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胃段切除治疗胃溃疡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6—2006年对76例须手术治疗的胃溃疡病人行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胃段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许金贵,尚丁兰自1990~1993年,我们采用保留幽门及幽门部迷走神经的胃大部切除术(gastrectomyofpreservingpylorusandpyloricvagus,GPPPV)治疗上消化...  相似文献   

3.
贲门癌手术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对胆囊功能的影响,减少术后消化道并发症。方法 将82例贲门癌患者按手术中是否保留迷走神经,分为两组,Ⅰ组(n=65):手术中未保留迷走神经;Ⅱ组(n=17):手术中保留迷走神经。用B型超声波测量胆囊容积、胆囊收缩功能,并进行手术前后自身对照和两种术式的对比研究。结果 Ⅰ组胆囊容积、收缩功能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Ⅱ组改变不明显(P>0.05);术后胆囊容积两组比较判别中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Ⅰ组患者术后消化道症状明显,胆囊结石发生明显增多。结论 保留迷走神经干的贲门癌切除术有利于患者术后的胆囊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保留迷走神经胃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22例分析吉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长春,130021)王中易李晨玉李寿柏聂秉宇1984年以来,我院对22例早期胃癌病人采用保留迷走神经胃段切除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3...  相似文献   

5.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现状(编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orldJSurg2000年3卷刊登了多篇文章,述及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现状、手术指征、迷走神经切除术的地位、壁细胞迷走神经切除术与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加胃窦切除术的比较等。  相似文献   

6.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现状(编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orldJSurg 2 0 0 0年 3卷刊登了多篇文章 ,述及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现状、手术指征、迷走神经切除术的地位、壁细胞迷走神经切除术与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加胃窦切除术的比较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PPG)治疗胃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的3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的PPG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戳卡设置采用"一"字布局,共轴方向为脐与脾门连线。幽门...  相似文献   

8.
保留迷走神经、幽门的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留幽门的胃部分切除手术(pylorus-preservinggastrectomy,PPG),最初是针对胃溃疡保存功能的手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PPG被用于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伴随淋巴结的廓清、血管的处理和迷走神经的切断,使幽门的血流低下,功能受影响。近年来作为胃癌的保留功能的术式,PPG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即在淋巴结廓清的同时,保留迷走神经、幽门,在早期胃癌治疗中显示出术后良好的肝、胆、胰的功能和胃肠道的运动功能,为早期胃癌患者提供了良好的生活质量。我科自1995年以来对早期胃癌实施了按照根治度要求的伴随淋巴结廓清的PPG手术4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伴有淋巴结廓清的PPG和迷走神经保留手术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John.  D.  张延龄 《国际外科学杂志》1989,16(3):143-145
自八十年代迷走神经切除术成为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手术治疗以来,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诸如迷走神经干切除(TV)、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SV)以及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HSV)的适应证,加倣胃窦切除术或引流术的指征,幽门应否保持完整,术中或术后各种测定神经切除完整性等试验的价值,胃壁浆肌层切开术能否替代胃壁外的迷走神经切除术等等,作者对此进行了复习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仍有争议,尽管某些外科医师赞助选择性溃疡外科的某一特定手术,但在经常应用的这些手术(迷走神经切断——引流术,迷走神经切断——胃窦切除术,以及胃次全切除术)中,其随机取样、预期计划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照研究很少有有意义的差别。此类手术中的每一种手术都伴有不良的功能性(腹泻,倾倒综合征)和代谢性的(体重减轻,吸收不良,贫血)后遗症,这  相似文献   

