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枳术颗粒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给予穴位埋线并口服枳术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片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6,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枳术颗粒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优于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太极拳运动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穴位埋线配合太极拳运动治疗,对照组25例口服莫沙必利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太极拳运动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止泻散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丁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止泻散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止泻散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予西沙必利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67%,对照组6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耳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念  陈维 《中医药导报》2011,17(9):56-57
目的:观察耳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治疗45 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太极拳运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穴位埋线结合太极拳运动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匹维溴铵;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3.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大便性状异常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大便性状异常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太极拳运动治对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配合心理疏导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益气方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两组均治疗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腹痛、腹胀、大便性状及排便不尽感4项症状的积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4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配合心理疏导可有效提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四逆散合五仁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四逆散合五仁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内服中药四逆散合五仁汤,对照组30例服用福松散,2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逆散合五仁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埋线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埋线疗法、药物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组取天枢、上巨虚和中脘、足三里交替使用,对照组给予口服匹维溴胺50mg(腹泻型)或西沙比利5mg(便秘型),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线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六磨汤联合黛力新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倒,治疗组给予六磨汤和黛力新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15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71.79%,对照组为48.7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1%,对照组为76.9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2例出现轻度头晕,对照组1例轻度腹泻,均未停药,继续服用后症状消失。结论:六磨汤联合黛力新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针刺加穴位埋线治疗青年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寻治疗青年单纯性肥胖症的较佳疗法。方法将83例患者分为针刺加穴位埋线组28例,针刺组28例,穴位埋线组27例。观察三组疗效。结果针刺加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6.4%,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2.1%,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66.7%。针刺加穴位埋线组与针刺组及穴位埋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穴位埋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穴位埋线治疗青年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和穴位埋线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采用调三焦理论指导下的穴位埋线疗法结合腹针治疗腹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型肥胖症患者用区组随机法分为穴位埋线组(A组)30例,腹针组(B组)30例,穴位埋线结合腹针组(C组)30例、空白对照组(D组)30例,前3组以调理三焦为原则,选中脘、天枢、阴交、支沟、关元、足三里穴,采用穴位埋线每7 d埋线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A组);腹针每3 d针刺1次,7次为1个疗程(B组);两者结合方法治疗(C组)。结果:治疗后各组总疗效分别为46.7%、43.3%、76.7%、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腰围差值比较,穴位埋线结合腹针与穴位埋线比较P=0.54,无统计学意义,体质量差值比较,穴位埋线结合腹针与A、B、D组比较为4.49±0.59 vs 2.64±0.53,2.87±0.44,1.45±0.26,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腹针在治疗腹型肥胖总有效率方面效果最佳,在减少腰围方面与单纯穴位埋线疗效相当,降低体重方面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针加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选取符合诊断的患者40例采用腹针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商曲(双)、气穴(双)、滑肉门(双)、外陵(双)、大横(双);埋线取穴:脾俞(双)、大肠俞(双)、足三里(双)、上巨虚(双)。对照组(40例)采用补脾益肠丸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治疗后1个疗程统计疗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相关的症状及纤维结肠镜积分情况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腹针加穴位埋线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积分前后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症状治疗后积分比较,腹针加穴位埋线治疗组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纤维结肠镜镜像积分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P0.05)腹针加穴位埋线治疗组治疗后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加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埋线治疗网球肘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对比穴位埋线及针刺对网球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40例,埋线组穴取手三里及压痛点,针刺组穴取曲池、手三里、压痛点等,3周后统计疗效。结果:埋线组治愈34例,针刺组治愈25例,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埋线对网球肘有良好效果,治愈率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共治疗4疗程后进行疼痛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2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77.1%,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疗效优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6.
于川  申斌 《上海针灸杂志》2013,(12):1006-1007
目的评价透穴微创埋线法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手指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透穴微创埋线法配合张力平衡针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辨证取穴和循经取穴。以Fugl-Meyer手指运动功能评定法及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为指标,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分级及Fugl-Meyer评分均较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透穴微创埋线法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手指运动障碍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可有效缓解手部痉挛,改善手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埋线配合自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将观察病例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穴位埋线配合自血疗法为主,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6.7%(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自血疗法治疗痤疮疗效显著,方法独特,经济方便,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8.
穴位埋线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斑秃总有效率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治疗胃肠腑热型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纳入216例胃肠腑热型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与耳穴贴压组,每组各72例。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取穴均为中脘、水分、气海、天枢(双)、大横(双)、带脉(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丰隆(双)。电针组在双侧天枢、大横接电针仪,治疗为隔日1次;穴位埋线组为15天1次。耳穴贴压组取穴为内分泌、三焦、饥点、神门、皮质下、渴点、肝、脾、胃、腹,两耳交替,隔日更换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分别计算3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程度(IWQOL-Lite评分值)、治疗总时间比、成效比,并进行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结果:电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60/65),高于穴位埋线组89.9%(62/6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耳穴贴压组63.8%(37/58)(P<0.01)。电针组、穴位埋线组、耳穴贴压组患者IWQOL-Lite评分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效果相当,均优于耳穴贴压组(P<0.05或P<0.01)。电针组、穴位埋线组和耳穴贴压组治疗总时间分别为1450、90、225,穴位埋线组的总时间成本最低,电针组成效比为85.2,穴位埋线组成效比为43.7,耳穴贴压组成效比为109.3,3组的成效比为:穴位埋线组<电针组<耳穴贴压组。结论:电针、穴位埋线、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减肥降脂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穴位埋线疗法的稳定疗效和时间、成本优势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