-2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与普通的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之间收录的6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A组34例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而B组34例患者给予普通肝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A组和B组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普通的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相似,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肺栓塞患者早期心电图,讨论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断要点,提高患者在临床中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经过临床确诊的53例肺栓塞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观察患者的心电图特征。结果共有52例患者心电图检测出现异常,其中32例患者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表现为房速、快心室率的房扑、房颤等临床症状,另有8例患者出现房性早搏现象,V1~3导联T波倒置深度大于V4的患者12例,V1与Ⅲ出现T波倒置的患者2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及不完全性个8例,顺时钟向转位16例,肺性P波6例。结论通过对肺栓塞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能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状态,方便了患者的临床治疗,对于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32例有不同程度肢体瘫痪或言语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进行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及实施系统化护理.结果 静脉溶栓后,患者肌力有明显提高,言语障碍在溶栓后也明显改善.其中基本治愈10例,显效17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2例出现出血性并发症,皮下淤斑1例,1例于溶栓后6h出现少量继发性颅内出血.结论 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用于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6 h 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完全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40例。溶栓组接受rtPA 5 mg于1h内静脉推注,继以45 mg rtPA于1h内静脉滴注;溶栓后24h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1次/d。对照组应用常规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药物静脉滴注;人院后24h予肠溶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头CT或MRI、凝血时间、血、尿常规及心电图检查,并记录既往史评分。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进行评定,记录溶栓前、溶栓后2、24h和3、7、14、30、90d的得分。记录2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研究终点为治疗后90d。结果 溶栓组治疗后24h,3、7、14、30、90d的MESSS分值[分别为(14.43 ±11.61)、(9.88±10.44)、(9.27±9.66)、(8.27 ±9.54)、(7.79±9.13)、(5.13±6.7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4.23±6.23)、(21.37±4.12)、(21.17±3.68)、(18.53±3.55)、( 15.87±3.49)、(9.98±1.9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发生非症状性脑出血1例,牙龈出血2例。结论 急性脑梗死6h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ACS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立刻口服300 mg硫酸氯吡格雷片,随后以75 mg/d的剂量维持服用。对照组同时给予注射用尿激酶1.5×106 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30 min,2次/d。治疗组给予r-TPA注射粉剂,15 mg加生理盐水静脉推注,其后30 min内静脉滴注50 mg加生理盐水,剩余35 mg加生理盐水在60 min内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P-选择素、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7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VST、LVDD、P-选择素、vWF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这些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联合氯吡格雷对老年ACS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