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經絡”是祖國医学的重要組成部分,凡是学医的人,必須懂得經脉絡脉的究竟,然后才可以为医。經絡学說在先秦时代,已相当發达了。从“史記”的扁倉传和“吕氏春秋”以及“莊子”等書里可以看出一部分有关經絡学說的記載,因此認为經絡学說是在公元前四百至二百年时代的產物(見津田左右吉吉道家的思想及其發展)。  相似文献   

2.
十二經筋早在《灵樞》內已有专篇記載,从循行、主病到治疗,均有詳細的論述。它是經脉以外但与十二經脉有密切联系的筋肉組織,在某些方面则起到了补充經脉不足的作用。在生理上它受經脉濡养,循行部位亦頗相类似。楊上善說:“十二經脉主于血气,內营五藏六府,外营头身四肢;十二經筋內行胸腹廓中,不入五藏六府。”(《黄帝內經太素》經筋篇注)說明經脉  相似文献   

3.
前言痔是由直肠下部,肛管或肛門緣的靜脈曲张扩大所成的靜脈瘤,依其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有內痔,混合痔,外痔三种,而外痔又可分为初、中、晚三期。祖国古代文献,有关痔的最早認識在內經素問中的記載,因而飽食,筋脈横解,肠澼发痔”說明了祖国医学历史是悠久的,在治疗上,历代学者累积了不少經驗,如枯痔散,枯痔釘,导引,針灸,薰洗和內服法等等,这些宝貴的  相似文献   

4.
肺膿腫是肺的局部化脓病症,也是一种常見而很严重的疾患。在祖国医学文献里很早就有对本病的記載,如內经上說:“中府隐隐痛者肺疽,其上肉微起者肺癰”(中府穴在乳上第三根肋骨間)金匱上說:““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脈反滑数,此为肺癰,咳吐膿血”。又說:“咳而胸滿,振寒脈数,咽干不渴,时出濁涶腥臭,吐膿如米粥者肺癰”。其他如千金,外台,巢源,正宗,金鑑等很多的中医典籍里,也都以肺癰为名,有着极詳細而大体相同的記載。这是充分說明祖国医学对肺脓腫的症狀,描写得相当具体,虽名称上有所不同,而对此种化膿性疾患,早已具有足够的認識,同时我們祖先一認致为外伤于风,內有积热,壅阻于肺,蓄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从临床症状上来看,和中医所称的消渴病极相类似;当然治渴病不等于糖尿病,而糖尿病在中医則屬之消渴,可无異議。祖国医学,在“內經”里已有消渴的記載(公元二世紀左右。历代关于病消渴的人物記载也很多,早如汉代就有司馬相如病渴的記述(公元二世紀中叶),因此,可以說我国发现和認識本病,远較世界各国为早。对本病之治疗,历代也有所发展。我們为了研究中医、中藥对本病的認識和疗效,选为中、西医合作的病种之一,曾試治八例,初步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引言經絡学說是祖同医学基本理論。在“內經”里卽有系統的經絡学說的記載。特別是針灸疗法,就是以經絡学說为基本理論根据的。根据古代文献的記載,認为經絡是构成人体气血运行整体循环的通路。它将五脏(肝、心、脾、肺、腎)六腑(大肠、小肠、胃、膀胱、胆、三焦)四肢、皮肉、骨骼等联系起来,有决死生,处百病,調虛实的功能。经絡中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五絡、十二经别及十二經筋等部分,构成整体循环的主要通路;与现代解剖生理学的知識相对照,有許多地方是无法解释的。有人認为經  相似文献   

7.
在中医文献記載中,歷代治療痔瘡的方法很多,枯痔療法,不过是治療痔瘡的外治法之一种,僅就这一个枯痔療法的所用方藥而言,也是多种多样,同時,除文献記載之外还有不少的所謂祖傳師授的秘方驗藥。現在我所介紹的主要部份不是文献中所記載的,而是家傳經我臨床应用有効的一个方法。在介紹这个方法之前,首先談一點中医对痔瘡的認識和各种有關文献的記載,似乎仍有必要,由於時間匆促,手边的書籍不多,蒐集得不够全面,那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一、概說 本篇原文所搜集內經的資料虽然不够全面,但初步整理的系統却比較上篇要明顯得多,所以有許多必不可少的問題,可在內容分类里面分段的略加說明与补充,此处不必多談。根据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脉(移精变气論)的記載,可見祖國医学对脉診發展得很早,中間有过一些演变,不可能在这里詳述,只选取本文有关的兩点,約略地先行介紹于下: 1.切脉范圍寬狹的演变:素問三部九候論以兩額、兩頰、耳前之动脉为上部,手太陰(寸口脉),手陽明(大指次指岐骨間动脉),手少陰(銳骨端之  相似文献   

9.
紫癜是皮下出现瘀血点或片狀,而呈現紫色的一种症狀,同时粘膜內臟或其他組織內亦有出血,它是出血紊乱中的一种情形,它的病因頗为广泛。祖国医学無紫癜名称,但有类似紫癜症狀的記載,如金匱要略论陰陽毒有“面赤斑斑如錦文”的記載,諸病源候說:“斑毒之病,乃热气入胃,而胃主肌肉,其热挾毒蘊积于胃,毒气蒸發  相似文献   