11.
1967年Holle及Hart提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使得迷走神经切断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因其保留了胃窦部迷走神经运动支而具有不影响胃排空功能的优点,10年来已于欧美等地相继开展起来,特别对于无并发症的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采用这一手术治疗者日益增多。但是,总的说来,临床观察时间尚短,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与判断。所以,至今还有不少医师仍采用经过时间考验的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中,壁细胞迷走神经是否完全切断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分析国内外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方法收集1996年至今关于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做综述。结果目前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已得到国内外较多学者的认可,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及可行性,能明显降低术后急性炎症反应的发生程度,最大限度地维持术后胃肠道功能稳定,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胆结石、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保证根治效果的前提下,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对改善患者手术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部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颈部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患者女性,59岁,左上颈部肿块约4. 5 cm×4. 0 cm×4. 0 cm大小,行手术治疗,术中充分显露肿瘤后见肿瘤血供丰富,切断肿瘤供血血管,探查并发现肿瘤与迷走神经关系密切,予以保留部分迷走神经并将肿瘤切除。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副神经节瘤,术后出现轻微声音嘶哑及进食呛咳。复习相关文献及总结本病例特点,提示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有其特定的发病部位和MRI特征,治疗以手术为主。结论迷走神经副节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可依据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选择手术或放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胃次全切除术具有胃排空快、倾倒综合征、肠内容物反流、消化不全以及吸收不良等后遗症。为了防止上述不良后果,作者设计了保留幽门和幽门迷走神经的胃次全切除术(PPVPG),即保留前后迷走神经干,肝支和供应幽门的最后2支鸦爪神经,仅切除供应胃体的迷走神经,保留幽门,但剥除胃窦粘膜,作BillrothⅠ式胃切除。肌电图和腔内压力曲线提示剥除粘膜后的幽门仍保留了节律性括约肌作用。如切除幽门迷走神经后,幽门的工作电位自0.855±0.26mV降至0.057~0.043mV,腔内压力自3.273±0.42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胃大部切除术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治疗组应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5.89%,对照组为91.78%,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5%,对照组为28.77%,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都很显著,但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具有诸多优势,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习行的食管切除术需切除迷走神经和改变胃脏 ,术后易出现倾倒综合征、腹泻、减少摄食容量及体重下降。Akiyama [JAmCollSurg 1 994;1 78( 1 ) :83 ]推出食管切除术时保留胃容量和迷走神经。随机取 1 5例迷走神经保留型食管切除术 (术后 2 0个月 )与 2 3例无症状的正常人、1 0例食管胃切除和结肠间置术 ( 2 9个月后 )、1 0例食管切除术后胃提上吻合 ( 4 7个月后 )进行比较。胃粘膜分泌 (酸化 )用刚果红染色测定 ,迷走神经分泌功能用胃酸排出和胰液多肽对假饲的反应 ,迷走神经运动功能则由锝胃排空扫描以及通讯询问倾倒综合…  相似文献   

17.
食管裂孔疝分为4型,其中Ⅰ型滑动疝最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目前国内外学者倾向于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但是对于此类功能性手术,需要兼顾疗效和神经保护。因而对术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故临床医师有必要掌握迷走神经解剖学走行及其与周围脉管系统的关系,明确保留迷走神经的必要性,为食管裂孔疝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就食管裂孔疝术中迷走神经保护及解剖学走行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8.
胃癌根治手术保留自主神经的解剖学基础及术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胃部周围自主神经的解剖基础和在胃癌根治手术中保留自主神经的术式选择,复习文献分析腹腔及胃部自主神经的走行和分布,自主神经分布与动脉走行的关系;自主神经分布与淋巴结清扫的关系;介绍保留迷走神经的手术术式和手术操作要点。根据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不同可以实施迷走神经肝支、迷走神经腹腔支或肝固有动脉及肝总动脉周围神经节或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神经节、腹主动脉周围神经丛、腰交感神经干以及迷走神经切断再建术。胃癌根治手术中根据病期早晚、淋巴结清扫范围实施不同的保留自主神经手术,不仅不会影响癌的根治性,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张驰  张健  胡祥 《消化外科》2014,(5):381-385
早期胃癌的缩小手术可以在保证根治度的基础上,使患者术后获得良好的生命质量。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的胃切除是一种保留胃功能的手术方式。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胃癌治疗中具有低侵袭性、最低限度的小肠麻痹、术后早期康复等优势;同时腹腔镜的放大作用有助于保留神经和胃功能。因此,早期胃癌采用腹腔镜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胃切除术(LAPPG)的治疗方式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2004年5月至2013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对12例早期胃癌患者施行了LAPPG。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74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22个月死于胃癌肝转移。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86%。该手术可以保留患者胃功能和减轻手术创伤,是治疗早期胃癌比较理想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第4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胃部分切除术(RaPPG)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6例, 女14例;年龄为(64±8)岁。40例患者中, 19例行第4代达芬奇RaPPG, 设为机器人辅助组;21例行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胃部分切除术(PPG), 设为腹腔镜对照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并发症情况。(3)随访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 Q3)或M(范围)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1)手术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腹。机器人辅助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肿瘤长径、远端切缘距肿瘤距离分别为(298±52)min、1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