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国永  张功员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330-1332
目的分析2004~2009年宝丰县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9年宝丰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9年宝丰县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甲类O种,乙类16种,丙类6种)8971例,年均发病率为300.44/10万。2004~2009年宝丰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是肺结核、乙肝、痢疾、其它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结论肺结核、乙肝、痢疾、其它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等是宝丰县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综合医院1995~200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5~2004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来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793例,其中,甲类传染病24例,乙类传染病14282例,丙类传染病487例;1999~2004年甲、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丙类传染病尤为显著;报告的主要病种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痢疾、流行性腮腺炎等;其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一直排在前三位,占了各年度发病总数的85%以上;从2001年开始,肺结核从原来的第2位升至第1位。结论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仍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大管理力度,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辽阳市弓长岭区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弓长岭区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弓长岭区共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11种244例,报告发病率为253.25/十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是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居前三位是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其它感染性腹泻。结论应加强肺结核、梅毒等乙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同时以流行性腮腺炎为主的丙类传染病防治工作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1年南宁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为制定有效的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宁市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采用率、构成比等指标对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年南宁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73007例,死亡232例,发病率为1095.94/10万,死亡率为3.48/10万。报告发病人数中乙、丙类传染病分别占32.00%、68.00%,死亡病例中乙类传染病所占构成比为99.14%。乙类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最多,报告发病数在前5位的病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37.1%)、肺结核(25.45%)、梅毒(23.26%)、淋病(6.06%)和痢疾(4.16%)。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是手足151病(72.31%)、流行性腮腺炎(13.97%)和其它感染性腹泻(9.62%)。结论南宁市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不同,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疾病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郫县2003~2007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规律及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7年成都市郫县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郫县2003~2007年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共发生乙、丙类传染病10480例,年均发病率445.34/10万;死亡10例,死亡率为0.21/10万。时间分布:5年间均以夏、秋季发病最多。地区分布:主要以犀浦镇、郫筒镇、红光镇、安靖镇、唐昌镇等5个镇发病最多;人间分布:以婴幼儿、青少年、青壮年发病最多,男多于女。职业分布:均以农民最多,托幼、散居儿童及学生次之;发病居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结论乙类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类为主,丙类传染病以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为主,年发病人数及年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较2003年相比发病率明显上升(P0.05),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何秀玲 《中外医疗》2010,29(5):132-133
目的了解辽阳县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辽阳县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辽阳县共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15种1701例,报告发病率为288.08/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和猩红热。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居前3位是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结论应加强肺结核、乙肝、梅毒等乙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同时以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为主的丙类传染病防治工作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霸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霸州市2006-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霸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7.30/10万,5年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乙类传染病分别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麻疹和淋病,前3位丙类传染病分别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8种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93.85%;5年间传染病年均报告死亡率0.65/10万,死亡率最高的是狂犬病,占总死亡数的73.68%。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等是霸州市近5年来的主要传染病;狂犬病是主要的致死传染病。2009年报告甲型H1N1流感2例,死亡1例。结论我市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狂犬病、麻疹、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和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田启敏 《农垦医学》2014,(2):161-164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总场(石河子市石总场镇)法定传染病流行状况和流行特征,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石总场网络直报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2年石总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978.21/10万,与2011年相比上升了22.30%。手足口病、梅毒发病率大幅上升,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下降了19.92%,乙类和丙类传染病上升了4.04%和75.27%。发病前5位病种新增了手足口病病种,减少了痢疾病种。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梅毒是目前严重威胁石总场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病种,提示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这几类传染病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寿县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传毓 《医学与社会》2011,24(11):83-85
目的:分析安徽省寿县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工作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寿县2005-2010年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寿县近6年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为17018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7种,丙类传染病8种。年均报告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244.47/10万,0.33/10万,0.14%。结论:报告的主要传染病病种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重点加强辖区内常见高发传染病防控的同时,应密切关注新发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将防控关口前移,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宁夏银川市2004-2009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控工作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银川市2004-2009年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银川市6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5种82846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丙类传染病7种,年均报告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909.98/10万、0.21/10万、0.03%。结论影响本地区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其他感染性腹泻、乙肝、痢疾、肺结核和流行性腮腺炎,重点加强辖区内常见高发病防控的同时,应密切关注新发传染病的发病趋势,防控关口前移,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