10.
藥酒的啓源在介紹藥酒的啓源以前,首先必须談談酒的發明,酒的發明在歴史上來說,要以我國为最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古典医学文献中,已有關于酒的記載,如“黄帝內經太素”“知官能”里說“与古聖人,作湯液醪醴”这里所說的上古可能接近原始時代了;所謂聖人,应是歷史上廣大劳動人民壘積經驗的功績。在“江純酒誥”里說:“酒之所兴,肇自漢皇,成之帝女,一日杜康”。由于酒發明这样早,所以藥酒的啓源也很早。据“周礼”“天官酒正”里說“辨四飲之物,二日医。据徐灏的說文解字笺注說:“医本酒名,故从酉,殹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简史     
一、古代和夏商时代的医疗—巫卜祝由根据文献和近代考古,中国史事在夏商以前,不易考稽,为的是那时候还沒有文字記录。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發掘至今积有十六多万片,在卜辞中記載的疾患很少。內經說:“上古治病,可祝由而已”,可见当时对祝由治病是很重視的;这就說明,夏商时代虽有药石,  相似文献   

12.
沙眼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我国第一部医节《黄帝內經》記載已有“倒睫”,“倒睫”多数是沙眼的后果,可知在这时已經有了“沙眼”病。隋代《巢氏諸病源候总論》目风赤候所說:“见风泪出,目眥皆赤”和睊目候所說:“目眥痒而泪出,目眥恆湿”等記載,似指沙眼初期症状。目风肿候所說:“瞼內結肿或如杏核大,或如酸枣之状。肿而因风所发,故謂风肿”,似指第二期沙眼,結合膜乳头肥大的症状。睢目候所說:“风客于瞼肤之間,所以其皮緩纵复于目,則不能开”,似指第三期沙眼症状。  相似文献   

13.
甲肺之解剖 內經当中沒有指出肺的形态,难經虽有記載可是欠正确。素問刺热論說:“心移热于肺,傳为鬲消”。这里僅可体会心和肺鄰近,同居膈上。又藏气法时論說:“肺色白。灵樞順气篇說:“肺为牝藏,其色白”。都說肺是白色,將心肝腎的顏色同肺來比,应該說肺是白色。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对腎臟炎疾病的認識 腎臟炎在中医文献上虽然没有这个病名,但是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内經”里,已有类似本病的記載。无論在病因、病理症狀和治疗方法上,都描写得很詳細。病因学上認为受外界风寒、湿邪及瘡毒內攻或飢飽劳役等因素而致;生理上也認識到腎为水臟,司开閤,从阳則开,八阴則閤的排泄主要作用;在病理学說上認为由于脾阳不能制水,肺气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腎气失其开閤作用,使水液潴留,体內形成了水腫的因素;在症狀上的描述,灵樞水脹篇有:“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动,时欬,阴股間塞,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的記载。这一些症狀与現代肾臟炎的水腫症狀是相符合的,中医治疗原則有开鬼门,洁淨府,去苑陈莝的基本方法,也就是說通过了  相似文献   

15.
一、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祖国医学对心痛症状之描述: 心絞痛这个名詞,是在公元1772年赫白登氏(Herbedan)所定名,然而祖国医学早在公元前403—772年战国时代內经中就有“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記載,并且对症状的描述非常透彻,如內經:素問曰:“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滿,胁下痛,膺背肩胛間痛,两臂內  相似文献   

16.
“三焦”,是六府之一,在人体生理、病理各方面,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功能,根据《內經》、《难經》及各家的記載,皆认为是“通行元气,沟通水道”;其发生病变,則可內联脏腑,外及全身,产生多种症状,特別是以气、水两方面的病变为最多見。在《灵樞》营卫生会篇中,主要是說它的营卫运行,和包括上中下三部內在脏器功能而言,并未說出它的确切部位和形态。在难經25难、38难中,則明显提出  相似文献   

17.
芍藥在中国医藥应用上已有很長的歷史了。中医师以它作为解痙、鎮痛及消毒等臨床的用藥;古成方中的芍藥甘草湯、四物湯、芍藥黄連湯等亦都用它作为原料藥。它除了供医藥保健应用外,亦是早为我国人民所喜爱观嘗的花卉之一。古籍“詩經中記載”……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国風);山海經中記載有“繡山其草多芍藥”(北山经)。此已說明我們祖先对它的認識至少有2500多年了。芍藥供藥用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列为中品,称“芍藥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積、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嗣后歷代本草均有收載;“本草綱目”列入芳草类,称“……止痢  相似文献   

18.
胃脘痛这个病症,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很早就有了記載。如《素問》里好多地方都曾提到“胃脘当心而痛”。正因为《素問》說的是“胃脘当心而痛”,所以后世有些医家竟把本病与真心痛混淆起来。其实,胃脘痛与其心痛是有根本上的不同。《灵枢》就明确指出“中脘穴属胃,隐隐痛者,胃脘痛也。”可見,胃脘痛的部位是在中脘。《証治准绳》引証朱丹溪一則話,說的更为明确。他說:“或問丹溪,言心  相似文献   

19.
脉分寸、关、尺三部診法,早在《內經》中就已有了記載,但近来有人提出不同意見,认为三部診法是在六朝以后才开始形成的。笔者不揣譾陋,願提出拙見,以就正于同道。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見解的分歧点,在于对《素問·脉要精微論》在論及診“尺”部位时的不同解释。前者把它认作是脉分寸、关、尺三部診法的診“尺”部位;后者則认为是指“尺肤診”的診“尺”部位而言。在这里,寸脉(“寸口”)在《內經》里已有明确  相似文献   

20.
“膀胱”在祖国医学里認为是六府之一。根据古代文献記載,膀胱除貯存尿液外,又主藏津液。如灵樞本輸篇云:“膀胱者,津液之府也”;素問又云:“膀胱者,洲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則能出矣”;宣明五气篇则又曰:“膀胱不利为廢,不約为遺溺”。历代医家对此說持有不同的意見;截至目前为止,尚无圆滿的結論。我們感到在繼承发揚祖国医学遺产的今天,怎样来解釋膀胱藏津液的真实含义,有其一定的現实意义今就笔者在学习內經后的一点休会,作如下探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